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走出孤獨》讀後感最新範文

 讀完一本書除了能夠複述主要內容以外,你對這本書的整體感想也要心知肚明。寫讀後感作文感想部分必不可少。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出孤獨》讀後感最新範文,希望大家喜愛分享。
  
《走出孤獨》讀後感最新範文
 
一:
 
《走出孤獨》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孤獨十五講,該書從人的社會性特點開始,認為人不同於其他動物,人必須群居。而人生活在社會中,人生的意義在於人必須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同時為他人做貢獻。
 
該書十五講都以這一論點展開,每一句話都如此真實,沒有一點點浮躁,都是真知灼見,體現了作者嚴謹的工作作風以及對事物真實體驗後的總結。該書從每個人的人生目標,社會感,孤獨、虛榮、性格、傷感、家庭、兒童時期、自卑、優越感,人生的問題,分析人的方法進行闡述,以及孤獨引發的犯罪,繼而引發作者為預防犯罪所作的努力-----增強合作能力。無不感受到作者的偉大,感受到作者身為人類的一員認識到:消除犯罪這種人間悲劇,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努力。人類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卑。而“自卑是一種十分正常的情緒,是人類改善自身環境的原動力。正因為人類知道自己的無知,又對未來充滿期待,才會努力探索自然、宇宙,科學才得以誕生和發展。可以說,一切文明都是在自卑情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就個人而言,因為自卑,我們才會努力超越自己,追求成功,實現自己。超越自卑的途徑之一,是學會合作。沒有學會合作的孩子,會陷入悲觀和自卑情結之中難以自拔。在生活中,即使是擅長合作的人,仍然要在各種困境中輾轉沉浮。沒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命運,生命如此脆弱,必須終生努力。”
 
作者認為,人生中所有的問題都與社會有關,都體現在不願意與人合作這一因素,這些不合作產生失敗的環境,其實從孩子早年的家庭已經開始了。父母必須認識到這點,努力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是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遠離一切人生問題和疾病的唯一保障。而當你有了一個有崇高的理念,一個崇高的孩子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貢獻。總之,作為父母和作為正在培育孩子的父母值得一看。
 
 
二:

如果用一句話評論這本書的話,我想說,它可能不能幫你走出孤獨。
 
在我看來,阿德勒勸誡人們走出孤獨,卻並沒有說明如何走出孤獨,甚至都無法說服讀者為何要走出孤獨。
 
阿德勒孤獨十五講可分為社會感、優越感、人生意義、孤獨成因、性格成因等主題,每個章節中有佔主導的主題,但又不完全獨立。
 
主要相關章節:第一章,第四章
 
人是群體動物,需要在社會中生活,社會感是人的本能。
 
心靈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與社會生活相適應。我們只能站在社會的立場上來評價一種性格是好還是不好。也就是說,我們評價個人價值的標準其實是某個理想化形象的社會價值。
 
社會感是正確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和思想行為的唯一標準。
 
感想:
 
或許他人評價我們的標準是理想化的社會價值,可這是否就可以等同於真實的自我價值呢?
 
歷史上有很多人都與社會疏離,甚至受到大眾的排斥或迫害,這樣就可以否定他們的價值嗎?
 
主要相關章節:第三章,第十二章
 
人的共同目標就是追求優越感。一切主動行為都以安全感匱乏為動力,為的就是獲得滿足和安寧。
 
達成既定目標,可以讓人獲得優越感和成就感,這是創造人生意義、提升人格的主要手段。對優越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它是構成人的精神和思想的基礎元素。
 
優越的目標不僅能出現在人生的有用面,也能出現在人生的無用面。合作是人類最明顯的共同特徵,是人類衡量一切價值和成功的標準;我們對理想、目標、行為、性格特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們一定要有助於整個人類。
 
感想:
 
人類的潛意識中根植著自卑,這一點我很認同,同時讓我聯想到了以色列歷史學家Harari的《人類簡史》。
 
人類走上生物鏈頂端的歷史,相比整個進化史來說十分短暫,人類的本能中殘留著安全感的深深匱乏,不得不追求社會認同和接納,並努力適應環境,來尋求內心的安寧。這是我在吸納了多個作者的思想後,對社會感和優越感的看法。然而,本能是需求優越感和社會感的根源,可是否這樣就可以賦予它們正當性?來源於本能的需求就一定更好更正確嗎?
 
主要相關章節:第二章,第十三章
 
阿德勒認為,人生意義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有好壞之分。個人的人生意義體現在他為群體做出的貢獻上。只有為別人的人生做貢獻,才能真正讓自己重要起來。
 
人類的現實生活是由職業、社交和親密關係這三種重要關係構成的。我們對人生意義的理解決定了我們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缺乏社會感、缺乏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會在這三個問題上遭受束縛和限制。
 
感想:
 
人生的意義這個命題哲學家們討論了數千年都還爭論不休,甚至是否存在都莫衷一是,阿德勒的觀點是其中之一。
 
主要相關章節:第五章,第六章
 
阿德勒:孤獨背後,是對人群的敵視。有遁世傾向的人,強化自己和社會的差異,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獲得崇高的優越感。有遁世傾向的人,通常都有強烈的焦慮感,來自對社會的畏懼,對人生阻礙、責任和義務的逃避。
 
阿德勒:過度虛榮的人,只關心自己,對於他人唯一的想法就是“他們是怎麼看我的”。(貪慕虛榮的人)會找到一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規則限制的特權位置,讓自己不用參與主流的社會生活,然後用冷漠的和懷疑的眼神觀察別人的生活。虛榮常常能使孩子從社會感中脫離出來,在一定程度上拉開和他人的距離。虛榮的人心裡充滿仇恨,無時無刻不在指責、控訴、批評和譏諷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事物能使他們滿意。貪慕虛榮的人需要通過貶損他人來獲得優越感。
 
阿德勒:缺乏社會感,人就會感到孤獨。我們常說:“天才往往是孤獨的。”其實,犯罪分子也是非常孤獨的,只不過他們的孤獨感把他們引向了人生的無用面,引向了犯罪的邊緣。
 
感想:
 
喜愛獨處可能不像叔本華說的那樣好,但也不像阿德勒說的那樣壞。
 
主要相關章節:第七,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章
 
性格,是個體為了適應外部環境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殊風格。性格是一種社會概念,只存在於個人和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性格也是一種行為模式,個人通常以此為依據,來增強社會感、追求優越感。
 
性格是個人追求優越感的不同方式。
 
兒童時期的三種困境:缺陷(生理缺陷和貧困)、被寵壞、被忽視。可能會破壞孩子的可塑性,一種是自卑感的過度增強,另一種是錯誤的人生目標。
 
自卑情結是自卑感被誇大的結果。
 
樂觀與悲觀:
 
樂觀的性格通常是心靈與兒童時期發展方向一致的結果。這種性格的人,能夠勇敢地面對人生中的一切苦難。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以樂觀和相對恣意的態度對待人生。
 
與樂觀的人相反,悲觀的人顯然是教育失敗的產物。童年的經歷和記憶,使悲觀的人產生嚴重的自卑情結,於是他們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得出人生艱難、世事險惡的結論。
 
進攻與防守:
 
進攻型的人主要表現為激烈、豪邁的性格特徵,如果他們急於向世界展現自己的能力,會把勇氣變成魯莽的行動,這恰好證明了他們已經是不安全感的俘虜。
 
失敗會使這種人的性格轉向另一個方向——防守。在遇到困難時,他們不再採取進攻的態度,而是以憂慮、戒備、懦弱來彌補安全感的匱乏。
 
幾種進攻性性格:嫉妒、貪婪、憎恨。
 
情緒情感:
 
聯合性情感:快樂、同情
 
疏離性情感:憤怒、悲傷、厭惡、恐懼、焦慮
 
聯合性情感的濫用以及疏離性情感的體現都是個體為追求權力、優越感以及補償不安全感所做的努力。
 
感想: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是完整的人格統一體,即使那些心理傾向於行為模式乍看起來截然相反的精神病患者,也一樣如此。意識和無意識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處於對立和衝突之中,事實上,兩者向著同樣的方向一起運轉,而且兩者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阿德勒對人格的看法似乎完全和榮格背道而馳。榮格認為,心理疾病的特徵是人格的不統一。只有成人,而不是小孩,才能夠將人格打造完成,整個生命都是超此一目標去成就。生命個體的最高度發展目標,他稱之為“統一”或“統整”,是心靈不同要素的持久整合,包括意識和潛意識的,也可以說是跟精神分裂那種分崩離析狀態截然相反的一種境界。
 
有很多人,在其他人看來,很好地融入了社會生活,可是他們並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和幸福。甚至榮格的很多病人便是如此。我相信人格的整合,能夠坦然地接受最真實和完整的自己是最高的發展目標。
 
總體而言,阿德勒(1870-1937))著於20世紀早期的這本書對我有所啟發,懂得如何去直面內心隱藏的自卑、焦慮、虛榮。
 
由於距今久遠,當年的主流價值觀和對個人獨立意識的思考似乎難以令現在的我產生特別深的共鳴。這本書本身也更像是一個專家和長者的告誡,沒有采用特別清晰的結構和嚴密的論證,少了些許說服力。
 
從實用的角度看,或可以使讀者對孤獨產生一些警惕和思索,但恐怕不能幫助孤獨的人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