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8篇

優秀的心得體會是能讓讀者看完之後有切身的感受的,為了加強個人的學習,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心得這一種文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兩學習一實踐心得8篇,供大家參考。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8篇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1

30日上午8時,我們一行15人,在教研室z老師的帶領下,準時登上了去東臺的車,開始了鹽城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場推進會之旅。

天空中零星的飄著小雨,給這次東臺之行揉進了些淡淡的詩意。深秋的東臺依然是那樣美麗,絲毫沒有落葉繽紛的蕭瑟。無論是外來的,還是本地的,每個行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東臺給他們帶來了生活的幸福和樂趣。

我們下榻的是磊達賓館,它位於鼓樓路步行街的右側,步行15分鐘,就可以到達我們參加活動的東臺市第一國小。會務組的服務非常周到,為我們編制了詳細的會務手冊,包括會務指南、日程安排、交通示意圖、友情提示等等。翻閱著一頁頁散著墨香的會務手冊,讓我再一次感受到東臺人的熱情。

這次東臺之行的重點當然是關於實踐活動課程。30日下午2時,推進會在市教研室李紅老師的主持下正式開始。第一部分是聽評課。分別欣賞了東臺市第一國小潘霞老師的三年級選題指導課《筆的奧祕》、崔萍老師的五年級採訪方法指導課《舌尖上的東臺美食》,建湖縣實驗國小李益平老師《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說老實話,我對實踐活動課程是門外漢,無法從專業角度評價課的優與劣,但我從孩子臉上綻放的笑容,高高舉起的小手,閃閃發亮的眼睛,看出孩子對這門新興的、日益被重視的實踐活動課的喜歡;也從執教老師課堂上呈現出來的問題意識、方法指導形式,看到了他們對實踐活動課的探索與追求。東臺一小的陳青主任、建湖實小的夏主任對三節課進行了點評。他們分別從選題背景、活動體驗、能力培養等進行了詳細的解讀,也對實踐活動課怎樣做到適時、適度、適當,怎樣重過程、輕結果,怎樣選題接地氣等進行了思考。

第二部分是觀摩東臺一小的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沙龍研討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加強過程指導,培養綜合能力”。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八位指導老師就怎樣培養孩子能力進行了探討。他們發言的內容,我記得有些模糊,但他們緊扣主題、案例引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出問題共同探究的參與精神,搶話筒發言,務實、紮實、真實的研討形式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老師,何時也能用這種精神、這種態度來投入到教學中?

夜幕下的東臺市靜謐的。沒有大都市的喧囂,彷彿那種小家碧玉式的村姑。雨後的馬路,在華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靦腆。偶爾一陣夜風拂過,在心田盪開一點漣漪,莫不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種期待?分管教學多年,第一次對自己的課程意識進行反省,不知是不是遲了一些?

31日上午,我們首先觀摩了東道主為我們準備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課觀摩。三至六年級,班班有主題,班班有特色,班班有創新。我們一行一班一班的看,一班一班的聽,一班一班的拍照,一班一班的感受,心想哪一天綜合實踐活動課會像語文數學一樣的得到重視,會像東臺一小一樣開得蓬蓬勃勃?

當天的重頭戲當屬省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員萬偉博士的《發現更好的自己》的講座。她從東臺一小金禮輝校長的“我們的教育留給學生什麼樣的記憶?”入手,分別提出了“為什麼大家都在追求特色創新,卻沒有多少人依法辦學”“要有什麼樣的定力和堅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別人是怎麼做的”等問題,並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生活經歷、工作經歷,用了大量詳實、生動的案例,古今結合,中外結合,表達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狀的擔憂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萬博士引用的崔永元推薦北京十一學校的例子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下午到家後,我立即進行了網上搜索,現摘錄如下:

“再回過頭來說北京十一學校。我覺得李希貴校長就有點像那位盧浮宮的負責人。他想的問題不是那些普通的事,而是另一個層面上有關教育的本質問題,所以他們學校裡發生的很多事都很"奇怪"。

第一件事,我去學校見李校長,去了好幾次,一次都沒去過他的辦公室。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辦公室基本上都被學生佔著。學生有他辦公室的鑰匙,所以我們只能在其他地方談事。

第二件事,他陪我到學校各處看看。有一次我們到一間教室,一開門,那裡有兩個孩子在自習,李校長馬上說:"對不起,打擾你們了。"離開的時候校長又說了句:"對不起,打擾你們了。"這是我第一次見一位校長這樣。

第三件事,那天我拿出一支菸在學校裡抽,忽然聽到有個學生說:"誰在抽菸?"然後旁邊的人就說"崔永元老師在抽菸";但那個聲音毫不遲疑,接著說:"把煙掐了!"我趕緊把煙掐了。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我們平時很少見到。我想,這個孩子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這個學校是他們的,他們說了算!我總是在想:在我上學的過程中,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會怎麼辦?我一定跑著去給拿菸灰缸了。

還有一次我去參加十一學校狂歡節。應孩子們要求,我打扮成了一條蛇,校長則扮成了《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校長的模樣。我們在後臺,聽到外面的孩子們在不斷歡呼。當喊到我和校長的名字時,我們跑出去,我是倒數第二個上臺,校長是倒數第一個。我很自信,我想當我和校長上臺時,孩子們的歡呼聲一定會更大。結果輪到我出去時,臺下的雪球鋪天蓋地地砸過來。而我很快發現,更多的雪球是給校長準備的。我知道,誰被雪球砸得多,誰就更受學生的愛戴。”

多麼希望在我們的校園裡,多有這樣的校長,這樣的學生.規規矩矩的語數課堂上,能培養出這樣的學生來嗎?

對教育的熱情讓秋雨都不好意思總打擾我們。活動期間,雨居然停了,而當我們返程時,小雨竟又零星的飄了起來。這一次,你是否是與美麗東臺依依惜別的淚滴?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2

12月27日至12月29日,我們去了“常陰沙青少年實踐基地”,這裡讓我們親近自然,讓我們更加了解同學,教會了我們怎樣與人相處。雖然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但我們在那裡學到了學校裡課本上所沒有學到的知識,也學到了許多第一次:第一次下田幹農活、第一次做針線活、第一次做蛋糕、第一次獨立生活……其中,讓我最難忘的是第一次做蛋糕,讓我一直記憶猶新。

做蛋糕,並不是一件大事,做起來只有6個步驟;但也不是一件小事。那天下午,我們高高興興地來到了二樓廚房,我們要做海綿蛋糕。海綿蛋糕看起來像一塊海綿,吃起來軟軟的。老師先把方法教給我們,接下來就要我們自己動手了。第一、第二步,是要把雞蛋、糖、鹽、麵粉、泡打粉等放入打蛋桶中,用打蛋器打。開始,我和劉一緯也沒覺得有多難打,只是你累了,我打;我累了,你接著打。可是,等放入了蛋糕油之後,就越來越難打了。打蛋桶裡像放入了膠水一樣,和我們作對。如果,沒有了我和劉一緯的合作,那是不可能把蛋液打成乳白色。這時,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團結合作。

當我們吃到自己親手做的蛋糕時,我們的心中,就只有:溫暖和幸福。當我們正開開心心地吃著蛋糕時,老師們在為我們默默的付出了很多很多:當我們已經熟睡時,是老師接二連三的來看望我們;當有同學生病時,是老師焦急地詢問著同學的病情……那時,老師們就是我們的“媽媽”,寢室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互幫互助,和睦相處。

啊!這個大家庭,我永遠愛著這個讓我們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獨立生活、這個讓我們更加了解同學的地方——張家港市青少年實踐基地。我麼永遠記住:是你給予了我們這樣的機會!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3

今夏,我們一行11人經過了5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來到了位於臨洮縣城東南30公里處的窯店鎮初級中學,我們將在這裡度過難忘的15天。這裡給我的第一印象挺好的,可能是是在鎮中心的緣故吧,比我們想象的那種艱苦差遠了。

在到這裡之前我們都以為是很艱苦的,都做好了比較充分的思想準備。看到這裡的狀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好,我們還是感到有點意外。我們受到了老師們的熱情歡迎,我們剛下車,就有人過來幫我們搬行李,這種熱情讓我們感到了一些溫暖,減少了一些旅途的勞累。

這是一個典型的鄉級中學,校園的面積不大,只有3幢樓,而且最高的也不過是2層而已,其中就包括了一幢教學樓,一幢教師宿舍樓和一幢學生宿舍樓,這個學校的體育設施還算是不錯,有兩個土籃球場,兩個排球場,還有八個水泥的乒乓球桌,雖然這些設施陳舊了一些,破爛了一些,而且不是那麼的正規,但是我認為對於一個鄉級中學的學生們來說,這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這就是我對這個學校的第一眼的感覺,還行。

由於我們來的tine已經放假了,所以第一天並沒有見到我們的“學生”,這時候我的感覺還是有點不太自信,到不是怕沒有東西教給他們,而是對上課一點經驗都沒有,雖然平時我們聽老師課這麼多,但是要我們就這樣站在講臺上,還是有一點心虛,再說,我們連學生是啥樣都不知道。

接下來的就是和老師、學生的交流和認識過程,特別是和學生的交流過程是特別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總的來說可以用三個階段來描述,那就是從陌生害羞到熟識再到大膽交流的過程。一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儼然已經把我們當成了一個正規的老師來看待了,對我們是又陌生又好奇,我們問他們一些問題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回答,或者是扭頭就跑,好害羞哦。但是漸漸的,隨著我們呆的日子的變長,我們之間的關係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他們終於敢跟我們說話,並且問我們一些問題了,我們都覺得有點了解對方了,我們的談話聊天也逐漸的增多。我知道了他們大多都離學校比較遠,有的甚至要走幾個小時才能到學校,由於這樣,早點和午飯都只能吃冷的饃饃,下午飯回家吃,晚上不上晚自習。那些實在遠的同學,就只能住校了,而學校有沒有配備食堂,這樣,學生的飯都是自己做的,從他們的伙食裡,我充分感到了這裡的艱苦。雖然我剛來的時候看到這裡的山比我們校區的更綠,但是始終是農村,生活條件還是很艱苦的,學生們因為家裡沒有更多的錢,所以用的都是那種小煤油爐子,每個星期還得去買煤油,而且用煤油還有一定的危險性,他們都是在宿舍裡做飯吃的,而所謂的飯菜只不過是在做的面片裡家了一點蔬菜而已,對於這些正在發育長?

我們都知道,甘肅很多地方都很缺水,這裡也不例外,聽說還是比較好的地方了,幾百人的村子只有兩口井,幸好四季都有水,而在山上住的人據說是到了旱季。吃水都很困難,而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要走到300米外的地方去擔水,還算是好的了。而這裡的習慣是學生給老師擔水,我們也不例外,每天都有安排好的值日生來給我們擔水,我們當然是不會讓他們幫我們忙的了,雖然這樣,我們還是理解那些老師的,在這裡教書是很辛苦的,學生這麼多,讓他們給老師輪流擔水,應該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我們現在只是在這裡呆十五天,所以我們可以堅持自己抬水,我相信如果我在這裡呆上很長時間的話,我會堅持不了的。

接下來的15天,我們相處得很融洽,我們充分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榮譽和艱辛,老師最需要的是理解,如果你的行動被誤解的話,那簡直是莫大的悲哀,在課堂上和課堂外我都極力的維持一個老師應該有的風度,儘量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重溫一下自己的國中生活,我感到莫大的充實。下午課後的活動雖然單調但是很有趣,孩子們最喜歡的是體育運動,籃球、足球、排球都會,我們在這時候完全是平等的,這是最無拘無束的時候,我們盡情的奔跑,歡樂無限。

教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須有充足的經驗,當然也必須具備充足的知識,而經驗則是你是否能把知識正確有效的傳授給學生的前提,要不然你就是再有淵博的知識你也未必能講出來,我在這段時間充分體會到了老師的辛苦不僅在於講課時候的口乾舌燥,備課更是辛苦,因為你通常要準備好你要所講的所有的內容,而且只能多不能少,正如有一句話說得好“你要想裝滿一杯水,你必須準備好一桶水”。我認為這正是教書辛苦的真正原因。其次,我認為一個老師還必須具備一顆博愛之心,孩子們的心是最容易受傷的,也是最敏感的,也許一件不經意的小事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我在支教的過程當中,我就遇見一件令我傷心的事情,那是我帶的那一個班級,我叫他們起來唱歌給我聽,由於人很多,我不可能全部都叫起來,所以我就挑了幾個,突然我發現有一個女孩vrst,我以為她怎麼了呢,我就過去安慰她一下,沒想到她的同桌跟我說是因為我沒有叫那個女孩唱歌的緣故,我當是就懵了,我並沒有表現出那種意思,孩子們的自尊心太強了。從這件小事中我體會到,必須對每個人平等對待,不能讓他以為你存在私心,或者是偏心,我覺得學生最在乎老師對他的看法,我自己也是這樣的,回想自己的中學時代,不也是有這種想法嗎?

一個老師應當懂得應該這樣去維護一個學生的尊嚴,而不是粗暴的去批評或者甚至是放棄一個學生,那是極不人道的做法,每個學生受到的待遇必須是公平的。

這次支教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更加懂得了教師的榮譽和責任,和以往不同,這次是切身的體會,而以往只是站在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去理解老師這種職業。在整個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的是讓人興奮的,也叫人感到了責任,正如我的班主任所說,“當有人叫你老師時,你所應該感到的不僅僅是榮譽,更多的應該是責任。”

是啊,老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要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並不是具備知識就夠了的,這裡面所蘊涵的內容,更值得我們去深深體會。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4

這次的社會實踐收穫不少。我認為以下三點是我在這次暑假社會實踐中最大的收穫:

1、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經過這四天的時間讓我認識更多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與團隊的其他隊員的溝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才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更要聽取、耐心、虛心地理解。

2、在社會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我的本事做出肯定。在多次的與別人接觸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的本事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經驗也是積累出來的,沒有第一次又何來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3、工作中不斷地豐富知識。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社會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基地,能將學校學的知識聯絡於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事。為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5

一天的社團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題培訓結束了,第一感覺就是累,坐的我腰疼、腿痠,尤其是下午,一坐就是4個小時,活動結束時,我的腿都不會走路了;第二感覺就是沒啥用,也許是我的觀念問題,也許是我的能力問題,也許是專家講的都是國中和高中的相關活動,與國小有一定的距離。

專家講的社團活動要遵循三主原則:自願參加、自發組織、自主管理。

國小的社團活動目前離這樣的原則還有些遠,學校也有相當數量的社團,雖然也徵求了家長和學生的意願,但真正按照意願和學生的興趣特長報團的只是一部分學生;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老師指定,因為學生想報的社團人數太多,又要求每位學生必須要參加一個團的活動,只能指定學生到自己不太願意的社團參加活動。

關於自發組織,對於國小生來說如果沒有老師的組織和硬性要求,他們是根本做不到自發組織的,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老師的負擔,每週到了活動時間,一個班一個班的叫人,叫了兩週了,低年級的學生竟然連自己社團的名字和活動地點都沒記住,雖然輔導老師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反覆強調社團名字和活動地點,但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效果並不明顯。而且每週的活動內容,學生根本不會事先安排,雖然在第一次上課時就佈置給個別學生任務,下次你得幹什麼,但通過第二次活動,發現學生根本就不理會你,還找藉口說活動時間變了,所以沒準備;有的說沒時間,所以沒準備。沒時間啊!一句沒時間就能把任務推得一乾二淨,那老師呢?老師怎麼辦?怎一個沒時間就能了事?每週的活動內容都得老師親力親為,親力親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學校給老師安排的社團輔導活動,自己都不會啊!我如何去輔導學生?我又有什麼資格去輔導學生?每次活動的時間85分鐘,比一節語文課加上一節數學課的時間都長,我就覺得我是在浪費學生的生命,罪過啊!

自主管理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社團活動本來是很有意思,讓學生和老師都能緩解一下學習和工作壓力,但現在卻成了我的負擔,成了我的黑色星期五。

是啊!有句話說得好,老師要想把學生教育好,首先得把自己武裝好;老師想要教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自來水。我應該學習,但學習是需要時間的,去學習自己本來不會的東西,更需要大量的時間。有人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去擠總會有的。這句話沒錯,不過為了擠時間不顧身體、不顧家庭,不顧自己的本職工作,好像也是行不通的,因為老師是人而不是神!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6

藝術實踐周就這麼匆匆過去了,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不適應,還沒從十一長假的休閒娛樂中緩過勁來的時候,藝術實踐周就那麼如火如荼的展開了,那時候忽然就那麼忙起來了,講座、排練接踵而至,真是讓我應接不暇,有那麼一點點的措手不及,感覺一下子就抓不著頭緒了一樣,那麼多的講座、音樂會,真就不知道聽哪一場好了,真是覺得自己的一個腦袋一雙手還不夠用了,恨不得自己會分身術,那就都能去了。

其實,聽了那麼多場的講座,那麼多場的音樂會,還真是分不出個高低來,所有的講座都是那麼的記憶猶新,好像都是昨天聽得一樣。國音堂那麼多的專場講座,系裡展開的那麼多的`講座,還有系領導們極力為我們舉辦的音樂會,之後的學生作品音樂會的教師研討會,都使我記憶深刻。我不禁在思考,究竟什麼是音樂,只是物理中定義的那樣麼?物體規則震動發出的聲音稱為樂音。

由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就是音樂麼?也許,音樂與人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言語、行為、人際關係等等,有一定的關聯。也許音樂只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不論是唱、奏或聽,都內涵著關聯人們千絲萬縷情感的因素吧。

那為什麼音樂能表達人們的感情呢?也許因為音與音之間聯接或重疊,就產生了高低、疏密、強弱、濃淡、明暗、剛柔、起伏、斷連等等,它與人的脈搏律動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關聯吧。特別是對人的心理,會起著不能用言語所能形容的影響作用。宋老師曾說: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

其實,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或許,就只是好聽的“聲音”吧。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音樂,好像已無法查考了。據說,在人類還沒有產生任何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了,就好像動物那樣。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和相互間傳遞資訊的呼喊,這應該就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了吧。

當人們開心慶祝的時侯,敲打石頭、木頭來表達喜悅和歡樂,這就是最早樂器吧。音樂的最初形式也許只是那麼簡單的目的,就是表達喜悅,經過了這麼多個世紀的發展,音樂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體系供大家學習,也許我們現在學習的這些理論知識大多來自西方,但是最早的樂器卻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發明的,據考古發現,最早的樂器是骨笛,挖掘自中國,所以老師們總是一再的強調,要寫有中國特色的曲子。

葉小剛老師曾說過:作為一箇中國人,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發揚我們的文化,那還指望誰能把我們民族的東西發揚光大呢?從剛接觸作曲的時候,老師就要求我們寫民族五聲調式的歌曲還有鋼琴小品,我還記得開始時那一夜又一夜寫出來的作業,同學也說,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經過老師那麼一改,就那麼一兩個音符,就變得很順暢起來了。後來時間長了,讓我寫西洋的旋律,我都要想好久也會把它們拽到民族調式裡頭去,就是那麼的自然。

聽老師們講座中說的,國外的學習環境、學習的氛圍和國內好像不大一樣。國外是以自主學習為主,大家都自己找曲子來聽、來分析,國內主要是因為從國小開始就是填鴨式的教育模式,老師把東西一股腦的都交給你,你只要等著學就行了,就像小孩子吃飯一樣,等著別人來喂。

所以我們都形成了這種學習心理吧,老師不教給你就不知道自己去學、自己去找。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這點我覺得應該學習國外的教學模式,但是畢竟有一定的困難。不過我覺得現在已經朝著自主學習的模式發展了,而且大家也有了學習、實踐的機會了。總之,實踐周過得非常的充實,得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如果可以,條件允許的話,應該時常開展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有學習,有了解,有實踐的機會,也讓大家有一個交流的平臺,對學習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7

由於個人業務成長的需要,我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了教育類的書《有效教學方法》。仔細閱讀後,深深地體會到作為老師若想把教育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將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要具備相當的素質。

閱讀至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為之後”,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1、清晰授課:突出教學重點時,教學語言要易於理解;概念教學時要清晰、規範;規律教學時要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實驗教學和習題教學要讓學生明晰步驟與方法。

2、多樣化教學:本人依據理解提出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教師提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精細設計提問的環節、調控課堂的氣氛等。

第二,學生回答。可以是口頭的表達,也可以是書面上的,對於觀點或解題思路不一致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辯論、討論,讓學生在碰撞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認識清楚。此外,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將學生回答問題的資訊予以放大,既使學生有積極參與的意識,又讓學生有成就感。

第三,小組合作。合作為個人成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小組成員內的合作將學生的行為集中在完成教學中的既定任務。而小組與小組之間,通過相互競爭、相互“較勁”,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3、任務導向:教師提出待定課題,佈置給全體同學或分解成多個不同的“單元”,以任務的形式,因“任務而導”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這一關鍵行為,致力於增加學生學習學術性科目的時間。它與教師的任務導向和內容覆蓋面相關。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

如何辦呢?教學刺激之後立即誘發理想行為;在一種非評價性的氣氛中提供反饋機會;必要時使用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使用有意義的口頭表揚;監督課堂作業,在獨立完成練習期間頻繁地檢查進展情況。

5、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教師要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在每組教學刺激後,要安排練習或問題討論,使大多數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才能得到發展。學習的本質屬性是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是教師的職責。有效學習必然是自主學習,有效教學策略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性的教學策略。

不可否認,有效教學方法一書並不是在空談什麼素質教育,而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能發揮自身價值的教師。

兩學習一實踐心得篇8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觀點是我們黨的根本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我們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忘本,黨風廉政建設尤其如此。在新形勢新任務發生變化的條件下,作為教育工作者,為提高國民素質,更應該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貫穿始終。

一、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廉潔自律,嚴格要求,在人民群眾中爭當表率。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作為一名一線黨員老師,我堅決擁護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絕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無論是平日的生活中還是逢年過節絕對不能收取家長的任何禮品或紅包。當然更不能作有償家教,尤其是那些上課不講,家教再講的情況絕對不能在黨員教師中出現,那是黨的敗類,應當受到嚴辦。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我們要利用自己的技術積極為老師們和學校服好務。經常利用下班時間幫老師處理電腦故障,從不收取任何好處,學校的電腦或電子白板出了問題,長期幫助維修,從不計叫個人得失,爭取為我校的現代技術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通過辦實事好事的方法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在老師中其模範帶頭作用,在學生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學生家長中做家長與學校的溝通的橋樑。及時反映問題,服務好學生,服務好學生家長,服務好老師,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在日要經常深入學生及學生的家庭,為他們排憂解難,細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地改進工作方法和教學方法,主動的幫助學生,特別是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等特殊家庭的學生,不讓一個學生輟學,積極地參與家訪,拉近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讓學校的名譽在群眾中獲得好的口碑。我校的住校生大家長不在身邊,我們要大與孩子談話,進入孩子內心,聽取孩子們的心聲,多給孩子們創造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如集體給父母打電話,網上視訊等,為孩子們作好具體的實事。當孩子們生病時,我們代替家長把孩子送到醫院,並幫助看護,讓家長們更加放心的在外打工。三、要通過示範引導的方法做好教育教學工作。要以身作則、只講吃苦,不講享受,通過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響學生、示範學生、教育學生。要注重發現和總結先進典型,運用先進典型影響和帶動學生和老師和學生家長,在學校裡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我自己保證,潛心研究教育教學方法,在國中紮實帶領學生積極備考。積極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為了提高國中學生的資訊科技水平,我們制定了校本教學方案,提倡學生不怕苦,不拍難,積極主動的帶領學生進行學習,通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學習成績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同時,要積極的作好教育推動工作,在我內江市起到積極帶頭作用。

四、堅持以學生和家長滿意為標準、做好本職,服務學生

學生也是群眾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及時解決學生反映的問題,以學生為自己的忠誠服務的物件,視學生如自己的子女,以愛心,耐心,關心來教育管理學生,認真用心的對待自己的學生,把學生視為自己的朋友,尊重呵護自己的學生,給學生無限的關懷。作為一名基層教育一線崗位上的教師,我認為學生和家長就是我們直接服務的群眾,我們必須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為教育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發一份光一份熱,服務好學生和家長。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認為要做到“三個堅持”:一是緊扣教育發展,堅持與群眾合轍,一切以孩子的發展為出發點;二是多幹實事,堅持與群眾合意,為了一切孩子;三是樹立平民意識,堅持與群眾合群,把黨的先進性落實到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中去。教師必須將“五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當中去,忠心對黨、真心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權、用心幹事。這對我們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指示,是指導我們工作生活的行為準則。

標籤:實踐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