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小生《居里夫人》讀後感3篇

居里夫人這本書作為國小生必讀書目,相信大家在讀完之後,一定都有不少的讀後感要寫的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生《居里夫人》讀後感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國小生《居里夫人》讀後感3篇

國小生《居里夫人》讀後感1

居里夫人,科學界最偉大的女性。

瑪麗、居里夫人,是一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一生曾兩度獲諾貝爾獎,被譽為“鐳的母親”。她與丈夫彼艾爾 。 居里共同研發放射性現象,發現了釙和鐳兩種放射性元素,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 。 柏克勒爾分享了 1903 年的諾貝爾理學獎。之後,居里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獲得 1911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研究工作的傑出應用之一就是應用放射性治療癌症。

居里夫人於 1867 年 11 月 7 日 生於波蘭華沙,父母都是教師。居里夫人是將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奉獻給科學事業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看做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展示了自己寬闊的胸懷。然而法國有關部門對他們的工作所給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可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完成科學是在很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

1934年 7月 4日 ,長期積蓄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惡性貧血即白血病奪去了居里夫人的生命。她雖然離開了人世,可她為人類所作的貢獻以及她高貴的品行將永遠刻在人們的心裡。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枕,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

國小生《居里夫人》讀後感2

這個寒假我看了《居里夫人傳》,讀本書時我充滿了對居里夫人的敬佩與尊重。

瑪麗.居里一生充滿了驚奇的經歷。她相貌秀麗,卻出身貧寒,自己的民族受到了沙俄的欺凌。早年,她在命運的安排下,離開了自己的祖國波蘭,前往巴黎求學,度過了許多年貧窮孤寂的生活。在那裡,她遇到了一個與自己有著相同愛好的青年,兩人想要一起度過生命的另一半,沉浸在與眾不同的幸福生活中。兩人以無比堅韌的意志,在枯燥的工作中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新元素——鐳。這種發現為科學界創造了一個新的領域,而且還發現了鐳的一種用途:可以為人類治療一種可怕的疾病。就在這時,一場橫禍使她丈夫皮埃爾。居里失去了生命,這個噩耗猶如晴天霹靂般打擊著居里夫人。她失去了相依為命的丈夫,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援,失去了依靠。她聽到噩耗時的驚愕和麻木,不僅讓我這位小讀者心痛。更令人震驚的是,她以驚人的速度從這場災難中恢復過來,化悲痛為力量,獨自把自己和丈夫的事業繼續研究下起。把對丈夫的懷念和思念深深的埋藏在心中,在奉獻中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在戰爭中,她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傷員中,戰爭結束後,毅然為學生奉獻出所剩不多的時間和知識。

她從不看重財富,漠視金錢。不享受舒適,可以得到的種種利益,她一概拒絕。也從不追名逐利,不希望做名人。

1934年7月4日,瑪麗。居里在桑賽勒去世。在她度過的職業生涯中,有人崇拜她、尊敬她;有人貶低她,但周圍環境沒有改變她。愛因斯坦曾說:“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只有瑪麗。居里沒有受到榮譽的腐蝕。”她的葬禮無比簡單,平靜的埋在一塊鄉間墓地中。

國小生《居里夫人》讀後感3

名利,多少人夢寐以求並且為其不惜一切代價。可是居里夫人不是。就連愛因斯坦都曾經說過:“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一個不為盛名而顛倒是非的人。”

在小的時候,她便會用智慧矇蔽愚蠢的考官,在那個可怕的時間裡,俄國人侵略波蘭,俄國佬兒讓波蘭的學生用“謊言”來回復他們,而聰明的瑪麗總是被叫來回答,那一刻,她小小的心靈總是被屈辱和恐懼佔領,作為一個愛國的學生,謊言帶給她的是無邊的屈辱和痛苦,可她堅持下去了,因為她明白,祖國的未來等著她去創新、建造。她是一個勇敢的少女。當祖國被外國侵犯時,她選擇離開自己心愛的祖國,孤身一人前往巴黎,在陌生的城市中求學,終於有所成就。

可是命運仍不給她喘息的機會,在一九零六年十九日,她失去了和她一同奮鬥的丈夫——皮埃爾居里。她沒有想放棄什麼,而是繼續努力,更專注的投入到鐳的研究中。她一次一次的獲獎,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她對工作的半分注意力。

她雖然出身貧寒卻對金錢視如糞土,她雖然旅居國外卻有著強烈的愛國心,她在中年時失去了自己事業和生活的最好伴侶,她經歷了那麼多的精神痛苦和疾病折磨卻從沒有減弱對科學的探索,她在永恆的奉獻中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我們雖做不到像居里夫人一樣偉大,但是我們要學習她的精神,為自己的信仰不懈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