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黃金時代》讀後感

《黃金時代》的敘述是講述,它採用第一人稱敘述,敘述者與文學世界的距離很小,敘述者本身與主人公王二給讀者角色上的重疊感。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黃金時代》讀後感,以供參考。

關於《黃金時代》讀後感

  《黃金時代》不是王小波用文字單純地為某一方辯白,而是直麵人性,直面自己,直面被群體思潮裹挾下的獨立人格。

        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確實如此。我身邊的人,對王小波,總是褒貶不一。

       不過無論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總是有人讀的。有些東西被他寫盡了,後人不必再模仿。其實也沒寫什麼,但語言要無限得多。但你應該明白,人的想象力是有多可怕的。

         文章裡女主人公一陳清揚讓我想到了另一個“破鞋”一《驢得水》裡的張一曼。不同的是,陳清揚“破鞋”身份的坐實,源於對於自我身份的無知一“現在大家都管她叫破鞋,弄得她魂不守舍,幾乎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我需要人來證明我不是“破鞋”,如果沒人能證明,那我就是“破鞋”。這是《黃金時代》裡的邏輯。

        而張一曼“破鞋”身份的坐實,源於對自我身份的強烈認同一“我好容易找到一個地方沒人管我了,你就別管我了行嗎?”我覺得我不是“破鞋”,是你們把我叫做“破鞋”。這是《驢得水》裡的邏輯。

        所以最後也是陳清揚這樣的人能夠得到所謂的善終吧。對於自我沒有認知的人,像一個白麵團,時代什麼樣就被揉搓成什麼樣,怎麼都能活下去的。

        在《黃金時代》裡,雖然文中有大量的性描寫,陳清揚與王二之間卻是一場與性無關的愛。在那個顛倒的年代裡,想愛不是罪,愛也不是罪一隻要你不說。而最終終結這一切的,是愛。

         陳清揚一旦鐵了心坦白自己愛了,寫交待材料、出鬥爭差等等這一切也就到頭了。愛似乎變成了一種天譴,相愛的人註定萬劫不復,無需更多人間的懲罰。寫到這裡不禁想起了一句網路流行語:“我們彼此相愛,就是為民除害。”我愛你,是萬幸中的大不幸。不僅人保組的人害怕,陳清揚本身也在害怕。

         對我而言,全文中最感人的一句話,是陳清揚的那句:“好危險,差點愛上你。”這是一種殘酷的溫柔。陳清揚的心動,源自那個單純的肚臍上的吻。而徹底的沉淪,是被王二架在肩上的時候,王二在她屁股上打了兩下。那個時候的他們,被這個世界遺忘,就像任意一對單純的山間情侶。假如不回來,或許也能平安終老。但陳清揚選擇回來:“但是同樣的事做多了就不再有趣,所以她還想下山,飽受人世摧殘。”就像《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裡特蕾莎對托馬斯所形容的,每次她想奔向光明的時候,總有一種仿若來自地獄的舊東西緊緊拽住她,讓她無法上升。

        王小波愛設定男女主人公的再相見,這是很不好寫的。寫得不好,就讓人感覺像是狗尾續貂。但王二和陳清揚的再相見是必要的,必須要有一個楔子,讓陳清揚告訴王二真相:

         我愛過你。

         但是我們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