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選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範文3篇

記憶不會被抹去,歷史不會被遺忘,真相不會被掩蓋。牢記歷史,牢記災難,下面由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範文3篇,以供參考。
精選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範文3篇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

作為一名大學的學生,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滿四個月了,我終於鼓起勇氣去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祭奠那些在烽煙戰火中永恆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待中的陰霾天不大一樣,這是一個大晴天。從看到國中歷史課本上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描寫以來,我就一直在想著:有機會的話,應是在那樣的一個陰霾天,用滾燙的心去觸控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那灰黑冰涼的記憶。然而這次卻有點諷刺,在溫暖的,甚至是有點刺眼的陽光中,我踏入了這座城。

這是一個週末,沒有多少人來,冷清的感覺與晴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還未進入館內,但氣氛已然被旁邊的雕塑和音樂烘托得稍顯壓抑,相信沒有一個人看到這組雕塑時心裡是沒有震動的。首先進入視野的也是最大的一個雕塑是一位丈夫死於日本人屠刀之下,手裡抱著死去的孩子,自己也被強暴了的母親。她衣衫襤褸,頭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訴日本人的暴行,表情痛苦欲絕,我能夠看到她的絕望與憤怒。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揹著已經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著已死小孫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親身上的嬰兒??他們的親人都是慘死在日本鬼子的鋼刀,炮彈之下的。這不是一個人,幾個人的仇與恨,而是一個名族的血與淚!傷痕太深,怎能癒合如初?我知道這些雕塑絲毫沒有誇張當時的情景,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場面,然而到這裡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是默默地泛著漣漪的水,那應是整個名族為紀念死難者而流下的永不幹涸的清淚。

進入館門,看到來參觀的各色各樣的人:像我一樣的學生,工人??沒有一個人不懷著敬畏的神情,我感到一絲絲的欣慰。歷史的教育沒有隻停留在課本里,學校中。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中國人就應該關注這段受難史。整個場館按照時間的順序佈置,從抗日戰爭的背景開始講起,配以大量的圖片,文物,文獻,視訊和模擬的場景等,講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以及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等。進入第一個展廳,看到牆壁上刻滿了遇難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輕輕地撫摸它們,想稍稍撫平他們心中的傷痕,想稍稍安撫它們悽怨的靈魂。櫥窗裡面看到最多的是日本兵遺留的槍支彈藥和其他生活用品。剛開始我還抱著些許“考古”的心理,但當我看到一枚枚桐葉軍功章時,我憤怒了----它們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國人的血鑄造的,一枚接著一枚,暗示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不復存在。那些侵略者將自己的驕傲建立在鮮血之上,他們應該受到譴責。

往裡走,就是重點的南京大屠殺部分,配有很多當時日本軍人屠殺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場景不可謂不悲慘。所建造的很多模擬場景,也真實地再現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被轟炸過的房屋滿目瘡痍,殘垣斷壁上的炭火還未熄滅,讓人如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之中,看著家園頃刻間化為灰燼,親人身首異處,有著無盡的恐懼和恨意。還有根據倖存者回憶出的一個個小房間,隔著窗,能看見幽暗裡慘死的無辜百姓。特別是對一家人的迫害,我之前對其中的慘狀有所耳聞,當我真的面對這幕場景時,我彷彿看到了那個黑色的天,聽到了那些痛苦的哀嚎聲,聞到了那些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婦女受迫者的史料,無論是視訊,圖片,還是文字,都能讓我看到一幅幅慘痛的畫面,讓我深深的握緊了拳頭,我作為男人的自尊被深深傷害,他們殘害了我們中國的女人,世間最惡毒的詞都無法形容那些加害她們的日本人!對於她們來說,一生已毀,有的不忍其辱,了斷了性命,但冤魂恐怕永久地留在了人世間,揮之不去;有的為了生活,仍然繼續著一生,她們多希望自己可以失憶,不要再讓那些噩夢般的記憶夜夜刺痛著心靈,艱難,漫長......

還有最慘絕人寰的場景:“萬人坑”----層層堆積的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開始我是不願進去的,並不是怕見這樣的屍骨,怕被眼前的一幕幕嚇到,或者心裡留下什麼陰影,而是怕裡面的那種氣氛,更是害怕褻瀆了這些屍骨的在天之靈。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些後人應該做的首先是讓這些屍骨入土為安,而不是作為一種歷史的罪證而暴露於外,畢竟他們已經有過不幸。但是最後我還是進去了,不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對日本人的恨意,而是為了對那些受難者的銘記。原本以為自己看到那些白骨會慌張,然而我錯了,真正臨到那一刻,心中反而有一種異常的平靜,不知緣由的平靜。這平靜不代表麻木,這是一種深思,是一種銘記。單純的仇恨已不能代表此刻心中萬般糾結的心緒,這些心緒要花一生去清理,關於生命,關於戰爭,關於和平...正如李自健的《屠生佛》留給我的思考一樣,那幅油畫左邊是兩個手拿屠刀,趾高氣揚的日本士兵,中間是一座屍山,屍山頂端是一個活著的幼兒,右邊是兩位僧人。畫裡有罪孽,有控訴,有苦難,有希望,有寬恕,還有無盡的思考......

參觀雖然略顯的匆匆忙忙,但我的內心仍然在略顯壓抑的紀念館中激動不已,在此期間我受到的最大的觸動就是這些不幸的靈魂在那個中華民族最羸弱的時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是現代人們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的追求,對生命的敬畏。整個過程中,我也體會到紀念館設計者們的苦心,他們並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訴那段黑色的歷史,而是給我們當代人足夠的警示:暴力帶來的只是無盡的苦難,和平才是人類應該永遠追求的主題。理解了這樣的初衷,才能夠理解整個場館的內容佈置。夕陽西下,那橙色的餘暉鋪滿在整個紀念館內,為端莊肅穆的紀念館籠罩上一層溫暖的霞光。透過那層柔柔的光線,我彷彿看到了那些永遠逝去的生命。他們不再面目猙獰,眼中不再透著無盡的恨意,相反的,他們面目安詳,那是沉澱恨意之後從內心最深處釋放出來的寧靜祥和,那是對罪惡的寬容,對和平的嚮往與追求。在暖色調的晚霞中,我從內心深處感觸到了那段歷史帶來的無盡的思考,同時也感知到了最真實的平和。我想,這溫暖的霞光不僅溫暖了那些無辜的受害者的靈魂,同時也溫暖了我們這些後人,它其實是想讓我們不要永遠記著恨,不要永遠生活在對罪惡的厭惡之中,而是應該記得那些教訓,那些用鮮活的生命換來的和平。回首望去,館內那破舊的城牆,雖依然孤獨地佇立在那裡,卻不是在控訴著一段黑色的歷史,而是在展望著一段美好的未來......

喪鐘為不幸的逝者而鳴,也將為忘記苦難,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鳴。不要讓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作為一個景點而被後人銘記,而是作為一段永不被塵封的歷史讓後人永記於心!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2

前幾天,同學們得知要去看電影,都異常開心。去的路上,大家歡歌笑語,互相猜測著電影的內容,有的說是喜劇,有的說是科幻,還有更荒唐的,說是去看鬼片。就這樣,我們打打鬧鬧來到了海軍禮堂,各入各坐,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電影開幕。

燈突然暗了,影響發出了巨響“轟”就看見一顆炸彈在地面上炸開了,沖天的火觀另大家震驚。過了一會兒,我們知道這是記事片,是訴說當年日軍入侵南京的事情。

在南京市的上空,只見敵軍的飛機在空中盤旋,炸彈就像是下雨一樣落在我們祖國的大陸上。民房被炸塌了,大家無處藏身,顆顆碩大的炸彈不斷從天而降,所到之處必定生靈塗炭。沒過一會兒,陸地就給炸平了,百姓的屍體積成了堆,處處血流成渠,硝煙瀰漫在血色的空氣中,另人淚下。

日軍大舉進攻的第二天,大批日本士兵扛著機槍攻破了南京的城門,震驚全世界的屠殺就此開始。殘暴的日本士兵只要一看到中國的百姓就架著機槍瘋狂地掃射。不知有多少的中國人屈死在日本鬼子的槍口下,一聲聲撕心的喊叫久久縈繞在我的耳邊。

在佔領了南京後,日軍變本加厲,大肆屠殺。看著中華同胞們不斷躺在機槍下是,同學們都不忍地捂住眼。看著不斷被扔進海里,不斷被活埋的同胞眼裡閃著仇恨與恐懼的目光,就像是一支利箭,悄無聲息地穿頭我的心靈,日本人殘暴的行為在我眼裡揮之不去。他們肆意殺死我們的同胞,__婦女,就連小孩也不放過,他們的行為是人神共憤的,是人類的恥辱!

電影結尾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日本人的惡行,看著一張張照片上的中國同胞,他們冤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刀下,日本軍官臉上奸詐的笑容就是禽獸的象徵。這是中國人最大的恥辱,我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記這一段慘痛的教訓,我們這一代都應該知道日本人的惡行,以這段屈辱的歷史為奮鬥的動力,努力學習,使國家更為強大,這樣一來,外國人就不會輕視我們,侵略我們的國土!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3

清晨,寒風凜凜,國旗護衛隊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國旗升起後又徐徐降下,為死難者下半旗致哀!

今天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大早,朋友圈、微博便被各類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訊息刷屏。然而,不同於平時看到雙十一商家刷屏資訊、明星犯罪刷屏資訊,在看到這樣的訊息時,我會不厭其煩的每一篇都點開仔細閱讀。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內心都會劇烈波動,似乎悲痛的歷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追思和呼喚,追思逝者,呼喚和平。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裡,有一面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照片牆,倖存者逝世,照片牆的燈變會熄滅。今年,有了些許不同,因為這一年,有太多的倖存者離開了我們,活著的倖存者已不足百人。

我們一直在和時間賽跑,在時間的長河中努力掙扎、搶救,讓這一段悲痛的歷史被國人所牢記,被國際所認可,希望能夠得到給予中華民族如此慘烈災難的國家的道歉、懺悔和追思。然而時間,並不會為我們的心願而停留,哪怕只是那一秒。

倖存者葛道榮說過一句話:雖然這裡的燈都會熄滅,但記憶不會熄滅;倖存者們不會被忘卻,真相更不會被忘卻。

那一天,一定會悲壯的到來,但他們永遠會活在人們的記憶中,記憶不會被抹去,歷史不會被遺忘,真相不會被掩蓋。牢記歷史,牢記災難,是為了明天的崛起、強大和堅韌;是為了昨天的災難不會重新出現在明天的時間長河中;是為了讓逝者安息,讓生者追憶。

今天,南京為死難者下半旗致哀,全國人民為死難者默哀追思。相信在今後的每一天,每一位國人都會記住這場災難,牢記歷史,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