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5篇

讀後感可以促使讀者思考作者的意圖和文學技巧,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將書中的智慧和啟發分享給他人,一起成長,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5篇

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篇1

“人生是一段孤獨旅程,但我遇見了你。你不是我,卻又像世界上的另一個我。”這是《螢火蟲小巷》裡的一句獨白。這世界上能理解我的人為數不多,但值得肯定的是一定會有真正理解你的人出現在你的生命裡,成為重要的一部分。

在我還沒開始閱讀這本書時,這一個故事是朋友給我敘述的,那時候沒什麼深刻的感受,就感覺有點類似於《七月與安生》電影裡的故事情節,但當你開始雙手捧著這本書實打實地閱讀它,它絕對會讓你產生強烈共鳴。

十五世紀英國詩人喬治·赫伯特說過:老友為明鑑。而書中主人公塔莉與凱蒂完全印證了這一說法。塔莉,美麗聰明,但行為叛逆,總是人們目光的焦點,但沒人知道,她害怕被拋棄,母親的拋棄,外婆的去世,讓她更加孤獨,渴望愛與被愛。凱蒂,一個受盡家庭溫暖,在母親的守護下,成為一箇中規中矩額乖乖女,但她的內心渴望長大,渴望掙脫。是什麼讓著倆個性格不同,身份地位也不同的女孩走在了一起?14歲那年,兩個完全不同的女孩,在沒有螢火蟲的“螢火蟲小巷”溫暖相遇,從此人生有了巨大轉變。

深讀這本書,我才慢慢知道塔莉的為人,她不像開始說的叛逆,違禁不管,她只是利用這些行為去躲避內心的空虛與寂寞,她甚至會希望能有個像凱蒂媽媽一樣的母親叨嘮她。最終,她渴望的得到了。凱蒂將真正的“愛”帶給了塔莉,讓她開始懂得付出,瞭解“家”是什麼感受,而塔莉豐富了凱蒂的人生,讓她看到了生命的各種精彩。她們把自己的愛互相給予了對方,並凝結成為一體,讓彼此成為彼此的紐帶。

她知道,只要說“我需要你”,好朋友就永遠會在。小說中從14歲到40歲,她們互相依靠走過人生短暫而漫長的道路,也經歷了嫉妒,憤怒,傷害,憎恨,最終重歸於好。

我羨慕塔莉與凱蒂之間那種堅固不裂的友誼,那種相知相惜令人欣羨的友情,是一輩子可想卻不能輕易達到的。就像《紐約時報》評價的,也許生命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所以上帝會派給女人一個男人,甚至,另一個女人,這段跨越慢慢歲月的女性友誼再一次驗證了羅曼·羅蘭的經典之言,誰要在世界上遇到過一次友愛的心體會過肝膽相照的境界,就是嚐到了天上人間的歡樂。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就是這樣,在那個沒有螢火蟲的小巷,兩個女孩的友誼,像螢火蟲的微光,卻足夠溫暖彼此一生。同時也讓我們讀者終生受益。

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篇2

15年末初識螢火蟲小巷,16年初與它相遇,在我翻開它的那一瞬間,被深深擊中,愛不釋手。

螢火蟲,微微亮光,卻能安慰夜行人那顆孤寂恐懼的心靈。就如凱蒂和塔莉,在那個情緒氾濫,敏感多疑的年紀擁抱著取暖,擁抱著敘述各自的心事。你擁有我羨慕的穩定與溫和,我擁有你羨慕的光鮮與自信。如此,甚好。

一個家庭幸福,生活甜蜜,卻厭倦這種千篇一律的生活;一個被爸媽拋棄,整天光鮮亮麗,卻在內心深處渴望溫暖。兩個來自不同星球的天使,相遇在那個沒有螢火蟲的螢火蟲小巷,從此喜怒哀樂,有你共享。

塔莉一次次被媽媽拋棄,渴望愛又吝嗇愛,即使看起來呼朋引伴,即使最後她享譽全國,她仍是一個孤魂野鬼,飄蕩在荒無人煙的世界上,倔強、恐懼滲透在她的每個細胞裡,幸好遇到凱蒂,給了她一個機會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感受正常家庭氛圍的溫暖。

凱蒂迴歸家庭,面對與他恩愛有加的丈夫卻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最初的夢想淹沒在家庭的瑣碎裡,面對每天做不完的家務,操不完的心,當生命在雞毛蒜皮中逐漸衰竭,當初璀璨的夢想再次發光,她再一次提筆,書寫人生,書寫對生命的留戀與對孩子深深的愛意。人是不是總是這樣,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換言之,在失去的最後關節悔悟是不是也是一種幸運,但願,活著的每個人,不負時光,體會生命的靜好。

全然不同的生活軌跡,在最難熬的關頭,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或許只是一聲輕輕的“我在”,就能在暴風雨肆虐的生命裡,開闢出一片燦爛。每一次身心俱疲的時刻,撥通凱蒂的電話,就在那一個瞬間,所有的情緒瞬間煙消雲散,或許,這就是好朋友存在的意義,這樣的友誼,早已昇華成血液至親方有的情誼,兩個生命相互交融,一個眼神就能看到彼此的心底。

看到最後,不知不覺哭出聲,人該有多麼幸運,從風雨飄搖的青春期遇到一個知己,經歷誤會,吵架,生疏,和好,迴圈往復,直到生命的最後關頭,還能與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你就像世界上的另一個我,擁有我沒有的那些特質,我從心底羨慕你,卻也努力過好自己當下的生活。

從來沒有一本像這樣描述女性之間情誼的小說,猶如一汪清泉,緩緩注入我的心田。我想,每個人內心都渴望這樣的溫情,卻在一次次遲疑中錯失了機會,面對別人的善意,勇敢一點兒,生命會不會有些許的不一樣。

你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你填補我生命中的遺憾、空缺,我羨慕你,卻也認真過好自己的生活。

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篇3

偏執於夢想,執著於成功,塔莉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踐行多年前的承諾,出賣身體出賣靈魂,甚至不惜利用好朋友的信任,第一時間播報了幾乎令所有媒體為之爭相報道的新聞,一時間,她成為新聞界的寵兒,聚光燈下的焦點,成功的同時,她卻失去了這一生最重要的朋友,在凱蒂孤單無助時,她沒有給予陪伴,沒有給予溫暖,放肆恣意的在她傷口上跳舞,那麼自私,那麼冠冕堂皇。

多年後,不敢相信,塔莉故技重施,再一次利用凱蒂對她的信任,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揭露她詆譭她背叛她,可凱蒂當時真的是滿心歡喜,甚至已經做好準備與女兒和好,認真溝通,但終究不能如她願。

凱蒂從未想過,塔莉騙了她,暗算強尼。她,塔莉,這個不懂愛的人,口口聲聲為她著想,為她解惑,可自始至終,塔莉的心裡只有自己,愛自己,為自己,自以為是又不知悔改,三十多年的友誼,頃刻之間,崩潰倒塌。

或許凱蒂早該認清事實,塔莉,願為工作付出一切,包括愛情與靈魂,更遑論友情。

一路走來,塔莉名利雙收,腰纏萬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鏡頭下的她,優雅得體,幹練知性,嫵媚動人,熱情自信,時光似乎偏愛於她,美貌不曾褪色,容顏不曾蒼老。

一切看似完美,夢想實現,華麗變身,成為新聞界的女王,可這一切也不過只是看似而已。

夜深人靜,閒來無事時,她自己最清楚,她要的不只這些,當多年的願望得以實現,她開始追求曾經錯失的、放掉的人和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越發需要有人陪有人愛,可惜可嘆,開弓沒有回頭箭,錯過的愛人,已邁向屬於自己的未來,沒有人會在原地等待,尤其等待只要工作,永不滿足的人。

任何人都不是聖人,沒有義務沒有責任留在原地,止步不前,每個人都應向著美好前進不是嗎?

塔莉這個角色,讓人看了氣的牙癢癢,可恨可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愛情可以踐踏,友情可以出賣,親情可以罔顧,當真為了私慾,無所不用其極。

兒時的經歷對她或許有很大的影響,冷漠自私,貪得無厭,不懂愛不會愛,更吝嗇於愛,前因深種,無論穆勒齊伯母如何悉心教導,自私自利深入骨髓,很難改過。

幸而,最後的最後,朋友原諒了她,家人寬恕了她,畢竟在死亡面前,曾經的過錯又算得了什麼,只願有生之年,陪她守她伴她,放棄了工作,塔莉重獲友誼,重拾溫暖,即使人離去,愛永存心間,她們的友誼萬古長存。

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篇4

“失去的會以另外的方式永遠存在,而擁有的需要加倍珍惜。”人們的一句句“再見“迎來了治癒的力量,在溫暖中也慢慢有了信仰。

一場悲劇將三個女人緊緊聯絡在一起,使他們各自踏上了一段傷感的救贖之旅。用愛來縫補原來已破碎崩壞的生活。

從十歲遇見這本書,到今天的再次回味,對“朋友“”一家人“的.定義有了新的認知與改變。”很久很久以前,在螢火蟲滿處的小巷中,月光從白衣女孩的頭上靜靜瀉下,靜謐的夜被迷離的月光線條鑲上了眼邊,女孩行走在小巷間,點點記憶在他腦中浮現。“

但這僅僅只是她的記憶。愛能夠創造永恆與奇蹟嗎?即便它已經開始小時或已經不見……

沉重的行文使讀者沉浸在其中,朋友的離開,生活的壓力,以及年齡的傷害……塔莉所做過的一切無論對錯都使她感到後悔與恐懼。年少時在她眼裡“朋友就像夏日裡的螢火蟲,一點點微光就足以照亮整個夏天。“

也許在書外的我並不能感同身受但對於愛的理解卻在逐漸加深。

20xx年我的小公也離開了我,與塔莉不同我從出生便遇見了他。他承載著我記事起的整個春秋與童年。

塔莉在14歲時遇見她,而我卻在近14歲時離開他。

整個世界突然變暗,視線模糊了,心臟也變得異常沉了。腦子裡一片迷濛,身體開始失重,似乎要飄起來。一種掉入黑洞般的感覺從眼中奪眶而出。在所有離別中,親人的逝去會使你更加地迷茫,而那僅有的一絲溫暖總會讓你格外讚歎。

故事中的女人帶著我與她的內心信仰走進書中。

我們一起感受者死亡,“在一次車禍後,眼眶深邃的女人望向那張照片終於笑了,她的笑就像盪漾的春風清泉的波紋,從她的嘴角溢位。笑出的是輕鬆,是愉悅,是成功,也是沉重,是淒涼以及失敗。四十多來的“酸甜苦辣”都在這一刻被釋放。

我們終於明白了“失去深愛的人,我們仍要好好地生活下去,學會放手微笑著告別,儘管這並不容易。“我們心的那份信仰也悄然活現。

一切總會結束,一切也會重新開始。昏黃的燈光似流水般傾瀉,兩個身影若影若現,不知不覺中成了孤單的身影。

“愛,溫暖,信仰“人們的愛造就了溫暖,而信仰在溫暖中慢慢體現。

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螢火蟲小巷。

螢火蟲的小巷讀後感篇5

這本書看的很快,大概也是因為我更加喜歡讀小說,因為好的小說,總能輕易抓住人的慾望,希望不知疲倦的讀到最後一頁。

這是一本關於友情和愛的書,非常普遍的美國小說的主題,愛本身就是最美國的普世價值。兩個14歲的女孩,看上去非常不同,一個離經叛道,一個從小就是乖乖牌,卻因為在螢火蟲小巷相遇,進而維繫了一生的友情。哪怕其中一個因病去世,她們也都是一輩子的朋友。故事於是從70年代一直講到千禧年。這三十多年裡,她們經歷著青春期,叛逆期,從學生時代到各自進入社會和家庭生活。一個成了家喻戶曉的新聞主播,一個成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和年少時候一樣,她們的生活永遠不同,因為本來她們就不一樣。但之所以會成為好友,也是因為她們相近。她們渴望被愛,被關注,渴望被認可,有各自的夢想。更加重要的是,她們是彼此成長的見證。要說誰最熟悉自己,那就是有著三十年友情的對方。你不是我,卻又像世上的另一個我。當然三十多年的友情並不容易維持,乖乖女以及後來的家庭主婦凱蒂向來是最先道歉妥協的那一方,因為她知道酷女孩以及後來的事業女強人塔利是不習慣說道歉的。這就是最簡單的愛了。無論友情,還是愛情,不都是一樣嗎?她們也經歷過彼此互相的誤解,或者對夢想的不同認識,對愛情的不同看法,對新聞事業的不同追求,但最終,只要說一句:我需要你。那麼所有的誤會不解矛盾都會冰釋前嫌,因為這就是朋友最基本的忠誠和定義。所以你會為了這樣純粹長久的友情感動,羨慕。

當然,這兩個不同的女性,也讓你看到不同女性對於家庭和事業的選擇。作為酷女孩,塔利選擇了事業和夢想。所以她從中學開始就一直堅持並且為此奮鬥,無論是從不間斷地給報社寫信,或者是收集新聞資訊,還有自學傳播學內容,工作有每天都凌晨三四點起床,熟悉各種新聞事件,如此追求夢想的勁頭都讓人自愧不如。所以,她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新聞主播,因為她一生都在為新聞事業奮鬥。可是中間會有迷茫,因為想要的成功越來越巨大,對現狀越來越不滿足,所以會在好友丈夫受傷時還在想著採訪到受傷的人和好友來作為獨家?上頭條。也瞞著好友,偷偷為她安排現場直播,企圖利用她和女兒糟糕的關係來做案例剖析。而到四十好幾以後,每天面對無數的光鮮亮麗和回家的落寞安靜,也會反省自己的追求。為了事業付出了太多,所以最後不得不思考是否值得?想要人前的成功,又想背後的溫馨家庭,於是迷茫是否自己太不容易滿足,太貪婪的要求太多?而這種慾望和貪婪,我想我至少有,也在努力平衡。所以可以引起共鳴和思考。

另一個乖乖女,更加容易愛和渴望愛,所以最後和深愛已久的人結婚(而她的丈夫,在之前其實更欣賞和心儀的是自己的好友塔利)。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夢想,因為孩子要照顧,家庭要打理,丈夫的事業要支援。總是以孩子大了,生活穩定了再出去找工作為理由而延遲自己追求夢想的時間。等到孩子真的上學了,已經幾年過去了,她發現面對孩子上學以後的空空的家裡,自己的生活也空了。因為她丟失了自己的生活。而又長期不自信,總是糾結丈夫曾經心儀的最初物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優秀的好友塔利。長久的家庭生活讓她很少想到自己,也失去了自信。於是她開始繼續求學,準備發展她的特長——文學。然而此時二胎來了,還是一對雙胞胎。所以寫小說學文學的時間又推遲了。一年年裡,第一個孩子長大了,進入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凱蒂不得不花時間怎麼和孩子鬥智鬥勇,還得不到孩子的理解,母女整天像仇敵。於是失去自我又自卑的凱迪抑鬱著,難過著,找不到發洩,漸漸身心俱疲。這也是最後讓她得病的原因之一了。這個女性的故事,又跟現在我們非常相近。因為誰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選擇愛和家庭是大多數的方向,可是我總是不停提醒自己,不要失去獨立的自我。以後有孩子,也要保持自己的距離。適當的距離,讓每個人都在安全的區域自由瀟灑,正確的愛,並不是為此付出所有,犧牲自己。

你不能說兩個女性的選擇誰更正確,這本來就不是是非題。對我而言,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也看到它們各自的極端。比如極端的投入事業和工作,丟失了生活。比如極端的投入家庭和孩子,丟失了自己和夢想。如何找到平衡,這大概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而至於兩個女性不同的性格,家庭的成因也是很大的原因。我再次概嘆,家庭的氛圍和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就是因為一個吸毒的總是拋棄孩子的母親,塔利變得冷酷,不懂得怎麼去愛,缺乏安全感。就算到了四十幾歲,她依舊對於母親的拋棄耿耿於懷。從小家庭和睦的凱蒂,因為太想讓自己的小家也和睦幸福,總是不會去拒絕,比如參與所有義工活動,為學校的各種事情操心,親自給孩子做各種手工,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給女兒立下很多的家規,以至於女兒在叛逆期,反而跟自己越走越遠。生性膽小的凱蒂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問題,自己本身的精神問題,總希望有一個美好的假象。所以才會覺得壓力越來越大,直到最後力不從心。家庭的環境,從一開始就影響著兩個女孩。即使後天她們成為了一輩子的朋友,卻也總是有著不同的本質。所以你看,心理問題如此重要,不要小瞧。

不過慶幸的是,她們擁有彼此,而對方恰恰彌補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擁有一生的朋友,是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無論你多麼艱辛,無論你多麼高興,你都可以在至少朋友面前,保持最真的自我。如果不能讓你保持最真實的自己來面對的那個人,想來也不會是你的真朋友。愛情和友情,從來都是人們畢生追求的美好情感。

這本書的翻譯非常值得推薦,因為簡單流暢,沒有拗口的名字,沒有別扭的不同的語序,跟讀普通中文小說一樣順暢。

而讀完一本書,可以有更多自我的思考,是讀書最大的樂趣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