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半生緣》讀後感熱門範文四篇

我們可以將讀後感看做是一種議論文,但相較於議論文而言,讀後感的表達形式更加豐富,你對寫讀後感存在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半生緣》讀後感熱門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半生緣》讀後感熱門範文四篇

《半生緣》讀後感熱門範文1

讓我們還留著盡倖存真性情的愛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麼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

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

說好永遠的,不知怎麼就散了。最後自己想來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當初是什麼原因把彼此分開的。然後,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麼脆弱的。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

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

每個人都是一個國王,在自己的世界裡縱橫跋扈,你不要聽我的,但你也不要讓我聽你的。

《半生緣》讀後感熱門範文2

《半生緣》讀來讓人心是揪著的,剛開始的世鈞、叔惠、和曼貞其實都在生活的洗刷下褪去了原本,他們都回不去了。

世鈞和曼貞最早也是因為叔惠才認識的,那時的三人組裡世鈞總是沉默的,而叔惠特別善於交際,曼貞又是那樣的活潑。三人相處來倒好像世鈞是那個可有可無的人。然而又是世鈞在中間起到了很好的調節。剛開始一度以為叔惠是和曼貞很適合的,包括最後也抱著這樣的期望。世鈞的退縮妥協其實在剛開始作者便表露出來了。一直不敢向曼貞表露,躲的遠遠的,即使在知道了曼貞也是喜歡自己的時候,也是那樣扭捏說著:“要知道是這樣,即使別人搶了去,我也要去搶過來的”。

可見世鈞是畏懼於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然後選擇逃避的。世鈞內心是深愛著曼貞的,但他可以說更深愛的是自己,把自己放在了曼貞的前面的。對於他放棄工作回南京工作也是作出了決定辭職後才告訴曼貞的。

想來就覺得世鈞那種性格的人怎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還從沒有想過同曼貞商量下。連作者好似也驚奇給他拉來了外衣,這樣也可以為曼貞分擔些,可以借用家裡的錢來解決他們婚姻。世鈞又怎可能不瞭解曼貞,她是絕不願意這樣的。然而他依舊這樣做了,也只是事後去告訴了曼貞。想來當初他為了工作和父親生氣跑出來工作,現今又選擇回去不正是他性格使然嘛。他對曼貞的愛也是深切的,純潔的,但他從沒有真正走進過她,沒有懂她。兩人因為曼璐吵架,然後再也沒有相見,直到十幾年後各自經歷生活的顛沛流離再相見已經再也回不去了。兩人從沒有相到曼璐導致了他們吵架,最終也使得他們兩個徹底分離。

其實打一開始曼貞便和世鈞講到過了姐姐,這些好似不願向他人提及,即使三人中的叔惠曼貞也沒有提起過。當再次換做從世鈞口裡談到姐姐曼璐的時候,竟成了他們的抉別。

世鈞是在曼璐將紅寶石戒指送還他之後離開了上海,他還以為她同豫謹結了婚,然後匆匆忙忙回去赴了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宴。其實當初也有和丁小姐結婚的可能,甚至是其他幾個表姐妹。只是正好那段時間出現在他身邊的是石翠芝罷了。實在有些不解世鈞並沒有親口聽到曼貞決絕的話,便能拋去之前的一切。結婚當晚世鈞和翠芝都知道他們走錯了,可已經沒有後悔了。

其實這樣或許才是註定最好的歸宿,起碼生活上是幸福的,只是各自心裡備受煎熬罷了。曼貞始終在等他,最後那封情書中曼貞說得我想你知道,無論何時,總有個人在等你。她等來了世鈞,可是也是她說得:“我們不可能了“。其實他們倒真的回不去了,世鈞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內心。倒好希望他們兩個和叔惠、翠芝那般,從來沒有真正走近開始過這段感情,便不必承受這薄薄的半生緣的煎熬。

《半生緣》讀後感熱門範文3

《半生緣》是個悲劇,小說中兩對相愛的人,曼楨和世鈞,叔惠和翠芝,都沒有在一起。十四年後,當曼楨和世鈞在叔惠家相遇的時候,曼楨跟世鈞說了那句堪稱“最言情”的話: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我很想不明白,為什麼兩個人十四年後,在彼此還相愛的情況下,就不能再在一起了。世鈞雖然跟翠芝結婚了,但是彼此都知道對方不喜歡自己,這時候叔惠正好從美國回來,也是結婚又離過婚。世鈞只要跟翠芝離婚就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四個人有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重新組合,但為什麼大家不坦誠,然後苦兮兮地說,我們回不去了。

後來我想到本書作者,我的女神張愛玲,她喜歡寫悲劇。《傾城之戀》大概是她唯一的一個大團圓結局的小說了。悲劇給人一種悵惘的感覺,這正是張愛玲追求的,所以她故意不讓曼楨和世鈞在一起,把《半生緣》寫成了悲劇。悲劇是作者故意寫成的,所以不要當真。

當翠芝跟一鵬解除婚約的時候,曼楨跟世鈞倆人聊天,曼楨說了一句:“我覺得這些人都是電影看得太多了,有時候做出的事情都是‘為演戲而演戲。’”其實不光是看電影,看言情小說,聽苦情歌,看得太多又走不出來的人,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管在做什麼事情,都像在拍MV,從而消弭人的革命警惕。有時候入戲太深的人,再回到現實生活中,會覺得真實的生活怎麼這麼粗糙、無味、簡直一點戲劇性也沒有!這些人當然是把生活和小說過反了。

以前我寫了很多日記,時不時會拿出來看一下,突然有一天覺得太矯情了,就把日記一把火燒光了。有一段時期,我覺得挺可惜的,不管日記寫的什麼,都是曾經的我的心跡。但是現在我並不這麼認為了,生活是向前的,頻頻回頭怎麼朝前走呢?那些青春期時候的小情緒,丟了就丟了。第一次戀愛的時候,我很喜歡存一下火車票根、去遊玩的各種門票、電影票……後來卻沒有這樣的心情了。其實收藏下來也不會看,如果兩人分手了,也是徒增悵惘。我甚至懷疑自己那時候寫日記、收藏紀念物,然後拿出來感念一番的橋段,是從韓劇裡學來的,目的是為了感動自己。

生活是不捨晝夜的東流水,逝去便逝去!我們往前去,會遇見更廣闊的的江海。

《半生緣》讀後感熱門範文4

昨天終於把小說<半生緣>看完了,感到很心酸有激動和憎恨與同情。〈半生緣〉著力表現的是張愛玲最為的男女情感糾葛。小說從男主角沈世鈞的立場回憶與顧曼楨的悲歡離合為軸心,描寫幾對青年男女的愛情婚姻在亂世暌隔中陰差陽錯。世鈞的善良和軟弱,曼楨的痴情和不幸,祝鴻才的無恥,在小說中無不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又有情也無情!

《半生緣》又名《十八春》,寫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顧曼楨家境貧寒,自幼喪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養活。曼楨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工作,與來自南京的許世鈞相愛,世鈞深深同情曼楨的處境,決定與之結婚。曼璐終於也嫁人了,姐夫祝鴻才是個暴發戶,當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厭棄之心,曼璐為了栓住祝生出一條殘計……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張愛玲的筆下一晃就過去了,曼楨和世鈞又在上海相遇,而歲月變遷綠樹早已成蔭……

他和曼楨認識,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來倒已經有十四年了──真嚇人一跳!馬上使他連帶地覺得自己老了許多。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佛……

小說一九五一年結稿時名《十八春》,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易名為《半生緣》。在我看來《半生緣》是承繼了張紙小說題目一貫的風格棗繽紛綺麗的古典風,但《十八春》卻似乎更適合於這篇小說,十八春,無數個春天呵!吹面不寒楊柳風,又帶著一絲絲時光不再的悵惆,就像這個漫長的故事。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

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只有在她那裡才可以得到,至少對我是這樣。讀別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瞭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隻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即便是有點悲劇意味的《半生緣》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