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有關2022《茶館》讀後感範文三篇

《茶館》這部作品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非常值得我們寫讀後感,你知道一篇優秀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有關2022《茶館》讀後感範文三篇,以供參考。

有關2022《茶館》讀後感範文三篇
《茶館》讀後感範文1

我覺得書是回憶的另一種表達方,它或許有些虛構,卻是基於生活的。所表達的必然也是人們的內心世界,所以才會隨著歷史顛簸影響著一代一代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共鳴。

看如今的世界,城市裡車水馬龍,燈火闌珊。縱橫交錯的交通設施,構成了城市的血脈和骨架,生活也更豐富多彩。農村裡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舒適的日子在那片土地上就可以自給自足……可現在城市裡的人用冷漠偽裝自己,農村裡的人拼命想要逃離。對於這樣的生活我也並不覺得感激,反倒是認為日子平淡,比上白開水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總想著思甜,卻忘了憶苦,誰曾想過那從前的時光呢?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寫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從清末到抗戰勝利後的五十年間,社會的風貌和不同階級人物的不同命運。在一個明媚的午後捧著這本書,思緒也隨窗外翩躚的楊柳飄回那個年代。

滿清末年,茶館裡依然是一派和諧的景象,茶館掌櫃王利發左右逢源,一切似乎都如此美好。然而在這背後卻充斥著令人窒息的衰亡。富裕的人在茶館裡喝茶,聊天,只是莫談國事,貧窮的人卻在茶館裡賣孩子。農村破產,人們生活更加貧困,今天想著明天,明天卻又想著後天。他們只能將自己的孩子賣了以獲得微薄的費用養活家裡更多的人。我想起《捕蛇者說》中的那個捕蛇人,冒著生命危險討生活,原來古今貧困竟也是相同的。想起老舍筆下另一個人物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車,即便尊嚴被踐踏也不反抗,終究是被那吃人的社會吞沒了。那樣的社會給人的失望大於希望,結局似乎註定了悲慘。

到了民國初年,連年不斷的內戰使百姓生活更加痛苦悲傷愈演愈烈。生活就像重砣壓在人們生上,那時連呼吸的空氣都是渾濁且陰暗的。京城裡的好多茶館店鋪都關門了,唯有王利發掌櫃改良經營。然而社會動亂是全方位的,迂腐的大兵前來敲詐,逃難的人堵在茶館門口……莫談國事的標語在牆上顯得愈加刺眼。人們不敢亂說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人們就像活在槍彈雨林裡,稍不留神就會被擊中。困難的環境也激發了人們的本心。善於偽裝的人一下就露出了醜陋的面孔,站到了正義的對立面上。說來也是可悲,這正體現了那個時代的迂腐黑暗,畢竟太平盛世誰會願意去幹那樣的事呢?

又過了三十年,已是風燭殘年的的王掌櫃仍在苦撐著茶館,可那股黑暗勢力仍沒放過他。流氓特務靠著阿諛奉承的嘴臉獲得了權勢,想要霸佔王掌櫃的茶館。虛弱的老人終究被現實擊垮了,自己安然了這一生。

莎士比亞說過:“黑暗無論怎樣漫長,白晝總會來到。”現在是靈驗了,可誰又知道這漫漫探索路上祖輩們付出的艱辛呢?不能忘也不可忘。

讀完了《茶館》,心情格外壓抑。放眼看向窗外,楊柳依依,歲月靜好。溫水般的生活也總有它的滋味所在,想來也滿足了。

《茶館》讀後感範文2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一部不朽的傳奇。

故事講述了茶館老闆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老舍把這些人物集中在茶館這個微縮社會中,讓他們各自上演不同的人生故事,用小人生來寫大社會,同時以茶館的興衰來透視舊中國的衰敗。

《茶館》一劇具有極強的社會批判精神,反映了生活在黑暗社會中小人物的命運是多麼悲慘,道出了勞苦百姓對生活的憎恨與不滿。可以說,老舍筆下的三幕戲葬送了三個時代,這三幕戲共佔了五十年的時間。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變動,可是劇中只通過一個茶館和一些下茶館的小人物來反映,並沒正面敘述那些大事。這就是說,用這些小人物怎麼活著和怎麼死的,來說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這些混雜著汗與淚,歌與笑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裡。茶館裡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六七十個主、次人物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展現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級階層、幾種勢力的尖銳對立和衝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命運。

這樣的戲劇構思縱橫開闔,既是大氣魄大手筆,又不乏細微之處的生動描寫,是老舍先生的獨創,帶給了大家這樣耳目一新的故事。因此曹禺先生說,《茶館》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

一鍋老湯、一壺釅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間悲喜劇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館”裡上演,演繹著老舍先生蘸著滄桑寫出的舊時代裡黑暗的一頁,把一幅沾滿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歷史民俗畫卷生動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留下永恆的記憶。

《茶館》讀後感範文3

老舍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茶館》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讓它成為真正的藝術品,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有力的諷刺度,深刻地體現了人們在舊社會時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諷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三個時代對人們的欺壓,及三個時代統治的黑暗,真實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正本相。《茶館》也成為了老舍個人漫長創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十六十年代劇作界的高峰,是前輩作家中少見的後期超過前期的高峰。

以老舍先生獨一無二的創作手法,使全劇顯得乾淨、簡潔。它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全劇只有三幕,一幕一時段,用人物來表現年代,同時又把年代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二者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成為中國舊時代的.一個縮影,讓人以看“歷史劇”的眼光來評審。三教九流市場彙集地的茶館,仍有幾位核心人物始終貫穿其中,例如茶館掌櫃王利發,膽小的鬆二爺,十分愛國並胸懷正義常四爺等等。茶客間說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他們之間的談話使人更能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

《茶館》中語言的精妙運用,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裡茶客的東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語言的精華,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澱。它們多彩而不雜亂,節奏明快又一氣呵成。這使得第一幕成為全劇的高峰,後邊兩幕也是由第一幕而來,託著襯著第一幕構成整部戲。

希望多年以後,我們也不會忘記那一句“我們吃下午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