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3篇

眾多的書籍中,大家能找到一本自己甚是喜愛的書一定都十分不易,是不是都有寫一篇讀後感了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2022《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3篇

2022《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1

少有人走過的路中,特別強調:自律,<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一——自律。

自律的定義: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逃避責任、得過且過,對需要付出改變的困難假裝視而不見,直到某一天釀成無法承擔的結果,這是人性的傾向。

我也有這方面的傾向。

以為自己的自律性比較強,但是,實際上,是對自己很多缺點視而不見,抱著“僥倖”的心理。

問題一:上班遲到或者早退,或者上班的時候偷溜出去辦自己的事卻不和領導打招呼。

我如果有任務在肩,一般都會很上心,會把任務完成得很好。可是,總有時候是沒有那麼多工的。遇到這種時候,我就很容易犯“上班遲到或者早退,或者上班的時候偷溜出去辦自己的事卻不和領導打招呼”的毛病,表現得非常不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從此刻開始,我要好好改正我這個毛病。

以後做到:

1、上班不遲到、早退,外出要請假;

2、及時提交週報;

3、定期向領導反饋工作進度;

4、在沒有具體的工作任務的情況下,多瀏覽行業網站,學習行業知識,而不是總上網!

問題二:早上起床後太拖拉,結果,常常弄得自己遲到、孩子遲到

最近,這個毛病有點改善了。比如,通過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第二天早上的東西,這樣可以使得起床後一切變得有序些。不過,還是速度有些慢,今天早上,收拾自己花了足足40分鐘。以前,包括忙亂地裝那些上班要帶的東西,大概需要40分鐘,現在,不用那麼忙亂地準備上班要帶的東西,卻還要40分鐘,看來是手腳速度太慢了。需要提高效率,最好30分鐘內全部解決。

問題三:情感上太依賴別人,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存在。

最近這個毛變也有些改善了。通過晚上有計劃做的幾件事,感覺生活更充實,內心更加穩定了。這需要堅持。另外,還要增加一點:

2022《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2

像書名一樣,如果是二十歲的我看這本書,大概會摔書,大概也切合這本書的書名《少有人走的路》,因為要讀完這本書本身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和延遲自我滿足的能力。

書中大部分內容描述的是是什麼的概念,很少描述為什麼或者對其一筆帶過,案例的主要作用是對是什麼的解釋,而不是為什麼活著怎麼樣的解讀。

讀者如果缺乏對進步的強烈願望,很難從這些抽象的文字中建立堅定的自律和自我約束意志,不具體的比喻又進一步加強了這種抽離感。

我經常有的一個感覺是,很多道理我們都懂,要做到卻很困難,就像我們總因自己亂髮脾氣責怪自己,卻無法控制自己下一次的歇斯底里。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脾氣暴躁的深層原因,只想想辦法把脾氣壓制住,卻往往適得其反,更添痛苦。瞭解自己的缺陷來自於原生家庭,並對了解某些行為對與錯相對來說是容易的,瞭解自己性格的形成複雜得多,卻很有必要。只有把問題的癥結開啟,才不會一再發生類似的事件,身心俱疲又對自己一次次失望。

描述應該怎麼樣和不應該怎麼樣,對大多數人來說,更像是說教,讓人很容易產生抗拒感甚至不信任感。具體的行動和事例的支撐對觀念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就像現實和理想之間的橋樑,讓人看見可以實現的可能性,才有動力作出改變。

與此同時,作者提出“真正的愛”的概念,當我們擁有真正的愛時,就願意推遲滿足感,做到自律和自我約束,不任由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愛是心智成熟的前提。

去理解對方,站在他們的立場體會他們的感受,對之表示理解,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理解對方,對患者很重要。這一點,和現代心理學的觀念也是十分一致。

因為某些原因,我一直在和自己作鬥爭,但是越是鬥爭,越恐懼,越想逃避,結果越陷越深。一邊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早日“做個正常人”,一邊又不停受挫,對現實越來越失望。直到這幾年,接觸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才慢慢對自己有了瞭解,也慢慢放鬆了心態,接受自己的缺陷,不再和自己作對,對外界的看法也更寬容。

書籍真是個好東西,人與人的理解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從書籍裡,我找到了多年不曾體驗過的被理解和鼓勵,也找到了面對人生的勇氣。不敢想象如果沒有書的陪伴,我現在會過得怎麼樣。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從書裡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2022《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3

21世紀是心理學的世紀,但有許多人心智不成熟。如果說以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溫飽問題,那麼今天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我認為任何人都該讀一讀《少有人走的路》,在M.斯科特。派克的淡淡敘說中感受這本暢銷20餘年的心理書的真正魅力。

“自律”被作者分為幾大類,但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一個例項引發的思考。一個女財務分析師因經常拖延工作而去向心理醫生求助,但他們始終找不到原因,直到作者無意當中的一個問題解開謎底“你喜歡吃蛋糕嗎?”因為這位分析師喜歡將工作像吃蛋糕先吃奶油一樣,先完成容易的再去完成困難的事,導致她整體速度極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注意,先苦後甜固然比先甜後苦更有利,但人們止不住先嚐甜頭的用功,往往事倍功半。這種習慣如果不在童年時養成,長大便無法改善。所以導致拖拉,中國的許多學生會產生這種行為,往往是因為貪圖一時安逸而造成的。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們至關重要,家是人們的第一所學習,也幾乎決定了孩子未來生活的發展趨勢。有許多父母習慣用嚴厲的體罰教訓孩子,本質上不上教育,而是發洩怨氣和不滿。這樣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問題少年。所以,父母應當學會關愛孩子,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能對症下藥地解決孩子的疑惑。讓孩子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當然忙於工作無心照顧孩子的家長也會使孩子不懂自律,無法無天。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只有孩子在童年時能得到父母的愛和照顧,長大後內心才會擁有安全感。

在我們六年級之前,常會拉著父母不斷地說話,沒完沒了,滔滔不絕,往往父母會不理睬或假裝傾聽,實際忙自己的事以及有選擇性第傾聽。但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這些方法明顯不合適。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有個人思想便更加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傾聽。用心傾聽,是一種愛的行為,能從孩子口齒不清,語句不通中品味更偉大的不同,從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發掘不平凡之處,將個人想法放在一旁,儘可能低體會說話者的感受,使彼此得到自我完善、

為什麼人人都愛逃避問題?是因為我們心智還未成熟,本書作者點明瞭一個人們從來不敢說的,也不願承認的話:幾乎人們都有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是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但我們不能逃避它們,而應該勇敢滴面對自己的問題,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標籤:讀後感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