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父母課堂》讀後感精選範文

讀一本好書可以使我們的人生閱歷也會變的豐富,書是人類一生的朋友,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父母課堂》讀後感精選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父母課堂》讀後感精選範文
關於《父母課堂》讀後感精選範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做什麼?怎麼做?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像 普天下父母一樣,我也想把兒子培養成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再次讀《父母課堂》--做隱形的父母之後,對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提供很大的啟發。

教育孩子的確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有人說寓教於樂,讓孩子們輕鬆學習。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家長要一起陪同孩子一起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懂得並遵守遊戲的規則,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遊戲的規則,使得遊戲變動。教會孩子在遊戲中,要輸的起,放的下,同時要積極吸取失敗的原因,繼續參加小朋友們的遊戲當中。家長不能光要求孩子學習好,各個方面都要全面發展。家長對孩子要放開手腳,不要什麼事情都擔心孩子會出錯,讓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剝奪孩子的鍛鍊機會,扼殺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讓他獨立去做,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孩子積極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家長幫他解決。我們家長在這過程中要給予孩子最大的鼓舞與支援,才能給予孩子們無窮的力量,孩子會在以後的行動中更積極的去面對解決問題。

再次,每個孩子都是家長身上的影子,每次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我都氣不打一處來,但是靜下心來想想,也和我們家長自身平時的習慣,影響了他們。我和孩子爸爸平時都忙於工作,回家就玩玩手機,看看電視,使得孩子也跟著看電視,不愛讀書的壞習慣。今天讀完《父母課堂》我知道了,家長要想孩子愛讀書,首先家長自己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身教勝於言傳。我要以後做到回家後儘量不看手機,特別是當著孩子的面看手機,從自身做起,把在家安靜讀書的氣氛傳輸給孩子,讓孩子也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感謝《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了作為家長,不能光滿足孩子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瞭解孩子的精神需要,與孩子多溝通,並用正確的語言引導孩子。要學會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變化,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平等交流,做兒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加油,我們一起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優秀、善良、對世界充滿愛的寶貝。

關於《父母課堂》讀後感精選範文

十分幸運讀到《父母課堂》。我一向認為,每個孩子來到我們身邊,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但為人父母本能的愛很難有統一的標準。與孩子一齊生活,將他們養育成人,是一個極富挑戰性、極易讓人筋疲力盡的過程,僅僅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對於每一個孩子所有的母親都是好母親,但與孩子共同成長則更需要智慧和耐力,並且需要具有陽光和開放的心態。

首先透過書中無數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讓我看到優秀的孩子之所以讓老師省心,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在細節注重對孩子優良品格的培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質教育,最終讓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變得並非對立與矛盾。這一點,很值得廣大教師與家長研讀與思索。

其次學習到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會延續和拓展,會伴隨孩子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最終走向社會,會終身受益。從孩子無意識地學、去做,到孩子有意識地去學、去做,這就是孩子自我成長的標誌。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樂之者,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為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

最後啟迪我們和廣大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他不屬於你,不屬於我,他終究屬於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績方面與別人攀比,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全面地成長。家長們不就應急功近利,要用教育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學校與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孩子各方面的基礎都打紮實了,讓他把閱讀、樂學、熱愛群眾、與人為善等好的習慣自然構成。我們常常學的: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老師,超越老師;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會,應試教育的夾縫中,我們不要聯手”折磨“我們的孩子,而就應用心和老師們一齊,用心陪伴孩子,啟迪孩子低頭奮鬥的智慧,培養孩子抬頭看天的情懷,塑造孩子陽光開放的心態!

關於《父母課堂》讀後感精選範文

孩子學校裡定期會讓孩子帶回家《父母課堂》這本書,每次都會認真的讀讀,第一自己本身就喜歡看書;第二,作為一個“菜鳥”級家長,真心想通過這本書學習怎麼當個合格的家長。

最新一期的書中,有一篇文章叫《當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讀了以後覺得有不一樣的感觸,就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文中說了孩子在一次自習課上因為在寫地理作業,中途語文老師到班上讓全體同學讀課文,孩子想先寫完地理作業最後一道題再讀,結果被語文老師誤認為孩子不聽話而一氣之下撕掉了孩子的地理作業。而文中的家長起初像平時的我一樣,看到碎掉的試卷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孩子一通質問:是不是打架了?是不是不聽話了?是不是沒考好?但很快這個家長的做法讓我深深慚愧起來:她馬上調整自己的情緒、耐心聽完孩子講完事情的前因後果,首先正面引導讓孩子對老師的行為予以理解,化解孩子心中的委屈情緒,然後等孩子睡後和當事老師溝通並達成共識。文中最後一段有一句作者寫到:“我們要傾聽孩子的心聲”

讀到這裡,我不禁反省自己:在處理孩子學校、生活中發生的問題時是不是太簡單粗暴了?因為孩子從小好動、淘氣,往往不自覺會將學校、生活中發生的這樣那樣的問題,責任毫不區分地都算在他的.頭上,孩子要試圖解釋時總是用“不許辯解”予以制止,這樣是不是會錯過聽到這件事情的真相?是不是有時他也會有他的委屈?是不是會因為委屈沒有抒發出而讓他有失望的想法?是不是讓他再面對學校、生活中發生的問題時即使有別的原因也選擇閉口不談?以前總會覺得我的孩子不太善於表達,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為我忽視了傾聽,孩子選擇了不表達?

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則文字:“一個小朋友有兩個蘋果,媽媽問:給媽媽一個好不好?小朋友看著媽媽,把兩個蘋果各咬了一口。此刻,母親的內心有種莫名的失落,孩子慢慢嚼完後,對媽媽說:這個最甜的,給媽媽。——忍耐有時很疼,但結果會很甜蜜;懂得傾聽,才會瞭解真相;愛,有時需要等待,因為愛心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