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關於電影《1942》的觀後感實用範文三篇

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我們可以拿筆記錄在本子上哦,可以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關於電影《1942》的觀後感實用範文三篇,快來看看吧,

最新關於電影《1942》的觀後感實用範文三篇

關於電影《1942》的觀後感

那是一個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個一條人命值兩塊餅乾的年代。

那是一個人屍只能為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個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題記

“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這是電影中的獨白,現在讀來覺得頗為諷刺。在那個時代,與那些“國際時事”相比,死三百萬人算什麼?更何況,這三百萬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敗的政府官員都儘可能遠離災區,將兵力撤出河南,蔣忙於戰爭的前線,決定甩開河南這個“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災民中混有隊伍士兵,便駕駛轟炸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黑煙滾滾,沙石四濺。在這個戰火四起的年代,災民們無處可逃。他們只能在心裡懷著一點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還是死的無盡道路上不斷前行。每天都會有無數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誰去關心呢?當活著已經成了一種奢望,當食物已經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計量單位,在日軍轟炸機的陰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難保。人屍為狼狗所食的慘烈可怖的情景,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滅。

然而,我們慶幸,在那個時代,總還有那麼幾個閃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動我們。花枝,一個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個母親,她堅強、現實,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憑藉自己護犢的本能,一路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白修德,一個美國的記者,作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捲入這場災難之中,然而他有作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為記者的責任感。他隨著災民們歷經了種種苦難,突破重重阻礙,將河南大旱的現實和真像告訴全世界,讓河南的災情得到了重視,獲得了救濟。在大災大難之中,終究還是有那些溫暖我們的存在。

關於電影《1942》的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觀看了《一九四二》這部電影,我懷著一種平凡的心情走進了放映廳,電影結束後,總有種心酸、同情的感受,不像這位導演之前導演的電影那樣有幽默感,而是很嚴肅。

在看這部影片過程中,我被觸目驚心的畫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鴻遍野、餓殍滿地慘不忍睹,慘無人道的日本軍隊的加緊侵略,沒有良心、沒有人性的貪官汙吏。不過,也有催人淚下的鏡頭:老東家在瞎鹿欲賣孩子就自己的娘時,從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糧袋裡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為了救一個女孩全然不顧日軍飛機的轟炸,他差點丟了性命;花枝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討價還價後四升白麵就把自己賣給了別人……不僅如此,就連蔣介石也有不少仁義的舉動。

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命運,和國家連在一起,和國家的領導人聯絡在一起,大與小是一樣的,當困難出現在眼前時,當人們需要幫助時,政府官員考慮的不是百姓的性命,而是自己的位置穩不穩,那樣的政府會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大批的難民死亡,軍隊的損失和國家的損失,這會造成多少不可估量的後果啊,可能連國家都沒有了。

看了電影后,又重新回到了那個歷史時刻,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年頭,本來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還又趕上旱災和蝗災,這種環境使得已經民不聊生的窮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政府官員的不作為,讓人若有所思,生活在那個年代人,實在是不容易,所以我們就更不能抱怨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了。

關於電影《1942》的觀後感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發生大旱災。災民們紛紛離家逃荒。因為日本的入侵,救濟的缺失,這一場災難,奪走了河南三百萬人的生命。

“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這是電影中的獨白,現在讀來覺得頗為諷刺。在那個時代,與那些“國際時事”相比,死三百萬人算什麼?更何況,這三百萬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敗的政府官員都儘可能遠離災區,將兵力撤出河南,蔣介石忙於戰爭的前線,決定甩開河南這個“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災民中混有軍隊士兵,便駕駛轟炸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黑煙滾滾,沙石四濺。在這個戰火四起的年代,災民們無處可逃。他們只能在心裡懷著一點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還是死的無盡道路上不斷前行。每天都會有無數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誰去關心呢?當活著已經成了一種奢望,當食物已經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計量單位,在日軍轟炸機的陰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難保。人屍為狼狗所食的慘烈可怖的情景,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滅。

然而,我們慶幸,在那個時代,總還有那麼幾個閃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動我們。花枝,一個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個母親,她堅強、現實,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憑藉自己護犢的本能,一路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白修德,一個美國的記者,作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捲入這場災難之中,然而他有作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為記者的責任感。他隨著災民們歷經了種種苦難,突破重重阻礙,將河南大旱的現實和真像告訴全世界,讓河南的災情得到了重視,獲得了救濟。在大災大難之中,終究還是有那些溫暖我們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講述那個年代災難的電影,它既體現了當時人們深深的苦難,又體現了災難之中那些感動我們的一次次閃光。它講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帶給了我們最強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