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合作培訓心得7篇

優秀的心得體會能提升我們的思想認知,通過寫心得能記錄好個人的感想,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合作培訓心得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合作培訓心得7篇

合作培訓心得篇1

要成功完成每一個專案,就離不開團隊協作——這應該是取得結果的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多年來,我看到團隊應對這些挑戰有三種基本方式(其中只有一種才是真正的協作)。

第一種我稱之為服從。每個團隊成員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採取行動應對挑戰。換言之,每個成員服從做事情的需要,但避免一起工作。比如,我曾與一個事業部領導團隊合作,公司要求他們裁員10%,以實現公司的目標。沒有經過什麼討論,每個人都同意在各自部門裁員10%,然後把這些數字報給事業部主管。儘管這種“均攤痛苦”的做法確實達到了公司的要求,但很可能還有更好的方法。

第二種反應是合作。每個人還是各自制定和實施自己的計劃,但會與團隊分享自己所做的事。雖然有些共同的討論,但關注點仍在於個人行動而不是共同戰略。比如,某家技術公司為了增加銷售業績,大幅提高了所有區域的銷售目標。於是,區域經理各顯神通去完成這些指標。有的全面提高了銷售人員的銷售指標,有的把資源重新分配給了高潛力客戶,還有的用服務合同來彌補差距。他們在每週電話例會上分享各自的做法,並相互做出反饋。但他們從未制定一個共同戰略,以綜合利用資源、想法和人才。最後,雖然有些區域完成了指標,但總體數字還是令人失望。

在上述兩種情況中如果有真正的協作,那麼取得的結果應該更加穩健、更有成效。在第一個例子中,領導團隊應該確定可以裁員10%以上的特定領域,考慮將相似的活動合併成共享的服務中心,或採取其他可能的做法。在第二個例子中,區域經理可以在不同區域之間重新配置資源,為某些產品開展聯合宣傳活動,或通過集思廣益獲得其他更多能快速驗證並推廣的想法。

有意思的是,兩個團隊都不是有意不想協作。他們這樣做是一種自然的反應:要麼完全靠自己,要麼部分靠自己。現實情況是真正的協作並不容易。在進行協作時,個人目標要服從集體目標,要與同事就戰略和想法展開激烈討論和情感交流,而且新的工作方式常常會讓人感到不適應或不自在。正因為存在這些困難,多數團隊都覺得協作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其實不一定要這樣。團隊可以通過真正的協作去應對挑戰,而且可以取得出色的結果。而起點就在於有意識地做出一個共同的決定:超越服從和合作。

合作培訓心得篇2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學會與家長溝通。與家長溝通好了,家長可以理解、支援老師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協同教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因為教師不善於和家長溝通,產生不必要的麻煩,費力不討好。那麼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呢?

一、要尊重家長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特別是要尊重“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常言說:“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以表揚為主

教師的稱讚,會讓家長感到高興。作為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面對家長,多向家長透露孩子的優點,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家長輕鬆、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主動向教師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與幫助。

三、給家長支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一個星期天的傍晚,我到學生王玄燁家家訪時,正巧這個學生在外玩耍,家中有一牌局,父母在看牌,可以說一點學習環境都沒有。我委婉地提醒他父母應該給自己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另外我檢查發現,這個學生星期天的作業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而他的父母說,他們已經詢問過孩子的作業情況了,孩子說已經完成。很明顯他們對孩子作業的督促僅僅停留在口頭。我給他父母出謀劃策:建立家校聯絡本,讓孩子把每天的家庭作業的要求寫在上面,每天由老師督促並簽名,完成後由家長逐項檢查核實完成情況並簽名,至於作業的質量則由教師批改後在下次作業簽名時反饋在這個本上。經過一段時間後,這個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有很大的提高。在我的引導下,他父母對他的訓斥和打罵也逐漸減少了。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我覺得了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師應以一種陽光的心態對待生活、對待工作、對待學生。當家長感到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自然樂於與教師接近,那麼我們就會取得有效地溝通。

合作培訓心得篇3

今天我們教師在劉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學習了有關團隊合作方面的一些的知識.我深深的體會到如何更好的做到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和相互協作。

劉老師帶領我們做了一些關於團隊協作的小遊戲,通過這些簡單有趣的小遊戲,我深刻體會到大家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團隊.我認為所謂團隊精神,就是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是顯現團隊所有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展的精神力量。

完成活動後,劉老師和我們坐在一起,一同分享了對團隊合作的心得和感悟,期間,大家都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並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願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團隊精神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

團隊精神能推動團隊運作和發展。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團隊成員產生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互動行為,顯示出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並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聲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團隊精神成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動力。

團隊精神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的親和力。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能使每個團隊成員顯示高漲的士氣,有利於激發員工作的主動性,由此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高漲的士氣、團結友愛,團隊成員才會自願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總之,團隊精神有利於提高組織整體效能,通過發揚團隊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合作培訓心得篇4

通過學習和研究團隊精神,使我們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團隊精神就是新時期的一種集體主義的昇華和集體主義內容的擴充套件,我們在工作的分工與合作就是離不開團隊精神的支援,沒有團隊精神的支援就很難有我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總之,團隊精神就是新時期團結力和凝聚力的所在。我們珍惜集體的榮譽,珍視集體的利益,以單位為家的忘我的工作作風就是團隊精神的再現,我們提出的志同道合的口號就是團隊精神的具體表現,沒有一個共同的工作目標一切都很難實現,集體主義的具體表現就是團隊精神,在我們工作中離不開團隊精神的指引,團隊離不開統一的指揮,才能保證團隊的順利工作和工作成績的取得,這就是團隊精神的巨大作用,在我們不同的歷史時期,團隊精神發揮了不同的作用,有一點是可以值得大家重視的就是,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團隊精神的心得體會我們總結了一下團隊精神的實質就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組織的凝聚力的所在。團隊精神要想在工作中產生積極的影響,離不開團隊價值趨向的定義,離不開團隊榮譽的擁有力和團隊成員的戰鬥力,離不開團隊精神要靠一個統一正確的領導才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團隊精神是一個單位產生強大凝聚力的所在。

合作培訓心得篇5

螞蟻,是眾所周知的“大力士”,可以抬動比自己重十幾倍的東西。可是,單獨一隻螞蟻很難搬動一些到了嘴邊的美食。不過,它們卻能用“團結”和“頑強”來彌補這個不足。

我認識到這一點是前年的一個星期日,這天上午,我和弟弟去樓下玩,玩了一會,我玩累了,坐在那裡休息,我突然發現一隻小螞蟻不知什麼時候爬到了我的腳邊,我不由得蹲在地上仔細觀察起來,只見它正圍著一塊小麵包轉呢!它開始嘗試著搬走這塊麵包,可是沒有成功――這塊麵包顯然比這個“小不點”大了許多。於是,它爬走了。我想,它一定是放棄了。不一會兒,我又看見了那隻小螞蟻,可這回帶了幾個同伴,它們走走停停,可能正在尋找那塊麵包。不一會兒,它們就找到了,便立刻歡快地忙碌起來,我想:雖然我不知道它們在說什麼,可我知道,它們一定會用螞蟻王國最高興的語言來形容他們此時的心情。

我的興趣越來越濃,便回家撕了一塊更大的麵包放在螞蟻們面前,這時,螞蟻們傾巢出動,它們井然有序地排成一字長龍,來到麵包跟前,它們立刻分成幾個小組,把麵包咬碎,再把咬碎的麵包往洞穴裡搬。

由於它們的洞穴在一條牆縫裡,因此,儘管螞蟻們使出了吃奶的勁,想抬著一塊比它們大得多的麵包,爬上光滑的牆壁,再進入窄小的牆縫,畢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出所料,在搬運麵包時,有幾隻螞蟻接連掉下了牆,還有幾隻老螞蟻,不知是年事已高,還是頭眼昏花,與其它一組螞蟻相撞,便一起摔下了牆。雖然撞得眼冒金星,但是,它們並沒有臨陣脫逃,清醒之後,就立刻繼續與其它螞蟻會合,搬運麵包。

值得一提的是,在搬運途中,沒有任何螞蟻偷吃一口麵包,他們都齊心協力把麵包搬回巢後才與同伴們分享“戰利品”。看到這個情景,我不禁感嘆:小小的螞蟻都能如此團結、頑強,那我們人類如果也像螞蟻一樣不畏艱險、團結一致,那還有什麼困難是不可以克服的呢?

合作培訓心得篇6

千里迢迢趕去象山,雖說有點小累,但是還是有點收穫的。以下是我對本次培訓的感想:

首先我覺得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十分有必要的。作為一個團隊,領導的最終目的是使其員工與公司共同進步與發展,那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倡導友誼和愛心,彼此信任、尊重、關懷、相互理解、謙讓、體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創造一個到處充滿愛的氛圍,這對企業是一個極大的推動力。如果彼此之間互相猜忌懷疑或者員工與領導之間的關係不和諧融洽,也將之間導致整個公司的運營與發展,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

其次,我們不妨把一個分校看成一個球隊。分校長是教練,所有員工是球員。教練要有自己的體系就像分校長需要建立管理目標體系,只要把各專案標分配到人,每個球員就必須站好自己的崗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齊心協力。也就是說目標是團隊存在和發展的理由,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團隊成員才會走到一起。目標是把人們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基礎,對目標的認同和共識,才會形成堅強的組織和團隊。所以要建立目標管理體系,要有導向明確、科學合理的目標;要把經營目標、戰略、經營理念融入每個員工的頭腦中,成為共識;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每一部門、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和應做的貢獻,把每一部門、每一個人的工作和企業總目標緊密結合為一體。設立共同目標要結合員工的個人意願和目標,充分體現員工的個人意志與利益,將員工個人目標和團隊總體目標有機融合在一起。

此外,彼此間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我覺得這點任老師做得還是很不錯的。她基本上每週在平時都會找人交流溝通。這樣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而且還可以增進人際關係,互相學習。

合作培訓心得篇7

許多教師在觀念上有一個誤區,認為家校溝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家長配合學校,與家長溝通就是告訴家長孩子出現的問題,或者是在孩子犯錯誤時向家長告狀,這種方式雖然能引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但是很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因此,不能真正把家長的力量納入到教育合力中來。這也是傳統教育對二者關係的定位。於是,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溝通不是雙向交流,而是單向告知,即家長只要記住學校或老師的要求並照此執行就可以了。教師不但很少詢問家長對教育的看法,而且還有一種不自覺的判斷標準:凡是和老師意見不一致的,凡是不照老師要求去做的,都是素質較低的家長,有的還缺乏應有的尊重。比如:我就遇到這樣的一位老師,學生家長在家校聯絡簿上籤了一句意見說作業太多,我們的這位老師看到後馬上把這位學生叫到辦公室,對她說,你以後就不要做作業了,你父母不是說作業太多嗎?我們可以想一想這樣的話家校溝通還能很好的進行下去嗎?在這裡,教師無意中扮演了“獨裁”代言人的角色。

而相反,家長普遍存在缺乏與學校合作的意識,許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我只要提供孩子的衣食住行,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接受教育的,老要找我們家長,還要學校幹什麼,他們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給了學校。因此,很多家長不能配合學校完成一定的教育工作,更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管理的工作中來。還有的家長習慣於聽從教師的安排,老師叫帶家長了,認為肯定是出問題了,如果老師不與家長聯絡,那肯定是太平無事。家長畏懼與教師合作,認為自己缺乏教育的知識與方法,不敢向教師提出合理化建議,有些家長與教師接觸幾次不太和諧,乾脆採取迴避的態度。

一、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

事實上,儘管教師是專業教育工作者,但不意味著家長對教育孩子的看法就一定不如老師高明。家長群體幾乎是社會的縮影,相當一部分家長在教育方面還是非常有見解的,而那些優秀班主任恰恰都是非常懂得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的。我們應該走出認識上的誤區,教師必須擺正自己與家長之間的合作關係,重新定位家校關係。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家長之所以不願到學校來,是因為很多教師在學生髮生問題把家長請到學校“告狀”,有的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有些教師還喜歡把家長叫到辦公室裡,然後當著其他老師的面開始責備家長不負責任,孩子沒有管教好。“你們家長對小孩太不負責任了!”“你家孩子我管不了,給我領回去!”之類的話極易使家長難堪,造成雙方的對立。這樣的溝通肯定適得其反。孩子錯誤照樣不斷,家長甚至以各種理由逃避教師的談話。

我們不能把家長當作下屬,隨意“召見”,一般小事用電話或家校通等形式聯絡。非得把家長請到學校來時,也應該徵求一下家長意見,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與家長溝通。溝通時多用商榷語氣說話,先說說孩子的優點或者近段時間進步的方面,然後將談話切入重點。這樣家長容易接受,效果也好。

二、家長要明確自己的地位

為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老師必須多與家長溝通,使家長明白教育孩子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事情。讓家長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教育不是哪一個人的事,要靠家長、教師和社會的合力,才能培育孩子成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與家長必須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家校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