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6篇

讀後感是文學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可以培養我們的文學素養和批判思維,讀後,讀後感可以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6篇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篇1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並且有很大成就的長篇小說。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的作者分別是施耐淹和羅貫中。

這洪太尉獨自一個,行了一回,盤坡轉徑,攬葛攀藤,大約走了數十個山頭,三二多里路,腳痠腿軟,正走不動,口裡不說,心裡卻在想道:“我是朝廷貴官公子,在京師時重茵而臥,列鼎而食,何來穿草鞋,走這般山路!只他天師在那裡,卻叫下官受這般苦!”又過了一會,只見山凹裡起一陣風,風過處,想那松樹背後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個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只見大蟲望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咆哮了一回,就往山下跑去了,這時洪太尉叫到:“皇帝御限,差俺來那裡,叫我受這般驚恐!”當我看完這一回的時候,我感覺到洪太尉的性格,就在這一段被作者表達的如此完美,洪太尉他的性格暴躁,沒有耐心。

在我看來沒有耐心是成不了事的,反而還會惹禍,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耐心和平靜。耐心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十分地會去包容別人,體諒別人!平靜會讓人覺的你是一個鎮靜的人,在最慌亂的時候不會慌忙,是一個讓人感覺很有安全感的人。反而洪太尉在這個故事中給人的感覺恰恰相反。

讀了水滸傳第一回我明白了,做人千萬不要急切,太過於急切反而無事可成!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篇2

繼杜鵬程的《保衛延安》以後,吳強的長篇小說《紅日》4在用藝術形式表現重大戰役方面作了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為情節的發展主線,體現出作者對現實戰爭小說的史詩性的藝術追求,即發奮以巨集大的結構和全景式的描述展示出戰爭的獨特魅力。

這三次戰役中,解放軍有敗有勝,各具特點,作家的描述也有略有詳,各有側重,在敘述歷史事件的過程中,體現了其在小說結構上的匠心。作品採用先抑後揚的方法,先以漣水撤退來表現當時國共雙方力量的懸殊和解放軍面臨的嚴峻形勢。發生於1946年底的漣水戰役,以國民黨軍隊攻佔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而結束。漣水撤退在整個國共軍事衝突中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作家將它一開始就展此刻讀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懸念和吸引力,使後面戰事的發展成為讀者共同關心的焦點。

而且,作家透過解放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既形象地表現了當時山東戰場上力量的強弱比較,為解放軍的最終勝利造成強烈比較,以說明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進一步刻劃國共雙方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鋪墊。作家一開始就把解放軍放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絕境之中,這樣的結構佈局在當時習慣於描述解放軍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文學作品中顯得獨特而又真實,體現出這位戰爭小說作家在當時的時代共名下對錶現現代戰爭的獨到眼光。然後,作品再以萊蕪大捷的勝利作為過渡,最後以集中描述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黨王牌軍74師到達高潮,三次戰役雖有主有次,卻渾然一體,作家在對歷史事件的敘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對時代共名的印證和闡述:即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現代革命戰爭,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經過了無數的犧牲,最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長篇小說,《紅日》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中更重要的貢獻還在於:在應和時代共名的同時,小說在戰爭觀念和小說美學上體現出來的創新性和探索性。 轉載請註明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慨於毛主席的軍事思想,不禁欽佩於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那是要多團結的軍隊才能做到啊!戰士們,你們在槍林彈雨中堅守陣地,真不愧是驚天動地的英雄。你們在戰爭中逐步克服缺點,不斷前進,為中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你們是人民的驕傲!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篇3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腐朽。這本書故事情節曲折,人物特徵鮮明,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大宋內憂外困的時期,出了一批英雄好漢,他們就是梁山泊好漢。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也許,就是天意把他們派下來拯救大宋的。

梁山好漢其實有很多優點的,比如說忠義、勇敢、團結等。忠義是梁山泊好漢的最大優點。他們始終都堅持忠義這個做人原則。而宋江則是他們的領軍人物,他的忠義無人能比,在他被刺時,同伴們不想讓他受苦,他為了盡到忠義,毅然地說不,甘心為國去死,他的忠義已經超越到不分敵我,連對敵人的頭領,宋江也照樣盡到仁義,親自鬆綁、敬酒,好酒好菜款待,令人感動至極。

他們另一大優點就是勇往直前的性格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在劫取十萬生辰綱這不義之財時,他們巧扮客商,酒中下藥,使押送的軍士毫不反抗,就把這大筆金銀送給了他們。在徵集好漢們劫財時,沒有一個人因為擔心後果如何而不敢參加的。在官府追捕時,他們勇敢地衝上前線,為了自己的一腔熱血和滿膺憤怒戰鬥。因此,每一次的戰爭大局總是以梁山泊好漢告勝而結束。

當然,團結友愛也是他們的另一個優點。為了救出無辜受害坐牢的同伴,他們奮不顧身,努力地殺出一條血路,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救出被困的同伴。正是因為他們團結合作,所以才能無敵不克。梁山泊好漢並不是那麼完美,但他們懂得互補其短。

比如,在莽撞勇敢的李逵辦事時,總會有謹慎膽小的燕青相陪。他們會合理地安排各自的工作,盡其所能。他們把李逵放在陸軍前線,把張順放在水軍前線。他們之間也有誤會與不理解,但從沒冷臉相見,總是心平氣和的解決了。在李逵鬧事後,他聽到假宋江干出的壞事,便去找宋江。得知真實狀況後,負荊請罪。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團結,所以才構成了牢不可破的群眾。

我們就應學習梁山泊好漢,做一個忠義、勇敢、團結的人。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篇4

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被戰火燒的已經殘破不堪可看上去卻依舊鮮豔的紅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頂。山下,一片歡聲雷動,士兵們高舉著槍桿,慶祝著戰爭的勝利。

腦海中的畫面最終定格在了這裡,看完了《紅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復平靜,心中彷彿有一團熊熊的火焰,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而燃燒,在為那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而燃燒!

?紅日》是一部以解放戰爭為背景,堪稱中國軍事文學創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書籍。書中由我軍軍長沈振新率領的一支英雄部隊串起,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與國民在漣水、萊蕪、孟良崮三次戰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戰。在這場戰役中,號稱國民十大王牌軍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賁御林的第七十四師幾乎全軍覆滅!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處遁。從中,我體會到了解放軍們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捨生取義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她永遠是中國人民最堅強的後盾,永遠是最閃亮的那顆星星。

看我這本書,我覺得我們這一代該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偉大的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換來的,流了那麼多血,犧牲了那麼多生命,我們難道不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嗎?反觀現在的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後,似乎只記得吃喝玩樂,完全沒有高三時那種拼搏的精神。面對挫折,也少了份勇氣。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選擇自殺。革命先輩們那種堅強、拼搏的精神去了哪裡?還有現在瀰漫全國的考公務員熱,多少人擠破了腦袋要往裡鑽。為什麼?因為公務員待遇好,工作又輕鬆。這正好對上了現在年輕人的胃口。現在的年輕人怕吃苦,都希望過上好的日子。他們真應該好好學習學習共產黨人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組織,進入資訊化時代。我們有過勝利,但也同時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作為接班人的我們,我們怎能以這樣的面貌去接過前輩手上的旗幟。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樹立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同學們,我們的肩膀上抗著的,是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使命,我們一定不能辜負了前輩們對我們的期望,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篇5

?格林童話》這本書是由雅可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合寫的,你們可能以為他們只寫童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他們研究範圍涉及到語言學、哲學、文藝學等諸多領域。

他的故事素材來源於三種,

第一種是巫術/神魔童話,如《石竹》、《白雪公主》、《熊皮人》等;

第二則是動物以及動物與人的故事,如《小紅帽》、《狼和七隻小山羊》、《貓和老鼠交朋友》等;

三是常人童話就像中國的“民間故事”一樣,《月亮》、《三兄弟》等都是這類作品。

他寫作的特點也有三點。首先,格林童話充滿了浪漫詩意的想象。比如,月亮可以一小塊一小塊地被剪下來;一睡就是一百年;胖僕人能一口將大海的水喝乾……。其次,這些童話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溫馨。因為格林兄弟早年喪父,青年喪母,兄弟倆人相依為命,共同經受了人世間的憂患困苦,因而更加懂得人間的溫情,如《三兄弟》……。最後,也是格林童話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讚美勇敢、機智的人物,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宣揚善良必將戰勝邪惡的主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了。

故事大多圍繞四個主題敘述的。好有好報,惡有惡報;誠實守信;貪心貪婪;心地善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典型作品有《小紅帽》,大灰狼雖然吃了小紅帽和她的祖母,但被獵人剪開了肚子,最後死了,小紅帽和她的祖母也得救了。誠實守信的代表作有《青蛙王子》,小公主雖然答應和青蛙成為朋友,可真正要她做,她卻猶豫不決,不守信用。貪心貪婪的典型作品是《漁夫和他的妻子》,因為漁夫妻子無止境的貪婪,最後還是使自己一無所有。心地善良的代表作有《金鵝》,白髮矮人只所以總是幫助小傻瓜,都是由於小傻瓜心地善良的緣故。

這些精彩的童話故事確實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格林兄弟能寫出這麼多,這麼好膾炙人口,流芳白世的作品,真讓人敬佩呀!

經典名著閱讀讀後感篇6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心在山東身在吳》是明代小說家施耐庵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寫了宋江被髮配到江州後的憂鬱心情,表達了他想要實現其“凌雲志”的迫切願望。這也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小片段。

?水滸傳》乃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生動詳細地描畫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他們各懷絕技、性格鮮明。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賽霜駿馬騎獅子,出白長槍掿綠沉;管軍提轄使青面獸楊志:雕鞍玉勒馬嘶風,介冑層稜黑霧蒙;青衣道人入雲龍公孫勝:青羅傘蓋擁高牙,紫騮馬雕鞍穩跨……

一百零八將,從性格到長相,個個千差萬別,可無論是獨一無二的配裝,還是戰場上的雄姿英發,似乎每一根汗毛都散發英雄的光芒。及時雨宋江、矮腳虎王英、小溫侯呂方……這些朗朗上口的稱號,盡顯他們獨特的好漢氣概,又讓人過目不忘。然而這些英雄都有著共同的本色,那就是忠義兩全。

忠,是什麼?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說到忠,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李逵對宋江可謂是忠心耿耿。小到宋江想吃魚,李逵就為他去抓。大到宋江要攻城池,李逵為他兩肋插刀。雖然最後是宋江殺死了李逵,但我知道,李逵始終是無怨無悔。因為他知道,是宋江帶領著其餘的一百零七位英雄走上正確的道路。於情,於理,這位黑大漢的忠誠,就像一把燒得滾燙的鐵鉗,深深烙在我的心裡。

義,又是什麼?義,謂天下和宜之禮。一百零八位英雄中,可謂個個都是講義氣的好漢。他們為朋友赴湯蹈火,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為一個“義”字;他們為民除害,出生入死,就是因為一個“義”字;他們為國抗遼,奮不顧身,還是因為這個“義”字。“義”雖然只有三畫,但這是英雄們用生命與鮮血寫出來的。雖然他們最後沒有把忠義發展到極限,盡心報國,英雄們或生、或死、或虜、或別,但是,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誰都沒有辦法挽回歷史的悲劇。

讀完《水滸傳》,眼中、耳中仍然都是英雄們在談笑風生,看著他們為自己的理想奮鬥是多麼令人羨慕。做一個家喻戶曉的蓋世英雄,應該是每一個男子漢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