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5篇

讀後感的寫作一定要遵從原著內容,這樣才能引發更多讀者對原著的閱讀,編輯一篇讀後感幫助加深同學們對名著情節的瞭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5篇

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篇1

當多情的晚風拂過荷葉上的露珠,當細雨覓食在池塘邊,當繁星帶去人們喃喃的暱語。煮一盞香茗,獨自一人倚在窗邊,思考我眼中的林黛玉。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黛玉,在你年幼時母親病故,父親把你送入賈府。雖然有外祖母疼愛,但無奈寄人籬下,為本來多愁善感的你,更添一絲悲傷。在賈府,你遇見了讓你愛一世,恨一世的賈寶玉。你和寶玉從小青梅竹馬,長大後你滿心歡喜的以為可以和寶玉共度一生。可是無奈,在賈母等人的安排下,薛寶釵成了名副其實的“寶二奶奶”而不是你。

在賈府,所有人都看好“金玉良緣”,而不是你與賈寶玉的“木石前盟”,你似乎只是一個陪村,可是你也有對寶玉濃濃的兒女情,為什麼就沒有人成全你?

紫娟在床前哭著快斷了氣,你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眼睛裡沒有一滴眼淚,牆的那頭,鑼鼓喧天,寶玉正在迎薛寶釵進門。而你已經萬念俱灰,在他們洞房花燭之時,你伴著一聲“寶玉,你好……”離開這個喧囂的城市。

黛玉,你怨恨生在這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你的才幹施展在了一個無人欣賞的賈府,你愛上了一個你不該愛上的人。正如你說:“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你和寶玉有這三生的情緣,但結果卻只是如此。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我不明白曹雪芹先生為什麼讓一個極具天地之精華的女子,如此薄命?

但黛玉,你已深深地住進了我的心裡,在我眼中,你是一個極致的女子。

心頭久久索繞的依舊是那清雅絕俗的身影。

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篇2

黛玉葬花情節:那天正是芒種節。前一天寶玉和薛蟠他們去喝酒,晚上才回來,寶釵去怡紅院造訪。黛玉晚上也過去了,叫門,但是當時晴雯和碧痕吵嘴了沒好氣,沒聽出是黛玉叫門,就說是寶玉吩咐的不管是誰來都不許開門。黛玉這時偏偏聽到了寶釵和寶玉說話的聲音,並且看到他們開門出來,她躲起來傷心,第二天寶玉去瀟湘館她也沒好氣。她出門去找姐妹們。然後就去花冢葬花了,就有了葬花吟。

春逝花落,本是人間常事。殘花飄逝,落紅無蹤,本是人間常態。

可是在黛玉心中,偏偏與他人不同。桃花樹下,葬下花魂。已是消逝的花,在她心中仍就珍貴。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悽婉的無奈中,是寄人籬下的辛酸,是前途渺茫的悲歌。她不是葬花,而是葬了自己的迷惘,葬了自己的一生。花落人亡兩不知,花逝了,無人憐愛,而她自己終究也不過如這一場落花,就那樣死去。

?葬花詞》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與其寄人籬下的悽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用他美妙的樂譜為世人重新演繹了《紅樓夢》,被譽為“用音樂寫《紅樓夢》的人”。他譜寫的《葬花詞》及紅樓十二曲,旋律優美動聽,悽婉深沉。音樂有著文學所無法比擬的感染力與震憾力。但願,通過他的音樂會有更多的人走進曹雪芹的內心世界,真正體會《葬花詞》的黃鐘大呂之聲。

每天在勞作之餘,讀一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休息方式,陶醉於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於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

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篇3

自從我翻開了《紅樓夢》這本書後,讓我認識了她------林黛玉。

林黛玉是因為母親生病去世,為了讓她受到更好的教育,她的父親讓賈雨村把她帶到了榮國府。

初到榮國府的黛玉處處留心,不肯多說一句話,不肯多走一步,怕被人笑話。

與很多人都評論黛玉小性子,心胸狹窄,有的人甚至還說黛玉喜歡譏諷、奚落別人,特別討人厭。可我不這麼認為。

黛玉父母早年去世,她的痛苦是一般人難以忍受的,她到了榮國府已經無依無靠了,她的計較和譏諷、奚落別人都是為了她心裡僅剩的一點尊嚴,她不允許別人踐踏它。

在大觀園裡的姐妹中,黛玉的詩是數一數二的,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她的詩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在讀者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一個個痕跡,讓人有一種肝腸寸斷的感覺。正像她寫的《葬花吟》一樣,“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了後讓人心如刀絞,悲痛萬分!

很多人都認為黛玉心胸狹窄更表現在她和寶玉的談話,可我認為,這是因為黛玉的心太細膩了,寶玉感受不到。每次寶玉說了不該說的話,都會被黛玉駁回,狠狠的,凶凶的,卻是無心的,不能接受的。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笑著說:“寶玉,寶玉,你好!”然後,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篇4

或許,人生是如詩一般的美好;或許,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許,人生如戲劇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一般,演繹著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讓人蕩氣迴腸。

對於人生的理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借賈府往事一一列舉在讀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一生歷盡滄桑,就因如此,才寫出了傳唱千古,震懾人心的《紅樓夢》。以《紅樓夢》把中國古典小說推上了頂峰,給我們講述了賈府從繁榮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從而又寫出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悽婉愛戀,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變幻萬千都躍然紙上。

正是因為《紅樓夢》這般精彩,所以讓我們對人生有更多了體會,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更深的瞭解。

我們的人生,正是如詩如歌般的歲月,有過開心的笑容,有過傷心地淚水,有過真心的悔責…誰都有過失敗,曹雪芹筆下的寧國公也如同所說。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說,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情節,只不過作者是我們自己罷了。人生如戲,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人生像一場旅途,正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說過:“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對啊,雖然有難關,但不怕的人才能挺過去。《紅樓夢》中,鐘鳴鼎食的寧榮府,最終也一蹶不振。人生幾何,何必留戀人世繁華,不如努力拼一生,瀟灑走一回。以免來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時光!想必這正是《紅樓夢》想告訴我們的道理。

讀完《紅樓夢》這部歷史名著,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為有了這些讓人震撼內心的經典名著,才會讓這華彩美文滋養著我們的生命。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想必經典誦讀已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們國家這些古典文學,也讓人為之讚歎,耳熟能樣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都在人生長河裡,如寶石般栩栩生輝,陪伴著我們一路遠行,遠行在如戲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戲。曾幾何時,那些古時的文學大師們,把滿腔熱血,把人生感觸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跟前,名著讓人慢慢感悟,經典讓人回望過去…就讓我們在如戲般的人生中,盡情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

讀後感林黛玉讀後感篇5

大概七八歲時,愛讀一些淺顯易懂的童話。對於名著,卻沒有一絲一號的興趣。偶然間,翻開了這本《紅樓夢》,才看了幾頁,就愛不釋手了。

那是一本青少年版的,當時還不能完全讀下來所有字,查查字典,連猜帶看的就過去了。雖還讀不懂細緻雋永的文字中博大精深的含義,但還是被那跌宕起伏的情節所吸引。從此,我開始了文學的征程,頂點是勝利的輝煌。

書中人物可謂是變化多端。痴情不悔的賈寶玉,城府頗深的薛寶釵,心狠手辣的鳳姐,卑躬屈膝的襲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奴才丫頭,無一不栩栩如生的映刻在腦海中。而我最愛的還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是她對愛情的悽婉歌頌。一曲《葬花吟》,又唱出了她對愛情多少的執著。從最初的進賈府,直到中間元妃省親,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到最後的家道中落。從繁華到衰敗,一次次對寶釵的猜疑佈滿了她一顆敏感而又多疑的心,直到聽到一句“我為姑娘病了”,便大可以去了。寶黛新婚之夜,坐在床上的卻是寶釵,而瀟湘館的黛玉,卻已魂歸西天。我也入了情,竟嘩嘩落了淚。愛她,她的文采,她的多愁善感,她對愛情的執著,一切她的經歷,都深深印在心中。看完後,竟覺得有絲許慶幸。慶幸黛玉未曾經歷到賈府查封,更慶幸我結識了《紅樓夢》,步入了文學的殿堂。

處在封建社會,賈府的一切都令人悲嘆,令人歌諷。現在我已經不是那個七八歲的,不諳世事的孩子,也讀懂了一些,看透了一些。而看懂了一部分,才知,這本書,可真是高深莫測啊!

直到現在,我才懂得,襲人實則寶釵的小照。而晴雯抱屈亡,更暗示了黛玉的命運。是啊,“西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寫給晴雯的悼詞,卻年年想不到竟成為了對黛玉命運的批判!

從第一次看這本書,直到現在,多多少少也看了好幾遍。但總忘不掉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感覺。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對文學最基本的渴求與吸吮。如干旱的海綿盡情吮吸著知識的甘露。從那時起,從那本《紅樓夢》起,我成長了,不再拘泥於淺顯易懂的童話,踏上了文學之旅。一開始,我如一葉小舟,在黑暗無邊的大海上航行,總感覺光明正要到來,卻又無從尋找。突然出現的漁火點燃了,望向四周城市,正在遠方的天際。而《紅樓夢》便是那漁火,點燃我人生的道路,讓我有了對文字的渴望。人總有那麼一本啟蒙書,如果我有,那便是它了。

一本《紅樓夢》,牽引著我在知識的海洋遨遊。一本書,開啟了成長的大門,受益終生。

標籤:讀後感 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