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精選範文四篇

閱讀一本書籍,就像是品一杯茶,沁人心脾。書中有誠摯的感情。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精選範文,以供參考查閱!

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精選範文四篇
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精選範文

前一陣子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去世引起各個媒體的各種形式的懷念。由於媒體對他幾部經典作品的各種解讀又掀起了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熱情,這也是我讀過的大師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最愛的一部,據說也是大師的最愛。

雖然幾年前小說電影都看過,再讀起來依然有全新的感覺,這讓我想起電影《醉鄉民謠》裡那個搖滾歌手說的話:如果一首新歌聽起來像一首老歌,那它就永遠不會老。我套用一下概念:如果一本老書讀起來卻是常讀常新,那麼它將永遠不會過時。

重溫這本書給了我久違的閱讀快感,到了欲罷不能廢寢忘食的地步,以至於把我原定今天去潘家園淘寶的計劃擱置。當然今天的天氣在家讀書也是莫大的享受。

馬爾克斯不愧是結構大師,在小說的第一章,就發生了一系列撲朔迷離的事件和錯綜複雜的關係,而每個細節都是不可省略的真實與有趣。

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馬大師塑造了一個顛覆世人愛情觀的阿里薩,他靠著走馬燈似的女人和五花八門的獵豔維繫著他認為的對費爾明娜的51年的忠貞愛情,並讓我們相信這愛情是合理的。如果這愛情是合理的,那麼這個世界的秩序就不合理。“婚姻是個只有靠上帝的仁慈才能存在的荒唐的創造”,這是小說中烏爾比諾醫生的觀點。那麼愛呢?“世界上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情了。”當費爾明娜對丈夫大聲嚷到:“難道你看不出我不幸福嗎?”醫生淡然地答道:“恩愛夫妻的婚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穩固。”這就是冰冷的現實。

而故事的結局中的偉大愛情只能像浮萍般地飄浮在海上,一刻不敢停泊,更不可腳踏實地,因為當上岸之後,他們將面對現實的殘酷,所以他們只能藉著霍亂之名永生永世漂泊著…

最後引用朱偉的一段話;我喜歡這部小說是因為,我從馬爾克斯的敘述中感到了一種高貴,無論哪個人物,無論是如何的性本能衝動,都乾淨而絕不醜陋卑鄙。

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精選範文

有道是,人間至味是清歡。什麼是愛情?轟轟烈烈是愛情,平平淡淡也是愛情啊。一屋兩人三餐四季,隨流年輾轉,長相廝守,一任青絲共白頭,這也許是很多人對愛情的最終期許。

愛情它浪漫美妙,可最後激情褪卻,平淡、堅守才是愛情的核心。放眼周遭,很多人愛著愛著就走散了,因為愛情最初可以浪漫,但最終則落歸現實。三毛曾說過,愛情如果不能落到柴米油鹽吃飯睡覺這些瑣碎上,是不能長久的。只有彼此經歷過凡塵俗世的煙火生活的洗禮,才不會把彼此弄丟。

愛是經營,是彼此成長

愛情是兩個小人物間的歡喜,而不是一部轟轟烈烈的傳奇。相愛的人只有在鍋碗瓢盆交響曲中,在細碎庸常的日子裡,才能體味到愛情的細水長流,也才能細品一蔬一飯的溫暖與滿足。這種愛,如風潛入,潤物無聲,猶如一首靜緩流淌的小詩。它縱然平實,卻離不開經營呵護。

最好的愛情是彼此是成長,思維高度不差上下,你促使我進步,我也能助他提升。你很好,但我也不差!愛情的勢均力敵,才能產生一種長久的平衡,彼此相互吸引,又互相獨立。只有兩個靈魂匹配的人,彼此間的愛情才能走得更遠!因為愛一個比自己太過優秀的人,自己太累;而愛一個太弱的人又深覺厭倦無趣。

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說過:“一份好的愛情,它是心靈的互相契合,是彼此的浪漫吸引,是對親密關係的持久承若。”只有把握了彼此成長的愛情經營之道,才是對愛情最好的解讀。

愛是堅守 是忠誠

慾望是人性,而忠誠是選擇。這一生我們不經意間會有很多邂逅和遇見,會有心動,甚至會愛上另外的人。但愛不應該是這樣的,真正愛一個人,一眼便是一生,會自動遮蔽外界的紛紛擾擾。因為愛,是信任,更是忠誠。

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烏爾比諾醫生的話說“對於一對恩愛夫妻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這份穩定首先立在彼此信任和忠貞的基礎之上,穩定一旦被打破,彼此間的信任再難重建,愛也就戛然而止。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當今社交網路平臺眾多,對人性對個人意志力是極大挑戰。如若意志不堅,禁不住誘惑,出現背叛,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對另一半的傷害則是致命的。因為愛得越深,背叛來臨時,傷得越痛。這種痛猶如往心頭紮了一根深深的刺,一生都會隱隱作痛,無法釋懷。所以面對愛情,忠誠和堅守是一種高貴的選擇。

人一生都是在尋愛的過程,茫茫人海中,相遇並牽手,這不是恩賜也是一份成長。人生中的相遇並非偶然,心理學上發現,人們愛上的是與他們相似的人,或是他們曾經是的人,或是他們想要成為的人。人生,感恩遇見,珍惜眼前人,縱然風雨同共,也一路悉心相隨,一任時光慢慢老去,不負歲月,因為這既是愛對方,也是愛自己。

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精選範文

最近,有位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書。說是他不久前才看完的,很有感觸。他想和我探討一番,於是讓我也閱讀一下。這是由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編著的。

提到馬爾克斯,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那獲得諾貝爾大獎的。而這部作品正是作者在獲獎後,經過嘔心瀝血的兩年創作,誕生的又一佳作!

《霍亂時期的愛情》講述的是小說寫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愛的故事。他們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同型別的愛情,而透過各種愛情, 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小說表現的是哥倫比亞的歷史,是哥倫比亞人自己破壞哥倫比亞的歷史。

有評論說,這是“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一部愛情專著,一部涉及當時政治觀點,穿插著愛情,霍亂和戰爭的故事”。

於是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隨著作者的筆觸,進入到故事中。在經過五天細細品味後,我完成了對這本書的閱讀,可這書裡的故事卻帶給我無限的感觸和遐想……

書中的阿里薩,是個為愛痴狂的男人。他在一次與費爾米納的意外邂逅後,愛上了她。在那棵開篇被意味幽怨與隱痛氣味的苦扁桃樹下,阿里薩終於把長達七十張紙的情書交給了費米爾納。費米爾納也接受了他熱烈而矜持的愛情,在那減去一半的情書中激切尋找那份想望的熱烈。白山茶花是他們的定情花,純潔美麗充滿青春氣息,之後阿里薩等待費米爾納回信時患上了類似霍亂的相思。阿里薩讀費米爾納第一封信是邊吃玫瑰花邊讀完的。他母親擔心他吃了太多玫瑰花後會拉痢疾,減弱抵抗力患上真正的霍亂。阿里薩寄費米爾納頭髮,費米爾納寄他成為標本的葉子,蝴蝶。阿里薩寫著自焚發燒的情詩,而費米爾納寫著清淡平常的家務。愛情爆發的不可收拾。

曾經也為愛瘋狂,這是霍亂時期愛情最閃亮見證。費米爾納離開那座埋葬她愛情的城市之前,給阿里薩信中夾著自己剪掉的頭髮。旅途之中他們的愛情仍在狂熱繼續,實在太藐視當時爆發的一種病症:霍亂了。相思病態類似霍亂,可能是馬爾克斯故設的意外。也給讀者造成不經意的意外,霍亂之所以用於這場愛情的恍惚意義。

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揣測:費米爾納與阿里薩是真的相愛嗎?特別是在費米爾納旅行後,與他第一次相見後說“不必了,忘掉吧”。這就是兩年相愛的結果嗎?一句話把阿里薩打入了地獄。

很多年以後,在費爾米納新婚的那天晚上,年輕的阿里薩躺在“那艘不該載他的被忘卻的輪船的甲板上”,發高燒,說胡話,那時他想起他的初戀情人,流了眼淚,也許是因為思念,或許是因為痛苦,也或許是兩者交集,絕望充滿著他的內心,複雜的心情隨著前去馬格達萊納河流域的船隻漸行漸遠……當阿里薩把提琴放進盒子,頭也不回地沿著死一般寂靜的街道回去的時候,已經覺得他不是次日清晨要出走,而是覺得彷彿在許多年前他就帶著決不回頭的決心出走了,於是他又似乎“有勇氣忘掉過去,並且繼續生存了”。我原以為他可以忘了她,可對費爾米納的愛是那麼深刻而強烈,他做不到。於是他開始了等待,漫長的等待。

他等待著烏爾比諾--費爾米納的丈夫,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在五十一年九個月零的等待後,他終於有機會向她再次表明自己的心跡,但又遭到了拒絕。阿里薩又耐心地用兩年時間與費爾米納通訊,最後和她登上了“新忠誠號”輪船,開始了等待以久的旅行。

我實在佩服阿里薩那磐石般堅定的耐心,他也等來了他要的結果:小說結尾,阿里薩和費爾米納逆流而上,在船上升起了霍亂標誌的黃色旗幟,再沒有什麼人可以來打擾他們。船長詢問這樣漫無目的的航行還要繼續多久?這個愚蠢的傢伙在費爾米納的睫毛上看到初霜的閃光,在阿里薩的臉上看到勇敢無畏的愛,然後,阿里薩公佈了他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個日日夜夜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的答案:“永生永世!”這實在是難令人不動容。

可我總覺得,費爾米納答應了阿里薩,是因為老年後的孤獨與寂寞。甚至她和烏爾比諾之間也沒有愛情,他倆的結合是各取所需——他要她的美貌與傲氣;她要他的尊貴與顯赫。在之後的生活中,他們更多的是依賴。當發現丈夫有外遇時,她的憤怒曾使我以為是出於愛。可後來發現,那是因為她的自尊遭到踐踏。或許他們之間是有愛情的,只是他們沒發現,我也沒發現罷了……

馬爾克斯在阿里薩與費爾米納這條主線外,又安排了其他的故事,但都沒逃脫“愛”這個主旋律。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馬爾克斯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而隨著書中人物的遭遇,你也會跟著他們或喜,或悲,或無奈。

我不禁讚歎馬爾克斯那神奇的手筆,用細膩的情感描寫出那麼生動的人物與情感。還有他通過人物,隱祕地表達了自己堪比箴言的看法:

“我對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

“軟弱者永遠愛情的王國,愛情的王國是無情和吝嗇的,女人們只肯委身於那些敢做敢為的男子漢,正是這樣的男子漢能使她們得到她們所渴望的安全感,使她們能正視生活。

“她從來沒有想到,好奇也是潛在的愛情的變種。”

“一個人最初和父親相象之日,也就是他開始衰老之時。”

“社會生活的癥結在於學會控制膽怯,夫妻生活的癥結在於學會控制反感。”

“找出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差別,對她來說殊非易事,但分析來分析去,她還是更喜歡兒童,因為兒童的觀念更真實。”

關於《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精選範文

這部小說既然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其中一定是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我只是萬千讀者中的一員,就淺淺說一點我的見解吧:關於愛情。

初看到小說的名字時,我以為這會是一本充斥著生死抉擇,大愛無疆,氣勢磅礴的愛情鉅著,然而細細讀下去,才發現恰恰相反,馬爾克斯的筆觸猶如涓涓流水,又如一壺陳年老酒,平緩卻又持續地向讀者描述著一個延綿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沒有什麼高潮迭起的情節,也沒有什麼感人至深的橋段,在這樣從容不迫地敘述之下,初戀的青澀,熱戀的炙熱,失戀的煎熬,婚外情的刺激火熱,夫妻間的相互依存,露水情緣的易逝,老少戀的暗流……彷彿是回甘的草藥一般,令人回味無窮。

仔細看來,書中給弗洛倫蒂諾和費爾明娜直接的愛情除了在他們熾熱的年少時光之外,幾乎都是在描寫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醫生的婚後生活,以及同一時刻弗洛倫蒂諾和他25個本子上的女人中度過的。年少時候的愛情大概是隨處可見,面對對方的情感困惑時,人們的回答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勸分不勸和,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相愛時有多痴情,分開時就有多怨恨,甚至於將愛情變成了一場博弈。

可是像弗洛倫蒂諾和費爾明娜這樣的愛情,又有幾個人能,不,還是說,敢做呢?《霍亂時期的愛情》給我們展示的是一種與世俗偏見截然不同的愛情:徹徹底底的不計較回報,沒有輸贏之分,沒有自我陶醉和尋死覓活,雙方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沒有後悔,沒有怨天尤人,甚至於耐住了整個人生的考驗。有人說這本小說就是在講一個人到底可以不甘心到什麼程度。我要說,弗洛倫蒂諾這樣的人是讓人敬畏的,因為,到底是怎樣強大的意志和強健的心臟,才能支撐一個人慷慨超脫如此,平和堅韌如此?我甚至可以大膽地猜測,哪怕這一世弗洛倫蒂諾沒能等到和費爾明娜在一起的那一天,死的時候他也不會有什麼遺憾(當然在讀者看來這個傢伙一輩子就是在為偏執的愛而活著),因為這是一個說過“我對死亡唯一的恐懼,就是沒能為愛而死”的人。我們把愛情融於世俗之中,卻已經忘記了愛情的本質,這兩位的愛情,容不得我等俗人論短長吶。

除此之外,我還悟出了一個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結果的。雖然結果可能會好,也可能很糟糕,但是不堅持的結果只能有一個,即與你的期翼相反的結局。

最後我想說,芸芸眾生,無論是尚未懂得愛的,正在享受愛的,已經失去愛的,或是最終得到愛的,每個人,都能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條時間軸上找到自己對應的位置,也總有一段情節,會觸動我們。這,可能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