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民兵法讀後感推薦5篇

小夥伴們可以在讀完一本書後認真完成一篇讀後感,讀後感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民兵法讀後感推薦5篇,感謝您的參閱。

民兵法讀後感推薦5篇

民兵法讀後感篇1

這一篇文章主要介紹《孫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計篇”的第三部分,詭道/用詐。

一、兵法解析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意思就是:

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的行為。因此要求做到:能打卻裝作不能打;要打卻裝作不想打;要向近處卻裝作要向遠處;要向遠處卻要裝作要向近處。敵人貪利就用小利引誘他;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他;敵人力量充實,就注意防備他;敵人兵卒強銳,就暫時避開他;敵人暴躁易怒,就設法挑逗他;敵人謙卑謹慎,就設法使他驕橫;敵人休整良好,就設法使他疲勞;敵人內部和諧,就設法離間分化他。要在敵人沒有防備處發動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時採取行動。這正是軍事家指揮藝術的奧妙精髓,是不可預先傳授說明的。

孫子認為“兵以詐立”,認為用兵打仗靠詭詐多變取勝,要根據利益情況決定自己的行動,根據兵力的分散和集中進行變化。

孫子的“兵者詭道”“兵以詐立”思想,高度概括了戰爭行為的本質,兵無謀略無以為戰,這構成了孫子軍事思想的主體。

正因為詭道反應了戰爭的指導規律,後世兵家對孫子“兵不厭詐”推崇備至。《十一家注孫子》中。

曹操說:“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

李籤說:“軍不厭詐。”

梅堯臣說:“非譎(jue)不可以行權,非權不可以制敵。”

張裕說:“用兵雖本於仁義,然其取勝比在詭詐。”

可見詭詐是殺敵取勝的法寶,在戰場上,不用詐就難以克敵制勝;不施謀略就等於把自己軍隊送進墳墓。

僅以中國古代戰史為例:

西漢初年,冒(mo)頓(du)單于示弱誘敵,爾後突然出擊圍困劉邦於平城白登山,是“能而示之不能”

三國時,呂蒙稱病隱退,麻痺關羽,一旦得逞,即白衣渡江,進佔荊州,是“用而示之不用”

笠澤之戰中,越王勾踐聲東擊西,側翼佯動,中間突破,大敗吳軍,屬於“近而示之遠”

楚漢戰爭中,韓信正面牽制,迂迴進擊,木嬰渡河,平定魏地,是“遠而示之近”

其他如“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等詭道戰法,也都受到後世將帥推崇。

詭道之術豐富多樣,靈活多變,但千條詭計,萬般奇謀,也有一定規律可循。其中最突出的可概括為兩點:

一是“示行動敵”,即通過偽裝、欺騙、造成對方錯覺,調動敵人,戰而勝之;

二是“量敵用兵”,即兵家根據戰場形勢,實施靈活機動的指揮,因敵變化,隨機處置,能打則打,不能打則不打,始終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上述兩點,是孫子“兵者詭道”之術的精髓。

戰爭是智謀的較量。感性的直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特洛伊人沒想到精緻的木馬中會暗設機關,被西農(希臘人的間諜)花言巧語所矇蔽;曹軍也以一般的作戰心理對待趙雲的空營之策,這是“木馬計”與“空營計”取勝的主要原因。

?投筆膚談·持衡》雲:“善制敵者,愈之使敵信之,欺之使敵疑之,韜其所長而使之玩,暴其所短而使之惑。”意思是說:善於克敵制勝的人,愚弄敵人,使其信()以為真;欺騙敵人,使其產生懷疑;隱匿我軍長處,使敵人疏忽;暴露我軍的短處,使敵人迷惑。這就道出了兵家的權謀詭道的真諦,在於使敵失誤,步入圈套。

?十一家注孫子·王哲》說道:

智者,先見而不惑,能謀慮,通權變也;

信者,號令一也;

仁者,惠撫惻隱,得人心也;

勇者,徇義不懼,能果毅也;

嚴者,以威嚴肅眾心也。

五者相須,闕一不可。

對今天的領導者而言,

“智”就是戰略智慧,有先見之明,審時度勢,能運籌帷幄,多謀善斷,指定方針、計劃,“智”的意義在於“勝人以智”,處處棋高一籌,才能在工作中穩操勝券。

“信”就是誠實和信用,領導人的言行要使人深信不疑才有可能做到令行禁止。這就是所謂“服人以信”。

“仁”即為領導對部屬要有仁慈之心,關心職工的感情,保護職工的利益,才可使組織有較強的凝聚力,這就是所謂的“得人以仁”。

“勇”就是勇敢果斷,知難而進,不怕失敗,不避風險,處事果斷明快,決策及時敏捷,這樣才能及時抓住機遇,實現“趨時以勇”。

“嚴”就是要嚴明紀律,賞罰分明,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而且不僅要嚴一律人,更要嚴於律己,處處以身作則自己持身以正,才能做到“馭眾以嚴”。

二、讀後感

讀完這一部分,受益匪淺,不過在我看來,詭道是把雙刃劍。

這一部分,我不禁初步瞭解了詭道的大致思路,更加懂得如何避免被他人詭道的方式,俗話說得好,只有充分了解敵人,才有可能充分取勝。

後半部分,再一次的重申了將帥的智、信、仁、勇、嚴五大特徵。特別是對於今天的領導人而言,五者相須,闕一不可。

民兵法讀後感篇2

相信大家都知道火燒赤壁的故事吧!它是一個因用火而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孫子兵法》火攻篇對火攻戰術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

在文言文中,“火”既可以做名詞,又可以做動詞。為什麼呢?

我認為,火是被人們使用於戰爭的最佳自然力量!在古代人看來,火是能夠運動的,將“火”作為動詞,能夠完美的詮釋出火的猛烈與毀滅,可見人們對火的畏懼。火極難控制,因此運用火攻之術作戰,固然可以助兵之力,但在使用前一定姚注意火攻的外部條件,例如風向、放火地形等。倘若一個不小心,自己的軍隊就會葬在火的無差別攻擊下,這也是人畏懼火的原因之一。

那麼,既然火如此的不可控,為什麼火攻之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作戰方法、被很多人所用呢?我認為,主要是受時代的侷限。古代沒有大範圍殺傷的武器,只能藉助可能造成規模性傷害的自然力量,如颱風、洪水、雷電、地震等。地震無法預測、雷電無法被人吸引、颱風無法人為操控,這些自然力量極可能未傷人先傷己,於是便只剩下了水、火二者。

水的可控性相對火而言更高,可以通過蓄水、放水以達到殺傷敵人的目的,但水的侷限性較火而言更強。只有敵人在低窪處、且我方蓄了足夠的水量時才能奏效,而且除非敵人並未提前防備,否則會有足夠的時間上船逃跑,因此水在大多數時候只能達到“奇襲”、“困敵”的輔助作用,相對火而言溫和的多。火的可控性雖然比水低,行進方向會被風控制,但可就地取材,且具備遠距離和大規模殺傷對手的能力,因此火攻作為一種特殊有效的進攻手段,作用十分明顯。實際上,現代人在作戰中仍常用火攻、兵器也多於火有關。

?孫子兵法》之火攻篇詳細的描述了孫子對火攻的具體作戰方式、作戰手段的研究。孫子指出,縱火攻敵只是進攻的一種輔助形式,強調與兵力密切配合才能最後取勝,“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告誡強調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用兵者不僅要了解火攻的變化,而且“以數守之”,“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諸葛亮“火攻”戰新野,把曹軍殺的片甲不留,將火攻之術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

民兵法讀後感篇3

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意思就是:

主將對部屬約定戰期與部署作戰任務,要像上屋抽梯一樣,使其有進無退。主帥率軍深入敵境,要像開弓射箭,使他一往無前。燒掉舟船,搗碎鍋灶,以示死戰的決心。對待士卒,要如同驅趕羊群一樣,趕過來又趕過去,使他們不知道究竟去哪個方向。

孫子認為用兵如“登高去梯”,不給退路,逼其就範;且兵如放箭,只要用來射殺敵人,並不指望其回頭;用兵如牧羊,只應聽從主帥的指揮,主人的鞭子就是方向。

當我們剝去“登高去梯”的外殼後,卻發現這一計謀有合理性的一面。因為戰場上兩軍交鋒,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殺,將士兵置於絕地,出於求生的本能,必然會激發他們拼死衝殺的決心,這就是為什麼兵家使用“登高去梯”屢獲成功的根本原因。第二,面對強敵或者是險惡的處境,為了鼓舞士氣穩定軍心,適當採用一些愚兵之策也是很有必要的。第三,從嚴守機密,確保萬無一失的角度來講,對重大的軍事行動可以對士兵隱瞞真情。

孫子說:“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之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濾。”,意思是說,要能矇蔽士卒的試聽,使他們對於軍事行動一無所知;改變作戰部署,變更實施方案,使他們無法知道我的真實意圖;變換營地,迂迴進軍,使人們無法估測我行動的目標。

另外,“登高去梯”之策,不僅可用於自己軍隊內部以激勵士氣,也可用於對付敵軍,以絕其退路。對內,將士兵置於死地,只應激發他們殊死搏殺,而不應斷其援應;讀後感·對外,斷敵軍退路,逼其就範,要防止其困獸擾鬥,狗急跳牆,這是在運用“登高去梯”謀略應把握的關鍵所在。

“登高去梯”原意為送人上樓之後,卻把梯子搬走,使人無法下來,比喻誘使人上前斷其退路。在軍事上指引誘敵人前來取利,待其深入,採用迂迴包圍,迫其就範。或在帶兵作戰中,有意把自己的軍隊置於死地,以激勵其拼死搏殺,對自己的士兵使用“登高去梯”之計。

古今中外有許多成功的戰例。如秦末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秦軍;楚漢井陘之戰,韓信背水設陣擊敗趙軍。

民兵法讀後感篇4

現代商業機會不可謂不多,但並非每個機會都能創造財富而利於企業。如何去捕捉住有利的機會呢?孫子兵法中“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未戰之前,必須要做周密的分析、比較和謀劃,“計先定於內而後兵出”。現代的商業機會多,誘惑大,但如果不經細緻的分析策劃,對於經營目標、經營的計劃、方針以及實施程式、各項監管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做好謀劃,做到心中有數,操之有度,才能使這些機會真正成為企業經營的利益。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這點對人力資源戰略和規劃做出了很好的詮釋,應對日益複雜、變化加劇的外部環境,應對組織內更高的員工要求,組住對戰略已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規劃是一種預測性活動,簡而言之“算也”。一個年度開始時,企業要制定本年度的戰略,對人員需求、培訓、績效考評、薪酬管理等做好規劃、未雨綢繆,就能夠從容應付未來的發展變化。如果什麼都不準備在當今高速運轉的市場環境中,勢必淘汰出局!

孫子兵法中的一些警句,如篇首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千年來已成世人口語,足見其深入人心。

民兵法讀後感篇5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孫子兵法》為春秋時期孫武所著,被譽為“兵學經典”。唐王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應用,公司才能發達。”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孫子兵法》無論是在軍事方面、商業方面、經濟方面還是其他各個方面,《孫子兵法》都起到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孫子兵法》共13篇,分為《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間篇》。在這之中,我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主導思想,是孫子兵法的靈魂和核心。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句話出現在《謀攻篇》中,意為不動用武力,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在孫子看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作戰中的策略。常言道:“傷敵三千,自損八百”,戰爭本身就是損人傷己的事,訴諸武力,損耗極大,破壞也極大,不動武而用軍事威脅、經濟手段等都更有利於本國,當今大多數國家遇到糾紛也很少直接訴諸武力的。歷許多的戰役、戰鬥都是如此。

例如平津戰役。1948年11月下旬,東北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部署,祕密跨越長城入關,會同華北野戰軍完成對北平、天津、張家口、之敵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由羅榮桓、聶榮臻3人組成平津前線總前委。為了使北平這座舉世聞名的古都免遭破壞,解放軍決定讓傅作義率部起義,派出代表和傅作義接觸。由於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督促,傅作義最終順應人民的意旨,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率部起義出城接受改編。同時,解放軍進駐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例。歷史證明,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爭中的策略。一方面避免了許多損失,另一方面又能使敵人屈服。所以孫子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

不使用武力,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這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字面上的意思。以最小的代價,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精力,去得到的結果,以獲得的利益才是這句話的本意。

標籤:讀後感 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