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7篇

心得體會就是將人生經歷中的主觀感受用文字書寫下來的重要文體,通過心得體會,大家從而可以清楚地表達本質的看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科三體驗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7篇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篇1

隨著一聲嘹亮的哨響,軍訓落下了帷幕。當教官們在主席臺前集體向我們敬軍禮時,我們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感動。離別稍瞬即逝,眼裡裝滿的是割捨不下的情誼。教官漸行漸遠,在掌聲當中變得看不清,我看到了一些淚光在同學們的眼裡閃爍,心中甚是感動過和說不出的滋味,回想那時候剛剛軍訓的時候。

訓練場上異常齊整的隊伍,熟悉的步伐和形體。嘹亮的口號與歌聲依舊迴盪在耳畔。休息時的各種活動,快樂中不失威嚴,活潑中不忘紀律。集體的融洽讓我們懂得了分享快樂。苦過,痛過,哭過,笑過,軍訓恰恰把我們孩童的稚氣掩埋,我們的眼神從此不再稚嫩,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和敏銳的光芒。

軍訓中雖苦亦甜,雖累亦美。綠色的軍裝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嘹亮的口號化作一道唯美的歌;整齊的步伐升成為一股驚天動地的力量。鐵的紀律造就自我,更造就了鋼鐵般的軍隊。在最後一天的會操中,當我們踏著正步走過主席臺接受首長的檢閱時,心中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軍訓的日子總讓人想起汗水和苦痛,但汗水的背後卻是無盡的收穫和快樂,挺拔的英姿,婀娜的身影,矯健的步伐,無不向人們訴說那段艱辛的歷程。痛苦中,我們磨練了白楊般的堅毅,不再擺高材生的架子,不再只顧考慮自己。軍訓告訴了我什麼叫團結,什麼是紀律。

時間過得很快,但一定有許多事情永遠都不會被抹掉。以往的度日如年如今竟是彈指一瞬間;曾經每天的勞累竟變成現在最充實的回憶;以前的那個厭惡的教官如今竟是朋友般的親切。原來無形之中我們已與教官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教官的威嚴與活潑,教官的笑臉與背影永遠不會像花朵一樣曇花一現,我相信花未眠。

軍訓結束了,但軍訓中的收穫卻不會隨之煙消雲散。這是我們用汗水,淚水和歡笑譜寫的樂意,是我們大學生活中的閃光點,更是我們永遠值得回味和追憶的日子。教官雖然走了,但是他把軍人和氣質悄悄地刻進了我們的骨髓,融入了我們的靈魂。它已在我們心中默默地埋下了一粒種子,一粒充滿希望的種子。

大學四年,我會用軍訓精神來度過,用夢想創造可能,用理想澆灌希望;用知識報效祖國,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篇2

進入心血管內科後的崗前培訓除了加強心內科護理專業知識培訓,還對護生進行人文關懷理論、《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溝通技巧的培訓。教育護生遵守醫療法律、法規,尊重病人,注意溝通尺度,巧避諱語,注意儀態及行為,避免因言多語失或交淺言深、厚此薄彼而引起誤會,甚至醫患糾紛。同時,注意護生心理素質培訓,針對可能出現的消極情緒,及時給予正確引導,使其正確認識自我,培養其樂觀、健康的性格,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儘快進入角色。科內採用一對一的帶教形式,放手不放眼,避免發生差錯事故。

使護生儘快熟悉科室的環境及專業特點、護理檔案的書寫、整體護理的實施情況、用藥特點及注意事項。根據心內科的特點,護生應遵守以下基本準則:一是“四輕”,即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關門輕;二是密切的病情觀察,由於心內科疾病複雜且症狀常不典型,如果不仔細觀察耐心詢問且及時反饋給醫生,就會貽誤病情;三是嚴格的用藥準則。心臟病人輸液時,應遵醫囑嚴格掌握滴數,監測血壓及脈搏。由於心內科某些藥物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當接近,因此應密切注意病人用藥前後的反應。

定時安排護理查房及專題講座查房前,事先通知護生查房內容。然後在查房時詢問護生有關知識,如有不懂之處,帶教老師應耐心講解,使護生能明確某一病徵的特點及所必須具有的護理技能。根據所發現的問題,應定期安排有資質的護師,結合具體病例進行專題講座,帶教組長應嚴格規範授課內容。

普及心電圖知識及監護儀器的簡單運用。因護生實習時間較短,我們先介紹正常的心電圖,在此基礎上再講解臨床常見的異常心電圖。結合臨床患者的實際心電圖加深印象,反覆講解,直到護生都能正確識別心電圖,並教會護生有關監測儀器的常識性知識。

培養獨立的工作能力:讓護生分管1~2個病人,從病人入院到出院全程按照護理程式進行護理。帶教老師必須每天檢查護理計劃的落實及護理病例書寫情況,並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護生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水平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急訓練:要求護生人人掌握心肺復甦術的的正確操作方法,使其儘快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不斷實踐中強化記憶,做到臨危不亂。

給予客觀的出科評語:護生在心內科實習結束時,都要進行操作和理論知識的考核,尤其是心肺復甦術操作法,要求人人過關。根據其考試成績及平時工作表現,帶教老師會客觀地給出綜合評語,記入實習手冊。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篇3

中學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逐步瞭解社會,開闊視野,增長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也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使我們自己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在整個暑期實踐中,自己能夠不怕苦不怕累,勤奮工作,盡力、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能夠積極進行有關方面的自學並積極向別人請教學習;能夠熱心幫助不同小組去完成他們的任務;能夠積極思考並提出自己的建議看法等等;與此同時也發現自己的知識面不夠廣,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廣泛的學習;自己有時做事還缺少一點耐性和細心。從這次實踐中也有不少的收穫和心得體會,以下就來分享一下。

一、我們需要堅持團隊精神打造奇蹟。

這次實踐,我想我們其中每一個成員都清楚這一點我們是一個從開始各不相識,為了共同的目標聚在一起,去完成一項共同任務的團隊,只有大家都做好,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這樣的組隊方式可以鍛鍊與人合作的能力。在等我們組員來的時候,我自己心裡一直都想如果再有機會,無論有多麼艱苦,我仍相信團隊。

二、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選擇所要做的事,尊重選擇。

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選擇所要做的事,我覺得好對,這不是辛不辛苦,難不難做的問題,而是你自己尊不尊重自己的選擇,願不願意去做的問題,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地去做好自己所選擇的事,全力做好工作,完成任務

三、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他人。

我們都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守株能待兔最終會遭到失敗,只有全心投入,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最令我難忘的是在調查過程中請人幫忙填問卷的情境:很多時候兩個多鐘的時間只做了10來20張的問卷!填一張最多隻要5分鐘而已!

其實也有原因的,主要是不相信,被問人不相信這些,所以拒絕;有時候是我們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隨便問人,因為自己怕被拒絕以及聽到一些難聽的話語,所以不停尋找一些少拒絕的物件。後來問著問著,可能問多啦,膽子也大了,也可能覺得被拒絕也沒有什麼,可以再來的,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放開膽子去請他們幫我做調查,被拒絕了,還帶微笑說:“沒有所謂,謝謝”,情況也便逐漸好多了,自己從中也鍛鍊了口才。

現在再想一想,其實只要正確地看待被拒絕,機會可以自己去創造。我們應該懂得相信自己,也懂得相信別人。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篇4

最近這段時間,無論是組織牽手活動還是學科組活動,還是其他的交流活動,話題都是圍繞“開放性戶外活動”而進行,既有聽老師談實施中的困惑或問題,也有我的一些思考和實踐的分享。

各種場合下的對話和交流,總體感覺:大家其實都認同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和重要價值,只是一談到需要我們“放手”,就會有些猶豫,有些“不太情願”,至於其中的原因,我覺得不僅僅是對安全上的顧慮,而是這樣兩個心結需要我們自己去慢慢的解開:

心結之一:我們太容易從孩子的自主遊戲中失去原有的那份成就感。在由老師們主導或組織的活動中,我們雖然很忙,但內心很踏實,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在盡責,覺得我們的價值在忙碌中充分體現出來了,孩子的“學習和發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活動下來,本來不會的現在會了,因此我們非常容易從中尋找成就感和滿足感。但是一旦真正的放手,我們往往就會變得身體不是那麼忙碌,因為孩子們根本不需要我們的組織與傳授,也基本不會來找我們進行組織和傳授,他們自己會玩,而且玩的遠遠比我們組織的更有趣。這時的我們很容易就會無所適從,茫然無措,進而產生一種空虛或恐慌感。空虛或恐慌的原因往往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些什麼,無法理解遊戲中孩子的具體發展,無法感受自己在孩子游戲中的價值。

心結之二:我們也許並不希望發生或者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是的,放手之後,因為材料不再由老師們控制,孩子可以自主選擇,自由的使用,場地不再由老師安排,孩子們可以自主決定,自由流動。這時候,老師們往往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場面太亂了。人亂、東西亂,秩序亂,於是我們就會有各種擔心和糾結,第一擔心當然是安全,其次是效果。但很多時候,面對這些問題又沒有好的方法來解決,更沒有成熟的經驗來借鑑。於是在我們的思維中,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避免問題,不放手也就不會有諸如此類的問題發生吧。事實上,有問題才是發展的動力,解決問題才是發展的佐證。很多時候,亂其實是我們認為的亂,孩子們並不覺得亂,就像那句經典的話語“媽媽覺得你冷”,也許,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蹲下來,仔細去看每個孩子的發光的眼神和或亢奮或專注的表情,發現的就不再是亂,而是每個閃閃發光的童年。

解鈴還須繫鈴人,這樣的心結不解開,無論灌輸再多的理念也無用,再多的參觀和學習也無解。其實,既然認同,那就勇敢的去做吧,從0到1是最難的突破,但只要跨出第一步,後面的事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當然,放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急不得,是需要小步遞進,循序漸進的。每次放一點,看到孩子們的能力,相信孩子們了,再放一點,慢慢的孩子們能力強了,我們的膽子也就大了。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篇5

時光如水,日月如梭,有如雁過無痕一般,轉眼畢業前的實習將走過三個月。回首這三個月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心中有了許多感觸。

這三個月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在過去的兩三個月內,通過不斷的學習,使我認識提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在這繁忙的幾個月中,我收穫了很多很多,時間就這麼無情,頭也不回的走著,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死命的追趕著,是的,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而我們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的成長,而美好的純真隨著風雨的磨滅化成了成熟,或許這正是成長的代價,回想自己還是學生的那段日子,現在顯得是那麼的遙遠,我在憧憬中懂得了來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瞭解了醞釀已久的真理,在收穫後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覺得不盡然……原來過去所見所識都是那麼的偏見與膚淺,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間幻化成無知和可笑,我想誰又不是這樣的呢?或許在以後也會嘲笑現在的渺小……我們不得不笑並含著熱淚坦然回首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步。

兩三個月的實習生活,使我深刻的瞭解到了一個幼兒教師的工作,更深刻地瞭解和掌握了大班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與中班、小班幼兒的區別,同時也認識到了作為一個幼兒教師除了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與保育員其他教師及其家長的合作,協調工作也具有同樣的重要地位,再這次實習過程中,我發現其實訓練幼兒的生活常規,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

在實習初期的時候,看到小朋友飯沒吃完,我就會去喂他,他們要上廁所,不管當時在做什麼活動,我都以為應該讓他們去上廁所,他們不會脫衣服的時候,我會主動幫他們脫等等,我以為我是在幫助他們,可事實並非如此,經過時間長了以後,我才認識到我的行為的後果就是會讓他們不能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的行為出發點是關愛幼兒、但結果是溺愛他們,所以經過反省,我覺得幼兒教師心中應有一把尺,這把尺其實就是教師堅持的原則,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

我很慶幸能夠跟大三班的小朋友及老師共同過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小朋友們給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在實習期間的感受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很大,當我寫好一份教案,認真的在腦海模擬幾次上課的流程和情景後,我以為那節課可以上的很好了,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上課時間的把握,各個步驟的銜接,幼兒情緒的調動課堂秩序的維持,還是有缺漏,而這些也是我以後要注意和提高的方面。

我把實習期間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在這三個多月時間裡,我的觀念、我的心態、我的能力、在逐漸發生變化,從中也領悟到作為一個新老師,一定要戒驕戒躁,要時刻有一種學習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工作,注重經驗的積累,注重觀察有經驗的老師是如何上課的,並借鑑她們好的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必經的.過程。

這次實習給我提供了一個鑑定自己的機會,使自己發現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堅持不懈,更加努力的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通過實踐不斷的總結經驗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熱情的對待自己的工作。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篇6

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鉅繁重的任務,教師用知識的力量去激勵學生求知的慾望,以嚴愛之心架起師生之間友誼的橋樑。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師德是職業道德的一種,是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自己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思想與行為規範的總和。其中最主要的相互關係與規範包括教師與國家,教師與教育事業、學術活動,教師與學生,教師之間,教師自我修養等基本的人際、社會關係與規範。師風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具有鮮明指向的思想與行為的定式或習慣。它既可以表現為教師個人的作風,也可以表現為教師群體的作風。

師風建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怎樣看待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

教師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者。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需要教師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直接關係到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我認為,當好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在社會上為人師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教育學心理學也有很大的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的需要。因此,教師要勇於和勤於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要以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知識,在工作中要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名研究型的老師。

學生看老師,既看才,也看德。無才無德,學生厭惡你;有才無德,學生敬畏你;有德無才,學生同情你;德才兼備,學生才會真心擁戴你。

因此,作為老師首先應該成為學習的模範,對於一個“傳道受業解惑”的.傳統教師,知識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標準,何況當今世界知識倍增和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個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體,就應該有終身學習的精神和能力要在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思想和觀念的同時,掌握新的資訊和教育技術、方法、手段,從而適應創新教育的重要學習精神還可以提高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間交流的層次和水平,受教育者因有了更高的目標而受到激勵,教育者因受教育者的主動精神而感到壓力,形成雙主體間的互動局面,增強教育活動的實效。另外,作為老師還應成為德行的模範。道德能彌補知識不完整的缺陷,而知識永遠彌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教師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言談舉止,就是教師的品德、性格、意志和精神風貌的集中表現,或者說體現了教師的形象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的形成,固然有主動適應和服從道德規範及規章制度的因素,但教師的影響是永遠抹不掉的,教師如果德行好,就必然在學生中產生人格的魅力,學生有了現實的標準和模範,在思想上認同並在行動中做到自律,道德規範易於在學生的靈魂深處紮根。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自覺地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既要以學問教人,又要以道德範人。尤其是應不斷加強自身的學術道德修養,做到自覺、自醒、自強、自重、自律,從而提高自己樹立良好師德師風的自覺性,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廣大學生的人格和品質。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科三體驗心得體會篇7

窗外依然炙熱如烤,但窗內汗津津的我已慢慢心靜如水。回首剛剛過去的七日“三下鄉”社會活動實踐日,一切細節仍然是那麼清晰、宛如昨日。

我們的社會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對於正在成長的社會,我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職責;我們在腳踏實地履行這些義務的同時,也不斷生出新的願景。雖然大學離社會已經很近了,但當我們處理相關事情時仍然感覺自我是那麼的幼稚,我們大學生似乎還只是一群在象牙塔裡死讀書,不理窗外事的樣貌。經過大學學習後,我們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進取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的社會位置,明確自我的目標,激發自我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必須準備。

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無疑給我們供給了一個良好的機會,我們“____”小分隊應運而生,十個熱血青年結伴欲在社會中小試牛刀。長途奔波的疲勞實在已不值一提,精心準備過後我們便開始的我們的__鎮之行。

仍記得那一張張因久經風吹日晒而顯得乾癟的臉,因聽了我們的來意而笑逐顏開、歡迎不止,那是農村的老伯和阿姨們,家裡的孩子都在放暑假,但十之__卻不聽管教、不願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看書寫作業,眼看著這大半個暑假就完了,心裡乾著急;仍記得那一雙雙充滿渴望神情的眼睛,因聽了我們的活動而歡呼雀躍、不停鼓掌,那是農村的小弟弟、小妹妹們,自我本來也想在暑假裡面好好補習一下功課,可是父母老是逼的太緊,以至於自我興趣全失,只感枯燥無味,但看著這暑假如往年一樣即將虛度過去,心裡也確實有些遺憾。並不是說我們的到來就能夠讓他們完全對自我的暑假放心,但我們的盡力確實能夠讓他們分別擁有一個與往年不一樣的假日。

為了擴大我們活動的影響力,我們首先把重點放在了宣傳上。我們單獨抽出一天時間在鎮裡面做宣傳,每一個過往的路人都在我們的解釋下頻頻點頭稱是,有不少家長甚至承諾必須要將孩子帶來參加活動。我們的口乾舌燥換來了村民的信任,換來的孩子們熱切的歡迎。然後我們開始走訪,一來是為了進行問卷調查,二來是進一步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讓村民更放心的和我們交往,有利於我們活動的進一步開展。由於前兩天的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我們以後的活動開展起來也很得心應手,雖然中間時有意見上的摩擦,我們都用團結二字將它們一一化解。

經過這次三下鄉活動,我重新認識了農村,重新認識了自我。自以為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自以為對農村很瞭解,這一切都被現實給打翻了。農村還是很貧困,很多基礎設施不完善甚至缺乏。農村裡還是有很多貧困的人,這涉及到未來農民謀生的問題:他們將怎樣謀生?如何才能使他們的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上去?雖然說國家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可是我們明白,那裡真正的素質教育還很遠,教育不應當只是限制在課堂上。

素質稍高的家長就應當在假期時鼓勵孩子多參加活動,儘量在各種活動中找到自我的特長所在,興趣所在,這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異常有利並且因該是必須的。我們在成長,農村也在成長,甚至農村成長的比我們還快,至少在思想方面。作為農村人,農村裡出來的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職責不可避免的落在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身上,我們必將身體力行,實現農民朋友們的願景。

這次活動把我從夢想社會拉回了現實,讓我看到了自我的各種不足,包括知識儲備,涉世經驗等等,同時給我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促使我不斷髮展這些方面,以利於我以後走向社會。當然這次活動也有很多不足,比如主題和實際情景的切合程度,還有和學校的聯絡等等,這無疑給我們下次“三下鄉”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窗外似火的驕陽似乎也冷靜了下來,一齊和我們思考農村的未來。

標籤:心得體會 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