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聽教師講座心得8篇

心得體會是對過去行為和決策的審視,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動機、目標和價值觀,為了提升個人的專業水平,我們都需要在心得方面下功夫,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聽教師講座心得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聽教師講座心得8篇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1

x月x日,伴著炎炎酷暑,我們遙小集團為期兩天的“雛鷹振翅”新教師培訓計劃也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兩天時間雖然很短,但我們的培訓卻很充實,含括了平時工作中的各個方面。每位前輩都給我們這些新教師帶來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更飽含著對新教師的殷切期望,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路應該往哪裡走。

第一天上午,周建明副校長給我們帶來了《師德與成長》的分享。將自身的經歷凝練成“六個一”,告訴我們新教師如何在樹立師德中成長。接著,蔣燕芳老師又給我們介紹了關於美篇、初頁以及公眾號的製作方法,在如今資訊化的時代下,能掌握這些輔助工具的用法當然很有必要。下午,居佳華校長帶領我們走進“團隊”,共同探討“團隊”的意義,作為新教師的我們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也從中更深入地領會了“團隊”存在的必要性。隨後,吳亞娟校長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真誠的話語道出了給新教師的n條建議,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指明方向。

第二天上午,錢學英老師帶領我們初識steam統整課程,告訴我們如何打破單一學科的界限,樹立新的課程意識。朱豔老師則給我們新教師帶來了《愛心、誠心、耐心——國小班集體建設策略》,用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案例展現出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強調了班主任工作中“三心”的重要性,還向我們道出了“嚴而有度、嚴而有理、嚴而有法、嚴而有恆”的教育理念。下午,我們則聚焦科研,戚秋菊老師現身說法,以她切身的體驗指導反思該寫什麼和怎麼寫,並對反思的切入點及注意點提出有效的建議。

兩天的培訓內容豐富多樣,帶給我們滿滿的收穫。感受最深的就是以下幾點:

一、師德為先,助力成長

在培訓的第一天也是培訓的第一場,帶給我們的就是關於《師德與成長》的報告,我想正是因為師德的重要,所以有了如此安排。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為人師表,即應當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作為新教師的我們應該要時刻謹記並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道德關係孩子們的成長,關係到祖國的未來。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愛崗敬業、尊重學生、以身作則,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二、確立目標,指引方向

在吳校長給我們的建議一開始她便提到:“要制定目標,養成習慣”。居校長也專門給我們說明了如何來制定三年發展規劃。有句話說:“無目標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遠征”。作為新教師的我們,還站在起點茫然無措,只有當我們定下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在黑暗的夜空點亮璀璨的星光,用它照亮我們的前路,指引我們踏上坦途。

三、終身學習,更新理念

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資訊社會,永珍更新有時只在彈指之間,知識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學習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作為新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我們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在培訓的第一天錢學英老師給我們帶來的“steam”課程的介紹,讓我們耳目一新。這類統整課程關鍵的是要孩子自己動手,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解決問題。它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心靈狀態,重視課型的價值觀,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程規劃。時代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與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才會使自己終身受益。

四、關愛學生,成就“藝術”

關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誌。在朱豔老師的講座中,不難發現她把“三心”作為班主任工作的基點,即——愛心、誠心、耐心。無論哪顆心都飽含著對學生的愛。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首先“愛心”也就是關愛學生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作為教師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瞭解學生,關心愛護他們。其次“誠心”則要求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於與學生平等相待,切不可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最後“耐心”則是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寬容,尤其是後進生,更需要我們老師的耐心,需要我們幫助他們消除思想顧慮,重樹自信。

這次培訓,對我們每個新教師而言都是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在一起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不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我,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2

這次福州市骨幹班主任培訓,我有幸聆聽了劉曉明的《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講座。首先是教師的講座非常的生動有趣;其次就是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師心理健康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自已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又是這種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僅影響我們教師的個人生活,還會影響我們周圍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儲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人。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3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很慶幸能有機會參與此次的科學領域基地活動,通過昨天的第一次活動,已使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更加讓我對組織方安排的後期活動充滿期待。

在第一次的基地活動中,南開區居華里幼兒園的董園長為大家做了精彩的講座。講座中闡述、講解了科學的基本概念,讓教師們對看似最平常的字眼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讓教師在實施相應的科學教育活動前,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方向,幫助教師避免了科學活動設計與科學學習目的之間的脫節。聆聽董主任的概念講述和梳理,絲毫沒有以往對定義學習所固有的枯燥感,力求每條概念都能用最淺顯易懂的例子為老師們講解透徹,從董主任的話語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對教育的熱愛和用心。

正如董主任所說,探究是一個提問和質疑的過程。我用這句話反思著自己的科學領域教育活動,我意識到孩子們的提問大多都是概念性問題,鮮有探究性問題的提出,而質疑就更談不上了。通過此次的講座活動,我認為自身的科學素質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不僅要讓幼兒知道科學方法的五個步驟,更重要的是要讓幼兒學習和使用科學方法,要和幼兒一起通過探究去解決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科學探究是每個個體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進行的活動,從學前階段就讓幼兒認識、學習和實踐正確的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是極為重要的,用正確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關係到每個孩子一生的發展,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師,培養幼兒從小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雖然培訓活動才剛剛拉開帷幕,但我已經躍躍欲試地想要把新的理念和新的想法運用到我的教育實踐之中,迫切地希望能儘快地在實踐中糾正之前存在的認識偏差或錯誤,真正地使幼兒園的科學探究活動具有操作性和嚴謹性。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4

今年9月,我有幸聆聽了湖北師範學院王文教授主講的《教師的“五心”修煉》,他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形象的例證,令人茅塞頓開。王教授的講解一次次博得全體教師的熱烈掌聲,按照王教授的講解,教師應該具有:給予快樂、拔出痛苦的慈悲心;師生平等、生生平等的平等心;生活簡單、心地單純的清淨心;體驗平凡、體驗快樂的歡喜心;覺而不迷、體察真諦的智慧心。這“五心”從師德的根本出發,涵蓋了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生活觀、價值觀,從教師的內心修煉到處理職業關係(特別是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從教師的職業操守到業務素質,作了綱要性的闡述。《教師的“五心”修煉》本可以是部鉅著,也是我一生讀不完的著作,更是我今後工作中追求的目標,它為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就是修煉神性、克服普通人心靈缺陷的過程”,“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心靈歷練的過程”,普通人都有愛,但普通人的愛是有條件的愛,是小愛,普通人也有“憐”,但普通人的“憐”常常與優越感連在一起,即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之心與愛恨心相反,它是教育的大巧: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大巧,“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有了熱愛學生的一顆心,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就會主動地去探索最能讓學生方便理解的方法,尋求開啟學生智慧的金鑰匙。付出愛是快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拔出別人的痛苦也是快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用王文教授的話來說,慈悲是教育的大巧。教師是一個最需要慈悲心而又很容易耗損慈悲心的職業。碰到後進生,特別是“雙差生”,我們就很容易降低慈悲之感。過去我們都為那些後進生傷透腦筋,有的甚至在分班時把他們當“皮球”踢,而不像汪金權老師那樣,去挖掘潛力,獨出心裁地因材施教,讓不會考試的學生能夠成人成才。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能夠因材施教,今天舊事重提,說明這在我們身上存在著不盡人意的做法慈悲心既利於自己也利於他人,這就告訴我們,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愛學生就是愛自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從我做起,努力克服,讓慈悲之心在“師德”之上閃耀光芒!

慈悲之心與“平等心”是息息相通的。面對全班學生,我們就要像太陽,普照大地,不偏不倚;我們要像雨露,普降萬物,不多不少;我們要像大地,胸懷寬廣,不肥不瘦。學生是我們的上帝,也是我們職業賴以生存的根本。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生命是嚴肅的、生命也是最神聖的,學生和老師也是平等的關係,學生與學生之間更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如果我們偏袒或歧視一個學生,就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不尊重生命,還有什麼生存價值可言?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種種思潮、光怪陸離的現象令人目不暇接,這要求我們老師保持一顆清淨心,把這紛擾世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在物慾橫流的時代,讓我們擁有一份純真;在寂寞紛擾的世界,讓我們擁有一份安靜。讓生活低調而不低階,樸素而不零亂,有目的、有靈性、保證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斷充實自己,對環境保持真實的生活,少用心計。簡單單純的生活。簡單單純的生活並不是說不思進取的生活,而是要永遠強化事業心,淡泊名利心,有超越功利的理想和興趣,即使在忙碌中也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隨緣而不攀緣,積極進取,去體驗工作的樂趣。

體驗工作的樂趣,這需要我們有一顆歡喜心。它要求我們善於體驗平凡工作和生活的樂趣,樹立正知、正見。歡喜心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情緒和專業發展高度。如果我們一走進校園就頭痛、一走進教室就害怕、一拿起筆來備課就心煩,這樣對待工作哪有樂趣而言呢?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如果我們還整天抱怨,將這樣的情緒帶到工作中,還能把工作幹好嗎?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平凡是通向偉大的必由之路。汪金權老師在蘄春四中,以他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一個個平凡的事例,鋪成了他偉大的執教之路!我們要求學生對學習要有興趣,有興趣就有原動力。那麼,我們老師應該對我們的工作有興趣,我想,這個興趣所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無窮的!有了前面所說的“四心”還不夠,要成就一番事業,還需要我們老師具有一顆智慧心。

智慧心就是覺悟心,覺悟到宇宙的真相,覺悟到工作的成敗得失,不被假象所迷惑。它要求我在平時工作中努力學習、銳意創新、教學相長、樂此不疲。新“舊貌變新顏”不是靠表面粉飾所能達到的,必須用教師的智慧融入到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有建設性地工作,追求最好的做法,達到最好的效果!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5

“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推行至今,相信它已深深地刻在每一位實踐者的腦海中,它不僅傳承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新課標理念,更多的強調了學生潛力的發揮和各種能力的養成。它把學生推到了課堂的最前沿,對教師導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為“導”,怎樣“導”?何為“學”,怎樣“學”?在一次次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的思想在和模式碰撞著,在與模式的對話中感受著課堂的悄然變化,更在學生的交流中欣喜得感悟著其中的真諦。

本學期,應教學工作的安排和教學內容的需要,我們嘗試探討了數學課中相關的概念課和計算課在模式運用中的一些做法,郝____老師的《質數合數》、《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我教學的《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作為研討課,我們重在研究“如何靈活運用模式”讓數學課豐厚而有內涵,重在積累“如何在先學之後實現有效的後教引導”,重在發現“如何使兵教兵讓課堂更為生動”。下面我將結合課例,談談一些感受和做法。

一、模式運用:“靈活與高效”兼顧。

在每位研究者的心裡,總是想讓本來刻板的模式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的。如《分數的基本性質》知識層面比較簡單,能力的養成應是重點,因此,在出示目標後我加入了“大膽猜想”環節,想讓學生由已有知識遷移,並在之後採用不同方法驗證,但這種體現探究的環節,雖然想法是好的,但在模式課中就顯得有些太過設計的痕跡,效果也不是很突出。又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簡單情境的引入,從教材例項“生活垃圾的分類”入手,讓學生了解相關的資訊,並提出用加法或是減法計算的問題,列出算式,找到算式的共同點,引入課題。這裡的情境不僅激發著學生的求知慾,由情境得出的算式則串聯著之後的各環節,其中的兩個由於教材中提到,因此作為自學指導讓學生思考嘗試。其餘的幾個則作為自學之後的檢測,作為例項提煉概括。

由此我想到了,無論是概念還是計算課,有利於促進激發學生能力的環節都是可以在模式課中體現的,但一定要簡練,自然切入,與其他環節融為一體,體現價值,並且講求實效。

二、自學導航:“完美與實用”並存。

課本不僅給學生呈現了知識,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探索過程。而自學指導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路線圖,例如《分數的基本性質》,教材“先畫再比——觀察發現分數相等——再舉例相等的分數——得出性質”就是對學生探索方法的引領,也為學生的自學提供了方向和依據,因此,我順勢制定了相應的四個自學提示讓學生在“折一折、比一比、寫一寫、說一說”中自己驗證得到分數的基本性質,思路是好的,是完整的,體現了探究的全過程,但就是因為教師想的太完美,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想問題的,所以當學生面對如此(多)的問題時,顯得有點顧不過來,有些流於形式,這是沒有想到的。應將問題再小一些,分兩次自學,一步一步的去讓學生髮現要更好一些。

再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自學有關算理的部分,在指導中是通過填空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往往只是將此做為填空題看待,對於算理並沒有過多的思考挖掘,使得看似完美的一整套思路,實則為算式和算理兩張皮,因此,改為“看圖思考”讓學生圖文結合,重在引發思考。

三、後教互動:“交流與提升”並舉。

計算課和概念課的關鍵都是對算理的把握和概念的建構挖掘,那就需要通過檢測發現問題,然後“兵教兵”生生交流互動。在以前的教學中,對這一環節的研究是比較淺薄的,而組織形式是關鍵,也就是如何讓學生主載課堂。這裡不僅需要教師不斷的激發學生參與到“辯論”中來,而且能抓住關鍵引導點拔形成一定的認識。

提升概括、提煉形成思想方法是後教的關鍵。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怎樣轉化”、“為何轉化”“注意什麼”是本課在後教環節要讓學生弄清的三方面。在學生嘗試計算完檢測題後,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計算過程中的相同點,引出“怎樣轉化”的問題;通過設問“不轉化行不行,能否將分母直接相加減?”讓學生關注計算過程中實質,並帶著學生將視野拓展到整數、小數和單位換算,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解決了“為何轉化”的問題;在計算檢測的同時,及時歸納,邊練邊提煉,得到了“看、通、算、約”四個計算中應關注的地方,解決了“注意什麼”的問題。

互動是“後教”的前提,提升是“後教”的關鍵,我們要善於創設分析、判斷、演繹的平臺,讓學生不斷的觀察思考,不斷地建構起完善的體系,不斷地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在運用模式時,我們應更多的關注細節、關注學生、交流互動、內化提升。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6

5月14日下午,學校邀請了縣關工委的同志給全校的教職工進行了一場法律講座。聽了關工委的同志講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如何上好一節法制課》、和《教師在法律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後,使我對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教師的行為規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生長髮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從小培養國小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為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與老師接觸的時間最長,特別是國小生,可塑性非常強,受教師的影響也最大。只有教師具有良好的法律素養,才能培養出具有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的合格人才。每位教師都應把《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列為必學內容,並深刻認識到不懂法律,不依法職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師。此外,教師還應具有多元化的知識,不只是學習業務知識,還要不斷加強教育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知識的培訓與學習,注重自身良好素質的形成,從而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聖重任。尤其在實施新課程中,要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法治修養,提高教育學生的能力。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心得教育思想,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在教學中,要戒有粗俗的語言和散漫的工作作風,經常保持良好的儀表和教態。當學生的缺點錯誤時應採取說服教育的形式,做到實事求是,以理服人,循循善誘,啟發自覺。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在表揚和鼓勵的同時,指出他們的不足,肯定他們的成績,以便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教師的教育作用關鍵取決於對學生的態度。在教育學生時要做到:誠心、熱心、關心、耐心和愛心。不簡單粗暴地訓斥學生,不體罰學生。教學中注意使用術語和文明語言,不使用土語、方言和大粗話。法制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教師要提高法制教育能力,注重調查研究,講究髮式方法,把法制教育寓於教育教學之中,在新課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教師若能把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抵制精神汙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幾堂課就能解決的事情,它需要家長的配合,更期待著社會風氣的好轉和我們教師能始終不渝的寓法制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7

學校組織我們聽了李老師的心理健康的講座,聽了講座後,使我感受頗深,在李老師的精彩講座中,讓我知道了關於心理的一些知識。在講座中,讓我知道了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老師是極易受壓人群。在職業特徵中,一般經驗認為,在職人員的壓力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年齡越大,需要處理的工作和家庭方面的事務越多,責任越重,壓力也就越大。教師更是如此。教師職業是壓力的職業之一。如果教師的工作壓力不能及時緩解,教師就會缺乏教學激情,生活熱情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同時教師是心理壓力形成的易發人群,要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選擇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將已有的壓力釋放舒緩出來,放鬆心情,調整狀態。

身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只有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

聽了李老師的講座使我明白了只有掌握良好的度,控制好自己能夠承受的度,同時給自己減壓,學會放鬆、學會寬容、學會減壓,只要堅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游刃有餘。而且這種職業倦怠會逐漸消失,一定會更好地完成工作。

作為一線教師要做到真正的防患於未然,就要做到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聽教師講座心得篇8

20xx年7月4日,今天聆聽了江蘇省特級教師陳老師的講座。他曾經是我們東吳外國語師範學校的校長,聽他的講座有些親切感。他的講座沿襲了一貫的幽默風格,從拉家常式的開篇到圍繞“江蘇”、“國小”、“英語教師”這三個詞彙進行鍼對教師職業榮譽感的宣講。他分析了我們蘇州英語教學的未來,同時對我們這些從事國小英語教育工作的老師寄予厚望。他結合“皮格馬利翁效應”、“北太效應”、預防“馬太效應”三大規律,歸納出:外語學習需要有聲記憶、美感吸引、文化吸引、信心鼓勵、構造機會、重複訓練、綱舉目張以及立體工程。在特級教師細膩而貼切的詮釋中,我們瞭解到了國小低年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從更多方面努力改進和提高。以下是自己的一些隨感。

一、為孩子創設平等條件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國小英語教師是啟蒙老師。如果孩子們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感為他們服務。如果孩子之間存在差異性,就需要我們耐心引導,擔負起責任,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活動,關注孩子的進步和成長,記錄並及時鼓勵,與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合作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利用家校聯絡,多溝通、多交流。利用家校合力,把我們的`英語教學提高一個層次。

二、增強自身的責任感

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英語教師,對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來說,我們負有重大的責任。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滿腔的熱情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像斯霞老師那樣為了孩子的無怨無悔地從事國小教育。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讓教師崇高的責任心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護航。

三、不斷提升自我素質

教材在不斷變化,更新,而我們的教學也要不斷適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在語音方面不斷訓練,保持良好的語音語調。提高個人的技能,通過簡筆畫、遊戲組織能力輔助英語教學。關注生活,聯絡實際,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科專業方面要加強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相關資訊,譬如楊梅等。教中學,學中教,讓我們的教學不斷完美,不斷更新。

總之,國小英語教師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的關注,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熱情到英語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同時學習更多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知識,並應用於教學實踐活動,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更適合整個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