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7篇

所謂心得體會是一種能夠記錄我們對事情看法和感受的文字,要認真對待,正視好個人的內心,我們才能將心得體會寫得更有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7篇,感謝您的參閱。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7篇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篇1

學校與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動都是讓孩子們能夠幸福成長,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聯絡,和諧統一發展,教育才有可能發揮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進孩子幸福成長。

然而所有這些巨集觀的道理都應該從微觀的細節入手去做。楊老師的講座深入淺出地給我們介紹眾多細節。“五個一”每一個“一”都是細節,都可能被忽視。需要家長和老師都重視起來。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說明,古人早已認為學校和家庭教育是一體的,家庭和學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難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和孩子有著血緣關係為基礎,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動人。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觸時間最多,瞭解最細,所以父母能根據孩子的實際進行鍼對性的教育。而學校具備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教師也經過專業訓練,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有計劃、有系統,從而更專業地培養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學校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長,如能進行優勢互補,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幸福成長。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篇2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容易生疑的知識點設計互動問題。對於疑點,學生往往比較敏感,圍繞疑點問題開展互動,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慾望,換來學生心態的開放和創造力的啟用。

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和凸現,既是互動式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

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互動式教學才能有效開展。所以,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和條件。必須突出多邊互動。教學是一個全息的過程,要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對於不主動發言的學員,教師可以採取“拋繡球”的方式,觸動其思考回答問題,也可點名回答。

互動式教學相對於傳統灌輸式教學而言的,其主要特徵在於教學過程中的“溝通”與“對話”。在教學理念上,傳統教學看重的是經過教學後學生的成績,而互動式教學則著重於教學過程中“教了什麼”和“學會了什麼”,是一種提倡師生交流的教學指導思想。

在教學方式上,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而互動式教學強調師生及學生互相之間開展討論、交流和溝通。在師生關係上,互動式教學也區別於傳統教學方式,師生關係、教學關係,不再是單向的,而是多向的、互動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從單純接受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接受式學習改變為發現學習、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觀念和創新慾望,提升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學生產生新認識、新思想和創新事物的創新能力。

為了把互動學習落到實處,要做好以下幾點:

1、訂定計劃,並嚴格按照這個計劃開展學習。

2、目標意識,確立一個目標,有利於學習中的堅持。

3、範圍的確定,從所用的教材到知識面要先確定下來,除特殊情況,一般不能改動,不能今天以這為主,明天又改成以其它為主了。

4、注重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開展學習上的比賽,讓學習的環境活起來。

5、自我檢查與相互檢查。

總之,互動式教學反映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反饋和融合,使得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協調的整體,是一個對話的過程,理解的過程,創新能力形成的過程。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篇3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對教育藝術、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僅僅是一張嘴、一支筆那麼簡單,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適應當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學校和家長的聯絡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實、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全天候的行為和思想動向。誰重視了家校聯絡工作,誰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動性。家校聯絡平臺的建立是符合當前教育需要的,是當前教育重視的。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陣地,,但教育不能僅僅只靠學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個環境,家長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家校聯絡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走出去,當然也可以請進來。針對本校生源複雜,家長對子女的要求層面不同,我覺得電話聯絡或發簡訊比較有針對性。

下面結合我的工作實際,談談如何利用“校訊通平臺”建立家校聯絡,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效。目前全社會對教育都十分關注,作為家長,他們格外關注學校、老師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情況以及自己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它是課堂教學的延續。

1、家庭作業完成得如何,直接關係到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家長只有知道每天的家庭作業,才能更好地監督。我經常聽到家長說:“我每天都問孩子家庭作業是否完成,他總是說做完了”但是老師一檢查就說忘記做了或者丟在家裡了。而“校訊通平臺”可以徹底解決這種“學生騙家長”的問題,更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

2、定期釋出考試和測驗成績,讓家長實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定期通過“校訊通平臺”把學生的考試或測驗成績發給家長,讓家長更方便快捷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了解孩子的學習動態,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鼓勵,提升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3、及時通知家長特殊事情,有利於抓好學生安全工作。有時遇到突發事情或惡劣天氣,,教師可通過“校訊通平臺”簡訊平臺釋出“緊急通知”通知所有的學生家長,提前做好應急措施,避免了以往逐一打電話通知的煩惱,省時又省力。例如,在一次上午放學後,學校接到上級的緊急通知:下午有颱風、暴雨經過我市,要求各學校下午放假半天。學校立即通過“校訊通平臺”及時通知學生家長:“由於惡劣的天氣情況,下午放假半天,明天正常上學”。通知避免了學生在上學路上出現安全問題。

4、、易於單獨溝通,不傷害學生自尊。很多家長都以工作忙的原因忽略了親子教育,又或者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於是,反感、敵對、叛逆、孤獨、焦慮、偏激等等敵對行為和心理狀態就產生了,與上一代人之間的代溝也由此形成。為此,我經常利用簡訊平臺指導家長走出家教誤區,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我經常通過簡訊平臺把學生在校的點滴進步告訴她(他)的家長,她(他)的家長也能及時地進行相應的鼓勵和教育……

總的來說家校之間坦率而真誠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礎,學校和家庭之間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訴對方,因此交流勢在必行。只有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備健康的教育。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篇4

教育孩子需要家校合力,在協調兩者的關係時,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要做好這個工作,很是不容易。很多教師一提起家長,就搖頭嘆息,通常以一句帶有情緒色彩的話道出自己的無奈:“現在的家長,無法溝通……”;另一方面,家長同樣充滿無奈:“現在的老師,不說也罷……”,似乎家長也有一肚子不得不訴的委屈。在家校溝通中,我們通常遇到如下問題:

其一,對家校溝通的錯誤認識。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與家長溝通就是告訴家長孩子出現的問題,或者是在孩子犯錯誤時向家長告狀,這種方式雖然能引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但是很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這當然無法把家長的力量納入到教育合力中來。而一些家長也不能正確地理解家校溝通,認為溝通無非就是問問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情況,往往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同伴相處。甚至認為溝通應該是學校的事,與家長無關。學校教育是教育的全部,家長不必參和,更不必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管理工作中來。

其二,家校溝通形式大於實質。由於家長的興趣、需求、動機和利益各不相同,家長在與學校進行溝通的形式、層次也各不相同。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主要集中在表層化的參與層次,通常是學校主宰著這類活動。這一層次的參與形式主要有家長會、開放日、學生作品展、家長聯絡薄、家長報告等。

其三,單向灌輸取代雙向溝通。家校溝通方面,很多學校仍然以單向灌輸為主,缺少雙向溝通。家長會、電話聯絡和約見家長是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合作的最普遍方式,而在這些溝通方式中,學校對家長只是一味的灌輸,很少聽取家長的意見或建議,使得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仍然停留於比較表面化的層面。

其四,隨意性大於針對性。大多數學校只是在學期初或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統一召開一兩次家長會,多數是在同一時間,面向全體家長進行。其餘時間均是為了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與個別家長進行溝通,隨意性較強。種活動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家長不能從活動中學習到較系統、較穩固的家庭教育觀念、知識和方法,難以形成時間上和效果上的強化。這即使給予家長家庭教育知識,家長所獲得的也只是一些簡單的技能和零碎的知識,無法從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體系。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家長個體需求

其五,學習問題多於成長問題。在應試教育的今天,教師和家長的主要關注點在學生的學習問題上,而對學生的成長問題關注少了。雖然大多數的教師和家長都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比單一的學習成績更為重要,但是在實際溝通中,對學習問題的關注度遠比其他方面的關注度要高的多,排在家長與學校溝通合作內容末位的往往是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

其六,家校溝通的時間和空間過於侷限。對於家長而言,雖然樂於與學校溝通,但由於忙於工作,忙起來甚至不能自己親自接送孩子,很難與老師見面,更抽不出時間與老師保持聯絡。儘管學校想出了很多好的溝通途徑,如親子活動、家教講座、家長會等形式,但總有一部分家長很難到學校參加。

面對林林總總的家校溝通問題,家長和教師必須尋找措施來解決。首先,學校與教師密切配合溝通,達成教育標準的共識,建立起一致的,正確的是非判斷觀念;其次,建立寬鬆和諧的家校關係,提高教育工作質量。教師應該尊重、信任家長,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熱情幫助家長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學校與家長都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實現家庭和學校的有效溝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協調一致,才能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健康成長。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篇5

聯中央提出的“八項規定”,就是要改進工作作,密切聯絡群眾,教育約束廣大幹部把廉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注重實踐鍛鍊,把規定真正運用到實際中。”“八項規定”是勤政、廉政,密切聯絡群眾的法寶,是揮向“空談”的利劍,也是黨中央“實幹”的強烈訊號。八項規定要以檔案制度的形式要求各級領導狠抓作風轉變,提高執政為民實效,杜絕假大空,注重真實績。中央領導以身作則,各種平民之舉振奮人心。高層決策是行動綱領,如何抓好落實,體現成果,這才是最關鍵的,筆者認為,要把八項規定落到實處,使之成為各級領導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行為習慣,需要強化制度保障。

“三分決策、七分執行”,領導幹部執行和落實的能力直接影響政府的高效形象。政策落實效果如何,往往看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得如何。只有吃透“上情”和“下情”,提升自身學用政策、結合實際的實踐能力,針對優勢和不足拿出具體可行的措施,才能把決策落到實處。

落實八項規定首先從改變會風開始,不能為開會而開會,應該是帶著問題上會,最後解決問題散會。貫徹會議精神的情況不再僅憑書面形式了,而是要通過隨機調研等方式,深入各鄉鎮瞭解落實情況,切實把改變會風作為轉變幹部作風、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徑來抓,強調在少開會、開短會的基礎上,會前深入調研,會中強調效率,會後抓好落實。

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群眾關切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組織相關工作小組帶著問題深入各基層黨組織實地調研,現場開會,同時增設現場點評、現場提問、相關工作人員現場解答、部領導隨機點名脫稿表態發言等互動環節。這樣的開會形式才簡樸、務實,既節省了會議開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對於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要實行專案績效管理考評辦法, 做到“落實有回聲”。根據專案實施的難易和重要程度分為部級、科級兩個層次,賦予不同的分值,定期考評。對會議決定事項,要求各科室安排專人辦理,辦公室負責督辦,及時將進度、結果及反饋資訊及時向分管領導彙報。

貫徹落實好八項規定,在改進黨的作風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不僅要嚴格執行紀律,還要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制度頂層設計,進一步形成領導幹部自覺加強作風建設的良好環境,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深入。當前要著重在四個方面努力:一是加強對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深化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執行機制。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健全權力執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防止權力濫用,防止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的產生。嚴格規範權力行使,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監督。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規範審批程式和行為,防止行政權力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二是完善公開制度。大力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不斷擴大公開的範圍和覆蓋面,接受廣大幹部群眾的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使各種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得到及時發現和解決。三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使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的幹部得到提拔重用,不讓老實人吃虧。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尊重民意,重視群眾評價,引導各級黨員幹部眼睛向下、立足實際、埋頭苦幹、服務群眾,切實作出人民滿意的工作實績。四是完善領導幹部作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健全領導幹部作風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對領導幹部作風情況進行評價,把考評結果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促進各級領導幹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把群眾滿意作為作風建設的根本標準,更多地把評價權、監督權交給群眾,更好地搭建公開傾聽群眾意見、受理群眾訴求的平臺,妥善解決群眾訴求,積極迴應社會關切。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篇6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工作路線。密切聯絡群眾是我們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我們的思想、情緒、願望、要求,把這些作為制定和調整政策的第一訊號和最重要依據,並在決定重大事項時,做到不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決策,不經過反覆比較、鑑別、論證和必要的試驗不決策,不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不決策,以保證決策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要積極拓寬民主渠道,鞏固發展政務、廠務、村務公開和民主評議、質詢聽證等民主形式,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保證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促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從而使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能充分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勤政愛民。就是要牢固樹立黨的宗旨觀念,以高尚的情操、勤奮的工作,常懷愛民之心,常興為民之舉。這是一個共產黨員政治態度、政治素質、政治責任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的基本要求。勤政愛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共產黨人手中又得到了進一步地繼承和創新。焦裕祿、孔繁森等一大批黨的優秀幹部,就是黨的宗旨的忠誠實踐者,勤政愛民的光輝典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像他們那樣經常地想一想群眾在我們心中佔什麼位置,我們在群眾心目中是什麼形象,努力做到心裡裝著人民,深情地熱愛人民,視為人民服務為天職,自覺把黨性覺悟化作自我加壓、負重奮進的動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之中,以嘔心瀝血、夙興夜寐的精神做好工作。要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特別是到艱苦的地區和困難的單位去,體察民情,瞭解民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勤政愛民,還要自覺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如此就談不上真正的愛民。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從政,踏踏實實幹事。堅持嚴於律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有些群眾可以做的事情,我們也不能去做。作為黨的幹部不僅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還要嚴治家、慎交友,帶頭管好自己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以實際行動塑造公僕形象,贏得群眾信任。

辦事為民。就是要把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做到為“官”一任,致富一方、文明一方、穩定一方。這既是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要求,也是改進作風的體現。致富一方,就要努力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條件。目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就石家莊而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夠高,甚至有些縣、鄉和群眾還比較困難,人民群眾致富的願望十分迫切。我們提出要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因素,儘可能地使經濟發展再快一些,城鄉面貌變化再大一些,群眾收入再高一些,努力實現財政增收、人民致富目標,使人民群眾向更加寬裕的小康生活邁進。文明一方,就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使人民的物質生活豐富,而且要使人民的精神生活充實。在改革開放不斷髮展,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形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形成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的道德風尚。同時,還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大力弘揚革命文化,著力建立現代文化,促進文化事業發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穩定一方,就要為群眾創造一個安定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作為黨的領導幹部,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放在心上,切實承擔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

家校聯絡心得體會範文篇7

通過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使我深刻認識到改進工作作風,切實聯絡群眾的重要性,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成敗。

中央政治局從八個方面對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做了詳細的規定,具體包括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會議簡報;規範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這些規定充分體現了中央領導要從嚴治黨的決心。一個地區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直接關係到地區的各項發展,抓作風建設,首先應該高層領導幹部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這樣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才能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才能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是以同志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向全黨發出的號召,充分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為民、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做為一名基層黨員,我會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學習規定內容,對照規定密切聯絡群眾,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工作實踐中我會反思自身存在的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求真務實做好本職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中共黨員。更多心得體會

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關係黨和人民事業成敗。新一屆中央政治局以什麼樣的作風開局,全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在黨的十八後近半個月時間內,中央領導反覆強調、密集發聲,傳遞出一個積極的訊號,那就是轉話風改作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在此基礎上,中央政治局又專題召開會議,並一致同意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為黨的作風建設確立了新的“風向標”。這八項新規定,針對的都是人民群眾長期反映強烈的問題,展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求真務實、親民的執政新姿態,是凝聚黨心得民心之舉。

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但是這一傳統和作風,在一些地方、個別幹部那裡,不同程度地被淡忘或遺忘了。當前,在相當一部分黨員幹部中,作風方面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比如,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漠視群眾、脫離實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虛報浮誇,鋪張浪費、貪圖享受,以權謀私、驕奢淫逸……這些問題不解決,將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令人欣喜的是,黨中央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黨的對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作出了明確部署,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強調“堅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不深入基層、不聯絡群眾,將會導致決策失誤,把黨的事業引向歧途;工作作風有問題,將會脫離群眾,乃至走向腐敗。後時期的黨中央及時出臺關於作風建設的八項新規定,將行為準則和規範固化為制度,具有重大而長遠的意義。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我黨團結帶領幹部群眾不斷前進的根本保證,也是我黨高度的政治清醒和責任擔當。中央政治局制定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這方面的規定,指導思想就是從嚴要求,體現從嚴治黨。這是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與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特別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使我們的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央政治局通過的“八項規定”是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再深入、再部署、再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