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成果上牆心得體會5篇

我們寫的心得體會一定要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的心得體會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成果上牆心得體會5篇,感謝您的參閱。

成果上牆心得體會5篇

成果上牆心得體會篇1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即使再不捨,時光也若東逝流水,一去不返,轉眼間,我已經加入記者這支隊伍四年的時間,可總覺得自己還是新聞戰線的一位新人,在我們部門有從事記者這個職業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的老記者。四年間,我認為我在在記者這個崗位上並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採訪,我沒有出現在突發事件的新聞現場,也沒有身處危險,做過那個黑生出窩點調查,為此我深感慚愧。但是幾年的採訪中,我感受到了這個世間的溫暖,也把溫暖的故事講給了電視機前的觀眾。

我記得有一首歌的這麼唱: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是的,我人為我每一次採訪的主人公都是我的眼睛,讓我感受著世間的溫暖。我記得當時是2015年12月8日,有這樣一條訊息出現在不少燈塔人的朋友圈上,訊息的大概內容是:愛心傳遞,為紫涵祈福,市實驗國小學生患白血病急需治療費用,希望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伊紫涵當年10歲,我市實驗國小的學生,天真爛漫的年紀,卻被病魔擊倒,經過瀋陽盛京醫院確診,她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隨之小紫涵幸福的三口之家被病魔摧毀,小紫涵的母親不辭而別,父親拼命賺錢,小紫涵在家由爺爺奶奶照顧。然而小紫涵七次化療還是花光了家裡所有的費用,走投無路之下紫涵的爺爺向實驗國小求助,學校的師生馬上動員起來,於是就有了那一條愛心傳遞的訊息。

訊息一經轉發就得到了很多愛心人士的關注,不斷的有人捐款,或送到學校老師手中,或送到小紫涵家中。到後來朋友圈的內容就變成了“愛心傳遞,為紫涵祈福,相約實驗國小11日下午1:30”。那幾天我們部門持續關注著事件的發展,每一次到現場採訪都會被感動的熱淚盈眶。12月11日下午1:30在實驗國小舉行愛心捐贈儀式,當時我在捐贈現場,記得當時實驗國小四樓的會議室內擠得滿滿登登的,走廊裡也彙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愛心人士,同時還有愛心人士不斷的趕來。整個儀式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幾乎是全程含著淚水完成採訪,那個時間沒有人計較得失、勝負,滿滿的都是愛心,我看到有小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拿了厚厚一沓零錢放進捐款箱,還有的人匆匆的來,匆匆的走,連名字都不願意留下,當時的心境甚至無法用語言其描述,那幾天所有愛心人士一共彙集了將近50萬的善款,真的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全燈塔的的愛心托起來小紫涵生命的希望,最終戰勝病魔,回到了校園之中。

莊子說:“大愛無言,大音希聲”。無論這個社會如何變遷,我們中華民族的奉獻精神永久流傳。2015年4月份我接到一個市紅十字會要接受捐贈的採訪線索,當時並沒有沒覺得是多大的事情,但想著去看看也到了採訪現場。當我們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才頗感意外,頗受感動。

當天市紅十字會要為一對祖孫倆辦理自願捐獻遺體的相關登記手續。這對祖孫倆是住在煙臺街道兆麟社群,奶奶叫王素玉已經80多歲高齡,孫子叫穆曉亮,自小患有腦癱,兩人基本沒有勞動能力。一直靠著低保維持生活,平時左鄰右舍有什麼好東西也會給他們送過去。儘管生活艱難,但他們積極、樂觀,祖孫倆一直都有一個心願,就是要一起捐獻遺體,用自己的行動,回饋社會的關愛。其實,他們的生活條件並不好,屋裡基本沒什麼窗戶,整個屋裡黑黢黢,特別小,所有的東西都是破的或者舊的,可以說極其困難了,可是能感覺到祖孫倆都很樂觀,懷著感恩的心生活,默默的做出決定,默默回報社會以溫暖。

這樣積極、樂觀、溫暖的故事,在我這幾年的採訪中見到了一個又一個。現在的社會,冷漠與抱怨常常使我們心痛。然而,像這樣一個有一個的小故事讓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我感動於大家為留住生命齊心協力,為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為擺脫貧困積極努力,為普及教育留守山村。每當我走在華燈初上的街上,當一個個素不相識的行人與我擦肩而過時,我總是想,他們或許就是我採訪的眾多可親可敬的人當中的一個。正式這些可親可敬的普通人用他們的言行潛移默化的感動著我,教育著我,一直讓“溫暖”這樣的心境在我心中不曾動搖。我慶幸,在許多人用“物慾橫流”用“人心不古”之類的次來形容這個社會是,在許多人因為價值取的偏差而變得玩世不恭時,我卻常常能被這些普通人所感動,常常因為他們的精神和信念而淚流滿面。

這一刻,我自豪我是一名記者,我用筆記錄下了我們這個城市發生的沒一點變化,用心感受著社會的每次一溫暖與感動,感受著“和諧燈塔”所奏出的每一篇動人樂章。

很多時候當黎明還未托起朝陽,我匆匆的腳步,已經奔波在採訪的路上。當夜空搖曳漫天星光,我疲倦的身影,仍穿梭在編輯器、監視器之間。我要說,我們一支勁筆,就是一杆正義的槍,鞭撻醜惡,也把真善美頌揚;一組鏡頭,濃縮人間永珍,關注熱點,也心繫百姓安康。恰恰是這份職業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真善美,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未來,我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繼續奔跑在採訪的路上,認真的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用心去記錄社會的溫暖。

成果上牆心得體會篇2

沒成想,我們這次打掃社群衛生還換回來了一面錦旗!這是我和我的同學們萬萬沒有想到的。一開始我們只是做著幫社群打掃打掃衛生,充實我們的大學生活去社群打掃衛生的,沒想到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肯定。當我和我的同學們手裡接過社群居委會領導給我們送來的錦旗時,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是美滋滋的,在美滋滋的同時,我們各自也在心裡計劃了一下下一次的志願者活動,這樣的志願者活動,不僅充實了我們的大學生活,還為我們大學生活塗抹上了精彩的一筆,這實在是比我們在寢室打遊戲度過大學生活要有意思多了啊!

過去我和這次去社群打掃衛生的同學,我們是幾個人認真上課,但下了課就不怎麼會花時間去學習或者做別的有意思事情的大一學生,我們幾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下了課跑去網咖打遊戲,沒有課的日子,我們可以打得天昏地暗的,反正我們也不知道要做些別的什麼好。離大學畢業還有三年多的時間,這會兒考慮工作的事情還太早,我們也沒打算走考研這條路,於是,在一個我們幾個都打遊戲打的開始膩味的時候,我們其中一個人提議“不然我們去幫社群打掃衛生吧!”我們當時聽了也沒多想,就覺得這件事可以讓我們大一的生活除了遊戲還一點別的,我們就帶著衛生工具來到了社群。

我們也沒有跟社群居委會打什麼招呼,我們幾個大男生拿著工具就開始在太陽底下賣力地打掃了。雖然我們只有四五個人,可我們年輕人力氣大,一個下午就在大汗淋漓下把社群的所有衛生打掃完了,包括社群的門窗,包括社群的所有水泥地,也包括社群的花園和草坪。我們打掃完檢查了一會兒,發現社群每一樓裡面的樓道還有點衛生死角,我們又把工具拖著來到社群的居民樓,把他們所有的樓道重新打掃了一遍。在找到了社群的公共水龍頭後,我們還把帶來的水管給接上水龍頭,一邊沖洗整個社群的水泥地,一邊算是體驗玩水的樂趣,把社群有塵土的地方都清潔了一遍。當然,我們的玩水的樂趣沒讓其他人發現,我們既沒有把水臨到過路的人身上,也沒有把衛生情況弄糟糕。算是在一種愉快的勞動中把所有的社群衛生打掃了一遍。打掃的過程中,我們也沒見有社群居委會的人看見我們,或者是我們打掃衛生的時候太專注,我們根本沒想到還能得到社群的肯定。我就記得我們打掃完衛生後,在社群的小賣部一人買了一瓶兒汽水兒,一邊乾杯慶祝我們這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一邊感謝我們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成果上牆心得體會篇3

新農村建設已進入重要時期,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強農惠農政策的強力支援。鄉鎮財政資金成就為基層財政的重要職能。如何做好涉農資金管理,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鄉鎮涉農資金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充分認識做好涉農資金監管工作的重要性。鄉鎮一級財政要充分認識到加強涉農資金監管是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統籌推進城鄉發展、實現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要站在維護財經紀律的高度,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充分認識做好涉農資金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級財政部門要重視鄉鎮財政的涉農資金監管職能,支援並督促鄉鎮財政所切實履行監管職責。鄉鎮財政所要準確定位自身的監管職責,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監督管理目標責任制,切實解決目前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中存在的重投入、輕管理,重建設、輕效益問題。

(二)明確監管範圍,優化監管機制。為了更好地發揮鄉鎮財政職能作用,落實好各項民生政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是擴大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範圍。鄉鎮財政應將鄉鎮本級資金、鎮集體經濟收入、上級政府安排各類補助性資金、上級部門下達到鄉鎮的資金等全部納入鄉鎮財政監管範圍;二是加強補助性資金的監管力度。對各項補助性資金補助政策和補助物件做到了及時公開、公示,紮實做好補助資訊的基礎管理工作,採取部門造冊、專戶管理,分賬核算、封閉執行的管理模式,實行一卡通,杜絕了擠佔、截留、挪用農民補貼資金的現象,以保證資金按期撥付並兌現到位。三是加強專案資金監管。鄉鎮財政必須嚴把專案申報關,做好專案公示。並對專案資金的撥付、使用及工程進展情況進行全程監督,使有限的財政資金髮揮最大效益四是加強鎮、村資金和財務監管。加強鎮級財政預算管理,將預算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實行綜合預算,並按規定將所有收入及時入賬。五是鄉鎮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上級下撥的各種專項資金的撥付、使用、核算工作的跟蹤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完善內審制度,規範財政監督檢查行為,加大對財政違法行為的依法查處力度。

(三)創新分配體制,探索公平機制。針對當前人地矛盾突出現象,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部門。要積極探索惠農資金分配體制,力爭每個農民都能享受到黨的富民政策,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每個村民。在不違反法律、法規,不違背群眾意願的情況下,按現有人口分配鄉鎮財政補助資金的辦法。即經全體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礎上,對鄉鎮分配到村的按田地分配的財政直接補貼農民資金,採取以現有人口平均分配的辦法。實行這種分配辦法後,則可讓沒有分到田地的現有人口也可分配直補資金享受黨的惠農政策,感受黨的富民政策帶來的好處,有效地解決按照田地人口分配中存在的人地矛盾問題。

成果上牆心得體會篇4

“三生教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開展“三生教育”活動的首倡者、羅崇敏廳長曾對“三生教育”作過生動的闡述: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構成的有機體。人的生命由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所構成。人生髮展是生命發展、生存發展和生活發展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整體運動過程。我們一直都在教育學生學會生存,但是什麼是我們真正面對的生存呢?生存很困難!什麼是我們真正的生命呢?生命的品格!什麼是我們要面對的生活呢?生活中既有機遇、事業有艱難的挑戰,我們就是要把生命、生存、生活這?三生?聯在一起,實實在在地為大家做一點事。對於我來說,最好、最恰當的崗位就是站在講臺上,我覺得心裡最寧靜、最舒服的時候就是面對學生,只有要我看到的學生在,我的心裡就覺得很踏實。教育就是發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本真事業。作為一個老師,使命不就是陪伴成長嗎?在成長的每一階段,去體會並欣賞成長中所有的歡欣和酸楚,去洞察並且包容地陪伴,在陪伴中引導,而不是板起面孔訓誡。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那麼我們無法埋怨這道中間的鴻溝。

人的一生生命只有一次,這誰也不能否認的。可有些人卻忽而不見,記得讀國小五年級時,有一天早上,忽然覺得自己好象忘帶了什麼,於是飛快的往家跑。然而,在回去的路上,一輛賓士著的計程車撞倒了我,我倒下了,流了好多好多的血,那車卻猶豫了一下便開走了。車裡的司機叔叔,難道您沒看見我嗎?不,您一定看到了,那您為什麼又把車開走了?路邊的行人,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我不行了,來救救我吧,用您那飽經風霜的大手拉我一把吧!公路上行車的司機們,我不會忘記有乘客向您們招手時您那高興的樣子,可我,一個躺在大路上流著鮮血的幼小的生命在向您招手,裝著沒看見,甚至從我身邊一擦而過,您沒看見嗎?不,您一定看見了,那您為什麼不救救我呢?我流的血太多了,我想媽媽,想我的家人,我竭盡全力大喊:“媽媽,媽媽,快來救救我吧!”可媽媽在哪呢?她聽得見嗎?在我身邊,一輛輛汽車與我擦邊而過,而我只是瀰漫在這煙霧之中。我試著舉了舉手,可我舉啊,舉啊,怎麼也舉不起來。“媽媽,你在哪呢?快來救救我吧!”我哭著,喊著,可媽媽她聽不見,路上的行人也當沒看見,沒聽見。後來,有個同學來了,把我送到校醫務室,如果沒有那個同學,我的生命早就沒了,現在我也不會站在講臺上教育這麼多的人了!尊敬的人們,請記住血的教訓,讓自己有一顆火熱的心,讓每個人都有一片蔚藍的天空,讓世間充滿溫暖!

還在讀書時,有一次,我們班的班幹部競選會上。班裡沒人主張毛遂自薦,教室裡很靜寂。在大家沉寂的這幾分鐘裡,老師三番五次地鼓勵同學們,甚至於用上了激將法,卻仍見不到一隻顫抖著向上舉的手臂或一個毅然走上臺去的身影。我坐在桌子上,看著自己如何辜負那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目光,那一聲聲飽含期待的吶喊;勇氣與膽怯的較量,使我的心潮如翻江倒海,起伏跌蕩,受到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力量阻擋,躍躍欲試,卻總無法邁出這艱難的第一步。老師一句針對性的“懦夫”讓我更加坐立不安,然後形成一股動力,在耳邊不停地呼喚著:“上去,快上去!”身子顫抖得厲害,我慢慢地放下手中那支一直在掩飾自己內心慌亂的鋼筆,肅然起立,大步流星地朝著一處充滿光明的地方走去。這時,在我耳邊響起的是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與喝彩,那聲音是多麼熟悉,直叫我感動不已,頓覺一股暖流淌過心田,一種感動湧上心頭,我熱淚盈眶。心潮在一次次沸騰,在一次次澎湃,在一次次咆哮。站在講臺上,我幾乎是含著淚水在發言的……儘管最後,我還是以幾票之差落選了,但這並不代表我是失敗者!下臺後我躲在教室的某一個角落裡悄悄地落淚,可當晶瑩的淚珠劃過我臉頰的時候,感覺它是前所未有的火熱,因為我不是在為失敗而沮喪,而是在為勝利而歡呼!我感謝上蒼,感謝自己給予了自己無窮的力量,從而戰勝了自己,克服了心魔,也跨越了一直阻擋我前進的障礙!我想,“人生的機會,總在猶豫中喪失”的名言不會在我的身上應驗。因為我堅信,有了這一次平凡中不平凡的經歷後,我會在以後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去好好把握每一個機會,克服膽怯的心理。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在門外發呆,鄰人覺得奇怪,就問他:“你怎麼不進去?”那人回答:“找不到鑰匙啊!鑰匙在哪裡呢?”鄰人於是告訴他:“門又沒上鎖,不然你開啟看看!”但那人還是不相信,繼續發呆??!

現實生活中也出現過相類似的情景,遇到困難、問題,我們總是想來想去,左右徘徊,瞻前顧後。有時本來一件簡單的`事情複雜了,最佳的時機錯過了。等、靠、猶豫,甚至充滿著懷疑和憂慮,以至於漸漸地喪失了信心,變得沮喪、氣餒、麻木,進而消極、迴避、退讓,最後而毫無鬥志。由此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的教育工作特別是在進行的新一輪課程改革。諸如此類的說法、想法很多很多。而且我感覺這種類似的問題並不是因為課改的進行而存在,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也視空見慣。當然,這裡面顯現了許多方面的問題,如學習問題、管理問題、觀念問題、素質問題等等。但我想,針對教師個體而言,就是一個心態問題。教師是最具有獨立性、創造性的職業,在現代社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教師還應該是最具綜合性、創新性、時代性、發展性和挑戰性的職業。而在這樣的要求下,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具有的是成功的自信,要相信自己其實令你擔憂的事情可能並不會發生,相信成功的希望就在於充滿信心的大膽實踐中。

成果上牆心得體會篇5

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為高質量完成全面脫貧目標,吉林省制定實施了決戰決勝29條推進措施,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和更準靶向,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只有瞄準“靶心”,以慎終如始的態度、紮實過硬的作風,把收官工作抓得細之又細,把繡花功夫下得實之又實,才能幫到點上、扶到根上。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5月17日,全國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宣佈摘帽的達到780個。脫貧攻堅戰取得的重大進展,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以及精準扶貧方略的正確把握,不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舉世矚目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眼看棋到終盤,全面小康漸行漸近,但是剩餘脫貧攻堅任務艱鉅,鞏固脫貧成果難度較大。尤其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的考驗,收官階段,脫貧挑戰前所未有。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問題增多、困難凸顯,越要保持清醒頭腦,越要提振精神、堅定信心。現在距離年底只有兩個多月時間,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在望,必須進一步增強工作緊迫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越是時間緊迫,越要精準聚焦。脫貧攻堅進行到現在,剩下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克難關、攻堡壘,常規化舉措不行,一般化力度不夠。各級幹部要下足繡花功夫實打實地幹,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突出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靶向發力拔窮根,對症下藥治窮病。只有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發揚釘釘子精神,提升抓落實能力,把每一項脫貧攻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切實解決貧困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脫貧攻堅才能取得決定性成就。

脫貧攻堅已進入“讀秒時間”,迎來決戰決勝最後時刻。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不能有差不多、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必須一鼓作氣,保持工作不鬆、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和決心,堅決兌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向人民和歷史交出一份滿意的脫貧攻堅答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還要千方百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總結脫貧攻堅經驗,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將低收入群體、邊緣群體、脆弱群體等收入來源體系健全築牢,激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使脫貧群眾過上“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幸福日子,向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之年,目前脫貧攻堅已到最後衝刺階段,持續努力推進,才能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重託。在此衝刺關鍵階段,要提高警戒,鉚足幹勁,牢記三大忌。

脫貧衝刺階段切忌歇腳鬆勁。老話說得好,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越到決勝期,越要端正態度,保持足夠定力,設身處地看當下,未雨綢繆看將來。比如,有些貧困戶已搬入寬敞明亮新屋,住房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還有些已獲得務工機會、成功就業,村裡農產品也在當年有了較好銷路。看似已經“功德圓滿”,但是異地搬遷村民是否有穩定收入來源,務工就業是否長久,技能學習是否持續推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是否長期暢通……這些都是扶貧人應該關注到的問題。不能因為眼前一時的數字成績,就鬆口勁、歇歇腳,否則容易在上坡中停滯不前甚至出現滑坡。鉚足勁再衝一衝,將脫貧成果鞏固,想辦法為農民在致富路上多加一層“保險帶”。

脫貧衝刺階段切忌自欺欺人。時間如斯,脫貧攻堅最終“大考”即將來臨,保持現有穩定,加強異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促進增收,帶動就業是當前工作,切忌臨時抱佛腳,搞虛假工程。有些幹部擔心大考不過關,不從當地實際出發,站在群眾角度設身處地思考對策,而是磕破腦袋想“歪招”,想著如何造表格、報資料,自欺欺人;另有一些幹部盲目攀比,企圖利用脫貧攻堅出業績、賞“官帽”,甚至想對貧困村突擊“美顏”,找“演員”、短時期速成虛假工程,拔高成績。脫貧攻堅路上,我們要的是脫貧幹部的腳踏實地、幫扶政府的因地制宜,真真正正帶領村民脫真貧、真脫貧,向更美好的生活前進。

脫貧衝刺階段切忌一了百了。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近年扶貧工作的成效有目共睹,崎嶇蜿蜒的羊腸小道被3.5米寬的硬化公路取代,村上交通不再閉塞,將新鮮的農產品大批量運出銷售不再是天方夜譚;基礎設施得到改善,飲水用電不再是難題;各項特惠政策分步實施,技能培訓不定期開展,農民生活條件不斷向好。但脫貧不是終點,幸福才是目標。我們要跑好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接力賽,在滿足了人民最基本的物質生存需求後,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努力作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總結脫貧攻堅經驗,發揮脫貧攻堅體制機制作用,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各地各部門要堅定“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決心,慎終如始、再接再厲,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收尾工作,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力棒交接好,最大限度釋放脫貧攻堅“溢位效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即便是在疫情和洪澇災害的影響下,各地各部門也從未動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也從未有過等一等緩一緩的想法做法,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中國答卷”,為世界的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方案”。眼下,脫貧攻堅戰勝利在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如期實現,但歷史一再證明,越是在重要關頭越不能疏忽大意,越是在關鍵時刻越不能鬆勁懈怠。各地各部門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頭腦清醒,以臨戰的狀態、決戰的心態、決勝的姿態,擂響進軍鼓,吹響衝鋒號,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確保按時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絕不讓一個群眾掉隊、落伍。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貧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種動態的現象,這就決定了脫貧工作不是一勞永逸的。因此,要在脫貧攻堅的“後半篇文章”上下功夫,用心用情用力鞏固好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經得起歷史檢驗。要聚焦優質產業“不打烊”,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引進扶持一批優質產業,不侷限於完成脫貧任務、短期收益而盲目地謀劃“短平快”的專案,讓產業成為群眾可持續開採的“富礦”。要聚焦致富技能“不掉線”,注重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能力,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拿出更精準有效的舉措,幫助群眾提升技能,讓技能成為群眾致富的不竭“源泉”。要聚焦幫扶隊伍“不收兵”,鼓勵優秀畢業大學生、優秀復轉軍人、致富能人等人才紮根基層,與群眾共謀致富之策、共商致富之計、共行致富之舉,讓人才成為帶領群眾奔向新生活的“頭羊”。

釋放脫貧攻堅“溢位效應”,關鍵是要處理好“攻堅戰”和“持久戰”的關係,真正讓群眾在“過上好日子”的同時,又能夠“活得有面子”。要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無縫銜接、深度融合,努力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以釘釘子精神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實現鄉村發展“含綠量”和“含金量”的同步提升。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教育引導群眾改變落後思想觀念,主動摒棄陳規陋習,在鄉村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好風尚。要從鄉村治理入手,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讓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正值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節點,共奔小康的接力賽也到了衝刺階段,年輕幹部要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砥礪前行,跑好脫貧攻堅的“最後一棒”。

夯實為民服務基本功,鼓足衝刺後勁。萬丈高樓平地起,紮實地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是帶領人民群眾共奔小康的火車頭,也是跑好衝刺賽的不竭動力。年輕幹部往往剛離開校園,社會閱歷和戰略眼光還欠火候,調研方法和工作態度還需打磨,要在“走基層”中積累經驗,在“解疙瘩”中鍛鍊能力,將身上的“書生氣”儘快蛻變為群眾間的“鄉土氣”,把思想與實踐統一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去。要沉下身子、彎下腰,用鐵杵磨成針的態度,錘鍊過硬的肩膀,讓肩膀能扛得住事、擔得起責任。要提跨邁腿加快步幅,一步一個腳印往前邁,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程序中鼓足衝刺後勁。

嚴守脫貧質量標準線,確保準時撞線。臨到交卷時刻,剩下的都是難題,臨近收官節點,剩下的都是硬骨頭。越到此時越要盯牢脫貧標準,攻克貧困堡壘,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問題,改變脫貧攻堅過程中的“拉鋸狀態”。同時著力用好幫扶力量,同鎮村扶貧幹部一同逐戶、逐人走訪,盯緊走訪研判質量與效率,針對難題精準施策,用一副“好牙口”啃掉“硬骨頭”,確保紅線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同時要杜絕填鴨式扶貧、政績式扶貧、懶漢式扶貧,盯好扶貧臺賬,既要實現貧困戶清零,又要注意進度不平衡、質量不統一等問題,嚴格保證脫貧質量,順利完成脫貧摘帽任務。

繪好鄉村振興新藍圖,握好振興接力棒。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制定科學的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從實際村情出發,推進扶貧產業到產業振興發展,握好從脫貧到致富的接力棒。要持續深化改革,促進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因地制宜抓產業開發、村民增收,推進鄉村農產品產業樞紐建設,培育產業大戶和典型,立足村集體優勢資源發展大棚蔬菜、山地林果、苗木花卉等增收產業專案,增強農副產品帶動力和產業集聚力,緊緊握好脫貧攻堅的接力棒,再邁鄉村振興新徵程。

在擺脫貧困的征程上,中華民族已經越過千難萬險,即將迎來夢想成真。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仍有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尚未解決,更有疫情疊加、雙線作戰的嚴峻挑戰。面對最後的“百米衝刺”,廣大黨員幹部更須堅定意志力、激揚精氣神,以“硬”力量打好這場硬仗。

脫貧攻堅是一場“攻堅戰”。貧有百樣,困有千種,脫貧攻堅不僅要“摘帽”,更要挖“窮根”。扶貧工作如果缺乏“攻堅戰”思維,“眉毛鬍子一把抓”,極易造成扶貧資源浪費,也增加貧困群眾負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黨員幹部應因地制宜、因時施策,脫貧攻堅“最後百米”注重“受人以魚”的同時更要“授人以漁”,完成由“輸血式”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緊抓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兩“法寶”,依託區域優勢產業,對貧困實施產業幫扶,保持產業發展,實現就業增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牢固樹立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脫貧攻堅是一場“抱團戰”。人心齊,泰山移。脫貧攻堅補短板,需要黨委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建立需求扶助平臺,把困難群眾動員起來,抱團出擊構建扶貧大格局,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脫貧攻堅牽涉面廣,只有心齊、抱團、發力才能打好組合拳,形成脫貧“硬核”之力,力促脫貧的質量和成色。脫貧工作只有發自內心對弱勢群體關心、對困難群眾同情、對貧困戶厚愛三分,化任務為擔當,化壓力為動力,在準、實兩個字上持續發力,針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三保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對已脫貧人口和非建檔立卡人口,逐村、逐戶、逐人開展再次排查,既做到全覆蓋、不留死角,又要確保排查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團結一切力量,齊心聚力,不懼艱難,勇於犧牲,抱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實現小康。

標籤:心得體會 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