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十三椒心得體會7篇

寫心得體會的過程中大家需要緊扣主題,每個人對於不同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趕緊把你的想法寫進心得體會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十三椒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十三椒心得體會7篇

十三椒心得體會篇1

告別各自繽紛精彩的假期,胸中懷著對未來的期盼與迷茫,我們相聚於這象牙塔——工學院。

經過幾天的調整休息,一段別有意思的經歷——軍訓,就此拉開了我大學生活的序幕。

坦言之,從歷屆師兄師姐那得知的訊息,我從未對軍訓抱有任何莫名其妙的幻想。作為一枚胖胖,我對軍訓充滿了厭惡與不耐。果不其然,第一天便給我整了個下馬威。雖已入秋,可這秋老虎的尾巴也不是好相與的,炎熱的天氣依舊讓人只願待在泳池或冰窖。

身著一身迷彩,頂著高懸的烈日,站軍姿,正步走,左右轉……我們彷彿是教官手中的提線木偶,跟著他的指令可憐而又無助地做著一個又一個動作。前輩們誠不欺我,教官口頭禪永遠是:“聽不見,大點聲,我聽不見,大點聲,早上沒吃飯啊!”“我叫你動了嘛,打報告沒有?”

我的教官整天板著一張略顯佛系的臉,卻能吼得操場抖三抖。私以為,他對我們是嚴格得近乎苛刻的。一個動作不標準,會要求我們反覆練習,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也還是很少有動作可以達到他心目中的標準。每次訓練完畢,我估計大家都是“脣燥口乾呼不得,歸來揉腳自嘆息。”

可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問題,你永遠都會被自己的主觀思想所左右,正如你看到的只是事物表面,只是那一角的冰山,而非全部。黃教官說過,他們武警訓練不到位受罰會蹲最少半小時,平日站軍姿都是以時為單位的。與他們一比,我們這站的幾分鐘就很是小巫見大巫了。

正因如此,我察覺到教官也會笑,一笑就露出兩排白森森的牙齒。我發現其實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會累會疼。但是他們疼不會喊出來,累不會叫出來,他們只是堅決地服從命令,用自己頑強的意志去對抗自己的軟弱惰性。

通過軍訓的實際訓練,希望我們得以養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增強體質的同時,更促進精神品格的形成與發展。其次,軍訓時間與學生未來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時間相比較,雖然短暫,但卻是人生難得的寶貴積累與沉澱。

老舍在《養花》一文中說過“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軍訓15天,不很長,卻也並不短。唯有真正投入進去,方可自行體味那段過程中的苦辣酸甜,才可明白這段時光,是我們理應安置於心間的珍藏。

時光漸遠,眺望這段時光, 我們也會驚覺,此間,有深意。

十三椒心得體會篇2

從風華正茂到白髮蒼蒼;從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到在陵園裡默默守護,徐振明用一生的時間,詮釋了“老兵精神”,更將這種精神傳遞給了後輩。革命戰爭老兵徐振明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楊靖宇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他親歷過抗戰,身上有戰鬥的傷疤,常常給人們講解抗戰的故事。他常常說:“歷史不容忘卻”。受他的影響,兒子也來到陵園工作,繼續為靖宇將軍守陵,在他看來沒有比這份工作更光榮的。而徐永軍,雖然沒上過戰場,卻也把青春奉獻給了陵園。父子二人身上,是不斷傳承下來的“老兵精神”,這精神也會被永遠傳承下去。

烈士陵園是銘刻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的紀念地。在吉林省通化市,老兵徐振明父子兩代人共同守護楊靖宇烈士陵園,用兩輩人的堅守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提醒著和平的來之不易。從徐振明老人身上,我看到了許多老革命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值得現代人去學習以及弘揚,這些正能量永遠不會過時。徐振明老人以能為抗日英雄守陵為榮,這是對革命事業的歸屬感,對革命先烈的敬畏感,心有歸屬,就能盡心盡力;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正是這種精神,讓徐老能從一而終,發揮餘熱,用大半輩子守護著這座靖宇陵園,默默奉獻改變陵園環境。

這樣一位讓人肅然起敬的老革命,為何放棄“招待所所長”“福利院院長”等其他優越選擇,偏偏選擇甘願做一個守陵人?我認為徐振明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在他心裡時時裝有“老革命”,裝有對靖宇精神不變的信仰,裝有濃濃的大愛和戰友深情。除此之外,更難能可貴的當屬其身上的謙遜本色。

事實上,永葆謙遜本色的又豈止抗戰老兵徐振明一人。雖然“抗戰老兵”,是一個無比榮耀的稱呼,他們經歷了民族歷史上最重要的苦難輝煌,但在徐振明他們心靈深處,並沒有以英雄自居,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視自己是一般的人,認為所走的路只不過是當時年輕人應該走的路,不是英雄的路。

謙遜是品質,更是境界。人有了謙遜,就不會稍稍取得一點成績就耍大牌,就傲傲不可一世,彷彿全世界人都欠自己似的。有了謙遜,就不會自滿,永遠保持謹慎,低調做人。有了謙遜,就會心中裝有他人,高看他人,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替他人著想。我們學習徐振明老人什麼,就是要學習他身上可貴的謙遜品質。有了謙遜,我們就能做到徐振明老人說的:革命沒有過時,革命先烈永遠不會過時,年輕人要思想放遠一點,眼光看遠一點,不能看眼前,要向英雄學習,搞好團結,永遠生活在老百姓中。

最後,我想說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情況,我們都不能忘記那些為國家、為民族奮鬥犧牲的英雄……。

十三椒心得體會篇3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共產黨人也一直在踐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不平凡歷程證明,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福祉,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發展的成果,讓人民幸福安康,國家才能在現代化道路上穩健前行,黨才能不斷獲得人民群眾的強力支援。

三年前,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明確強調,“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兩年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今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會議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時再次指出,“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事實證明,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執政理念。“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全體黨員幹部更應深刻領會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記本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十三椒心得體會篇4

軍訓中,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年輕,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希望叫做真誠。年輕是風,年輕是雨,我們是風雨無阻,風雨兼程;年輕是雷,年輕是電,年輕是永不言敗,永遠向前。年輕的心,年輕的人,在軍訓中打造年輕的夢想;年輕的你,年輕的我,在軍訓中築造年輕的形象。

軍訓中,我們有一個同樣的名字叫團結,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財富叫做力量。站是一股洪流,坐是一掌脈青松。團結的力量就是因為同一個理念而聚在一起,共同合作,共同協助,共同扶持,共經風雨,共睹彩虹。在軍訓中,團結的集體打造著同一個舞臺上的夢;團結的你們,團結的我們,在軍訓中合作出美好的夢。

年輕的人因為軍訓走到一起,組成一個團結的集體。軍訓將教會我們精誠合作,通力配合。每一個姿勢,每一套動作,只有大家協調一致,才能整齊劃一。任何脫離群體或不能合作等不和諧音符都將影響集體的榮譽和大家的利益。因此,在集體中充分發揮自我,同時自我又服從於集體,是每一個年輕人的必修課。在軍訓生活中,懷有年輕的心情,依靠集體的力量,我們就有能力做好一切;我們可以精騖八極,心遊萬仞;我們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可以擊楫中流,與時俱進。我們會記住軍訓中的苦樂酸甜,使記憶留存美好,我們將記住彼此的深情關照,讓前程攜帶信心。軍訓剛剛開始,我們會鼓起勇氣和信心,在軍訓生活中勃發生命的本色,奔放青春的激情。

年輕的心情,集體的力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文武風騷風流人物,盡在今朝。

十三椒心得體會篇5

今天是清明節,全國人民都在祭拜我們的先烈們。先烈們用他們寶貴的生命換來了中國今天的和平和我們的幸福。他們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們的事蹟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我看到了江竹筠、方__、楊靖宇、張自忠、左權„„的感人事蹟。江竹筠,1939年入黨。人們習慣稱她江姐。1947年,在“反內戰,反飢餓、反壓迫”的學生運動高潮中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英勇鬥爭。1948年,她的丈夫不幸犧牲。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姐由於叛徒的出賣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國民黨軍統特務用盡各種酷刑,甚至殘酷地將竹籤釘進江姐的十指。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1949年11月14日,江姐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年僅29歲。

方__,奉命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至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奮戰,終因寡不敵眾,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時年36歲。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建立人和領導人。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率部隊和敵人進行頑強鬥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當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為祖國爭光,為祖國盡力。

十三椒心得體會篇6

每一次仰望飄揚的五星紅旗,我就想到了戰爭時期犧牲了的英雄戰士,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這面神聖的五星紅旗。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不怕犧牲,才有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才有了我們美好的今天。因此,我們要珍惜這面神聖的五星紅旗。

每一次唱起這莊嚴的國歌,在那激盪人心的樂曲聲響起時,哪一個中國人,哪一個炎黃子孫,不是肅然起敬、激動萬分呢?因為它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在那烽火不斷的亂世中,偉大的作曲家—聶耳用慷慨的歌詞和雄渾的樂曲,用為國獻身的勇氣譜寫了它,從此,戰鬥之歌時刻迴盪在神州大地。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我,每次都發自內心去唱這國歌,心中的自豪感伴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我為我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當我國南極考察人員憑著自己的科技力量,乘著自己的萬噸巨輪登上南極大陸,建立起我們自己的長城站、中山站的時候;當我國運動員登上了世界之最—珠穆朗瑪峰的時候,誰不為這高興,誰不為這自豪。如今,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頒獎臺上,以前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位置,有多少人為這驚訝,有多少人為這讚歎……

我為祖國的日溢強盛而感到驕傲。我們的祖國—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改革開放的今天,在黨的領導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開發區星羅棋佈,高樓大廈到處都有;高科技捷報頻傳,衛星、火箭連連發射;重點工程節節勝利;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思使“東方明珠”—香港重返祖國。人們安居樂業,我們的祖國正向前飛奔!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的祖國必將在這國歌的旋律當中勇敢站起來!飛越騰空……

十三椒心得體會篇7

以史為鑑,毋忘國恥。“起來,不願當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威武雄壯的國歌奏響時,你都聽到了民族的呼喊,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嗎?75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們奮鬥的豪情;75年前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雖已完成,但中國人民的愛國精神依然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低首冥思,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來紀念抗戰勝利75週年,因為每一次的回憶和查詢資料都是一次傷口的撕扯。我無法控制內心的洶湧,當看到那一幅幅記錄著日軍獸行的圖片時,無盡的悲傷和憤慨向我湧來,如野獸般將我吞噬乾淨。

我曾經偶然看到過一些慘絕人寰的圖片。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個革命老漢的頭顱被架在一段破爛的木樁上,木樁上螞蟻成群。那位老漢的臉上彷彿掛著輕蔑的笑容,嘴裡還叼著一截菸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溝壑的皺紋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臉上綻放出最偉大的光彩,那一縷英魂永垂不朽……

艱苦的磨難,壓不垮中國人民;殘暴的敵人,只能激發起中華民族誓死抗爭的英雄氣概。“風在喉,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振聾發聵的吼聲,伴隨著黃河的滔滔水聲,流傳至今。這是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誓言,是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戰精神生動、有力的詮釋和展現。

看!國難當頭,英烈輩出。從楊靖宇,趙一曼到齊白石,梅蘭芳……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生活名流,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一曲蕩氣迴腸的愛國之歌。拋頭顱,灑熱血。當打完最後一顆子彈時,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當被敵人圍困於河邊時,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挽臂沉江。

標籤:心得體會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