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優秀7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歷程,見證自己的成長,閱讀後,我們總是被書中的情感和故事所深深吸引,讀後感是我們表達這些情感的方式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葵花與青銅讀後感優秀7篇,感謝您的參閱。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優秀7篇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篇1

當我合上《青銅葵花》這本書,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靜,不得不承認這是本令人思緒萬千的書……

這本書講了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是個啞巴,女孩叫葵花,早年喪父母。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與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倆。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在充滿天災人禍的歲月中,青銅一家同心協力,艱辛而又快樂的生活著。在葵花十二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痛苦使青銅擺脫了不能說話的困擾,高喊出一個名字——“葵花” !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

這份作品寫苦難——大苦難,把苦難寫到極致。苦難是不可避免的:在故事中,當發生裡毀滅性的蝗災,讓大麥地的人們吃不上飯的時候。在現實生活中,當2008年汶川大地震,奪取幾十萬人的生命的時候;當2008年發生的大雪災,讓無數兒女回不了家的時候;當中國煤礦連連爆炸,將一團團生命之火熄滅的時候……我們還能認為世界上只有幸福嗎?

苦難是永遠存在的`,它總是在人們身邊,讓人無奈而又無能為力,但你無需逃避它,而要學會勇敢的面對它,別林斯基說過:“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所以,我們要有青銅一家那種面對苦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坦然地面對蝗災的精神。凡是討厭苦難的人,便是要逃避苦難帶來的痛苦,在真正面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時,就會驚慌失措。

人生就是一本書,沒有了苦難,他就不是一本完整的書。讓我們學會面對苦難吧!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篇2

趴在窗前,看著依偎在一起的鳥兒,不禁想到了《青銅葵花》裡的兄妹倆。

書中主要講得是,啞巴男孩青銅和城市女孩葵花在一個特別的機緣中認識,也因為葵花爸爸的離世,使他們成了兄妹相稱的夥伴。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困難,一年年過去,葵花也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把青銅和青銅的`家人,也當成了骨肉相連的親人。原本以為生活會繼續快樂下去,可是卻並不如此。在葵花十二歲的時候,城裡的市長認為委屈了她,於是讓人把她接回去。青銅知道後,帶著妹妹躲躲藏藏,可還是被拉上了船。於是,青銅常常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一天,他好像看到了妹妹,激動的都不會說話了。

這個故事使我學會了為別人著想,青銅家雖然窮,可是老把好的給葵花。葵花雖然成績好,為了給奶奶治病,故意考砸了省學費……因為思念妹妹,啞巴青銅竟然學會了說話。一件件感動人心,一件件的兄妹之間情如大海般。我也聽過無數個例子,如有大學生聽說有人需要骨髓移植,並且型號和自己相符,竟然毫不猶豫去醫院捐獻;一個本身也不富裕的路人,看到路邊乞討者,能立刻從自己癟癟的錢包內拿出一些錢,施捨給他們…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將心比心,有了這種不一樣的愛,或許可以使得世界會變個樣呢?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篇3

?青銅葵花》是著名的作家曹文軒寫的一本催人淚下有童趣又幽默的書。曹文軒先生是中國唯一得過“國際安徒生純美小說文學獎”的作家。他寫的書還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

這本書的女主角葵花是一個看起來膽小柔弱,內心卻堅強、勇敢的小女孩。她的媽媽在兩年前得病逝世了,她爸爸在“大麥地”村工作時又因為一次小龍捲風,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也去世了。於是她就跟著和爸爸一起從幹校過來的叔叔阿姨們,在老榆樹下等著大麥地的某一家把葵花帶走。大麥地的人都很喜歡葵花,可大家都不願邁出那一步,只是默默的交談著什麼。因為他們都很害怕自己太窮,照顧不了也對不起她。這時,這本書的男主角青銅和他的家人來到了老榆樹下,但青銅家是大麥地最窮的一戶人家,所以大麥地的人也就沒有想起青銅家而是想起了嘎魚家,因為嘎魚家是大麥地最富有的。

嘎魚是個非常調皮的男孩:葵花剛到的那天,到河裡坐小船看風景,結果小船越飄越遠,葵花害怕地大聲呼救,嘎魚跑了過去不僅不幫忙還用樹枝捉弄她,鴨子們遊向葵花去救她,卻被嘎魚用石頭趕走。葵花落水後,耕地的青銅及時趕到用牛救了她。青銅是一個啞巴,因為一次火災喪失了聲音,變得孤僻又奇怪。

葵花選擇了青銅家。葵花住下後,青銅變得樂觀又溫柔,因為他現在是一個哥哥了,他需要保護、照顧妹妹,還要懂得謙讓。學校表演文藝節目需要穿花衣服,青銅媽媽把結婚時穿的花衣服請奶奶“重新改裝”成葵花的大小。老師說如果能再配一條銀項鍊就更好看了,葵花傷心的告訴了哥哥心事。青銅聽了,沒反應,只是讓葵花坐上牛背,回家了。吃完午飯,葵花就去睡午覺了。而青銅呢?他跑到房簷下把冰凌一個一個的取了下來,把它們串成了一個冰項鍊。演出那天,青銅把他親手做的冰項鍊掛在了妹妹的脖子上,光彩奪目!令老師和同學們大吃一驚。

最後,市長派了幹校的人接葵花回市裡居住,媽媽為了不讓青銅傷心,就騙他去外婆家拿一些棉花。青銅知道葵花要走了,但還是去了,葵花走了。當青銅回來時,下雨了,他坐在雨幕中模糊的看見葵花走了過來,馬上就站了起來,他邊跑邊哭。身為啞巴的他用盡全身的力量在雨中大喊了一聲:“葵花——”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見到葵花了,但不會是他最後一次想念葵花……

葵花的精神是可貴的,她內心強大,她也心地善良,連後爸罵她、打她、抽她,她都毫無怨言,有人覺得她傻,可我不覺得!我同情她、支援她,為她的善良、堅強、孝順、好學而感動。在青銅爸爸把手打在她臉上的那一瞬間,我的心都快碎了。一本書,讓人哭碎了心。書上滴的那三滴眼淚,第一滴是因為那頭忠誠的老牛,那麼多年,它都一直默默地為青銅家工作,直到死為止,也沒有抱怨過一句。第二滴淚就是為葵花而流,她真的太難了,媽媽病死、爸爸淹死、哥哥也因腦膜炎去世了。第三滴淚是為青銅而流,他身為一個啞巴,爸爸打他、抽他,他從不還手,他照顧妹妹,不欺負弱小,也不仗勢欺人。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篇4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青銅葵花》的書。書中講了一個美麗的農村:大麥地。裡面住了許多人家,其中青銅家是最窮的。有一天,葵花——與爸爸相依為命的這名城市女孩,因爸爸工作的原因,跟著來到了大麥地的幹校。她認識了青銅,一個啞巴。可幸福的時光總是太短,葵花的爸爸,一個愛刻青銅葵花的爸爸落水死了。雖窮但好心的青銅一家收養了她。青銅是個啞巴,不能上學,所以就讓葵花上。圍繞青銅和葵花,展開了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最後,青銅會說話了!

王一梅說過:“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是那麼不可缺,是風雨人生的靠山,是孩子心中的一盞明燈。”葵花在失去了靠山,失去了明燈,沒有哭泣,而是學會了獨立,堅強的.活下來。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有一個叫劉浩的小男孩,他是一個盲人,卻十分熱愛鋼琴,雖然看不見,但是他很有堅強,每天都在家練習鋼琴。有一次,他跑到琴行裡偷偷地練琴,練了4個多小時後,被工作人員趕了出來。他哭著說他不讀書,每天都要來這裡練習彈琴,可見他是多麼的熱愛鋼琴啊!劉浩對自己學習鋼琴很有用心,媽媽也特別用心,在硬紙板上用針一針一針地給劉浩翻譯著盲譜,最終,堅強的劉浩取得了成功。從盲童劉浩身上我明白了,幸福其實就是自信和超越自己後體驗的快樂。說到這裡,我又想到了我們班的陳春花同學。她五歲時就失去了媽媽。比起來,我們比她更幸福。因為我們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她沒有。當我們牽著媽媽的手時,當我們和媽媽說話時,她內心是多麼孤獨和難過呀!她沒有媽媽,但從小就學會了堅強,學會了自立,在我們撒嬌的時候,她已經學會洗衣做飯照顧年邁的奶奶,每天開心地為同學和老師做事,那麼陽光,那麼堅強。我相信她長大一定會成為有用之材。

曹文軒曾說過:“少年時,就有一種面對苦難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所以,想要成為強者,就要有面對苦難的風度,就一定獲得幸福的體驗。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篇5

葵花是一個十分懂事、十分孝順的孩子。她的母親在幾年前得病死了,她與爸爸相依為命。可是有一天,一個噩耗傳來:葵花的爸爸在河裡淹死了!於是,她被青銅一家收養了。她便與青銅成為了兄妹。青銅,一個脾氣古怪的啞巴。他在五歲的時候發生了一場大火,他在大火中發燒了,所以成了啞巴。可是他還是用樂觀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這篇小說的後記也引用了羅曼·羅蘭的一段文字: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姊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展開偉大的心魄。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快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文中的主角——青銅與葵花遭遇了火災、水災,甚至是蝗災的摧殘。他們又在風雪、嚴寒、飢餓的折磨中挺立。這兩個少年的品質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嗎?有的人會說:“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生活也那麼美好,已經不會再次發生小說中所講述的故事了。”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我們在報紙上、電視上看見有兒童甚至是成年人會因某種巨大的壓力而輕生已是家常便飯。不敢直面挫折、害怕困難才是我們的脆弱!

當我看到葵花十分想照一張照片,可是不想讓家裡再為她多花錢,所以在其它同學開開心心地拍照時獨自一人躲在教室裡時,我突然一怔:我的照片放滿了一本厚厚的相簿,書桌上也全是我的照片我與她真是天壤之別呀。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上了這本書呢?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篇6

我是一個愛做夢的女孩,只因看到曹文軒寫的《青銅葵花》叫純美小說,便買了一本來看。

這真是一本至純至美的小說:書中的城市女孩葵花因為一個特別的機緣,走進了鄉村男孩青銅的家,成了他的妹妹,也成了全家人的寶貝。青銅是個聰明的心地善良的啞巴,這個突然出現的小妹讓他意識到自己作為小男子漢的責任:家裡只能供一個人上學,他把機會讓給了葵花;家裡沒錢買油燈,他給葵花做了一盞螢火蟲燈;災年沒有吃的,他想辦法抓野鴨給葵花解饞……懂事的葵花不扎新頭繩、不照相,省下錢來買紙筆教青銅識字。火災、水災、蝗災……苦難接踵而來,無論哪一樣都足以壓垮這苦難的一家。然而,面對這些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一家人不僅從容不迫地用愛幫助葵花走出陰影,重新鼓起她生活的勇氣,還用愛譜寫了一曲美妙的生活旋律。你看:青銅在寒冬臘月裡賣蘆花鞋為葵花籌錢照相;奶奶在海邊採棉花為青銅和葵花棉衣、棉褲;葵花獨自去江南撿銀杏賣錢為奶奶治病……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哪一件不充滿了艱辛,哪一件不充滿了愛心,哪一件不感人肺腑呢?

我一路看下去,也讓眼淚一路盡情地流下去,我覺得,這感動的眼淚、傷心的眼淚、痛苦的眼淚、歡喜的眼淚,能直到心靈深處,洗滌著塵土和灰暗,掃淨軟弱和自卑。

在《青銅葵花》的代後序裡,我看到羅曼·羅蘭的一段文字:“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姊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我不太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卻認為痛並快樂著,這才是人生!人生就像一條小船,航行在浩瀚的大海中,難免會遇到風浪,這就是苦難。我們這些生活在現代都市的孩子,衣食無憂,很多都是嬌生慣養,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習以為常,卻從來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苦難。一旦苦難劈頭蓋臉地過來,恐怕連伸手去擋的勇氣也沒有吧,還談什麼快樂地承受呢?我相信,再遇到苦難,我會像像青銅和葵花那樣勇敢地面對苦難,把苦難看作自己人生的財富。

我希望男同學都能像青銅,堅韌、有責任感;女同學都來學葵花,善良、細心,學著像他們一樣在人生道路上痛並快樂地行走著!

葵花與青銅讀後感篇7

讀完這本書,我被青銅葵花的善良的純潔所感動,大愛,大苦難,大善良,這就是他們純潔的友誼,有的感情轟轟烈烈蕩氣迴腸,但這種親情卻平平淡淡清婉如茶,有的感情沉默寡言深遠如海,但這種親情卻彎彎延延如溪悠揚……

有一位作家曾經有這樣的感慨:“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這位作家就是曹文軒,他也是青銅葵花,這對感人的兄妹的締造者。

在如今這個社會中,孩子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所謂:“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不就是這麼個意思嗎?家長的這種心態我並不贊成。如果孩子在小時候就生活在一個嬌生慣養的環境中,那他將來長大後必成不了大器。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如果人生的旅途上沒有坑坑窪窪、沒有絆腳石的話,這將是一個殘缺的、不完整的人生。

?青銅葵花》寫的就是一個關於苦難關於愛的故事。

作者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作者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作者寫愛——至愛,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

當你真正與作者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時,你會發現: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書,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閱讀。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這是一次感情的昇華;這是一個讓你潸然淚下的至愛,這是一個讓你切實般體會苦難與愛的感悟。

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如此深刻的感受大愛、大難、大美,沒有第二個人可以用如此樸實的筆尖觸動所有人的心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