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五篇

但凡有所謂的普通讀者圈的存在,《理想國》就必然流行。那麼看了《理想國》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五篇,以供參考。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五篇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

自我剋制最重要的是做到剋制飲食等肉體上享受的慾望。

我們必須先要知道正義究竟是什麼,正義給正義者帶來什麼利益,不管他被認同是正義與否。

故事和詩無非講的就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事情。

精心培養的人或是期待成為好人的人,我們就應該反對他們模仿女人,女人經常容易和丈夫爭吵,不敬鬼神。(這是蘇的侷限,當社會分工不同男女承擔的責任也不同。好多時候我們身邊的人就是我們的鏡子,當你覺得別人煩很有可能你身上就有他的影子。好多時候我們更善於推卸責任,而不是耐下心來,看看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

吃飽飯之前講道德還是吃飽飯之後講道德?(看起來一定是吃飽飯之前講道德,可是如果連基本的需求都滿足不了,又怎麼講道德呢?但是如果一定要在吃飽飯之後講道德,那為了吃飽飯之前如果不擇手段差別未免太大了。但是有好多情況是如果你先講了道德就會吃不飽飯,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好多東西是一定要堅守的。)

人最愛的東西往往都是那些與自己利益相關,關係到自己得失的東西。(最近有了新感悟,越在乎越容易失去。在乎也要有分寸,因為我們的潛意識裡總會計較,總會尋求平衡。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盡力爭取沒有錯,但是沒有了分寸感真的得到了也不會快樂。)

貧窮和富裕都會讓技藝退化。(蘇這裡是說如果貧窮,我們容易為了富裕而忘了本心;如果富裕便會有更多的慾望,不在滿足於技藝本身。這裡的技藝就是上次提到的技能,掌握技能之後無論你貧窮還是富裕,你都有選擇的權利。)

人應該具備的四種美德: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

每個國家裡的人只做分內的事。每個人不做別人的事,也不讓別人做自己的事。(最近看了一部有意思的日劇《逃避雖然可恥但卻有用》,本來女主人一人承擔所有家務,後來因變故男主失去了工作女主從家庭主婦到外出工作,兩人商量分擔家務。有一天女主因為工作讓男主做飯,結果男主哪裡做過這麼多的家務,忘記了做飯的事。等到女主回家的時候失望極了,隨後又作出反省: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我沒有做好為什麼要責怪你。好多時候我們不願意直面自己內心而找出一大堆理由欺騙自己,最常用的就是指責別人。)

慾望的最終目的在於得到,它不會有太多其他的要求。大家都希望自己得到的東西是好的。(可是哪有那麼多好的東西,有些東西呢真的未必好,只不過一些聰明的商家利用了我們的虛榮心。)

一個認為自己待遇不公的人,他的情感也會因此激動發怒,隨後他會站在自己認為正義的那方併為其作戰,他會很奮力的爭取勝利。

好多小孩子一出生就充滿了憤怒,很多孩子從未使用過自己的理智,大多孩子使用理智都已經是很遲很遲以後的事情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真的很重要,誰的生活都不容易,自己得為自己負責。)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的真是一點不錯。一本好書就可以讓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書可以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讓人豁然開朗。是書讓人類走上了進步的階梯,有了今天這欣欣向榮的世界。書這無聲的預言家,預知著未來,預知著中國的夢。讓您快速寫好讀後感。本欄目包含中外名著讀後感範文以及最新的優秀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誌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啟發又有異議。

我沒想到,我隨意讀的一本書,竟讓我邂逅了這位古希臘大哲學家;我也沒想到,正是他,讓我從新對身邊的很多東西有了新的認知;甚至讓我對快樂,幸福,痛苦,善,正義,勇敢,激情,慾望,智慧,愛情等有了新的定義,而正是這些新的定義,讓我多多少少地掃去了那些舊的理念,開始往另一條曲徑去通幽,而且,因為我不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我是個無神論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選擇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勞孔,總是贊成蘇格拉底的,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樂的,正義是善的,慾望與激情是惡的,而理念與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組合,愛要是蘇格拉底或伯拉圖的似的愛,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義的事,不做獨裁者。但我不贊成天堂與地獄會接納好人與壞人,靈魂也不會脫離肉體而存在,更不會不朽,而且統治者不一定是哲學家,雖然他可能不是指我們現在的哲學家,但絕對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現在可以說為什麼要感謝他了,其實我那兩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認同著物質與金錢是最好的快樂,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屬於現在大多數人所預設的幸福之上,並把他作為一種追求。怎麼說呢,就象伯拉圖在理想國所寫的,我是金,銀,銅的混合體,雖然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個最好的比喻,他們在我靈魂裡不協調的運作。可是,蘇格拉底說,可以讓善駕御其他兩種,這是可行的,而且,我所要的東西,就是那種,當然,哪一種,這是我的一個理念。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

《理想國》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柏拉圖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那我們在欣賞這部作品時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下面是學習啦為你的理想國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用。

《理想國》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柏拉圖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這是對柏拉圖中期思想的總結。柏拉圖的《理想國》是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可以說這個城邦是歷史上“烏托邦”的開山鼻祖。

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而這些在《理想國》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柏拉圖是通過對正義的深入探討。

《理想國》在討論到城邦的建設的時候,首先說的就是人的正義問題,在柏拉圖的理解中,他認為我們如何去理解正義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個城邦的正義,如果我們,在我們一個直白的理解中,我們認為一個人的正義是最重要的。

就是說,有個人才有國家的一切,在一個認同個人主義的時代中,在自由主義的思想的指導下,這樣的想法是沒有什麼不對的,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我們要知道柏拉圖寫作的背景和寫作的意圖,所以從一個城邦的建設意圖出發,城邦的正義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服從城邦的正義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時候,個人正義往往應該讓位給城邦的正義的,所以,我們在理解柏拉圖所說的“先寫大字,再寫小字”的言論是從城邦的理念出發的,因為他認為城邦才是最重要的,那個時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情況下,個人的一切才是有保障的,因此我們要把城邦的正義和個人的正義充分理解,如果我們僅僅是從個人正義的角度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的話,那樣的話,我們的理解是偏激、狹窄的,那樣的話就很容易誤解柏拉圖的意思,在當今社會,理解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是我們正確理解柏拉圖的一個重要因素。

理解兩者正義之間的關係後,我們現在來理解柏拉圖的正義觀念了,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明顯的提出正義的概念是“個人做自己分內的事情”。或許是我們這樣的理解,在柏拉圖的意思中或許認為,人本來就是有區別的,等級的劃分並不意味著一定是級別的劃分,或許是秩序的要求,因此柏拉圖要建立自己城邦的時候,他不能不考慮到一個城邦對於秩序的要求。此外柏拉圖關於人應該各做各的事情是基於人本身的內在素質,或許換個說法是每個人在他生來就有自己屬於自己的稟賦,而他的稟賦決定了他所應該從事的事業,那是正義的。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

《理想國》是一本哲學思想與政治理想交織的煌煌鉅著。無怪乎一次辯論課上,我提到這本書一個學期的時間也讀不完的時候,沈友軍老師補充說這是一輩子也讀不透的大書。它通篇充斥著哲學的智慧,飽含著政治思想的精華,這體現了柏拉圖畢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應為哲學家,哲學家應為政治家,政治家應為哲學王”。

《理想國》一書,討論的熱點是正義哲學的問題。蘇格拉底與克法洛斯、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智者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們先後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蘇格拉底一一進行了駁斥,並最終得出了正義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沒有僅僅落在關於個人正義的討論上,柏拉圖其實著眼於城邦的正義。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並將這條正義原則歸結為:“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裡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或“每個人都作為一個人幹他自己份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然,柏拉圖的城邦是不是所謂的眾生平等,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的人人平等的國度。他所謂的城邦是分等級的,也就是城邦分為王權、軍人、勞動者。

柏拉圖是如何確立“政治家應該為哲學王”的思想的呢?根據史料,柏拉圖應該是經歷恩師之死後,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敗,才得以萌發政治家應該是“哲學王”想理。在他為實現理想政體而遊歷的12年中,在遊歷塔侖它木時結識的當地民主政體的領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主要代表阿啟泰(Archytus),則為他的“哲學王”理想,提供了現實的雛形。阿啟泰本人,既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又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

柏拉圖的《理想國》問世雖已有千載,卻仍然是人們討論的焦點。它引領了一股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國家的思想潮流,可謂功莫大焉!

柏拉圖《理想國》讀書筆記

西蒙尼得說“正義是欠債還債”。

蘇格拉底打比方:譬如說,你有個朋友在頭腦清楚的時候,曾經把武器交給你;假如後來他瘋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會說不能還給他。如果竟還給了他,那倒是不正義的。把整個真情實況告訴瘋子也是不正義的。當原主頭腦不正常的時候,無論如何不該還給他。

這樣看來,西蒙尼得所說的“正義是欠債還債”這句話,是別有所指的。如果雙方是朋友,又,如果把錢歸還原主,對收方或還方是有害的,這就不算是還債了。那麼,我們欠敵人的要不要歸還呢?

有人理解認為:朋友之間應該與人為善,不應該與人為惡。敵人對敵人所欠的無非是惡,因為這才是恰如其份的。

蘇格拉底理解認為: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這就是他所謂的“還債”。

至此一段,可看作暫時對“什麼是正義”的認可。

而接下來,則是漸進討論“正義有用與無用的時候”。

蘇格拉底得出的一觀點:正義平時在“訂立合同契約,合夥關係”在滿足這些需要,獲得這些好處上是有用的。

蘇格拉底把“正義有用的時候”趨向於“靜”的狀態,或者可以說是“和平”的狀態。他讓對話者的思想糾結:當你要妥善保管錢、盾、琴或者其他東西暫時“靜”的時候,人們合夥,正義的人才是一個較好的夥伴,但在利用這些東西的時候,商人、軍人、琴師的技術就更有用了。可以認為,正義在你所信任的人或事物上是有用的,像聯友。

因此蘇格拉底反問道:這麼說,所有的.事物統統都是這樣的嗎?——它們有用,正義就無用,它們無用,正義就有用了?如果正義僅僅對於無用的東西才是有用的,那麼正義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了。

至此,我看的還是有點不著邊際,似是而非。難道正義不能存在於“對抗”“分歧”“戰爭”的狀態。儘管,確實很多戰爭的發生從第三方態度來說沒有誰方正義之戰說。所有戰爭的發生,都沒有“正義”存在可言?

接著,蘇格拉底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明:對於那些不識好歹的人來說,傷害他們的朋友,幫助他們的敵人反而是正義的——因為他們的若干朋友是壞人,若干敵人是好人。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就剛好跟西蒙尼得的意思相反了。

蘇格拉底看似自然而然,毫無痕跡地把“敵人”和“朋友”放大了。這樣看來,這裡的關係是絕對的一對一,是兩邊的位置,不存在任何中立方。舉例說:A和B是對抗方,C、D、E。。。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在A方,要麼在B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