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6篇

當我們寫讀後感時,我們不僅僅是簡單地敘述故事情節,更是在思考書中的深層含義,這拓寬了我們的思維,讀後感是一種對小說、戲劇或詩歌中人物之間發展的情感線索的審視,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冰的畫節選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6篇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篇1

我總是糊里糊塗地想,自己怎麼總能成為幸福的人,一次又一次在感情相連的書中獲得滿足。我也討厭阿米爾的不夠勇敢,但是那不是缺點,生活本就要順其自然,你何必要強加虛偽的東西來矇蔽旁人的雙眼,自己的真實。

突然之間,發覺自己的淚腺不是好久不用,而是未曾如此感動,為哈桑的忠誠,為索拉博的那一句厭倦了感動。我深刻地記著這世界最大的罪惡是盜竊,當你殺了一個男人,你就剝奪了一個兒子的父親,一位婦人的丈夫。而說謊更是剝奪了旁人知道真相的權力。可每個想要,並且竭力要生存的人,誰不是這當中的罪人,不是這般就是那般。

文中那些戰爭是多麼的可怕,殺人狂魔的眼裡除了鮮血再沒有別的,我討厭壞人,也一直在心裡期盼阿塞夫可以為這送命,可好人總是沒有神的庇佑,反倒是反反覆覆遭人唾棄的壞人時常粉墨登場,雖然他最後的結局是如我所願,可那麼多條被他殘害的生命他是嘗還不起的。看了這麼久,才幡然醒悟,有錢的人又能如何,在戰爭面前依舊是落魄的。高尚的教授隨時能變成乞丐,受人尊敬的醫生,工程師,法官為了生存也變成了跳瘙市場的一員。沒有人是可以一生都能春風得意,人們能接受的不過是生存帶來的一切徵兆。它讓我看到了真實,人們身上的突如其來,看到了戰爭,那扭曲的狂歡,看到了空虛,在救贖與被救贖之間的搏鬥。原來生活就是這樣,意料之外,沒有情理之中。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篇2

《俗世奇人》是作家馮驥才的作品。

在馮驥才的筆下,我們讀到了人類中奇人的精彩。書中的奇人有很多,如:擁有神鞭的傻二、看病前必需放7錠銀子的蘇七塊、力量驚人的張大力、刷牆不沾衣的刷子李等。在作者的筆下,那些人物各有特點,被刻畫得栩栩如生。書中的奇人彷彿立在自己眼前一般,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我想,這也許是這本書的奇妙之處吧!

奇人之所以被稱為奇人,是因為他們有著別人沒有的獨特本領,他們靠自己的手藝生活,靠自己精湛的手藝受到別人的敬佩與尊重!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不平凡的生活。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上有了他們,我們的俗世才顯得更精彩、更神奇。

?俗世奇人》一書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刷子李。刷子李有一個絕活:就是刷牆的時候衣服上不會染上一點點油漆,如果沾上就不收費。刷子李敢於下這樣的賭注,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手藝深信不疑。有一次,徒弟在給刷子李端茶點菸的時候,發現師傅的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徒弟以為那是滴下的油漆,趕緊用手去捏那個白點,結果白點卻消失了。仔細一看,原來是師傅抽菸時不小心燙破一個小洞,裡面褲子的白顏色從小洞中透出來了,徒弟對師傅佩服不已,併為因一時懷疑師傅的手藝而羞愧。

在我們身邊其實也有很多“奇人”。例如:王同學愛看書,口才特棒,同學、老師對他刮目相看;鄧班長學習優異,幾乎是各學科的“全能冠軍”;丁同學人高馬大,投實心球無人能比等。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眼中的奇人,只要你刻苦努力,專心做一件事,並用心把這件事做好,就能達到精益求精的境界。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篇3

一向想讀這本書<老人與海>,最終如願以嚐了。每每讀到這類外國的書,總覺得怪了點,但卻並非不是一種樂趣。但我覺得這本書讀得似乎比其他書更吃力些,硬著讓一個正興奮著的人靜下心來去讀一個老人3天的行程,似乎很困難。但它辦到了。

當我意識到是,已經看完了整本書(雖然很短)。我的不耐煩去了,只明白舒了口長長的氣,不知是因為最終看完了此書,還是替老人順利回到家而開心。之後回想起來,我在吃力地啃咬下那些文字時,看到老人84天沒補到一條魚,心裡似乎籠著一大片茫茫的煙霧,看到老人為了補大馬林魚而堅持了一天一夜,柔軟的沙發椅坐起來也讓人腰痠背痛,如坐鍼氈,看到老人吃生魚,既悲涼又不可思議,看到老人同鯊魚搏鬥,我似乎也拿起了棍子,看到老人童年的非洲的夢裡的獅子,彷彿在那夢中的不是他,而是我,倚著船欄,看著海岸高處凝望的獅子^^

正如其他優秀的作品一樣,它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絕非來自文字的華美,而是心靈的,讓我對像所有其他讀者一樣都不能不產生這樣的感情:尊敬。如果一個人有老人的堅持,optimistic,這樣堅強而透徹的,質樸而樂觀的,高尚的心,無論是在一個普通漁夫的身上,抑或是農民,醫生,工人,等等,我都要義無返顧地堅持著一情感。直至某一天,我也能得到這樣的心,即便僅有一半也足夠用了。

以此書此文,激勵高一時的自我,不忘堅持,永遠樂觀!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篇4

如果思念有顏色的話,那麼一定是青色的。

?荀子·勸學》中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它猶如思念,來自於親情、友情、愛情,卻又遠勝於它們,不為它們所束縛。親情、友情、愛情會因時間、距離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慢慢淡忘,而唯有思念可以跨越千山萬水,橫亙千年、萬年,歷久彌新。

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讓思念的顏色綻放的美輪美奐,它猶如一株清純的帶著露珠的茉莉花,在這淳樸而清麗的花香中悄然盛開。青青的是你的衣領啊,悠悠的是我的心境。閉上眼睛,那一抹青色就在腦海中冉冉升起,瀰漫開來。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青青的是你的佩帶啊, 悠悠的是我的情懷。隨著這片青色越來越濃,心中的思念也越來越濃烈。

睹物思人也好,愛屋及烏也罷,只要是與它相關的東西,都會這這份思念之中,幻化成如夢如幻的青色。不為別的,只因我思念的人啊,他身著青衫。

於是,青色的思念,在幽幽的等待中慢慢地浸入身體,滲透入靈魂深處,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信,難道是要與我斷了音信嗎?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思念,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我因受阻,無法前去與你相會,你怎麼就不能主動一些呢?這還需要我用語言來告訴你嗎?難道你不像我現在思念著你這樣想念著我嗎?

自古以來,女子就是悠悠深閨中的寂寞之人,從《牡丹亭》到《西廂記》,從《桃花扇》到《長生殿》,哪個女子不是在悠悠等待,款款思念中度過一生的?這裡的主人公也不例外。

思念心中的人兒啊,卻久久不能相見,唯有登高遠眺,希望能遠遠地看上心中人兒一眼,哪怕是能夠看到心中的那抹青色,不也是一種慰藉嗎?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我”登山了這高高的城樓,來來回回地踱著步子,期待著與你相見。 一天見不著你的面呵, 感覺好像已有三月的時間那麼長啊。

我望啊,望啊,望眼欲穿,可是我思念的人兒,你在哪裡?我望啊,望啊,望眼欲穿,可是我期待的那抹青色,何時才能出現?

大清第一才子納蘭容若曾言“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對你一往情深的情到底有多深呢,就像那夕陽映照在深不見底的山裡,就像深秋裡那連綿不斷的雨,怎麼能測量,怎麼能道出呢?

所以,唯有在內心深處款款思念著你,思念著那抹與你有關的青色罷了。讓這份思念,這抹青色,跨越萬水千山,跨越天長地久,來到身邊,陪伴著你,陪伴著我,慰藉著深深閨閣中寂寞的你我罷了。而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終在你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那抹青色終將在你我心中慢慢地幻化成思念的顏色。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篇5

?追風箏的人》是一本具有濃重的異域風情的書,這本書有許多令人感動值得揣摩的方面。

開篇隨著作者的娓娓道來,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個美好、和諧、虔誠的阿富汗;隨著作者對僕人哈桑的描寫,我又不禁為他們童年純潔的友誼而觸動;當作者面對他的父親一種孩子對父親的愛與崇拜又令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童年裡一直守護自己的父親的偉岸的身軀;當作者為了獨佔父親的寵愛,自私的將哈桑趕走又不禁感到惋惜。

當俄羅斯的戰火燃到阿富汗,那個美好的阿富汗開始褪色。主人公父子二人踏上背井離鄉之路,那種父子之間的相依為命,那種身處異鄉的漂泊感,那種極大的民族自豪感,又震撼著我。

同時,主人公埃米爾始終被一件事所困擾,就是當年將哈桑趕走,他的'懊悔已屬不易,當他得知自己有機會贖罪時毫不猶豫的踏上了重返阿富汗之路,他的勇氣,不得不叫人欽佩。重回家園不見了以往的美好,只有塔利班統治下看不到邊際的恐怖。身陷敵巢,他冒生命之危險就出了自己的侄子,他解救的不只是孩子,更是他自己,他自己多年來從未平靜的心。

這個埃米爾自我救贖的故事裡,有對於祖國的愛,有對於信仰的虔誠,有對於友情的忠誠,有對於愛情的堅守,有對於親情的感觸,有對於自己心靈的救贖;沉浸其中有一種被深深溶解的感覺,一種靈魂被淨化的感覺,讀這本書可以讓人反思,回憶尋找心靈的一種歸屬。

對於阿富汗的現狀,不敢妄加評論,就像作者一樣默默地為這個曾經美好的國度祝福吧!

冰的畫節選讀後感篇6

我覺得婚姻給婦女們帶來了安穩與保障,但讓婦女們失去了卓越的機會。我這裡所說的安穩與保障是讓婦女們學會了隨遇而安,這種安穩會讓婦女們失去遠大的抱負和激情,使她們甘於華而不實的平庸生活。

在傷逝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著不快樂的顏色,尤其使我不快樂的事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會看書,會和涓生探討一些書本知識,她會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的口號,這在當時是很有個性解放色彩的,這說明當時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見有去接受新東西的。可與涓生同居後的子君變得沉默了,雖然剛同居時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會在一起談同居前的點滴,但時間久了,加上生活的緊迫,他們之間的隔膜也越來越大了。有時他們會坐著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對涓生重複說著他們以前的故事,說得次數多了,以致於涓生對子君所說的故事都能夠背了,也聽得煩了。涓生此後寧願呆在寒冷的圖書館也不願早早地回去面對子君。子君一直活在了過去,活在了記憶力裡,她找不到現在屬於自己的自我。

與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後的子君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呢?我認為如果一個女性只會為家庭任勞任怨,沒有自己的奮鬥目標,那麼她的這種家庭主婦的角色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家庭生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社會每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你把自己固定在家庭主婦那麼小的範圍內,你就會失去很多與外界聯絡的機會,這樣會使自己孤陋寡聞。如果把一顆心死死地拴在家庭這一根繩上,把神經死死地繃緊來看住自己的家庭,那麼你就會變得敏感起來,變得小氣起來。此外,為了做好好妻子的角色,如果你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你不可以亂髮脾氣,不可以說出來,只能悶在心裡。一個好的發洩方式,就只能是不說話,做臉色。但這樣的行為,在丈夫看來你是多麼的不善解人意,不體貼。在以前,很多人認為,婦女就應該呆在家裡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拋頭露面,丈夫就是自己的天,就是自己的一切,一切都應該依附丈夫聽從丈夫。婦女們從來都是被定義被思考的。

當子君與涓生的生活泥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子君沒有想過要去改變自己,改變涓生,而是過著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子君當初為了與涓生同居,她與家裡斷絕了關係,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時被人指指點點,但子君說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便毅然於涓生同居了。在當時的社會,這樣的行為是違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從子君果斷與涓生同居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子君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但到後來,當她與涓生之間已經不存在愛時,她卻缺少了給婚姻開死亡證的勇氣,最終選擇了鬱鬱而終,子君沒有想過自己還可以重頭再來。

我認為,無論在什麼什麼時候,女性都應該自己解放自己,積極地建設自己的心靈,不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把自己從身體中解放出來,拋棄妨礙自己進步的觀念,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角色中都應該與男性共同創造價值。

更多工作總結範文小編推薦

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當不同的人在看完《傷逝》後,相信也會有對於它的專屬心得體會,通過寫一篇作品讀後感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悟正當其時,優秀的《傷逝》讀後感怎麼才能夠寫出來呢?下面的內容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傷逝》的優秀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傷逝》是魯迅探索運用內心獨白的敘事方式寫作的一篇小說,這在魯迅的兩個主要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籠罩著作者對於現實最痛苦的揭示,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悲劇性色彩。

?傷逝》是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作品,也是他取材於現實小說藝術探索的後期作品。在這篇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的筆調為新青年的自由愛情唱了一曲輓歌,對人性的殘酷真實給予了清醒的揭示。

魯迅曾經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說到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如果從魯迅給悲劇所下的定義來看,《傷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悲劇。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愛情為主題寫的小說,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這之前,作者曾經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隨感錄四十》在那篇小文章中魯迅指出中國的男女大抵一對或一群----一男多女-----的住著,可是愛情!可憐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中國人向來是不知道什麼是愛情的,作為中國人靈魂的孤獨探索者,魯迅在文章結束時指出要讓勾銷舊帳,則必須完全解放我們的孩子!在魯迅看來,從孩子開始似乎還不至於讓人徹底對愛情絕望。但是到了《傷逝》中,兩個青年人涓生和子君,以極大的勇氣爭取到愛情,卻最終只有悔恨和悲哀,這未免讓人心生寒意。

如果說魯迅的《隨感錄》是一篇啟發愚昧的國人擺脫舊的傳統,勇敢的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的話,那麼《傷逝》無疑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揭示出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鬥爭之後的悲劇。

人到中年,寒冷雨夜,重讀魯迅,別又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在《傷逝》裡,看到子君重複說的“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想到自我年輕時候也像個新青年一般,大膽妄為地滿心追求所謂的感情與自由。兩個小青年跑去民政局打了結婚證才通知了雙方父母自我的婚事。我的母親在錯愕之餘,對我跟他說:“你們兩個還可不能夠改一下?你的年紀比她小,你做我們家的兒子,做老三的弟弟,如何?“聽了,我只是吃吃地笑了。

兩個又去了對方父母家裡,當晚因為有了一張證書而名正言順地睡在了一齊。

想想自我年輕時候的荒唐之舉,不由得啞然。

我想像著子君那時單純的模樣,她聽涓生說話的時候眼中閃耀著的光芒,想著她如何摘回那枯槐樹的新葉,怎樣短髮盡是汗的忙碌著去做那直到無米下炊的飯,想著她跟官太太為油雞的那些瑣屑的爭吵,還有她的花白的瘦骨嶙峋的,直至被遺棄了的阿隨。

我無權去指責涓生的自私與始亂終棄。

他是真實的,起碼他敢於應對真實的自我。

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這也是真理。

起碼他們有過吉祥衚衕那些安寧幸福的那些夜晚啊。子君為了她的感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子君為什麼死呢?她的生命隨愛而幻滅,她攥著他人的衣襟,她寄生於他人。她無顏揹負著道德枷鎖,去看她父親與叔子的臉色。她父親接走了她,說明他父親是愛她的,無論這個孩子犯了錯,都還是容納著她的生。

而涓生不再愛她了。他在心裡早已經念想幾次她的離去,甚至她的死了。

這篇感情小說寫得如此的真實。而我的理解卻是這麼的淺顯。

其中字句到今日讀來依舊精彩而富有哲理。如涓生為逃避家中的冰冷而在圖書館:

那裡雖然沒有書給我看,卻還有安閒容得我想。待我孤身枯坐,回憶從前,這才覺得這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世界上並非沒有為了奮鬥者而開的活路;我也還未忘卻翅子的扇動,雖然比先前自我已經頹唐得多......

如果子君在愛消亡之後,也能夠獨自勇敢地扇動著翅子去飛,而不是回到舊式的家庭中去了斷。她的結局又是如何?。她的生命是附麗在虛無的愛之上,愛斷情殤。她的柔弱註定了她的死亡,完全不見了她在戀愛時的那種勇敢和堅忍以及最終一段: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

涓生的領悟也很好,第一,他明白了人首先要活著,才能夠有所追求,他是個進取進取的青年。

第二,他明白了愛,這段逝去的愛與創傷是屬於他的保密,但從中他學會了如何去愛下一個人,愛一個人其實不必那麼真實,應當學會說謊,那才是為了不傷害對方的最大的善意。

寒流來襲,蟄居簡出,看書上網,胡思亂想,倒是個好消遣。

在魯迅的小說中,《傷逝》是最令我喟嘆的一篇,看過後很久都不能釋懷。子君給了我相當深刻的印象,她的溫順、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勝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為什麼子君會在這個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滅亡呢?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句表達上還略嫌生澀的話曾令涓生非常高興,他從中看到了子君的獨立和堅強。然而,事實上子君是沒有學會獨立的。所謂獨立應該是自己主宰自己,而這一點又建立在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基礎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沒有維持生計的本領,所以她剛從家庭中脫離出來,又把自己全權交給了另一個人來主宰。表面上看來私奔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實際上卻只不過是一次權力的轉手罷了。她拒絕做一個封建家庭的乖女兒,卻心甘情願地做了小知識分子的家庭主婦。倘若子君目光遠大,投奔一個成熟的,有經濟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過只是一個思想尚還幼稚,卻又自以為進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進步思想,但又喜歡將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貧寒,經濟上十分拮据,還沒考慮清楚麵包和愛情的關係,就不負責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將子君理想化了,他以為她是堅強、獨立、富有進步氣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一旦子君見了他的無力,見他也必須為生計奔波,她也不得不為他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涓生和子君其實都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們都無力改變,當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來順受了,然而涓生卻不能忍受,他認為子君違背了他的理想,於是歸咎於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軟弱、善良,他趕她,她就走了。其實他們合築一個家時子君也賣掉了自己的金首飾,她完全有留下的權利。但子君壓根兒沒想到這些,她歸根到底太幼稚,太單純了,她過於浪漫,看愛情重過一切,所以當涓生說不再愛她時,她便心如死灰,什麼都不想爭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淺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學到一些新鮮的思想,造就了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對愛情的嚮往使她敢於衝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為一切的出發點。說明她還未擺脫封建夫權思想的束縛,她適應不了社會,看不透生活,最終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一曲肝腸寸斷,幾多淚水辛酸。一對男女的不幸,整個時代的悲哀。當夢醒路無,人去樓空,逝者已逝,傷者徒傷。誰還在雨中為你們輕嘆?誰還在衚衕寂寞徘徊?誰還在紫白的藤花下寄託哀思?《傷逝》捧在手心,思緒遊於雲端。愛情,這一亙古話題,於濃墨薄紙間被魯迅再次延續。

美麗的開始,慘淡的結局,是什麼將命運如此註定?如一朵嬌紅永萎沙塵,叫人怎能不悵嘆惋惜?讀《傷逝》,心中不會寧靜。史涓生與子君的故事,沒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沒有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徇情;沒有柳夢梅與杜麗娘的團圓。品《傷逝》,一句“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讓所有高唱愛是一切的人為之一震;一句“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驚醒那些為愛麻木的痴男怨女;一句“我應該永久奉獻她我的說謊”讓所謂的真愛添上幾許虛偽的色彩。思《傷逝》,它展示的是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與物質需求的矛盾,同時也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疑問:愛到底需要附麗什麼?

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曾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可見他主張愛情必需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自由是愛情的翅膀,讓兩顆心都能在藍天上飛翔。回望涓生與子君的情感歷程,不正暗合此道?同居前的日子,他們是自由的。涓生有一分穩定的工作,雖然“局裡的生活,如鳥販子手裡的禽鳥一般”,但最起碼不用為生計四處奔波,也可以供子君買些小草花和油雞。而子君受西方個性解放思想的薰陶,毅然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可以不顧叔父的堅決反對,自由地與涓生交往。他們的相戀是自由的,儘管外界壓力不小,他們仍覺得無比幸福。然而同居後,這自由的翅膀卻雙雙摺斷了。局裡裁員,涓生失去了工作。在生活的壓迫下,在“自覺了我在這裡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的心理下,他能覺得自由嗎?再看子君,她早已陷入了柴米油鹽、喂狗飼雞等生活瑣事中,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再也不能為涓生帶來“窗外的半枯的槐樹的新葉”,還有“掛在鐵似的老幹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生活於這對新人而言,像無數繩索將他們牢牢縛住。

“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我想這“活著”應為自由地活著。可是僅附於自由的愛情一定會美麗嗎?

魯迅在1923年於《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中說:“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重要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得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靜思《傷逝》,發現這段原本純真熱烈的愛情之所以變為悲劇,重大的因素就是涓生被局裡裁員了。身陷窘困卻想要重新高飛的他漸漸覺得眼前的女人是個只知道“捶著一個人的衣角”的人,把所有錯誤都歸咎於她。最後竟認為“忍受這生活的壓迫的痛苦,大半倒是為了她,而子君的見識卻淺薄到連這一點也都想不到”。終於還是為了新的生路,涓生絕情地將子君拋棄了。可憐的子君就這樣帶著破碎的心,一步一步地走向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

愛情?自由?金錢?這之間似乎存在某種定律,讓無數男男女女沉醉、迷茫、哭泣、傷逝……

合上紫色的封面,走出悽慘的故事,涓生的傷、子君的逝都已離我遠去。只留下淡淡的風吹著淡淡的雲,還有藍藍的天空靜靜地看著誰又傷了誰,聽著誰又在悲問:愛情到底該附麗什麼?

魯迅先生的小說,自高中到現在,約摸算來,不知不覺,已經讀過四五本了。而印象極深、愛不釋手的還是《傷逝》。故而,《傷逝》認認真真一個字一個字又一次讀了兩遍。

深夜,適合讀書,亦適合寫文。出於對《傷逝》的愛,我罷了日常的纏身規律,定要停下來,擠出點寶貴的時間來,寫點什麼。魯迅先生的《傷逝》出於《彷徨》小說集,也是唯一魯迅先生以第一人稱自述愛情的小說。魯迅先生的諸多小說,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指鹿為馬,自然不能浮於表面來看,更多的要深入,深入到每一個人物角色的性格與骨子裡,更要深入那個魯迅先生默然寫作的夜晚。

第一次看《傷逝》的時候是可憐子君,恨涓生。而現在第二次看是恨涓生也為涓生悲痛,對子君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首先,暫且不論古代,因為那時候制度與現代不同。論《傷逝》中的涓生,這個人就是典型軟弱無能文人的代表,譬如《都挺好》中的蘇明哲。可以妻子隱忍著因他而來的現實的苦痛與重擔,若相反,這個男的恐怕要投降現實生活,當一個逃兵,帶著悔恨和謊言過一輩子。

在無能的男人看來,生活難過了,永遠是因為有一個累贅老婆。這就是無能男的本質,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意識和勇於犧牲的精神,自私、懦弱。其次,子君身為一個思想意識覺醒者,最後淪為家庭主婦,也難免帶有女性自身的侷限。《傷逝》中的子君就是典型的依附性的被奴化的女性。

面對現實生活的茶米油鹽醬醋貴,她帶著傳統官僚作風的舊習,有大膽追求婚姻愛情的勇氣,卻缺少思路和行動。她的行動便是嫁給自己想嫁的男人,而結婚之後卻仍舊歸屬並安於家庭主婦的附屬地位。家庭已經頻頻經濟危機,還不知道走出家庭賺錢維持經濟,最後還是隻靠涓生這樣的男性,即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加上子君帶有市儈婦女的習氣,與鄰居盲目攀比,斤斤計較,不顧生活現實水平,太理想主義,想的太好,做的太少。

再者,子君,沉淪於生活的瑣碎,沒有個人獨立的思想與生活,整天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忙碌,自然與文人涓生越走越遠。文人寫作,不喜嘈雜,她還養雞,並不顧涓生的工作而打擾他。

最後涓生說出分手之後,她因為無法承受對男性依賴和附屬的自我奴化的境地,思想狹隘,走向絕境,選擇自殺,也不無愚蠢,帶有典型女性軟弱、奴性特徵。圈子太小,愛好太少,沉湎於雙方的愛情,自然思想空虛寂寞,依賴性強。

女性要想獨立起來,必然要像男人一樣,實現經濟獨立,有了自身的地位的提高,進而到思想的獨立、人格的獨立,才不致於像子君那般脆弱不堪。被一個男人拋棄就要死要活的,真是沒有自我價值。

更不該為了愛情捨生忘死,而該有自己的事業,這個事業屬於自己,不屬於任何人,這樣誰也無法威脅和動搖自身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當一個人觀看了一本書籍之後都會有所感悟,當不同的人在看完《傷逝》後,相信也會有對於它的專屬心得體會,對於這個作品,我們都需要寫一篇讀後感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我們該如何去寫《傷逝》的讀後感呢?下面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情——《傷逝》讀後感”,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傷逝》是我看過的魯迅作品裡,最平緩和娓娓道來的一部唯美的小說,如果不是註名是魯迅所著,我甚至看不出是他老人家的作品,沒了憤慨,沒了譏諷,只有平靜而舒緩地給你講述一個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故事,真的很不象他老人家的風格,他又在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子君,一個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期待的女子,在生活的煩瑣下,終於成為一個斤斤計較的小女人。其實,這麼多年過去,我們每個結婚的女人身上哪個能沒有子君的影子,誰還會整日地沉浸在愛情的甜蜜裡?我們是不用再為生活的艱難去豢養幾隻雞,也不必和鄰居的無知女人比這比那。但是我們仍然延續著子君的好多做法,我們自結婚後,是不是從追求精神的愉悅,到更多的追求物質上的豐盈,一旦,老公無力滿足我們的奢求時,也會不停的抱怨。

子君和涓生愛情是唯美的,如果誰想要把這唯美的愛情原封不動地移植到婚姻裡,則是缺乏理性的,而子君就是這樣一個不切實際的女人。哪個丈夫能允許自己每天單腿下跪地對自己淚水盈盈地求愛?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

我不想在這裡過多的埋怨涓生,作為一個現代的女性,一定要吸取子君的好些不切實際的天真想法,把愛情和婚姻分割開來,不要對婚姻的日子期望過高,平平淡淡才是真,刻意製造出的那些浪漫也不是真的浪漫,婚姻的雙方是彼此信賴而又互相尊重,這些就足夠了,誰也別試圖以愛的名義改造對方,如果你仍痴迷不悟,那你離著傷逝也就不遠了。

昨天看了《傷逝》,有點悵然。記得大一__時,高中老師說我們是涓生和子君,小資產階級的理想與脆弱,經不起生活的考驗。他說子君養小雞當寵物,後來還是殺掉吃肉。我那時並沒有在意他說的話。

國中時代讀魯迅,有點反感。不過我和鄰座最喜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一句話:“倘若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來...”這是斑蝥。那時前面坐了一個很瘦的男生,眼睛大大的,腦袋也大,脊背總是彎著,而且,經常放屁。記得我不時拍打他瘦削突出的脊背,喊他的名字,只聽得“噗”,他轉過身來...於是我們給他起名為“斑蝥”,這個綽號用了三年。那時我和一個叫明玉的女生特別好,她長得很漂亮,面板很白,但是汗毛比較重,於是我們叫她“monkey",後來上歷史課,學到蘇聯文學史,她靈機一動給斑蝥起了個俄國名字為“斑斯夫斑蝥斯基”。斑蝥氣了,轉過身來惡狠狠地說:“明玉就叫‘毛斯毛夫斯基毛斯毛’”!

後來到了高中,我有一陣子特別迷魯迅,覺得他簡直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那時看他的文章,覺得特別好,尤其是心理描寫,最喜歡他的《狂人日記》。當時覺得那個狂人的心理他怎麼就能描摹得那麼真切呢?難道他親身經歷過?而我,之所以覺得《狂》很好,是因為那時心裡狀態很糟糕,看著魯迅的描寫,好像被人看穿了一般......

不過,我那時仍然覺得他的文字欠佳,沒有許多文學家那樣的靈性和氣勢。後來看了他寫的《明天》,其中阿五幫單四嫂抱孩子那一段描寫,仍是心理的,真是太準確了,魯迅想必很細心敏感的,不然不會如此。

傷逝的結構是很別緻的,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就像一個人在面前細細絮絮地訴說,懺悔,還不時抹眼淚。我才發現魯迅的文字是極好,他本來是學理,學理的人寫文章就是這樣,不瀟灑浪漫,但是嚴謹準確,說他的文鋒犀利,除了思想以外,文筆也是如手術刀一樣利落精確。你不瞭解這個涓生,但是從他的話語中,可以逐漸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彷彿他倆是你隔壁的鄰居,你見證了他們因為愛情走到一起,聽到他們的小雞和房東太太的雞們混在一起喳喳叫,看到他們的“阿隨”棲息和瘦弱地喘氣,後來被主人用黑布一矇頭,推進一個不很深的土炕......這一切都是變化著的,由愛情到後來不愛了。

魯迅說愛情第一要生活,沒有生活愛情也會磨滅。他說的話我信的,於是想自己當初是否就如子君。

而我現在,讀到《傷逝》裡“愛情是需要時常更新的”,才發現自己以前認為只要不被破壞,就一直完好。是錯了,不進則退,沒有永恆。

克氏說,人們愛的時候,多是用頭腦而不是心。人的頭腦太發達,進化了心靈的真純,有時人是在用心愛,但也不再是最初的無私。人們付出愛,是為了得到愛情,人們渴望愛情,其實是在渴望被愛。那麼多人感嘆找不到真愛,真愛不住在他們心中,因為他們不夠真,也沒有去愛。

想必魯迅是很懂得愛的,才能寫出《傷逝》,逝去,即是漸漸地消失。如影隨形的愛情,慢慢遊走,自私的人不要只會悲傷。

黯淡的房屋裡,再沒有了她的身影。她躲起來了嗎?幾間破舊的傢俱背後毫無藏匿一人的能力。涓生站在屋裡,尋著子君可能留下的字條,但沒有,只有鹽、幹辣椒、麵粉、半株白菜和幾枚銅元,這是他與子君兩人生活的全副。

魯迅用他那極平靜的筆調繪出了這灰色的畫面,卻使我的思緒久久無法平息。這場不辭而別寫得很動人。好似往昔的時光都成了黑白的夢,醒來時,便覺空虛一場。這段夢中,子君踏著悅耳的皮鞋聲來到涓生身邊,放棄了一切退路,陪涓生追求所謂的理想。又在涓生不再需要她的時候,無聲離去。依舊是把一切退路都留給涓生。

她是無私的,無謂的,為了涓生的“理想”而犧牲自己。而涓生,這個讀書人,這個曾被子君崇拜的偶像,卻不知承擔,不懂責任,不懂珍惜,不懂真正的追求理想的過程。人物對比中,我不禁對讀書與生活的關係產生了疑惑。也許並不是書讀得越多,活的境界越高。

爸爸曾說:“生活是最好的課堂。”想來並非沒有道理,一切的書文都是從“生活”這棵大樹上摘取的果實。書文也折射出生活的光澤。所以我們實在應該把書本道理與生活實際結合,實在應在平時多洗碗、到掃衛生、自理生活之類。這樣才不至於產生大學生在生活方面啃老的悲哀。這是我們作為一個注重應試的國家的學生所應加強的方面。

還有一點感想,據說最近有一部影視叫《我的前半生》與《傷逝》有些相似,但結局卻比《傷逝》有進展,女主角振作起來,自力更生,用自己的打拼去追求理想的生活。同一題材不同結局,原因為何?我認為是時代背景的不同所造就的。魯迅所在時代是個思想鬥爭、新舊更替的動盪時期,作者所寫悲劇代表著那一時代的悲劇。但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發展年代,影視作品之中所反映的自然應該是當代的特點——自強不息等。從中我發現時代與故事的對應關係。正因如此,故事才會有它那一時期的獨特價值。《我的前半生》的創新是我們應該借鑑的,不人云亦云,有自我觀點,才能用同一題材講出不同道理。

昨日看了《傷逝》,有點悵然。記得大一戀愛時,高中教師說我們是涓生和子君,小資產階級的夢想與脆弱,經不起生活的考驗。他說子君養小雞當寵物,之後還是殺掉吃肉。我那時並沒有在意他說的話。

國中時代讀魯迅,有點反感。可是我和鄰座最喜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一句話:“倘若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來。”這是斑蝥。那時前面坐了一個很瘦的男生,眼睛大大的,腦袋也大,脊背總是彎著,並且,經常放屁。記得我不時拍打他瘦削突出的脊背,喊他的名字,只聽得“噗”,他轉過身來。於是我們給他起名為“斑蝥”,這個綽號用了三年。那時我和一個叫明玉的女生異常好,她長得很漂亮,面板很白,可是汗毛比較重,於是我們叫她“monkey",之後上歷史課,學到蘇聯文學史,她靈機一動給斑蝥起了個俄國名字為“斑斯夫斑蝥斯基”。斑蝥氣了,轉過身來惡狠狠地說:“明玉就叫‘毛斯毛夫斯基毛斯毛’”!

之後到了高中,我有一陣子異常迷魯迅,覺得他簡直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那時看他的文章,覺得異常好,尤其是心理描述,最喜歡他的《狂人日記》。當時覺得那個狂人的心理他怎樣就能描摹得那麼真切呢?難道他親身經歷過?而我,之所以覺得《狂》很好,是因為那時心裡狀態很糟糕,看著魯迅的描述,好像被人看穿了一般……

可是,我那時仍然覺得他的文字欠佳,沒有許多文學家那樣的靈性和氣勢。之後看了他寫的《明天》,其中阿五幫單四嫂抱孩子那一段描述,仍是心理的,真是太準確了,魯迅想必很細心敏感的,不然不會如此。

傷逝的結構是很別緻的,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就像一個人在面前細細絮絮地訴說,懺悔,還不時抹眼淚。我才發現魯迅的文字是極好,他本來是學理,學理的人寫文章就是這樣,不瀟灑浪漫,可是嚴謹準確,說他的文鋒犀利,除了思想以外,文筆也是如手術刀一樣利落精確。你不瞭解這個涓生,可是從他的話語中,能夠逐漸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彷彿他倆是你隔壁的鄰居,你見證了他們因為感情走到一齊,聽到他們的小雞和房東太太的雞們混在一齊喳喳叫,看到他們的“阿隨”棲息和瘦弱地喘氣,之後被主人用黑布一矇頭,推進一個不很深的土炕……這一切都是變化著的,由感情到之後不愛了。

魯迅說感情第一要生活,沒有生活感情也會磨滅。他說的話我信的,於是想自我當初是否就如子君。

而我此刻,讀到《傷逝》裡“感情是需要時常更新的”,才發現自我以前認為只要不被破壞,就一向完好。是錯了,不進則退,沒有永恆。

克氏說,人們愛的時候,多是用頭腦而不是心。人的頭腦太發達,進化了心靈的真純,有時人是在用心愛,但也不再是最初的無私。人們付出愛,是為了得到感情,人們渴望感情,其實是在渴望被愛。那麼多人感嘆找不到真愛,真愛不住在他們心中,因為他們不夠真,也沒有去愛。

想必魯迅是很懂得愛的,才能寫出《傷逝》,逝去,即是漸漸地消失。如影隨形的感情,慢慢遊走,自私的人不要只會悲傷。

《傷逝》以涓生的懺悔開始的,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是一個悲劇,至少對於主人公來說一個悲劇。我覺得兩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的結合是當時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是逆於世俗的,這就為後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他們積極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值得好的,可是他們生活的背景不允許他們的大膽開放。在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幸福的,對於涓生來說子君是一個類似知己的存在。在當時,涓生是思想開始覺醒的青年代表,他認為子君是可以理解他的,在那個時候可以找到這樣一個女子是很難的,而子君也認為涓生是不同於當時那些青年的。但是,兩人之前的生活經歷對兩人之後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面臨生活中的瑣事時,子君發生了變化,涓生認為她再不能像以前一樣理解他了,甚至他工作時都不能體諒他。

就算沒有那些生活背景,他們的性格弱點也註定了他們最終的分離,涓生的自私懦弱,選擇放棄子君來成全自己,對於子君的付出視而不見;而子君則沒有足夠的意志拒絕來自物資的誘惑,不體諒涓生,整天與房東太太攀比,沒有了最初的靈氣。他們的悲劇也許是當時很多愛情故事的代表,覺得那時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真的很不容易。能堅持的除了對抗世俗之外,更多的對人性,彼此間的磨合習慣,性格的突破,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直到最後的勝利。他們的故事讓人覺得,愛情對抗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有最強大的愛才能面對生活中的瑣事而依然不變。

從小說的名字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篇以悲劇結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一切而難過,讓人想起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作者通過“涓生手記”講述了“五四”黑暗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愛情走到一起,在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殘酷中最終分離的愛情故事。

讀過《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傷感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個時代的女性,是叛逆的,是艱難的,她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但她下定決心去愛,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幾千年來女人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一個個性解放的響亮聲音。

拋開世俗的眼光,她和涓生走到了一起,即使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當她和涓生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生活迫使她成為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忙於家庭瑣事,為瑣事爭吵。

慢慢地,她從一個解放的新女性變成了一個世俗的女性,在這個時候,她與娟生的感情也逐漸淡化,慢慢惡化,最終走向毀滅,子君被拋棄而死。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涓生的思想雖然新穎,但卻不夠深入。一開始,他是勇敢的,執著的,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在本質上,他仍然被封建意識形態所毒害,表現出保守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自私、虛偽、怯懦逐漸滋長。當他和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被人嘲笑、猥褻和輕蔑,而子君卻“無所畏懼”。

最後,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淒涼,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交給了子君,自己不敢面對。最殘酷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入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是膚淺的,經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

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逝去了,當涓生再次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時,一切都無法挽回,剩下的時間只能“悲傷地”繼續。兩個人的悲劇結局,讓人難免難過。因此,當我們戀愛時,我們既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逃避我們的責任。

傷逝讀後感800字範文九年級1

夢想的旅程帶著很多的感傷,情感的開始更於心中感悟,一副雋永幽遠的畫卷,幾許別樣浪漫的人生。

子君,兩副面孔出現的子君。會館時期的子君是戀愛時期的子君。這個子君在小說中是一個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見識,有主見。而吉兆衚衕時期的子君——即同居時期的子君——卻是一箇舊女性的形象,怯弱和無知,帶有中國舊時代烙印的傳統女性。不管怎麼說,子君這個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己。世上最能打動人的是悲劇,這是很殘忍。《傷逝》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悲劇。子君死了,為涓生而死了,那是時代的悲劇,更是子君把愛情當作人生終極目標的痴情女子的悲劇。

涓生,一個擁有感情卻又時時被時代所要挾的知識分子,他面對帝國主義的罪行可以義憤填膺,而面對情感卻畏首畏尾,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卻是那樣的脆弱卻又那樣的堅固:“她卻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敘述得如生,很細微,自然連那使我不願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夜闌時候,是相對溫習的時候了,我常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運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須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這,是他對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對愛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劇在於把愛情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真的無法承受失去。子君選擇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壓力在那個時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時代裡,子君的執著,卻給她帶來無數鄙視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種絕然的態度,已經註定她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全部的悲劇的開始。

?傷逝》是一種超越視覺和人生的衝擊,們分析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愛情,而我們自己此時此刻正經歷著的、心碎著的愛情卻是我們自己也不願去分析,不願去推敲的。箇中原因是經不起。

在愛情理想的追求過程中,涓生從浪漫走向實在,從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則從果決剛強走向平庸懦弱,從希望到滿足進而走向失望和絕望。在與生活所作的悲劇性抗爭中,子君是弱者和犧牲品,而涓生則作為一個強者終於站起來,“向著新的生活跨進第一步去,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作我的前導……”。不能說他一定會成功,至少,他還沒有失敗。

傷逝讀後感800字範文九年級2

思《傷逝》,它展示的是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與物質需求的矛盾,同時也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疑問:愛到底需要附麗什麼?

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曾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可見他主張愛情必需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自由是愛情的翅膀,讓兩顆心都能在藍天上飛翔。回望涓生與子君的情感歷程,不正暗合此道?同居前的日子,他們是自由的。涓生有一分穩定的工作,雖然“局裡的生活,如鳥販子手裡的禽鳥一般”,但最起碼不用為生計四處奔波,也可以供子君買些小草花和油雞。而子君受西方個性解放思想的薰陶,毅然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可以不顧叔父的堅決反對,自由地與涓生交往。他們的相戀是自由的,儘管外界壓力不小,他們仍覺得無比幸福。然而同居後,這自由的翅膀卻雙雙摺斷了。局裡裁員,涓生失去了工作。在生活的壓迫下,在“自覺了我在這裡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的心理下,他能覺得自由嗎?再看子君,她早已陷入了柴米油鹽、喂狗飼雞等生活瑣事中,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再也不能為涓生帶來“窗外的半枯的槐樹的新葉”,還有“掛在鐵似的老幹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生活於這對新人而言,像無數繩索將他們牢牢縛住。

“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我想這“活著”應為自由地活著。可是僅附於自由的愛情一定會美麗嗎?

魯迅在1923年於《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中說:“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重要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得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靜思《傷逝》,發現這段原本純真熱烈的愛情之所以變為悲劇,重大的因素就是涓生被局裡裁員了。身陷窘困卻想要重新高飛的他漸漸覺得眼前的女人是個只知道“捶著一個人的衣角”的人,把所有錯誤都歸咎於她。最後竟認為“忍受這生活的壓迫的痛苦,大半倒是為了她,而子君的見識卻淺薄到連這一點也都想不到”。終於還是為了新的生路,涓生絕情地將子君拋棄了。可憐的子君就這樣帶著破碎的心,一步一步地走向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

愛情?自由?金錢?這之間似乎存在某種定律,讓無數男男女女沉醉、迷茫、哭泣、傷逝……

合上紫色的封面,走出悽慘的故事,涓生的傷、子君的逝都已離我遠去。只留下淡淡的風吹著淡淡的雲,還有藍藍的天空靜靜地看著誰又傷了誰,聽著誰又在悲問:愛情到底該附麗什麼?

傷逝讀後感800字範文九年級3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關心,都應該得到幸福,世界上有多少兒童享受不到關愛?不管怎麼努力,不管怎麼拼搏,永遠只能期待著長大,永遠只能靠自己,他的童年是悲傷的,他的童年是陰暗的,他的童年是沒有陽光的,就像秋天飄落的枯葉,發出枯燥而又寂寞的聲音。

他要用多少淚水平復心情,需要用多少淚水來挽回一個親人,要用多少淚水來度過每一個折磨人的夜晚,他努力學習,努力奮鬥就是為了長大後的光明,他不聲不響不埋不怨,一心只為了自己的家人,媽媽去了,爸爸也走了,只能和爺爺相依為命,無論再艱苦都抱有一絲希望,他堅信媽媽一定會回來,他期待著。每當過節,親人們回來了,他含著淚水跑過去,這時心中的悲愁與鬱結都在一瞬間,釋放了,化作一句——爸爸,我想你了。

深藍的夜色中牽掛著,點點滴滴鹹鹹的淚水,蕩起層層波紋,浮起層層漣漪,是永不幹涸的,就算家裡再窮,家境再不好,也不會讓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他可曾在無數夜夢中,期待,盼望,渴求。心中勾起無數牽掛,在夢中與母親的無數個擁抱,也比不過爺爺拉的一次二胡。

每當爺爺在月亮最圓的時候,在深深的夜幕之中拉起了他曾熟悉的曲子,腦海中不禁回想起他見母親的最後一面。他望向爺爺,問道:“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呀?爺爺,您不是說媽媽會回來的嗎?”皎潔的月光照在爺爺的臉上,一道道皺紋與協調的憂傷,都彷彿在心中安慰道。卻遲遲說不出口,爺爺的眼角溼潤了,他望向孫子語重心長地說:“你媽媽呀,他是去做大事了,他一定是想給你個驚喜呀。”說完,爺爺轉身,這時銀幕前的我彷彿聽到淚水落在地上吧嗒吧嗒的聲音,他可曾在無數的思念中學會立志,在無數眼淚中學會成長,不管經歷多少失望與痛苦,他的心中,總是寄託著一絲希望。

他總安慰自己說,媽媽一定會回來的,每一個母親都不會丟下自己的孩子,他相信媽媽一定會回來的。在深夜之中,他撅著身子哭泣著,溼溼的枕頭上有多少思念與哀愁,可這有誰知道,只有他自己知道。不管別人怎麼說,破爛不堪的鞋子中有多少思念又有多少回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堅強,他努力,他立志:“爺爺您放心吧,我長大一定會去城裡找一份體體面面的工作,讓我們一家都過上好日子的。”

蜿蜒的山路,救護車緊迫的警報聲,突然想起,淒厲的哭喊聲迴盪在山林。他對父親的召喚,對母親的祈求,又能如期而歸嗎?

傷逝讀後感800字範文九年級4

在我遇到她的那一天,我記得那天早晨的陽光格外燦爛,她的笑容格外真誠,她那白裡透紅的臉龐,讓我一眼就喜歡上了她。我記得那天是那個夏日裡最舒適的一天,因為她暖暖的微笑。

記憶中的她,有著碎碎的短髮,戴著一副淺藍色的細框眼鏡,永遠都是那麼帥。遠遠的在陽光下對我微笑,陽光照射在她那白裡透紅的面板上。她就這樣遠遠的望著我,可望而不可及,耳邊彷彿還有她那清晰爽朗的歡笑聲,那麼愉快!我相信,在我第一次遇見她時,那一顆叫做友情的種子便慢慢開始在我們的心中發芽……

不能忘記那個總愛在籃球場旁觀望的身影,她會大聲地吼叫著為大家加油助威,不能忘記那個在大巴上教我唱法文歌的少年,她略微沙啞的嗓音讓我沉醉,不能忘記那個拉著我的手,穿梭在大街小巷,只為求一餐美食的少年,不能忘記那個隨時都充滿朝氣的少年,她是那麼的開朗,那麼的無敵!

她,是個少年,因為她的時間永遠停留在了2006年。她有隻屬於少年的青春,她是永恆的,她只是活在了自己的時間裡,她只是在另一片天空下,等待著我長大,在那裡一直對著我微笑!不想忘記她的理想,那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卻沒想到半路被人摘走,不想忘記她的笑容,不想記起她所受過的苦,她想要留給我們的是她無畏的笑顏,是她的自信,是她暖暖的笑,這些都是她最後留下的禮物。

佛說“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我想我們前生一定熟識了很久,久到我們可以得到這短暫但卻無比美好的重逢。前世她一定是顆流星,在天際留下了無比絢麗的曲線,短暫卻美麗。此生,她還是那顆流星,她絢麗的笑容照亮了周圍。她明亮卻又脆弱,她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少年。在那天,天空不再明亮,太陽藏起了它的身軀,她隕落了,但卻在我的心中閃閃發光。

記憶會慢慢消退,她彷彿是我記憶中的沙礫,想要緊緊的握在手中,卻又一顆顆溜走。只能時常在星雲密佈的晚間,默默地想一想她的好,她的壞,記住那個永遠的14歲,那個我們共同走過的季節,那個留下了我歡快記憶的季節……

傷逝讀後感800字範文九年級5

窗外下著連綿的小雨,又細又密,獨坐在窗前,望著外面的細雨,不經意的把寫字檯最底下的抽屜拉了出來,發現裡面有一本小說――《遺憾》。拿出小說,拍掉它一身灰塵,關上抽屜,在關上抽屜的那一剎那,才發現小說下壓著一張照片。於是把小說擱在一邊,拿出那張背面向上的照片。當看到正面的時候,心裡不禁一怔,思緒如開閘洪水一湧而出。照片上是年輕時候的父親和一盆精美的瓷菊花,父親高興得欣賞著菊花。

已經不大記得關於那盆菊花的故事,只依稀記得那是爺爺的遺物。爺爺是一個瓷藝家,上半生為了躲避功名利祿,隱姓埋名。下半生遭遇了許多苦難,“__”期間也飽受迫害。遇害的原因聽說與爺爺做得最有名的瓷菊花有關。儘管如此,爺爺還是十分堅強,對自己所喜愛的事業執著追求。父親說這是一種菊花般的精神。父親受爺爺的影響,從小就十分喜歡菊花,也喜歡菊花精神。父親說他並不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跟爺爺學做那麼美,那麼傳神的瓷菊花。因為他以另一種方式喜愛菊花。我想這“另一種方式”大概就是想爺爺那樣擁有菊花般的精神吧!

“彩瓷菊花”是爺爺的最後的唯一的作品。爺爺早逝後,父親一直把他視為珍寶。後來的波起波落使彩瓷菊花不知去向。這對父親是一種打擊,一種很大的打擊,因為人們說那彩菊是爺爺的靈魂所在。但是擁有菊花精神的人是能戰勝這一切的。終於,父親的努力沒有白費,在無數次尋找後,父親將彩菊從一個展覽會上帶了回來。回來時,父親的幾個兄弟為父親這一大功臣和這珍貴的彩菊留了影。誰也沒想到這一聲“咔嚓”成了彩菊最後一張照片。彩菊在送往展覽會的路上被摔碎了,碎得四分五裂。成了無可挽回的事實。聽母親說,那後來的幾天,父親常常望著照片上的菊花,想著爺爺的一生。

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密了,不!是確實下得更密了,而且非常密。我不願再繼續回想這個不堪回首的往事。心中只有一句話:“一張照片,一盆瓷菊,記載了兩代人的悲哀。”望著窗外的雨,將思緒的閘門關上了。把照片放在了原處,依舊背向上,小說《遺憾》覆蓋在它上面,我想再適合不過了。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您也許正在閱讀魯迅寫的《傷逝》,也為作者精妙的文筆所讚歎,我們需要將這些感悟梳理出來,以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我們該如何去寫《傷逝》的讀後感呢?急您所急,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傷逝魯迅讀後感1000字”,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自己究竟要爭取什麼。

相比子君,作為領路人的涓生,卻讓我感到更大的失望。當與子君同時上街散步,只有看見子君高興而自豪的走著時,才敢也抬頭挺胸起來。當丟失了本來就不高薪的工作時,涓生不敢面對自己失業的恐懼,就將自己的這份恐懼轉嫁給子君,認為是子君在恐懼。也許程度再深下去,就如《神經病》中的方正英一樣,對生活的擔憂使自己神經衰弱,卻對別人說是自己的妻子發了神經。

涓生是虛偽的,高調追求自由,卻在上街時縮在子君後頭;涓生是無能的,面對失業的壓力,家庭的責任,只是選擇躲在通俗圖書館裡;涓生是可笑的,不讓子君打擾吃飯的他,卻計較自己吃飯介於油雞與趴兒狗之間的地位;涓生是邪惡的,在艱苦黑暗時期,竟認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諾拉一樣,子君與涓生都是因一時衝動而做出反抗現實壓迫,都是不成熟的、沒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終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諾拉會回家繼續當她的“小鳥兒”、“小松鼠”抑或走向墮落,沒有任何資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離別和失敗。反抗,就這樣行走在消逝中。

從小說的名字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篇以悲劇結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一切而難過,讓人想起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作者通過“涓生手記”講述了“五四”黑暗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愛情走到一起,在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殘酷中最終分離的愛情故事。

讀過《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傷感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個時代的女性,是叛逆的,是艱難的,她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但她下定決心去愛,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幾千年來女人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一個個性解放的響亮聲音。

拋開世俗的眼光,她和涓生走到了一起,即使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當她和涓生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生活迫使她成為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忙於家庭瑣事,為瑣事爭吵。

慢慢地,她從一個解放的新女性變成了一個世俗的女性,在這個時候,她與娟生的感情也逐漸淡化,慢慢惡化,最終走向毀滅,子君被拋棄而死。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涓生的思想雖然新穎,但卻不夠深入。一開始,他是勇敢的,執著的,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在本質上,他仍然被封建意識形態所毒害,表現出保守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自私、虛偽、怯懦逐漸滋長。當他和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被人嘲笑、猥褻和輕蔑,而子君卻“無所畏懼”。

最後,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淒涼,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交給了子君,自己不敢面對。最殘酷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入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是膚淺的,經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

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逝去了,當涓生再次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時,一切都無法挽回,剩下的時間只能“悲傷地”繼續。兩個人的悲劇結局,讓人難免難過。因此,當我們戀愛時,我們既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逃避我們的責任。

《傷逝》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悲劇。子君死了,為涓生而死了,那是時代的悲劇,更是子君把愛情當作人生終極目標的痴情女子的悲劇。

涓生,一個擁有感情卻又時時被時代所要挾的知識分子,他面對帝國主義的罪行可以義憤填膺,而面對情感卻畏首畏尾,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卻是那樣的脆弱卻又那樣的堅固:她卻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敘述得如生,很細微,自然連那使我不願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夜闌時候,是相對溫習的時候了,我常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運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須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這,是他對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對愛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劇在於把愛情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真的無法承受失去。子君選擇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壓力在那個時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時代裡,子君的執著,卻給她帶來無數鄙視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種絕然的態度,已經註定她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全部的悲劇的開始。

?傷逝》是一種超越視覺和人生的衝擊,們分析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愛情,而我們自己此時此刻正經歷著的、心碎著的愛情卻是我們自己也不願去分析,不願去推敲的。箇中原因是經不起。

在愛情理想的追求過程中,涓生從浪漫走向實在,從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則從果決剛強走向平庸懦弱,從希望到滿足進而走向失望和絕望。在與生活所作的悲劇性抗爭中,子君是弱者和犧牲品,而涓生則作為一個強者終於站起來,向著新的生活跨進第一步去,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作我的前導。不能說他一定會成功,至少,他還沒有失敗。

從小說的名字中能夠感受到這是一篇以杯具結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東西而悲痛,讓人聯想到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悲哀、淒涼的感覺。作者以“涓生手記”的方式敘述了在“五四”這個黑暗的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了感情而不顧一切,走到一齊,最終因社會的壓力與生活的殘酷而走向分離的感情故事。

讀完《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位時代女性,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牢籠,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當時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難的,是與時代不相容的。但她對感情堅決,喊出了自我的心聲,喊出了數千年來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響亮的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不顧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的和涓生在一齊,即使是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當她與涓生在一齊生活的時候,由於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婦女,為家庭瑣事而忙碌,為小事而爭吵。慢慢的,她由一個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轉變為一個世俗的女子,而這時她與涓生的感情也慢慢變淡,慢慢變質,最終走向毀滅。而子君最終被拋棄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雖然也有著新思想,但卻是不徹底的。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勇敢的,對感情執著,對未來充滿期望。但從本質上說,他依然受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現出守舊與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齊的時候,他的自私、虛偽、卑怯的心裡慢慢的滋生起來。當他與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而子君卻“大無畏”。到最終,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慘淡,應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推給了子君,而自我卻不敢應對。最殘忍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經不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這樣逝去了,而當涓生再懷念過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時候,一切已經都無法挽回了,他剩餘的時光只能一向“傷逝”下去。二人悲慘的結局,讓人不免傷懷。所以,我們對待感情時,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職責

“活到老學到老”,可見讀書是我們一輩子的事。在讀了魯迅寫的《傷逝》以後,不禁為作者精湛的筆法所觸動,是時候把自己閱讀作品後的所思所想寫出來了。怎麼寫《傷逝》的讀後感呢?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經過蒐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魯迅傷逝讀後感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昨日看了《傷逝》,有點悵然。記得大一戀愛時,高中教師說我們是涓生和子君,小資產階級的夢想與脆弱,經不起生活的考驗。他說子君養小雞當寵物,之後還是殺掉吃肉。我那時並沒有在意他說的話。

國中時代讀魯迅,有點反感。可是我和鄰座最喜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一句話:“倘若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來。”這是斑蝥。那時前面坐了一個很瘦的男生,眼睛大大的,腦袋也大,脊背總是彎著,並且,經常放屁。記得我不時拍打他瘦削突出的脊背,喊他的名字,只聽得“噗”,他轉過身來。於是我們給他起名為“斑蝥”,這個綽號用了三年。那時我和一個叫明玉的女生異常好,她長得很漂亮,面板很白,可是汗毛比較重,於是我們叫她“monkey",之後上歷史課,學到蘇聯文學史,她靈機一動給斑蝥起了個俄國名字為“斑斯夫斑蝥斯基”。斑蝥氣了,轉過身來惡狠狠地說:“明玉就叫‘毛斯毛夫斯基毛斯毛’”!

之後到了高中,我有一陣子異常迷魯迅,覺得他簡直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那時看他的文章,覺得異常好,尤其是心理描述,最喜歡他的《狂人日記》。當時覺得那個狂人的心理他怎樣就能描摹得那麼真切呢?難道他親身經歷過?而我,之所以覺得《狂》很好,是因為那時心裡狀態很糟糕,看著魯迅的描述,好像被人看穿了一般……

可是,我那時仍然覺得他的文字欠佳,沒有許多文學家那樣的靈性和氣勢。之後看了他寫的《明天》,其中阿五幫單四嫂抱孩子那一段描述,仍是心理的,真是太準確了,魯迅想必很細心敏感的,不然不會如此。

傷逝的結構是很別緻的,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就像一個人在面前細細絮絮地訴說,懺悔,還不時抹眼淚。我才發現魯迅的文字是極好,他本來是學理,學理的人寫文章就是這樣,不瀟灑浪漫,可是嚴謹準確,說他的文鋒犀利,除了思想以外,文筆也是如手術刀一樣利落精確。你不瞭解這個涓生,可是從他的話語中,能夠逐漸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彷彿他倆是你隔壁的鄰居,你見證了他們因為感情走到一齊,聽到他們的小雞和房東太太的雞們混在一齊喳喳叫,看到他們的“阿隨”棲息和瘦弱地喘氣,之後被主人用黑布一矇頭,推進一個不很深的土炕……這一切都是變化著的,由感情到之後不愛了。

魯迅說感情第一要生活,沒有生活感情也會磨滅。他說的話我信的,於是想自我當初是否就如子君。

而我此刻,讀到《傷逝》裡“感情是需要時常更新的”,才發現自我以前認為只要不被破壞,就一向完好。是錯了,不進則退,沒有永恆。

克氏說,人們愛的時候,多是用頭腦而不是心。人的頭腦太發達,進化了心靈的真純,有時人是在用心愛,但也不再是最初的無私。人們付出愛,是為了得到感情,人們渴望感情,其實是在渴望被愛。那麼多人感嘆找不到真愛,真愛不住在他們心中,因為他們不夠真,也沒有去愛。

想必魯迅是很懂得愛的,才能寫出《傷逝》,逝去,即是漸漸地消失。如影隨形的感情,慢慢遊走,自私的人不要只會悲傷。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裡,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當時的知識青年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外人的冷眼,親人的離棄,生活的種種困難與壓迫,對這個新一代的稚嫩的愛情百般折磨。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們還是堅持不放棄的。兩個知識青年拋棄舊習氣,同居在一起,希望過上幸福和安寧的生活,可卻不斷遭受社會對他們的壓迫,遭到社會的歧視。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在現實面前,他們的生活變得困難,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沒辦法解決,迫於生活和社會的壓迫,涓生開始對子君產生埋怨,兩人產生了矛盾,變得冷漠,終於兩個人分開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子君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受著家人冰霜一般的冷眼,而涓生則為生計而四處奔波。涓生的事業慢慢有了發展,但仍然對與子君的分開感到很難受,在一次偶然拜訪友人的時候,被告知子君的死訊,痛苦不已,陷入深深的自責,離開了那個曾經與子君住過的房子,走向遠方

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愛情不能光是愛情,戀愛初始的轟轟烈烈,到現實面前如果就變得不堪一擊,那麼這樣的愛情又怎麼能算是美好。

我就是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子君便是如此,堅強而溫柔,反叛而無謂,直到涓生因為生活和社會的雙重矛盾放棄了她,子君的堅強外殼便瞬間崩塌。涓生與子君的愛情破滅,其實直接的原因是愛情與事業、自由的碰撞,在這樣的一個動盪的年代,愛情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何況是這樣的一個稚嫩的新一代的愛情!個人的解放總是需要以社會的解放為基礎,這是新一代知識青年的孤獨與無助,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容易軟弱和妥協,受到挫折之後容易消極和絕望,這也是魯迅自己的孤獨與無助。

在《傷逝》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著不快樂的顏色,尤其使我不快樂的事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會看書,會和涓生探討一些書本知識,她會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的口號,這在當時是很有個性解放色彩的,這說明當時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見有去接受新東西的。可與涓生同居後的子君變得沉默了,雖然剛同居時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會在一起談同居前的點滴,但時間久了,加上生活的緊迫,他們之間的隔膜也越來越大了。有時他們會坐著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對涓生重複說著他們以前的故事,說得次數多了,以致於涓生對子君所說的故事都能夠背了,也聽得煩了。涓生此後寧願呆在寒冷的圖書館也不願早早地回去面對子君。子君一直活在了過去,活在了記憶力裡,她找不到現在屬於自己的自我。

與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後的子君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呢?我認為如果一個女性只會為家庭任勞任怨,沒有自己的奮鬥目標,那麼她的這種家庭主婦的角色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家庭生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社會每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你把自己固定在家庭主婦那麼小的範圍內,你就會失去很多與外界聯絡的機會,這樣會使自己孤陋寡聞。

如果把一顆心死死地拴在家庭這一根繩上,把神經死死地繃緊來看住自己的家庭,那麼你就會變得敏感起來,變得小氣起來。此外,為了做好好妻子的角色,如果你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你不可以亂髮脾氣,不可以說出來,只能悶在心裡。一個好的發洩方式,就只能是不說話,做臉色。但這樣的行為,在丈夫看來你是多麼的不善解人意,不體貼。在以前,很多人認為,婦女就應該呆在家裡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拋頭露面,丈夫就是自己的天,就是自己的一切,一切都應該依附丈夫聽從丈夫。婦女們從來都是被定義被思考的。

當子君與涓生的生活泥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子君沒有想過要去改變自己,改變涓生,而是過著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子君當初為了與涓生同居,她與家裡斷絕了關係,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時被人指指點點,但子君說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便毅然於涓生同居了。在當時的社會,這樣的行為是違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從子君果斷與涓生同居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子君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但到後來,當她與涓生之間已經不存在愛時,她卻缺少了給婚姻開死亡證的勇氣,最終選擇了鬱鬱而終,子君沒有想過自己還可以重頭再來。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這是《傷逝》的開篇。作為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傷逝》採用了第一人稱獨白的表現手法。從結構上來說是採用的倒敘的手法,也可以說是時間上的交錯對比。依然是這樣的破窗,這樣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樹和老紫藤,這樣的窗前的方桌,這樣的敗壁,這樣的靠壁的板床給人以一種物是人非,人走茶涼的悽寂之感。

全文有大量的篇幅是對過去的回憶。從涓生和子君未搬離各自家庭前到兩人懷著個性解放的強烈意願,勇敢地衝出家庭結合在一起,尋覓到應得的愛情與幸福,再到兩人因目光只侷限在小家庭凝固的安寧與甜蜜,失去了社會解放的大目標,終究無力抵禦社會經濟的壓力而破碎,都由涓生的回憶、悔恨貫穿而成。這樣反覆出現的悔意,在我看來,無非是涓生為了獲取心理上的一種解脫。

究其過程我們會發現,無論是涓生還是子君都是五四新文潮運動中崛起的有著覺醒自我的新青年。而於子君,涓生可謂她的啟蒙老師。從不好意思看雪萊的半身像到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子君儼然從一個未脫盡舊思想束縛的中國女性成長為一個有著獨立意識的女性。這樣的形象讓涓生意識到中國的女性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而子君一旦覺醒,便顯示出自己的堅定立場。

然而子君的堅定來源於愛,當涓生因意志動搖而對子君說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這樣的話時,子君在生活面前的退縮尤甚,只能讓生命隨著希望一同死滅。而涓生則以為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殊不知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繼而又承認我沒有負著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她愛我之後,就要負了這重擔,在威嚴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的路。所以文章中一次又一次的提到涓生會突然想起子君的死來,一直生活在後悔和自責中。然而他後悔的是不該早早的對她說出真相。

涓生的思想概括為個人奮鬥,儘管意識到愛的盲目然而沒有將社會解放這樣一個前提擺在個性解放之前,很難取得成功。他即便從自己的啟蒙立場上退卻下來,所感受到的仍只是異樣的寂寞和空虛,他想要逃離,卻最終不知該往何處去。在旁人甚至友人看來,子君的死竟無半點傷感,依舊可以聽到哈哈聲。

我還期待著新的東西的到來,無名的,以外的。然而彼時所能明確認知的無非是死的寂靜。這樣的矛盾、困惑與痛苦正是作家在五四落潮後尋求新路的困惑與迷惘的反映。要遺忘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更顯示出曙光追尋者的不餒和無奈,對追求新路的堅韌。然而這新路又該從何而來?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這種追尋或許只能算作彷徨中的無奈之選吧

寫到這兒,我不禁為子君感到悲哀。她是一個在封閉黑暗的籠子裡被叫醒了並與人約好一起出逃卻最終清醒著死去的人。她滿懷著期望,希望能夠逃脫,卻如無頭蒼蠅一般,失了方向再失了目標。畢竟,籠子裡不曾開燈,更未曾開啟,何況有眾多麻木地沉睡在前進道路上的擋路人,怎麼可能出得去?可是子君,不知道;她,最終清醒地死去。是否她也會像阮美人一樣,在訣別人世前,留下一句:……可畏,來拷問世人?

雖然在《傷逝》一文中,子君幾乎從未正面出現過,一切都只是涓生的所看所感,只有一句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是出自她之口。僅這一句,我就看到一個鮮活勇敢的子君站在我面前,再聯想到紅顏薄命的阮玲玉,於是便有了此篇《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