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五篇

觀後感1.34W
電影除了可以拍攝我們嚮往的美好生活之外,也可以改編歷史上我們未曾經歷過的苦難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五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五篇

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1
 
  昨天我們觀看了電影《1942》,電影講述了1942年遭受天災、人禍而民不聊生的河南人逃荒的故事。財主老範家貯存了足夠的糧食,災民們聞訊前來“打劫”,災民人多勢眾,範財主只好先用緩兵之計讓他們進來,又派人去搬兵,計劃敗露後災民一氣之下燒了範家,殺了財主的兒子,老範只能帶著家眷踏上躲災之路。
 
  逃災路上,他的老母親在一次日本飛機殘忍的轟炸中炸死,他的兒媳婦在五天沒吃飯的情況下產下孩子,結果在極度虛弱中死去,老範後來不得不把寶貝女兒都賣了,換來五升小米。天地間最大的悲痛莫過於此了吧!老範帶著栓柱,抱著剛出生的嬰兒,登上了去陝西的火車。火車上人擠人,栓柱的兩個孩子夜裡被擠下了火車,悲痛不已的栓柱跳下了車去尋找孩子。火車到陝西關口卻被不顧救災沒有良心的軍隊攔下,趕了回去。老範這才發現嬰兒已被自己悟在懷裡捂死了......漫漫逃荒路上,老範的親人走得一個不剩,傷心欲絕、萬念俱灰的他拄著柺杖,步履蹣跚地往回走,說是死也要死得離家近點,路上他認一個小女孩作孫女,在荒涼的雪山中,二人搖搖晃晃地走著,在這樣一幅悲涼的畫面中,電影落下了帷幕......
 
  電影是以逃荒為大背景的,老範一家人落得最後只剩他孤身一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當時河南人毫無活路的社會事實,將軍蔣鼎文不管災民死活,大言不慚地說:“死一個災民總比死一個士兵好”,草菅人命竟止於此!而總統蔣介石也對災民死活不管不問,這些都說明了國民政府的腐敗。一名記者不顧生命危險,去災區實地報道災情才讓國民黨政府迫於壓力向河南發放救濟糧。____,只為自己謀利不為國家著想的官員比比皆是,中華民族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國家而戰。李培基主席則是一名好官員,切切實實為民著想,可終究改變不了死氣沉沉的政府。
 
  日本人的殘暴行徑令人瞠目結舌,他們純粹是把中國人當牲口看待,對著手無寸鐵的災民投下一顆顆致命的炸彈,接著又用機槍掃射,實在是毫無憐憫之心,連災民都不放過。後來栓柱被日本大佐一劍刺穿喉嚨之畫面實在殘忍至極,試問日本人心中到底還有良知嗎?這不禁讓我想起歷史課上學到的一剛故事,日本佔領南京後,兩名軍官比賽殺人,不分勝負,又繼續比賽,可見他們已經是毫無人性的殺人機器。
 
  我想引用蔣鼎文的一句臺詞:“國家貧弱才會捱打。”如今我們這一代更應該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了中國的富強,為了中華民族能雄立於世界而讀書,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飛躍性發展,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環境、資源等問題,我們的責任就是為祖國出力,讓祖國騰飛!
 
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2
 
  人們不能忘記歷史,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卻又不能正視歷史。我們似乎習慣了馮小剛的幽默路線,卻不想他在2012年賀歲檔帶著我們嚴肅了一把。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今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樣,支撐著從未泯滅的信念。
 
  看完電影《一九四二》我沒站起來,調整了一會兒,幾乎是最後走出電影院的。當天晚上做了一宿的夢,夢見全是長滿了蟲的糧食,夢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來,我去看了看家裡糧食是否長了蟲。
 
  我知道這是因為《一九四二》。在影視劇極端娛樂化的今天,馮小剛拍這樣一部超風險的電影,可見其人生態度執著。從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拍成,已過去了二十個年頭,創作者的沸騰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樣,支撐著從未泯滅的信念。讓今天遠離苦難的人們無論老中幼,親見我那苦難民族的一場災難,這雖與當下燈紅酒綠不甚和諧,但每一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會深陷於一場內心的煎熬。
 
  散場時,我前後左右的人都說“太慘了”,他們在影院燈光啟亮的瞬間,只能簡單說出內心真實感受。我們民族百年來有多少“太慘了”的歷史淹沒在史籍之中。我曾經看見過一組民國時期西方人拍攝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釋說:逃荒的災民毫無目的地流動,所到之處樹皮全被剝光,幾萬人不見一個笑容。我們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這種對人生麻木至極點的影像,真實震撼。我原以為中國導演不喜讀史也不具史觀,拍不出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這樣具有歷史凝重感的作品,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一個滿身光環的人愣是褪去光環,闖入黑暗之中尋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認為你有承受力,你願意替民族分擔苦難,那你絕對應該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為苦難離你會很遠,一九四一年時河南也有許多人這麼認為。看的時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與苦難究竟相隔多遠。
 
 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3
 
  那是一個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個一條人命值兩塊餅乾的年代。 那是一個人屍只能為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個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
 
  ——題記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發生大旱災。災民們紛紛離家逃荒。因為日本的入侵,救濟的缺失,這一場災難,奪走了河南三百萬人的生命。
 
  “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
 
  這是電影中的獨白,現在讀來覺得頗為諷刺。在那個時代,與那些“國際時事”相比,死三百萬人算什麼?更何況,這三百萬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敗的政府官員都儘可能遠離災區,將兵力撤出河南,蔣介石忙於戰爭的前線,決定甩開河南這個“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災民中混有軍隊士兵,便駕駛轟炸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
 
  黑煙滾滾,沙石四濺。在這個戰火四起的年代,災民們無處可逃。他們只能在心裡懷著一點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還是死的無盡道路上不斷前行。每天都會有無數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誰去關心呢?當活著已經成了一種奢望,當食物已經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計量單位,在日軍轟炸機的陰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難保。人屍為狼狗所食的慘烈可怖的情景,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滅。
 
  然而,我們慶幸,在那個時代,總還有那麼幾個閃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動我們。
 
  花枝,一個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個母親,她堅強、現實,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憑藉自己護犢的本能,一路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
 
  白修德,一個美國的記者,作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捲入這場災難之中,然而他有作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為記者的責任感。他隨著災民們歷經了種種苦難,突破重重阻礙,將河南大旱的現實和真像告訴全世界,讓河南的災情得到了重視,獲得了救濟。
 
  在大災大難之中,終究還是有那些溫暖我們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講述那個年代災難的電影,它既體現了當時人們深深的苦難,又體現了災難之中那些感動我們的一次次閃光。它講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帶給了我們最強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
 
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4
 
  昨日我們觀看了電影《1942》,電影講述了1942年遭受天災、人禍而民不聊生的河南人逃荒的故事。財主老範家貯存了足夠的糧食,災民們聞訊前來“打劫”,災民人多勢眾,範財主只好先用緩兵之計讓他們進來,又派人去搬兵,計劃敗露後災民一氣之下燒了範家,殺了財主的兒子,老範只能帶著家眷踏上躲災之路。
 
  逃災路上,他的老母親在一次日本飛機殘忍的轟炸中炸死,他的兒媳婦在五天沒吃飯的狀況下產下孩子,結果在極度虛弱中死去,老範之後不得不把寶貝女兒都賣了,換來五升小米。天地間最大的悲痛莫過於此了吧!老範帶著栓柱,抱著剛出生的嬰兒,登上了去陝西的火車。火車上人擠人,栓柱的兩個孩子夜裡被擠下了火車,悲痛不已的栓柱跳下了車去尋找孩子。火車到陝西關口卻被不顧救災沒有良心的軍隊攔下,趕了回去。老範這才發現嬰兒已被自我悟在懷裡捂死了……漫漫逃荒路上,老範的親人走得一個不剩,悲哀欲絕、萬念俱灰的他拄著柺杖,步履蹣跚地往回走,說是死也要死得離家近點,路上他認一個小女孩作孫女,在荒涼的雪山中,二人搖搖晃晃地走著,在這樣一幅悲涼的畫面中,電影落下了帷幕……
 
  電影是以逃荒為大背景的,老範一家人落得最後只剩他孤身一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當時河南人毫無活路的社會事實,將軍蔣鼎文不管災民死活,大言不慚地說:“死一個災民總比死一個士兵好”,草菅人命竟止於此!而總統蔣介石也對災民死活不管不問,這些都說明了國民政府的腐敗。一名記者不顧生命危險,去災區實地報道災情才讓國民黨政府迫於壓力向河南發放救濟糧。貪汙腐敗,只為自我謀利不為國家著想的官員比比皆是,中華民族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國家而戰。李培基主席則是一名好官員,切切實實為民著想,可終究改變不了死氣沉沉的政府。
 
  日本人的殘暴行徑令人瞠目結舌,他們純粹是把中國人當牲口看待,對著手無寸鐵的災民投下一顆顆致命的炸彈,之後又用機槍掃射,實在是毫無憐憫之心,連災民都不放過。之後栓柱被日本大佐一劍刺穿喉嚨之畫面實在殘忍至極,試問日本人心中到底還有良知嗎?這不禁讓我想起歷史課上學到的一剛故事,日本佔領南京後,兩名軍官比賽殺人,不分勝負,又繼續比賽,可見他們已經是毫無人性的殺人機器。
 
  我想引用蔣鼎文的一句臺詞:“國家貧弱才會捱打。”如今我們這一代更就應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了中國的富強,為了中華民族能雄立於世界而讀書,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飛躍性發展,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環境、資源等問題,我們的職責就是為祖國出力,讓祖國騰飛!
 
電影《1942》觀後感範文5
 
  電影《1942》表現的這場大饑荒,造成了300萬人死亡,300萬人背井離鄉。從1942年春天開始,河南各地出現冰雹、大風與黑霜,然後是遍地大旱、蝗蟲肆虐。餓殍遍野之時,國民政府仍狂徵軍糧並封鎖訊息,災民的糧食被搜刮殆盡,最終導致了這場慘絕人寰的大死亡,河南大地也變成了一座慘不忍睹的“人間地獄”。“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得啃磚頭”成了當時最生動的寫照。
 
  “為什麼我的眼裡飽含淚水?因為我的心很痛很痛……”
 
  影片開始,講述者很平靜地給我們講述了1942年世界上發生的諸多“大”事:宋美齡訪美、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丘吉爾感冒,最後一條是河南大饑荒。於是,順著這條脈絡,我們發現很多同胞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了日本人轟炸中,甚至死在了別人的鍋裡……丘吉爾感冒竟然能夠與300萬人死亡放在一起相提並論,我不知道這是黑色幽默還是諷刺?
 
  也許,在那樣一個年代,老百姓的性命本身就卑微如螻蟻,死就死了,包括300萬人的死,都只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才被堂而皇之地排在了丘吉爾感冒的後面。於是,不管是少東家欺負花枝而後被搶糧的災民殺死,還是花枝老公瞎鹿被幾個痞子兵殺死在鍋裡,乃至瞎鹿的母親死在日本人槍下,女兒從火車上摔下死亡,雖然死法不同,但卻都殊途同歸,國民政府官員不在乎,蔣總統也不在乎。因為在蔣總統的眼裡,很多事情都比河南的災荒重要,包括和日軍作戰,向英美列強求援,此外還要打通滇緬公路,解救被圍困的英軍,還要防備虎視眈眈的各路軍閥和勢力不斷壯大的共產黨,在這種情況下,他哪有心思管老百姓的死活呢。或許,在蔣總統的心裡,他希望把河南災民當做包袱丟給日本人,用以拖住對方,卻沒想到對方本身就是虎狼,災民的下場由此可想而知。
 
  飢餓讓人感覺遲鈍,苦難也會模糊人們的記憶。作為土生土長的河南人,掰著手指頭算一算,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包括父母和一些上了歲數的鄰居也都趟過1942那條河,但在觀看《1942》之前,我卻從來沒有聽任何人和我說起過老家曾發生過那麼一場大饑荒。不知道是我的長輩們忘記了他們曾經遭受的苦難,還是故意模糊了記憶,就像一塊長在心口的傷疤,不願意再揭開露出那份血淋淋的傷痛。
 
  作為災民的後代,我能理解我的先輩們那種“只要活下來”就好的心態,因為他們經歷的苦難太多太多,所以麻木就成了忘記過去和活下去的唯一支撐,當連“一口吃的”都難以滿足的時候,再奢談什麼尊嚴和道義本身也毫無意義。並且,對於把面子看得很重的老鄉們來說,餓得“人吃人”當然不是什麼能拿得上臺面的話題,不談也好,而對於當時的國民政府來說,死了300萬人自然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東西,所以你不說我不說,幾百人死亡的事實就這樣被壓在了歷史的箱底。
 
  感謝我的老鄉劉震雲,讓我們溫故了《1942》;感謝導演馮小剛,讓更多的人瞭解了那段史實;更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過上富足幸福生活的同時,通過電影藝術塑造的公眾集體記憶,一起祭奠災民亡靈,以避免歷史苦難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