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正面讀後感6篇

寫讀後感是鍛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的,編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強化你們對名著理論的理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正面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正面讀後感6篇

正面讀後感篇1

家有寶寶的成年人會發現,當有了孩子,無論全家人對他有多期待、多寵愛,都會帶來一些逐漸適應的變化。為了更好地教育我的孩子,同時也為了上班後更好地教育我的孩子們,整個產假我都在細細揣摩《正面管教》這本書。

上班伊始,我接了新的四年級,雖然目前還沒有將他們完全對號入座,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因為他獨特的個性已成功地得到了我的關注。班裡有一位小馬哥,對知識的求知慾很強,但是課上習慣很不好。喜歡跟同學講話,喜歡插話,多次教育無果。我想起了書中寫道“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我決定用愛“收服”他。於是我在每一次的作業中都加一張小獎卡,偷偷地告訴他他是我在班裡第一個注意到的孩子,我覺得他優秀又陽光,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有時候他會跑到我辦公室單獨給我看作業,我會當面獎勵他一張5分的獎卡,看到他開心的眯眯眼,聽到他發自內心地說“謝謝王老師”,然後飛奔出辦公室也不忘給老師關上門。我想這才是孩子的天性,多麼可愛又懂事。

教學工作中,如果你遇到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他應該是一個缺乏信心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瞭解,這些孩子其實是一個僅僅想要歸屬感但是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有時候,我們也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是傷害了孩子的感情,才導致孩子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到孩子的行為是以目的為導向,並意識到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首先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會不同,我們也就不會以為孩子總是在故意搗亂,總是喜歡跟我們對著幹了。對於這些孩子,我從書中學到最多的是鼓勵。作為一個老師,面對近百個孩子,通常由於心急很習慣以負面方式對他的不良行為作出迴應,批評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但很少有人深想過批評帶來的影響。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幫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批評,才不會再犯。而《正面管教》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要鼓勵。作者一直強調,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地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積累的效果。

假期歸來,我們校長對我評價道: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扯著嗓門喊課,而是和風細雨地跟孩子們交流。這樣的評價給予我極大地鼓勵。我想,正是《正面管教》這本書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努力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真正讓學生們受益。

正面讀後感篇2

小時候我是一個膽小敏感的孩子,老師的每句話、每個眼神、每個批評與鼓勵,一些畫面歷歷在目。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是從那青蔥歲月走過來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被表揚或被批評過;每一位老師在小時都有對未來的憧憬和期盼。當我們是孩子時,我們渴望怎樣的老師?我們做錯事時,希望老師怎樣對待我們?這些好像已是我們現在忽視而久遠的事了。

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一個幫助你記住孩子的觀點的絕妙辦法,是回憶你自己童年時代。閉上你的眼睛,讓思緒回到你的童年。回想一件你和家裡或學校的一個大人發生的讓你覺得受到了挫敗、誤解、屈辱、不公平對待或這幾種任意組合的事件。設身處地地再去體驗一次。回顧當時的具體細節和你的真切感受。繼續閉著你的雙眼,回憶一件你作為孩子和一個大人之間發生的使你感受到的鼓勵、理解、欣賞、激勵、另眼相看或上述情形的任意組合的事件。設身處地地再體驗一次。回顧當時的具體細節或你的真切感受。重新體驗一下那些感受。

我們渴望老師善意的眼光;我們渴望老師和藹的微笑;我們渴望老師理解的信任,我們渴望……那是我們兒時的希望,也是現在孩子的渴望。不妨我們換位去思考,把現在的自己和孩子轉換一下,也許孩子會對自己學習更加努力;也許孩子會更加遵守紀律;也許孩子更加開朗而自信;也許令我們老師頭疼的那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並不是代表著老師不可以生氣發火,而是要根據不同的孩子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從孔子開始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我們把這種方法延續至今。馬卡連柯提出“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教育原則,一個成長中的孩子,我們就要給他們制定一定的有利於他們成長的規矩,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不是讓孩子“畫地為牢”,而是在正確的路上走得更遠。

角色的轉變,改變了我們的立場,讀書不斷的反省讓我們看清自己,轉變觀念,及時調整自我,讓我們為孩子開啟一扇窗,鋪設一條路,讓他們走的更高更遠。

正面讀後感篇3

寒假期間,我認真拜讀了《教室裡的正面管教》,這本書不僅為我們介紹了許多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們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書中所介紹的正面管教的方法,而且還通過列舉諸多的成功案例,理論聯絡實際幫助我們讀者更好地理解。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不僅重新整理了我的教育觀念,而且還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話,順從自己一切的命令,對於違反命令的孩子,我們通常採用的是獎勵和懲罰的方式去解決,這些方法看似很有效,因為在那一刻孩子的紀律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我們只是那一刻贏了孩子,但是沒有贏得孩子,你會發現孩子還是會重複再犯錯誤。因此,我們需要的是改變自己的兒童觀,要知道兒童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發展中的人,有自己的世界,學會尊重、理解、關愛孩子,從而贏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願的配合。面對孩子的紀律問題,我們其實可以嘗試以下四個步驟:一是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三是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讓孩子關注解決問題,從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另外,孩子們都愛聽大人讚美的話,都想在大人面前當一個好學生、好孩子,但是當他們犯錯時,卻往往選擇逃避,不能很好地面對,因為他們認為犯錯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老師和家長往往會採用懲罰來處理。因此,犯了錯誤的孩子為了避免責罰和保持良好的形象,於是短期性地表現良好,以達到彌補過錯,重新獲得認可的目的。但是這樣的表現只是暫時性的,時間一長,就可能會“好了傷疤忘了痛”,從而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回顧過去一年多的班級管理,剛剛說提及的現象時常出現,當一些孩子錯誤時,我總是在孩子犯了錯誤後給予他更多的說教。比如說:“你應該這麼做。”、“你不應該怎麼做。”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還是過後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

在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犯錯的孩子。啟發性的問題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老師和家長停止告訴孩子正確的答案。當孩子的思想或是行為不恰當時,幫助孩子分析接下來應該做什麼,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總結,最終與孩子一起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更加認同解決的辦法。

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提供了工作的指導,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運用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正面讀後感篇4

?正面管教》這本書我在剛參加工作時就聽到過,也很早就在我的書架上,但如果不是事出有因我想它會一直在家裡吃灰。再次拿起這本書,書中的一些話還是給了我深深的震撼。“教室的氛圍是自上而下形成的,當一位老師的和善必須加入獎勵,而堅定必須加入懲罰時,孩子們對自身價值的判斷就會變得困惑而可怕……”,“一個行為不良的學生,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學生”,“阻礙溝通的方式會給老師和學生造成同樣的挫敗感,而促進溝通的方式會給雙方賦予力量”……讀過的每一本書中都有讓我和作者產生共鳴的部分,而這本書也讓我切實感覺到,教育從來都是一樣的,國外教育和國內教育亦是如此,每一位班主任在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大同小異,但是處理方式的不同導致效果天壤之別。

也許我從未意識到,教室的氛圍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自己的上課風格,管理方式,甚至對待某一位犯錯誤學生的態度都會對班級無形中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想當然的以為自己的認真和專注以及敬業精神會被孩子看到,可是慢慢發現自己最先被看到的是缺點------沒有耐心,大聲呵斥,不給學生面子………有一句話說的好:“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想讓班級整體團結,必須自己先團結每一位成員;想讓孩子們關心愛護集體,就讓他們感覺到集體對他們的關愛……永遠告訴自己,和善而堅定的前提是“和善”。

參加工作這幾年遇到不少的學困生,可是對他們的教育卻一直沒有明確的方向和方法。一句話彷彿點醒了我——一個行為不良的學生,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學生。對比學生的表現,果真如此!學習的困難,交友的阻礙,家庭的不幸等等都可能使學生出現不良行為,如果沒有及時的疏導和開導,再加上由於老師不知情無意中帶來的壓力,學生會作何舉動我們不得而知。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引導,而不是任其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從來沒有去思考過與學生的溝通技巧,這也是自己工作遇到瓶頸的原因之一。這本書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相互尊重的溝通技巧:在不詢問的情況下,不去假定孩子們的想法和感受,要通過核實——問啟發式問題——來促進溝通;探詢會促進溝通,要學會用好奇心增進情感聯結並改善溝通;過多的指令會增強孩子們的依賴性,邀請則會鼓勵合作;要尋找機會肯定孩子們的成就和獨特性,而不要只是期望,當老師要求過多,並且急於求成時,就會讓孩子們喪失信心;不用或少用“成人主義”去要求學生,學會真正的尊重和接納學生。

這本書中的很多理論讓我耳目一新腦洞大開,人類的行為與冰山的類比,啟發我要研究學生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孩子們是我們未被開發的最大資源,讓他們學會相關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智慧和才能,會帶來難以計數的益處。《教室裡的正面管教》同時又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籍,裡面的很多方法可以直接拿來用,例如“選擇輪”,“和平桌”,“工具卡”和11個教室管理工具等等。這本書讓我知道了當老師教學生還可以有這麼多的道道,說與這本書相見恨晚一點也不為過。雖然到目前為之這本書我只讀了一遍,可是我知道如果我想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正面管教,必須反覆精讀和研讀。

正面讀後感篇5

第二章帶給我思考的幾個點:

1、自尊與自信不是家長給孩子的,而是孩子通過實踐獲得內心的力量逐漸培養起來,外在的誇獎與獎勵起的作用非常小,只有通過實踐體驗感覺到自己能行,這樣才能逐漸變得自尊與自信,應該給孩子多多提供這樣的機會。給孩子不斷的提供這種“做”的機會,陪伴他做的時候,給予指導和鼓勵。

2、“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第一步: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第二步: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第三步:告訴孩子你的感受。第四步: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其實大多數時候當我以平靜的情緒,並且意識到自己正在和孩子做真正的溝通時,一般都會有好的結果,書中說的告訴孩子自己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自己也常用,比如孩子對某件事情有畏難情緒時,我一般會說媽媽小時候也遇到過這種事情,然後怎麼解決的,他的恐懼或者焦慮情緒就會減輕很多。

但有的時候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時,就會為了“贏了”孩子而去和孩子去“爭”某個事情,現在想想有的時候雖然贏了孩子,但是好像孩子的當時的那種表情印在了自己的腦海裡,而自己的心裡也不是那種放鬆釋懷的感覺。

關注解決問題很重要,大人處理事情的思路與方式對孩子影響很重要,陽陽每次犯了錯誤的時候,奶奶都習慣用這樣的方式說,都是你不聽話原因造成的,我記得有一次家裡水管出了問題,陽陽第一句話也是說奶奶的原因造成的,好在經過多次觀察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後續遇到問題時就和奶奶溝通了,不能埋怨,而是引導孩子怎麼去解決問題。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其實也是我們意識或者無意識在追求的東西。當我看到書中提出的孩子的不當行為是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方式上出現的錯誤想法下產生的這種觀點時,覺得很新穎。以前思考過孩子的很多行為,有的行為我認為就是孩子為了標識自己的特別性而去做,如果這種分析假設是正確的,再上升一個層次這就是孩子在追求這種價值感。書中提到的這種惡性迴圈,一點兒也不陌生,如果孩子是在追求這種歸屬感或者價值感,但是他的想法或者不正確,那麼他的行為就會讓我們感到厭煩,我們的厭煩更加劇了孩子的這種追求的強烈感,那麼他的行為也會變得更加變本加厲。我想在讀到這個點後,如果假設這個論斷是正確的,那麼我想實踐,這個實踐的難點在於能夠每次能夠辨識出孩子具體追求的哪種歸屬感和價值感,因為歸屬感和價值感畢竟是抽象的概念,而我們面對的是一次次具體的事件。多想想孩子行為背後的情感,意識到這點,我想非常重要。

陽陽有段時間每次下電梯的時候,都會把手伸一下,因為擔心危險,我都會嚴厲說他,電梯很危險,不能亂伸手。但是不起作用,反而更加重了他的逆反,後來慢慢和他溝通,孩子說擔心他下去後有的小朋友或者叔叔阿姨沒下來電梯就關了,他想伸出手防止電梯關掉,我就慢慢給他解釋,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的,電梯裡面的人沒下來可以再按一下按鈕,你也需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因為伸手也會有危險,媽媽也很擔心你的安全問題,慢慢給他解釋明白了,孩子以後也就不再伸手了。當下次孩子的行為讓我們著急或者厭煩的時候,多想想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情感,理解了孩子,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4、犯錯誤是學習的機會。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有教孩子學會把犯錯誤看作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這個是個老話題,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回想一下我們大人自己的成長曆程,或許就是因為小時候某次犯錯誤,家長或者老師或者同學羞辱了你,從此就變得害怕那種羞辱的感覺,因而害怕犯錯誤,最後變得不愛表現自己。這種心理模式和思維模式形成之後,對一個人影響很大。越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所犯錯誤,才能把焦點關注到解決問題上。孩子在小的時候,我們要儘自己所能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心理模式與思維模式,而最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家長先做好,然後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

文章中提到的矯正錯誤的三個r,1、承認“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2、和好“我向你道歉”3、解決,“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這個是一個實踐方法,在日後的生活中加以強化。

時刻問自己“我這樣做是在給予孩子力量,還是在挫傷他們”,把愛的資訊傳遞給孩子,在對待孩子時就會更有效。

正面讀後感篇6

利用暑假我認真閱讀了《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一書。書中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了深度剖析,從一些特殊的行為或者語言、表情等細節上,給出了其心理變化的解析,然後為我們指出瞭解決方案和思路,並附有大量的例項供我們參考。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實用性非常強的關注學生的工具書。

從書中的一些例項中,我發現老師不經意的一些語言或行為就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這讓我觸動很大。這讓我想起,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發生的一些事。其中有一件事對我的影響非常大,直接抹殺了我的一項興趣愛好。那是在國小,老師讓我們每個人都畫一幅畫貼在後黑板上,作為黑板報的一角。我畫的是一個房子和一群小雞,自己覺得還行,就上交了。那個老師看了我的畫說,誰家的房子裡就群小雞,你怎麼不畫人。然後就隨手給我扔了。我那時也就才國小二年級,也不會反駁,就只覺得自己畫的不好。從那以後,畫畫這種事,就從我的世界裡消失了。到現在,我都不喜歡畫畫。

其實現在想想,如果我的孩子要是被這樣粗魯的對待,我肯定跟他理論理論。孩子的心理其實很脆弱,很多老師無意識的一些表情就有可能傷害到他。

去年,我教的班裡有個女學生,非常喜歡錶現自己,我也經常給她機會展示,但是成績上總是達不到自己理想的高度。時間久了,我也漸漸的給她的機會少了些。後來我發現這孩子不怎麼舉手了,在課下遠遠看到我,就有點躲開。我意識到該跟她溝通溝通了。我選了一個晚自習前,找到她,叫辦公室裡。她非常緊張,低著頭不敢看我。當時辦公室沒人,我就叫他坐旁邊老師的板凳上,說:問問你,你知道某某某的情況嗎?我問的這個孩子平時和她關係不錯。我發現那孩子上課有點走神。她一聽,我不是問她自己的情況,稍微的放鬆了一些,然後說了一些那個學生的情況。我接著說:要是她也想你一樣,讓老師放心就好了。我明顯覺得這孩子聽到這話有點開心。我接著說:不過我發現這段時間你也有點小問題,怎麼上課不那麼主動了?是不是成績一直上不去很擔心啊?她接上我的話茬就說,自己成績不好,不好意思再主動展示了。我問她:你有沒有認真分析過成績不好的原因?她就說感覺都會,但是成績下來就不理想。我知道她的自信心受到打擊了。接下來我就認真分析了她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並告訴她成績不是唯一的,對生物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樣重要,只要感覺上課時聽講很認真,也很開心,那就不要太擔心,接下來你應該怎樣做等等,又為她提供了一些落實基礎知識的建議,果不其然,在最後的生物會考中,取得了a的好成績。她非常開心的跑來對我彙報。這時我說,這都是你自己不放棄,努力的結果。生物能考好,其他的也能考好,要相信自己併為之努力。

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知識有多淵博,而是要有愛學生的心,尊重學生的差異,並有幫助他們成長的耐心。經過了這四年的教學經驗,我漸漸的明白了一個道理,老師會的多沒啥用,要想教好學生,得讓學生聽你的,學生學會了多少才最重要。怎樣才能讓學生聽你的呢,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照著《正面的管教教師指南a-z》這本書來吧。

標籤:讀後感 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