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赤壁200讀後感優秀7篇

編輯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我們對書上情節的分析,其實有很多同學都會選擇在讀書後寫讀後感來記錄自己的感受,有美篇範文網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赤壁200讀後感優秀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赤壁200讀後感優秀7篇

赤壁200讀後感篇1

今天,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又一次品讀了《赤壁之戰》這篇課文,有了更多的感傷。

這篇課文選自羅貫中的著名小說《三國演義》,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話說曹操豪情滿懷,揮師南下,想要奪取江南,吞併東吳,消滅孫權、劉備統一中原。孫權與劉備聯合,率軍在赤壁與其相抗。黃蓋獻上火攻之計,周瑜、黃蓋又連施苦肉計,再使闞澤去送詐降書。後來火燒赤壁,曹軍損傷無數,只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曹操呀,你為什麼會輸得如此慘烈呢?是兵力不夠嗎?難道你八十萬大軍還勝不過孫權的三萬人馬,頃刻間就灰飛煙滅了嗎?是軍隊士氣不振嗎?想你曾破袁紹、斬呂布,一路高歌,勢如破竹。

也許是你輕易信人,先是中了龐統的連環計,再是信了闞澤的詐降書。曹操啊,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不過龐統的連環計;也許因為你們是遠來之師,一路跋涉,筋疲力盡,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勞;也許是你們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擁有長江天險,才會牽著你們的鼻子走;也許是你太輕敵,仗著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也許是你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別看在陸地是精銳之師,所向披靡,無戰不勝,可一到像長江這樣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烏合之眾了;也許是諸葛亮太聰明,東風有意周郎便呀;也許……

曹操呀,你的敗給現代人留下了不少疑問,至今仍有許多人在爭論,你的敗到底是必然的,還是天意呢?

赤壁200讀後感篇2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本篇小說主要從黃巾起義,終於到了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裡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裡面的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是《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謙虛謹慎、濟世愛民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病逝於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是關羽,字雲長,全稱關雲長,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英勇善戰,他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是軍中猛虎,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可謂是血性男兒,鐵血精英,義字當頭啊!關羽對劉備忠心無二。即使曹操給了他很多的好處,但他只認兄弟情義,堅決要回去。

從這本名著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阿斗的江山——白送。

我要學習諸葛亮的忠心耿耿,關羽的英勇忠義,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魯肅的思度巨集遠,孫權的明事理、辨忠奸……做一個正直的人。

赤壁200讀後感篇3

讀了《赤壁之戰》一文,感慨頗多!

話說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於是吳蜀聯合抗曹。由於敵眾我寡,孔明周瑜竟不謀而合,決定使用火攻。先是“鳳雛”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曹軍用鐵索把船隻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再是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曹;最後孔明在七星壇上祭東南風,正好,三天三夜後風起。風起時,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裡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本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逃跑。孔明在岸上設連環計,殺得曹操四處逃竄,最後只剩數十人。在華容道上,關羽念及舊情,放曹操一馬,曹操逃走了。

曹操為什麼會輸得如此慘烈呢?是兵力不夠嗎?難道他的百萬大軍還勝不過孫權的三萬人馬?是曹操輕易信人,先是中了龐統的連環計,再是信了闞澤的詐降書;是曹操太輕敵,仗著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掉以輕心使曹軍大敗;曹操的多疑也是失敗的重要所在,他領著殘軍敗走赤壁後,看著煙霧騰騰的小路和風平浪靜的大路,懷疑是諸葛亮在引誘他,於是偏往藏有埋伏的小路前行……這也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僅僅要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學會做任何事都不能夠掉以輕心,不能夠聽信他人未經過證實的話

赤壁之戰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回頭想想,獲勝頗為艱難!諸葛亮聰明的神機妙算、巧借東風;龐統連環計;黃蓋苦肉計;周瑜足智多謀、各種計中計……貌似缺了一樣想取勝都是萬般艱難。可以說,赤壁之戰是靠團體的力量戰勝了曹操。

在日常生活中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團體可以互相幫助,把缺點彌補

赤壁200讀後感篇4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俠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現在國中,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赤壁200讀後感篇5

?火燒赤壁》也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這是歷史上著名一次一次以少勝多的恢巨集戰役,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智者之間謀略的較量,讀完讓我有很多收穫。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東漢末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想去攻佔南方的東吳。這時候諸葛孔明經過舌戰群儒,說服了東吳一同對抗曹操。我認為這場戰役的成敗有幾個關鍵點:

一、曹蓋的詐降,這是東吳周瑜的謀略;

二、戰役那天的風向對東吳非常有利;

三、曹操採用了鐵索把船隻全部串聯起來,用來穩定船隻;

四、曹操部隊都是北方人,大多數不熟悉水性;

五、曹操疏忽大意,過於自信。

這是我總結出來的曹操必敗的幾點因素。

可以說吳蜀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即傳說中的“諸葛亮借東風”,地利即水上作戰,這是東吳擅長的,卻是曹魏的弱點,人和即東吳和蜀國的同心,以及周瑜與黃蓋上演的“苦肉計”,可以說曹操的失敗是必然的。曹操的鐵索連船是條妙計,但當黃蓋架著小船點上火,衝至曹操大軍的大船時,這場戰鬥就可以定輸贏了。

赤壁之戰對於我們今天也有著同樣的影響和意義,意義在於做事情時要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去分析問題,就像周瑜一樣用swto分析,分析自己的弱點,自己的優勢,敵人的弱點和優勢,針對性的解決。這就是我讀《火燒赤壁》的感想和心得。

赤壁200讀後感篇6

上午還是陰沉的天氣,下午竟然放晴了。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得只想好好睡上一覺,不辜負這大好韶光。懶散地翻了翻手邊的書,恰好翻到《後赤壁賦》,我覺得這就是傳說中的“邂逅”。

二遊赤壁,從“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似乎天地不曾變化,又似乎已有什麼不同之處了。蘇軾的心境,又起了何種變化,幾分相似,幾分不同?

忽然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

一個老和尚看著廣場上飛揚的紅旗,問他的徒弟:“你說,旗,動了嗎?”

小和尚看著旗,想了一會兒,答到:“動了。”

老和尚微笑著搖了搖頭,說:“不,旗,沒有動;是你的心,動了。”

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對這個故事一頭霧水,不甚明白。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和尚誠實地說出了所他看到的東西,可是老和尚卻意味深長地否定了。而在他那充滿禪意的微笑裡,又藏著些什麼呢?

後來學了《赤壁賦》,看到了蘇軾那句“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於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麼。

變與不變是相對而言的,那麼動與不動,也絕非定論。它更突出表現的是一種境界,也就是一種全新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得失觀。

禪機,或許只是山水依舊後的淡定。慧根,或許只是大起大落後的頓悟。皈依,或許只是紅塵碌碌後的清明。而佛曰的不可說、說不得,或許只是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後赤壁賦》裡也出現了類似的感覺,但它們卻是“道”字的延伸。

道家的羽化登仙是虛幻縹緲,難以捉摸的。

我不清楚“羽衣翩躚”是怎樣的一種逍遙灑脫,我不明白“玄裳縞衣”是怎樣的飄然神祕,我更不懂得“燁然若神”該是怎樣的一種風流韻態。因為道的出現,本身已經有太多的迷。

但於我本身,乃是通道的,我想“心凝形釋,與萬化合冥”,應該也是一種道的體現吧。都說“道可道,非常道”,但是真正能夠去闡述“道”的人,卻始終是少之又少。

從這點上來講,我覺得,蘇軾應該是懂道的,但他又是採用的極為含蓄的手法來敘述他心中神聖的道的,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猶抱琵琶半遮面”才使道如此迷人,令無數人窮盡一生,只望觸其一角,而仍甘之如飴吧。

赤壁200讀後感篇7

爸爸給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故事書,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火燒赤壁這一章。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曹操率領大軍攻打東吳和劉備,東吳和劉備根本打不過曹操,於是他們就決定聯合起來抗擊曹操,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

故事的經過是曹操攻打東吳和劉備,諸葛亮勸說東吳聯合抗擊曹操,但是曹操的軍隊人太多了,諸葛亮和周瑜想到了一個辦法,使用火攻,才能打敗曹操,於是他讓龐統用連環計去騙曹操,曹操上當了,但是沒有東南風,火攻的計策沒有用,周瑜急的都生病了。最後,諸葛亮決定在七星壇借東風,周瑜飛快的準備好了軍隊和戰船,準備火攻曹軍。

當我讀到曹操的戰船被熊熊的大火燒著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呈現了一個無比慘烈的戰爭畫面戰船、戰馬和士兵全身都是火,紛紛跳進水中,戰爭是多麼的殘酷啊!

諸葛亮早就料到曹操會大敗,會忘華容道跑,我真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曹操跑到華容道後,先被張飛殺的丟盔卸甲,再被趙雲衝殺一陣,所剩的兵已經不多了,最後碰到了關於,關於心地善良,放走了曹操。諸葛亮知道後,只好行刑軍法,所有人都未關於求情,諸葛亮只好放棄。

一代代英雄的故事,將會永久的流傳下去。

標籤:讀後感 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