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6篇

心得體會就是將人生經歷中的領悟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書面材料,通過寫心得體會是可以讓我們的寫作能力是思考能力同時得到提升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閱。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6篇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篇1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標誌。

“十三五”時期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必須徹底解決全國目前尚未脫貧的農村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必須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精神,黨員幹部要發揮帶頭的作用,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要沉得下心,負起責任,不斷學習,實事求是,真抓實幹,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為貧困戶發現致貧原因,找到脫貧之路,堅決帶動貧困戶實現“十三五”期間的脫貧目標。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動貧困群眾脫貧主體作用,貧困群眾終究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脫貧致富。要堅決改變貧困群眾‘坐、等、要’的思想,帶動支援貧困群眾探索創新脫貧致富的路子。要讓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的心熱起來,要發揚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激發內生動力,用勤勞的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鄉的面貌。

要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不畏艱難,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只有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為人民造福,執政基礎才能堅不可摧。只有全體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須堅持把扶貧脫貧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打贏脫貧攻堅事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貧困現象的存在,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影響社會和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脫貧攻堅能夠有力地緩解區域差距和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政治穩定、邊疆鞏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繼續緩解農村貧困,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控制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趨勢,解決收入和機會不平等問題,不僅關係到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而且關係到全體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仰,對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援。脫貧開發對社會和諧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大踏步發展,極大地改變了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對促進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和諧、國家長治久安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扶貧開發的標準在提高,更加註重發展型的民生改善。“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不僅要在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上著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務水平,使他們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只有讓全體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篇2

目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現在到年底只剩下6個半月左右時間,一分一秒都顯得珍貴,與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啃下最硬的骨頭,攻下最後的堡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掛牌督戰,補齊短板、夯實基礎。今年5月四川涼山州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的84戶貧困戶,陸續搬進了位於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從此,他們走出了“懸崖村”。類似的“懸崖村”決不止這一個,異地搬遷決非“蓋房”和“搬家”那麼簡單,更不意味著扶貧的終止,是“授魚”到“授漁”的開始,如“懸崖村”搬進了新家之後,當地政府為搬遷群眾提供就地就業崗位,引導勞動力外出務工等,而且充分利用懸崖上的村莊發展旅遊業,讓搬遷群眾長遠受益。從全國而言“三保障”突出問題雖然基本解決了,但穩定住、鞏固好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要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是數量,還在於質量,不僅在當前,更在於長遠,這就要求在衝刺關頭要實行嚴厲的掛牌督戰,做好掃尾和後續執行工作,“輸血與造血”並舉,補齊短板,夯實脫貧基礎。

拉長農業“產業鏈”,促脫貧防返貧。產業扶貧是實現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出路,也是防止返貧的長遠之策。一方面要立足於主業,做大做強產業,如有富硒資源的地方,大力發展富硒水稻、蔬菜、茶葉等,有養蜂優勢的地方,大力發展養蜂業......突出主業,打造品牌。另一方面要多業發展,如,將特色農產品實行儲藏、加工等,提升農產品價值,利用好山美景、大棚植物園、生態農業工廠發展旅遊業,革命老區瑞金,按照“以紅為主,以綠襯紅、紅綠融合”的發展思路,打造鄉村旅遊示範點,不斷推進“旅遊+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產業是棵“大樹”,不斷的延伸讓其“成林”,為脫貧、防止返貧裝上安全罩、築牢防護網,使貧困群眾能脫貧更能致富。

用更多的“金點子”,拓展增收致富“新路子”。在脫貧攻堅衝刺階段,既要有頑強拼搏的“勇”,又要有沉著應戰、決戰決勝的“智”,動腦筋想辦法用妙招,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如,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不僅是出外務工,而且還要加快就地解決,辦好扶貧車間,提高生產效益;既要盯著工廠,又不能放棄“農場”,根據不同的群體,不同的需求,安排不同的崗位。又如,推廣新品種,不僅要鼓勵種,還要提供技術服務,不僅要“產”,也要幫助“銷”。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領導幹部參與“直播帶貨”,收到良好的效果,“小直播”顯示出大智慧,為脫貧致富拓展出新路子。

打贏脫貧攻堅戰既要實現全部脫貧,又要阻斷致貧返貧,還須做好與鄉村振興戰略對接。必須進一步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爭分奪秒,攻克脫貧攻堅最後堡壘,取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篇3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決策部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致貧、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監測幫扶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廣泛徵求縣級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蘭坪縣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六大工程81個專案總投資443649.41萬元(含需要續建或解決缺口資金的專案68403.31萬元),其中:產業發展95526.45萬元佔總投資的21.53%、培訓就業14066.26萬元佔總投資的3.17%、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116583.5萬元佔總投資的26.28%、農村基礎設施171455.55萬元佔總投資的38.65%、農村公共服務18937.73萬元佔總投資的4.27%、百千萬工程示範建設13064萬元佔總投資的2.94%、社會保障280萬元佔總投資的0.06%、生態建設13735.92萬元佔總投資的3.1%。資金來源:涉農整合資金203135萬元、行業部門專項資金55464萬元、縣級自籌資金15665.69萬元、其它169384.72萬元。現將具體建設內容、規模及投資公告如下:

一、產業發展

(一)發展特色種植業

經濟林果種植續建花椒51393.6畝、續建漆樹2585畝、續建特色水果10260.5畝、續建山胡椒3067.7畝、續建兔峨鄉無刺木瓜6380畝、續建花卉(蜜源植物)基地建設11569.2畝、續建杜鵑花種質資源展示園面積151畝,投資14094.82萬元。新種植獎補高山雜糧(苦蕎、燕麥、芸豆)2.8萬畝及水稻1.5萬畝、特色蔬菜1740畝、特色中藥材30287.5畝,新生橋國有林場苗木繁育及珍貴樹種保育苗基地建設200畝,共投資7625萬元。續建核桃提質增效101777.6畝、續建漆樹提質增效3000畝,投資2756.17萬元。

(二)發展特色養殖業

蘭坪縣擁有豐富的地方特色畜禽遺傳資源,具有山地牧業開發潛力和優勢,加快品種選育,加強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開發,推廣畜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計劃養殖黃牛(毛驢)養殖1589頭,山羊養殖4826只,生豬養殖11199頭,生態土雞養殖58550羽,通甸鎮中蜂養殖781箱,石登鄉拉竹河養殖螞蚱10棚、牛蛙3池,投資4862.31萬元。

(三)產業配套設施

1.實施山區小水網建設專案11202畝,以小水窖、小水池、小壩塘、小水渠、小泵站、架設輸水管網等“五小水利”工程為主的山區“小水網”建設,投資5813.27萬元。

2.在八鄉鎮實施圈舍建設3萬㎡,投資1200萬元。

3.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22000畝(其中高效節水農業6000畝),主要建設內容有噴滴灌系統、管網、水池、水渠、坡改梯、機耕路、土壤改良等。總投資8800萬元。

4.生產性用房建設。根據產業佈局及發展需求,在易地扶貧搬遷4個整組搬遷遷出地建設3350.48㎡輕鋼結構生產管護用房,生活用房、工具房、倉庫、公共廚房、公共衛生間、垃圾焚燒、畜圈、糧食作物晾晒場地硬化、圍牆、大門等。投資1071.34萬元。

建設重點產業配套基礎設施9件:無刺木瓜產業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車釐子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二期)、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土壤改良獎補、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應用示範區、藍莓產業園基礎設施(一期)、一心堂醫藥產業園、通甸蔬菜示範種植基地建設專案、瑞源車釐子基地建設,總投資20773.33萬元。

(四)扶貧車間。

1.車間建設。依託蘭坪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注重挖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導、支援貧困群眾積極參與扶貧車間的建設和開發。在集鎮、行政村採取聯建的形式建設民族手工作坊、食品加工、家政服務、種養殖等扶貧車間14個,投資1200萬元。

2.勞務補貼。2021年安置區扶貧車間穩崗補貼1000人,投資300萬元。

3.物流補貼。對已認定的扶貧車間,對於原料、產品、裝置等涉及州外運輸的扶貧車間給予工資比例的5%—8%的物流補貼,投資200萬元。

(五)加工業。通甸鎮農產品交易中心(2020年續建專案)投資500萬元,一萬噸榨菜加工廠建設兜底收益專案投資1000萬元,通甸鎮易門箐安置點購置食品加工生產裝置。總投資1530萬元。

(六)農業產業園

1.現代農業示範園。實施瀾滄江流域生態修復及水果產業扶貧開發示範園1500畝、鄉村振興漿果現代農業產業園1500畝、瀾滄江流域生態修復及高原生物產業開發6000畝,投資10500萬元。

2.農業科技示範園。實施20畝蔬菜智慧玻璃日光溫室栽培專案,主要種植番茄和五彩辣椒,全套引進荷蘭頂尖智慧溫室技術,投資2400萬元。

3.經營主體培育工程。續建造林合作社46個,並對造林合作社進行培訓(補助1萬/社.年)。投資785萬元。

(七)光伏電站。續建光伏電站73座,每個電站裝機容量300千瓦,總裝機容量21.9mwp,概算總投資12741.3萬元,已完成73座光伏電站的主體工程投資10672.41萬元,需2068.89完成配套設施。

(八)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專案24個,其中:兔峨鄉15個、通甸鎮9個。採取易地置業、抱團取暖的方式,將資金捆綁集中投入到鄉集鎮商鋪建設專案,按80萬元/個計,總投資1920萬元。

(九)金融扶貧

1.2020年第四季度小額到戶貸款補差貼息專案:2020年第四季度對已發放建檔立卡3400戶小額到戶貸款1.497億元補差貼息,共補差貼息145.68萬元。2.2021年新增小額到戶貸款貼息專案:計劃新增3000戶,貼息資金按貸款餘額按1.5億計算,基準利率4.35%,1年期貼息,共貼息712.5萬元。

3.易地扶貧搬遷貸款貼息。根據2015年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政策,蘭坪縣美投公司向農業發展銀行怒江分行申請了1億元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性貸款。貸款時間2015年11月—2035年10月,貸款期限20年,利率3.92%,按季還息,每年4月26和10月26日各歸還本金230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地方政府債券貼息1.18萬戶,投資6538.14萬元。以上兩專案共計投資6768.14萬元。

二、培訓就業

(一)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組織縣、鄉村幹部外出考察學習、調研、培訓等共100人次,0.8萬元/人,投資80萬元。

(二)專業技術人才培訓

1.教師培訓。以“國培計劃”專案實施支援為主,對縣、鄉村教師通過“走出去+送進來”的方式培訓150人次,補助0.8萬元/人,投資120萬元。

2.醫技人員培訓。縣鄉醫技人員培訓40人(鄉級16人),開展骨幹醫師培訓、重點專科人才培養、應急處突能力提升和基本公共衛生、管理能力提升醫技人員、骨幹鄉村醫生等,補助0.8萬元/人,投資32萬元。

(三)創業培訓。實施以自主創業和吸納就業為目的創業培訓50人,投資6萬元。(四)省外務工穩崗補貼。對到廣東省務工的蘭坪籍勞動力實施穩崗補貼1650人,穩定務工至少3個月以上獎補,有勞動合同和用工單位證明。投資825萬元,實現“轉移一人,脫貧一戶”。

(五)護林員培訓。對續聘的11153人生態護林員進行培訓,投入178.46萬元。

(六)普通話培訓。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群眾普通話培訓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群眾普通話培訓400人,320元/人,投資12.8萬元。

(七)公益崗位就業

1.護林員。全縣需管護的林地面積廣闊,98%以上屬於高山峽谷地貌,山高坡陡,交通極為不便,人均管護面積偏大,生態管護任務艱鉅。全縣需聘用生態護林員11153人,投資11153萬元。嚴格聘用程式,在具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生態護林員,明晰生態護林員的管護範圍、崗位、責任、報酬以及監督考核。

2.農村公益崗。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大齡勞動力、殘疾家庭勞動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勞動力,適量開發一批扶貧工作資訊員、保潔、治安巡邏等鄉村公共服務崗位,實施就業幫扶安置。在易地搬遷安置點聘用900人投入650萬元。

3.河道管理員。選聘河道管理員1009人,補助1萬元/人,投資1009元。

三、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

(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二期改擴建、綜合廢棄物發電清潔能源、北區應急消防通道、中交扶貧車間連線線及其附屬工程、垃圾轉運站和中轉站、人行天橋工程、綜合市場建設、洩洪溝建設、北區市政道路、小區道路、社群管理用房、縣城集中安置點消防設施裝置共11項。總投資51025.7萬元。

(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實施城區九年一貫制學校二期工程,兔峨衛生服務中心、永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北區派出所、水磨房派出所及附屬配套設施建設共5項,投資15283.8萬元。

(三)產業發展。實施葡萄產業發展230畝、城南自主創業園10畝、縣城萬人集中安置點3000畝農光互補、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底層商鋪購置2.05萬㎡、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城鎮化集中安置點組建紅色物業管理機構8個、大滇西環線普米風情紅色峽谷民族團結旅遊基地共7項,投資41909萬元。

(四)易地搬遷培訓就業。開展安置區扶貧車間用工培訓800人、安置區技術技能培訓200人、安置區搬遷群眾素質提升培訓2500人,投入750萬元。

(五)托育設施建設。啟動縣城安置永安社群、兔峨安置永福社群嬰幼兒托育中心2所,每個建築面積1200㎡主體工程、托育設施裝置、附屬工程等專案,投資2000萬元。

(六)扶貧車間建設。永昌社群就業創業扶貧車間、永昌社群快遞物流就業扶貧車間、兔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扶貧工廠、營盤易地搬遷安置點農特產品精深加工扶貧車間、兔峨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永福社群就業扶貧車間(缺口),投資1855萬元。

(七)微菜園建設。2021年在城區集中安置區周邊流轉150畝,建設插地式蔬菜大棚450棚4.5萬㎡,作為搬遷安置群眾自產自銷的微型產業基地,帶動搬遷勞動力就業,切實解決吃菜難、吃菜貴的問題,投資360萬元。

(八)其他建設。建設縣城安置北區派出所3424.7㎡、水磨房派出所2896.39㎡及附屬配套(含辦案中心裝飾),投資3400萬元。

四、農村基礎設施

(一)公路建設。實施“四好農村公路”建設專案工程330公里,投資16500萬元;新建通組公路及產業連線線19.2公里,投資3483.7萬元;建制村公路提升改造、自然村公路新改建、村際連線線等道路提升改造1013.67公里,投資86551.32萬元;安全防護設施(波形護欄)建設474.73公里,投資17719萬元;建設鋼筋混凝土橋樑45座(空心板橋29座、t形樑橋17座),投資4362萬元;實施公路水毀包含路基、路面、橋樑、涵洞等水毀修復等1項,投資1400萬。公路建設總投資130016.02萬元。

(二)農村消防設施。實施村組消防設施消防管網134項,依託農村現有水池每個村建設消防管網,1座消火栓,配備5盤消防水帶,2把消防水槍(每項2萬元,134項小計268萬元);實施省級文物建築和國家傳統村落防改造提升黃鬆村、新華村、共興村、玉獅場村消4個,投資400萬元。總投資668萬元。

(三)供水設施提升改造。計劃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供水保障69個,供水設施老化改造,供水質量、水量保障改造等,投資6219.95萬元;2020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補短板專案缺口資金41個,投資183.54萬元。總投資6403.49萬元。

(四)村莊人居環境整治。計劃實施貧困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補差資金85個村,村內道路硬化423293.91㎡,村內排水溝11312.58米,農村衛生公廁193座,垃圾收集房169座,改圈2542座,改院950戶,房屋民族特色風貌改造300137.55㎡,太陽能路燈建設補差資金。總投資27394.24萬元。

(五)衛生廁所建設。新建戶廁7318戶(0.3萬元/座),新建行政村所在地衛生公廁15座(7.2萬元/座),總投資2404.2萬元。

(六)農房抗震改造。加大對全縣農房的排查力度,計劃實施1632戶農戶因災損壞房屋建設和危房加固工程,投資4569.6萬元。

五.農村公共服務

(一)教育設施。

1.農村幼兒園設施。實施河西鄉幼兒園、營盤鎮中心幼兒園、通甸鎮黃鬆幼兒園3所,投資1312.63萬元。

2.農村義務教育鞏固。實施金頂鎮、通甸鎮、營盤鎮、河西鄉、石登鄉5所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營盤鎮拉古國小,城區第二完全國小,民族中學建設專案4項8所,投資4294.1萬元。

3.高中教育及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蘭坪一中圖書樓風雨球場建設專案,投資3240萬元。

4.“雨露計劃”職業教育。實施“雨露計劃”職業教育990人,其中:東部90人(人均0.5萬元)、中高職900人(人均0.3萬元),投資315萬元。

(二)縣級醫療設施建設。縣第二人民醫院新建,新建住院樓、門診樓、醫技樓、後勤服務綜合樓、職工保障性住房,佔地面積18126.02平方米,建築面積20254平方米,設定病床210張,投資4515萬元;縣婦幼保健院整體改建,修繕、改造綜合樓5264.12平方米,孕婦健康中心5537.77平方米,兒童健康中心1728.63平方米,總面積12530.52平方米,投資2650萬元。總投資7165萬元

(三)殘疾人服務保障設施。實施縣殘疾人託養中心二期工程,總面積7310.8㎡,綜合樓、託養住宿用房、附屬工程、裝置購置與安裝,投資1336萬元。

(四)黨群活動場所。實施村級陣地標準化建設4個,村民小組活動室13個,易門箐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中心功能提升,總投資1275萬元。

六、百千萬工程示範建設

(一)美麗村莊。建設美麗村莊25個,其中:省級美麗村莊建立2個、鄉村振興美麗村莊建立23個,投資7192萬元。

(二)精品示範村。精品示範村8個,其中:精品示範村2個、建立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6個,投資4772萬元。

(三)民族團結示範村。建立民族團結示範村11個,其中:示範村9個、縣城安置永興社群和兔峨安置點永福社群示範專案,總投資1100萬元。

七、社會保障

(一)防返貧、致貧保險。購買建檔立卡戶口、邊緣貧困戶防貧救助保險2.8萬戶,救助保險專案由自然災害救助保險、意外事故救助保險、政府指定事項特殊救助三部分組成,總投資280萬元。逐步培養起農村現代保險金融服務意識,增強貧困群眾抗風險能力。

八、生態建設

(一)生態公益林保護。將權屬為集體的189.41萬畝天然商品林納入國家、省級公益林實施生態公益林補償,投資2935.92萬元。

(二)鞏固退耕還林還草。實施鞏固退耕還林還草7.9萬畝,投資5400萬元。

(三)中小河流治理。續建沘江治理工程21.79公里(文興檢查站~鋅業公司段、雞頭刺~下溫水廟段),通甸河治理工程11公里(玉水坪~下甸冶煉廠段),總投資5400萬元。

以上公告內容,請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監督。

http: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篇4

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勝利,我國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納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實保障。堅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能只是說說,必須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幹實幹、不懈奮鬥,銜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現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平穩過渡,進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穩”字為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攻堅成果的取得來之不易,是各級黨員幹部全力以赴、傾情付出、攻堅克難的結果。因此,必須把脫貧攻堅成果守好保住。首先,要保持現有扶貧政策、幫扶力量、資金支援總體穩定,在一定期限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對已脫貧地區和群眾“扶上馬送一程”。其次,要聚焦脫貧攻堅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關注群眾所想所需,及時跟進、調整整改,不斷完善扶貧政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另外,保持現有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投入穩定,建立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提前採取舉措,最大限度降低返貧風險。同時,謀劃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將減貧治理引向深入。

“效”字當頭,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只有最大限度發揮脫貧攻堅成果效用,才能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積累了“五級書記”抓扶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經驗做法。一方面,要認真總結脫貧攻堅好的經驗做法,儘可能讓扶貧幫扶措施輻射覆蓋到更大的範圍,不僅幫扶已脫貧戶,也為邊緣戶、突發事件致貧戶提供幫助。另一方面,要系統梳理脫貧攻堅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儘可能擴大其帶動範圍、應用領域,在靈活有序地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程中,不斷對現有幫扶政策進行補充完善,將“五級書記”抓扶貧、“注重精準”等經驗做法巧妙應用於脫貧攻堅之外的工作中,逐步實現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實”字為要,銜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要將“實”字貫穿於物件銜接、政策銜接、戰略銜接等各方面。物件銜接方面,在密切關注貧困人口和貧困縣的基礎上,把關注物件逐步轉移到相對貧困群體身上,聚焦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邊緣戶和欠發達地區。既推動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又抓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政策銜接方面,由原來的超常舉措、集中攻堅、階段成果向長期幫扶、長效機制、形成長效轉變,豐富現有政策內容、擴大政策適用主體範圍,爭取覆蓋到全體農村居民。戰略銜接方面,立足鄉村發展實際、遵循客觀規律,推動現有扶貧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為具有連續性、可持續性的鄉村產業,打造以龍頭帶動為核心的農業產業化增收模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通過推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集聚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構建“政——企——銀”三位一體合作機制,補齊鄉村數字化基礎設施短板;採取搭建人才發展平臺、完善技術服務網路、建立人才引入機制等手段,增強鄉土人才致富帶富能力,構建良好鄉村人才發展生態,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篇5

為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及《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檔案精神,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方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深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市委“336"戰略佈局和縣委安排部署,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有序調整、平穩過渡,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堅持政府推動引導、社會市場協同發力,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和農村低收人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持續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莫定堅實基礎。

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鄉黨委統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穩定現有體制機制,鄉村書記、第一書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

堅持平穩過渡。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在主要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各類扶貧政策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和時限,增強脫貧穩定性。

堅持群眾主體。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有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充分發揮致富能人和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引導群眾有能力、有決心、有志氣通過自身努力改變低收入的現狀,防止出現政策養懶漢和泛福利化傾向,真正讓脫貧成果更牢固、更可持續。

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黨中央明確設立5年過渡期。要實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行動,把工作重心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向鞏固拓展成果轉變,把工作任務從脫貧攻堅向推進鄉村振興轉變,做好過渡期內體制機制、政策舉措、發展規劃、產業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機構隊伍、考核機制等有效銜接,把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貫通起來,落實好過渡期內“四個不摘”要求,增強脫貧地區發展後勁和發展活力,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發展壯大脫貧

村特色產業,不斷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分層分類做好農村低收人人口常態化幫扶救助,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確保脫貧攻堅成果鞏固住、拓展好。

(一)健全防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

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開展動態監測,重點監測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分戶子女家庭條件,合理確定監測標準。建立健全農戶申請、幹部排查、鄉初審、部門比對、縣級稽核相結合的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精準分析返貧致貧原因,分層分類及時納人幫扶,實行幫扶物件動態管理,完善核查和銷號制度,實行動態清零。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後幫扶相結合,認真落實“忻保障”政策,對符合“忻保障”條件的人口實施針對性幫扶,政策落實兌現率達到100%,確保無一人返貧。

(二)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

1.健全控輟保學工作機制。提升農村中國小教育質量和水平,堅持就地就近服從就優的原則,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

2.健全因病返貧致貧風險防範機制。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做好脫貧人口參保動員工作,保障有大病患者、重病患者的脫貧家庭基本生活。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確保常見病、慢性病能夠在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獲得及時診治。完善落實健康幫扶、慢病診療等支援政策,有效防範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

3.健全農村脫貧人口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機制。逐村逐戶排查脫貧戶住房安全情況,對新增住房安全風險隱患農戶,及時採取危房改造、閒置農房置換或長期租賃、閒置公用房安置等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

4.健全農村供水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完善農村飲水“建、管、用、維"長效管理機制,加快農村供水工程智慧水錶計量設施安裝,並同步搭建聯網監測平臺,安裝消毒設施,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重點圍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深人實施產業發展、就業扶持、“雙基"提升、社會融人“四大工程”,千方百計提高搬遷群眾產業就業收人,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完善安置點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功能,提升安置點社群管理和服務保障水平,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加快建設體系健全、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務到位、環境優美的文明幸福新家園。

(四)加強扶貧專案資產管理和監督

對各類扶貧專案形成的資產進行全面核查和確權登記,分類摸清底數,加強臺賬管理,防止資產流失。公益性資產要落實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責任,確保繼續發揮作用;經營性資產要明晰產權關係,防止資產流失和被侵佔,突出保值增值,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增加收益,資產收益重點用於項

目執行管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級公益事業等。確權到農戶或其他經營主體的扶貧資產,依法維護其財產權利,由其自主管理和運營。

(五)著力提升鄉村發展水平

從基層黨建軟弱渙散、重大專案、生態安全保護、經濟發展基礎薄弱、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的村中,確定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給子集中支援,增強其區域發展能力。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紮實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2023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心得體會篇6

近期,我通過觀看新聞報道、個人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全文研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現將個人學習體會彙報如下:

一、通過充分認識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成就,進一步堅定了“四個自信”,增強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 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訊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建國71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同心同德、艱苦奮鬥,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克服了各種嚴峻挑戰,把一個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為經濟繁榮、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國際地位越來越高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煥.然一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譜寫了一首自強不息的壯麗凱歌。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要充分認識國家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充分認識在中國共產常的領導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要通過國家在扶貧領域等各個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做到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要認清形勢、高度重視,清醒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挑戰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我們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貧困問題具有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脫貧攻堅戰是一場硬仗,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打贏的,越到最後我們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剩餘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鉅。已脫貧的地區和人口中,有的產業基礎比較薄弱,有的產業專案同質化嚴重,有的就業不夠穩定,有的政策性收入佔比高。隨著越來越多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一些地方出現了工作重點轉移、投入力度下降、幹部精力分散的現象。此外,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到影響,扶貧專案、扶貧產品銷售、產業扶貧、幫扶工作等方面將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要清醒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的艱鉅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決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要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全力以赴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抓出成效,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努力實現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堅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環,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是為民謀福祉的民心工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切實落實領導責任,真正把扶貧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要按照黨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行動計劃,以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深入瞭解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精準抓好脫貧攻堅工作的推動,一天接著一天干,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解決,穩打穩紮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抓好扶貧工作,既不能患“拖延症”,使得脫貧工作原地踏步,更不能得“急躁症”,讓扶貧工作盲目冒進,要在精準穩步推進上下功夫,從深處、實處、細處.上打牢脫貧攻堅的思想基礎,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態度和決心打好脫貧攻堅主動仗,一步一個腳印地為困難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切實引導人們群眾早日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如期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