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學習“四史”2020心得合集精選7篇

  學習“四史”2020心得合集精選7篇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黨員領導幹部的必修課。但是,“四史”在時間上跨越500多年,在內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頭、大容量。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的學習“四史”2020心得合集精選文章,提供參考,歡迎參閱。
 

學習“四史”2020心得合集精選7篇

 

心得一

“四史”雖然各有特色、各有“知識點”,但不能簡單認為它們是孤立的、割裂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教育要打通起來,並與地方史等身邊的歷史貫通起來。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黨員領導幹部的必修課。但是,“四史”在時間上跨越500多年,在內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頭、大容量。因此,有效推進“四史”學習教育,不能簡單地斷代,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氣,抓住重點、區分層次,要從依次遞進的歷史知識、歷史經驗、歷史精神、歷史方法四個方面,在認知、情感、意志、行動四個層面著力。

第一,學好歷史知識,形成歷史認知。

歷者過也,史者事也。歷史通常是以時間、事件、人物、關係、環境、思想、影響等知識要素對過去的敘說。“四史”學習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對相關資訊的瞭解、掌握和認知,首要的是學習重大歷史節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環境、歷史思想、歷史影響等。

比如,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就少不了莫爾的《烏托邦》、巴黎公社、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1956年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建立、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等。

黨史和新中國史的學習,就少不了新文化運動、1921年黨的建立、1935年遵義會議、抗日戰爭勝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一五”計劃,等等。

改革開放史的學習,就少不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經濟特區、浦東開發開放、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加入WTO,等等。

需要說明的是,“四史”雖然各有特色、各有“知識點”,但不能簡單認為它們是孤立的、割裂的。通過學習教育,既要清楚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之間的區別,更要明白它們在歷史、理論、實踐邏輯上的密切關聯。

這種關聯可簡單歸納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推動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包括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重要條件;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歷史,是以社會主義為取向建立新社會、新國家的歷史。

以1949年為起點的新中國史,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社會主義從一種模式走向多種形態的歷史;改革開放史既是黨史、新中國史,也是社會主義在中國深入發展的歷史,即一以貫之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

這樣聯絡起來學習,可以更深刻地體會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進一步明白我們是誰以及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第二,吸取歷史經驗,把握歷史大勢。

如果說“四史”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的,那麼將點串起來,由點到線,就構成了“一部一部”的歷史。

這樣的歷史從來都不是直線演進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在人類從民族史進入世界史的條件下,更是如此。這樣的歷史是人們在不斷認識歷史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基礎上曲折前進的歷史。

在這個意義上,“四史”學習教育中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基於知識學習,更清楚地洞察歷史發展中的合價值性與合規律性,更好地把握歷史進步規律與發展趨勢。這當然是一個“高標準”。其“低要求”就是吸取歷史教訓,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至少是歷史上發生過的悲劇不要再折騰、再上演。

“四史”中蘊含了很多規律。比如,馬克思主義基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現,超越空想社會主義,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四史”中也有經驗和教訓。蘇聯在建立、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取得了重大進步,並在與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的對比中彰顯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優越性。但是,這一體制沒有隨著時代和環境變化而進行適應性改革,無法進行自我革新,尤其是無產階級政黨逐漸背離了人民立場,結局是政權喪失、國家解體。

中國共產黨善於在歷史學習中總結經驗、認識規律,不斷前進。這表現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際結合起來,適應時代變遷與社會變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深化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現代國家治理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黨的領導和執政規律。這是黨領導人民創造“兩大奇蹟”,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關鍵。

“四史”學習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為師、以史為鑑,就是學習歷史大道、把握歷史大勢,就是基於歷史經驗、理性和規律把握現實,必將有助於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堅定“四個自信”。

第三,傳承歷史精神,堅守歷史使命。

偉大的歷史無不沉澱為精神,精神又無不是歷史的。黨的精神建設融匯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貫穿於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程序中,併成為我們的一種獨特政治優勢。

特別是,革命戰爭年代鍛造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湧現的抗美援朝精神、大慶(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改革開放時期孕育的小崗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構成了我們黨和國家的精神譜系,必須傳承好、發揚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精神力量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夠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如果說歷史事件是過去的、會定格的,歷史經驗也可能是有侷限的,那歷史精神就是“永恆的”,可以傳承併發揚光大的。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歷史精神的學習傳承。他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說,真正學好歷史精神,用歷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的歷史擔當、情懷、責任、信念,讓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正是“四史”學習教育的精華所在。

第四,梳理歷史觀念,用好歷史方法。

樹立正確歷史觀、學好歷史方法論,是知識學習、經驗和規律學習、精神學習的實際運用與行動,也是“四史”學習教育的高要求。要逐步形成、深化鞏固這樣的歷史觀:

歷史是連續的,不能簡單地斷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教育要打通起來,並與上海地方史、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等身邊的歷史貫通起來。通過學習教育,樹立大歷史觀,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等。

歷史是整體的、多彩的,不會完美無缺、沒有瑕疵,不能用現實切割歷史,也不能用歷史否認現實。要通過“四史”學習教育,反對任何形式的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反對醜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詆譭、誣衊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範,或歪曲黨的歷史、新中國史、人民軍隊史的言行。

歷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線的”。要全面、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歷史問題。即便是歷史失誤、挫折,也要在歷史的環境下、方位上正確看待、認真分析。尤其是,對所謂“歷史終結論”等要有清醒認識,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

歷史是相通的,世界是“平的”。雖然當前出現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動,但在世界歷史條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轉,自我封閉必然落後。同時,在“一球兩制”長期共存的環境下,還要樹立“長線歷史觀”,既反對“崇資病”,也反對“恐資病”,正確認識並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共產黨與其他國家的政黨、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要交流溝通、取長補短,推動文明對話、互鑑,充分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創造的一切成果。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四史”學習教育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而要在堅持正確歷史觀的基礎上,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視野、增強歷史擔當。要“歷史結合現實學、理論聯絡實際學”,把自己擺進去、工作擺進去、責任擺進去,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環境。

心得二

今天我在局裡處級幹部學習日上,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程。主講人是延慶黨校的王建軍老師,在王老師細緻講解下,我積極地進一步的學習了黨史。縱觀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歷史歲月,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我們的黨在歷練中不斷地發展壯大,如今變得如此生氣盎然,煥發著新的希望。讓我始終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的道路雖然曲折,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黨史的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關於黨和軍隊建設的知識,作為一名老幹部工作者,我們服務的物件就是那些老一輩革命工作者,我更加覺得要去了解黨和軍隊的發展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愧疚。現在的我們,充分享受著黨和國家對我們的關愛與呵護,然而對於我們國家的政黨與軍隊的建立、成長、發展、壯大直到而今的輝煌,從來只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如今看似平淡甚至有些無聊的日常生活,是經歷了怎樣艱苦卓絕的奮鬥才得以實現的。回想起以前抱怨工作生活的情景,感覺非常愧疚那些為了我們自由與幸福的先烈們,如果我們再不好好工作,該如何面對他們。

學習黨史,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記住歷史,珍惜今天,儘管自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黨員,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建設國家奉獻力量。

心得三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要通過學習“四史”,堅守初心使命,進一步振奮精神,在比學趕超中奮發作為,奮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為上海描繪的美好藍圖化為現實。

注重理論學習,加強自身“四史”學習。依託“網際網路+”、書本,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黨章、《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學習強國平臺“黨史”專欄、上海乾部線上學習城,努力把學習“四史”融入到學思悟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去,融入到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中去,從四史發展史中更好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當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參加紅色展覽,加強自身“四史”學習。依託紅色展覽,參加機關黨支部組織的黨日活動,參觀“追夢前行-共和國現代之路”展覽,以一件件文物、一張張照片,從現代化程序、經濟發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社會民生五個方面,感受到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歷史性飛躍和發展。通過展覽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進一步增強了自身“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理論上清醒和政治上堅定。

結合實際工作,加強自身“四史”學習。今年開展“我為奉賢奉獻什麼”大討論大實踐活動,在大學習活動中可以結合四史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解放思想,以歷史為鏡擦拭初心、磨礪擔當,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勇擔在肩。在年輕幹部培訓中,可以把“四史”學習教育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專家授課、知識競賽、微黨課等活動,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年輕幹部綜合能力。

“四史”學習教育,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個延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恆課題常抓常新”要求的具體舉措。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通過理論學習、紅色展覽、自身工作,強化自身四史教育,築牢自身信仰之基、把穩自身思想之舵。

心得四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瞭解一個國家從哪裡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去和不會往哪裡去。”學習歷史,特別是學習黨史國史的意義就在於此,即能讓我們正確理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只有正確理解“我是誰”,才能從共同的歷史記憶中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只有正確理解“我從哪裡來”,才能從歷史的必然性中強化愛黨愛國意識;只有正確理解“我會到哪裡去”,才能在鑑往知來的智慧中,吸取力量、堅定信心、增強定力。

學好黨史國史,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記憶是自我理解與自我認知的基礎。一個國家、民族、政黨,一旦忘卻了自己的歷史,便會因失去自我理解與自我認同的基礎,而失去自我維繫的共同體紐帶。國史是維繫國家成其所是的根源與血脈。因此,學好黨史國史,堅定正確的歷史觀,維護好我們的共同記憶,築牢國家和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義且關乎全域性的大事。

        我們的黨史,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歷史;我們的國史,是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共同記憶史,是五千多年來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休慼與共、血脈相連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記憶。儘管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到近代才開始覺醒,但作為自在的中華民族已形成並綿延了數千年。在這數千年不絕如縷的繁衍中,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創造了璀璨的中華文明,內化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形成了共同記憶,融入我們血脈之中,鑄就了我們的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維繫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偉大力量。學習黨史國史,就是要堅定這樣的歷史觀,維繫這樣的共同記憶,築牢這樣的共同體意識。

心得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並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四史”內容各有側重,但整體講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史”的主線。

1.學習黨史使我明白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工作。我們青年人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併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我們平時不僅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加強身體素質的鍛鍊,使自己成為一文武兼備之才,作為一名居委工作人員,我要立足本職工作,積極為居民排憂解難,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2.回首新中國史,我們分享過去的興奮與悲痛;放眼祖國未來,我們面前的道路更遙遠更艱難。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居委工作人員,我們要事事以居民的需求為先,立足本職崗位,主動擔當作為,時刻牢記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的責任。

3.四十年的探索,改革開放的價值取向更加鮮明。正是在改革開放推動下,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才得以進入世界前列,中華民族的面貌才得以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一切的變化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而這正是改革開放最本原的初心。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作為一名居委工作者,我的工作重點就是人民群眾,更要急人民所急,憂人民所憂。

4.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在國際環境日益複雜多變的當下,中國共產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為科學社會主義新發展做出更大歷史貢獻。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我們要切實增強在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心得六

經過一段時間對中國共產黨黨史的學習,聯絡當前我的所見所聞,的確有很多感觸,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和英明,真切感受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偉大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國家的實力一天天比一天強。

眾所周知,中國近代100多年的屈辱史是我們中華民族永遠的痛。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然後是一個個的不平等的條約,最後的《辛丑條約》徹底把中國打入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制度,之後又是軍閥混戰,至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浴血奮戰,建立了新中國,我們才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縱觀整個中國近代史,在這片飽受苦難的土地上,從農民起義,洋務運動,維新運動,八年抗日,三年內戰,各方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就這樣100年過去了,但大家都應該清楚;歷史老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事實也證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通過學習,我深刻的體會到我黨的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得來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一系列的武裝發動,在動亂的年代為人民開路,朱德,彭德懷,葉劍英,劉伯承等一批元帥運籌帷幄,再無數個不眠夜的燈下統領大軍為百姓作戰。工農紅軍從1__8年起,不斷在全國範圍內擴大,結合了不怕死的愛國戰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不顧一切只為革命的勝利。最難忘的是紅軍的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橫渡金沙;鐵索橋在險,同樣可以征服;飢寒交迫再苦,同樣可以忍受。是的,我們犧牲了很多的戰士,可是我們最終以一支部隊的名義克服天險,走完長征。在中國共產黨的奮鬥路程上,只要回首長征就點燃了一種精神,照亮了一個民族,我覺得,無論將來我們走到哪裡,長征將會是一首精神之歌,不斷唱響耳畔。

我們的歷史也有創傷,那慘烈的日軍30萬人南京大屠殺至今仍是我們心頭無法抹去的陰影。1__7年日本的侵華行為,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他們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他們慘無人道的行徑毫無天理。可是中國共產黨沒有被嚇倒,反而拍案而起,在全國範圍內與日本鬼子鬥爭到底。在艱苦的環境下,在被動的局面下,我們黨充分集中才智,密切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歷經8年終於捍衛了祖國的尊嚴。這當中多少優秀的愛國愛黨人士犧牲,多少無辜的善良百姓受害,可是,中國共產黨挑起了責任,強人悲痛,義無反顧。

在黨過去的不到百年的歷史上,經濟發展不常提及。由於歷史的原因,過去我們確實無法一心一意發展生產力。可現在不同了,歷史已經被我們改寫,在新時期,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證明,我們的經濟同樣可以向革命一樣煥然一新,有理由相信,我黨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長遠戰略為計,以遠大目標為航,在今後的百年譜寫更加輝煌的奇蹟,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心得七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回望來時的路,看清腳下的路,堅定前行的路。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是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

黨史、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中國夢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和發展史,其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政治靈魂和精神瑰寶,是先行者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的智慧結晶。當代中國的每個社會成員特別是共產黨員,都要珍惜這份遺產,認真學習和傳承黨史、國史,使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進一步增強信仰如山、信念如鐵、信心如磐,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我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地、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基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有著十分緊迫而又深遠的重大意義。在進一步深化上海改革開放、開拓前進的新時代,要把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成果體現在工作中,著力提高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史悟今,以古鑑今的作用,從中汲取開拓前進的力量。讀史明志、讀史思責、讀史奮進,為不斷開創上海改革發展新局面,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社會在不斷髮展,我們作為新一代後備軍力量,要積極學習歷史,記住歷史,總結歷史,發展歷史,創新歷史。以此使我們的頭腦更加清醒堅定,行動更加堅決有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標籤:四史 精選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