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愛情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範文四篇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精神的糧食。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愛情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查閱!

愛情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範文四篇
愛情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範文

《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應該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最受歡迎的兩本書了。但是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感覺這兩本書都被它們的名聲耽誤了。前者因其複雜的家庭關係,難記的人物,是出了名的難讀,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而後者的書名又會讓人聯想到是描寫特殊時期堅貞愛情的俗套故事,而失去翻開的興趣。但是沒有人能逃過“真香定律”,《百年孤獨》是我去年讀過的書中,最為推薦的一本;而《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截止到目前,今年讀到的最喜歡的一本。

就像《百年孤獨》感覺並不是在講“孤獨”,而是在說與孤獨正好相反的東西,似乎是人類旺盛的生命力。雖然結局是整個家族的傾覆,曾經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塵土,消失殆盡。但是我卻沒能感受到本應該感受到的淒涼,彷彿家族的世世代代依然活在某個平行宇宙中,生生不息。

是呀,每當有一位讀者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書中的人物都會因為他或她再活一次,宛若新生,可能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吧。

剛開始看《霍亂時期的愛情》的時候也一樣,這哪裡是在寫愛情呀,這是哪門子愛情,這能算愛情嗎?什麼是愛情?

禪宗說人生又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句話恰好描述了我看這本書的心路歷程。讀書之前,雖然沒有什麼成功的經驗,但是並未懷疑過自己是否知道愛情是什麼。但是看得過程中,我迷惑了,不再那麼確定,產生了深深的疑問,到底什麼是愛情。讀過之後,感覺這本書其實是在講愛情,又不是在講愛情,講的是愛,講的是人生、衰老、死亡。

這讓我想起了語言,我們剛出生的時候,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通過學習語言我們漸漸瞭解這個世界,這是山、那是水、天是藍的、雲是白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對這個世界瞭解的更深,更透徹,而是變得越來越迷茫,與此同時,我們漸漸發現了語言的侷限性,有時候我們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或者讓人更好的理解我們。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同時看一本書,每個人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對愛情下的定義各不相同,我們又如何說得明白,這本書到底是不是在寫愛情呢?(事實是在討論過程中我們竟然對“出軌”的定義也起了衝突)也就是說,如果想找到自己理想中的愛情那就更難了,如果真的存在的話。

“學會把愛情想成一種美好的狀態,而非達到任何目的的途徑,愛情自有其本身的起點和終點。”

愛情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範文

這本書是一個同學借給我看的,在去清河灣中學實習學校的四個小時地鐵上陸續看了一些,沒有讓我覺得這來回的四個小時是一天中浪費的時間,很充實…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對費爾明娜·達薩一生愛的等待讓我對愛情多了一份敬畏感,原來愛一個人是刻在骨子裡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不會因為不期而遇的戀情而忘記,不會因為得到的喜悅而迷失…阿里薩一生有過很多女人但卻為達薩終生未娶,因為一個女人而有很多女人,和其他女人在一起的時候是愛但只是那一時那一刻的需求,而達薩才是他心中永遠忘不掉的愛戀…遇見時的小鹿亂撞年老時的初戀般的感覺,歲月帶不走年老磨不滅那刻骨銘心的愛…

書信維繫的愛情字裡行間都傾注著寫信人的愛意,不像現在隔著屏隨意打字表現出來的調侃…那是花心思花時間動情琢磨出來的,而不是不經大腦不問心的隨意…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等待,阿里薩和達薩終於走到了一起,歷經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巔峰時刻,彼此以不一樣的身份,帶著歲月的沉澱,懷著最初的那一份心動笨拙的摸著彼此的手…

在開始的時候,很害怕阿里薩因達薩的離去而放棄自己,有一段時間是這樣的,得了霍亂一樣症狀的相思病,但作者最後還是把阿里薩塑造成了一個繼承叔叔公司的董事長,有了不一樣的身份與職責,多了一份穩定與沉澱…思想上的昇華,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抖擻最終贏得了達薩的另眼相看…

愛情是美好的…不管之前有什麼不如意,依舊要相信愛情~~

愛情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範文

剛開始開啟《霍亂時期的愛情》,特別欣賞和羨慕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醫生的婚姻狀態,像一場戰爭、像一種遊戲......書中道出了婚姻的許多本質。費爾明娜曾說:社交生活的關鍵在於控制恐懼,夫妻生活的關鍵在於控制厭惡。作為一個已婚兩年的我來說,漸漸會感受到這些,因為兩個人長期在一起,看到對方的所有,婚姻的真實面貌慢慢就會變成越來越接近世俗和彼此較勁的一場遊戲。但是這些不妨礙他們繼續相愛,反而會增加某種黏性,我把它稱之為親人間的紐帶。

繼續讀,讀到弗羅倫蒂諾.阿里薩的出現,那個熱烈、純真的詩人般的少年,在見到費爾明娜的第一眼起,他的失眠、緊張、焦慮......就伴隨了他一生。這裡讓我驚豔的有兩個點:一個是馬爾克斯描寫關於弗羅倫蒂諾的母親發現兒子墜入情網後,鼓勵他要充分享受愛情帶給他的感受,不論是痛苦還是欣喜,都要去接受,因為世上沒有幾人能嚐到真愛,並去真正經歷這些過程。還有一個點是弗羅倫蒂諾被費爾明娜拒絕後,雖然一開始經歷了很痛苦的一段時間,但是他的內心卻是一直忠誠於費爾明娜,並堅守自己給她的承諾。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愛想要去佔有和破壞費爾明娜的生活,而是選擇一直默默守護在有她的地方,並且靜靜等待烏爾比諾醫生死亡的那一天。最後瘦骨嶙峋的兩位老人終於結合,這種結合我認為是形而上的,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

最後,我想說,無論如何這真的是一本偉大的史詩般的書籍!故事的原型人物是馬爾克斯的父親,他是一名報務員、詩人和小提琴家,正是弗羅倫蒂諾的原型。包括裡面姑媽的設定、阿里薩在福音花園夜拉小夜曲......等等這些細節也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真的,作家就是有非凡的能力,能把生活變成藝術。

我所能想到,上天給一個年輕人最棒的禮物,大概是“熱愛藝術”。越是用心孤苦的,越是能抵禦世俗。

愛情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範文

七月份,還處在疫情期間,聽說《霍亂時期的愛情》在疫情期間銷售20萬冊,姐妹們一致表示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際選擇共讀這本世界名著。豆瓣書評有個點贊極高的短評:不誇張地講,這本書包含了愛所有有關愛情的全部答案。閱讀這本書的好處是,讓人重新開始相信情;壞處是,讓人意識到,即便相信也無濟於事。受這段話的影響,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保持著一種敬畏感,這種感覺又讓我對它敬而遠之,不敢讀。作者馬爾克斯稱這本書是他最好的作品,是發自內心的創作,於是還是滿懷期待的翻開了這本書。

讀後從寫作的角度,我覺得很喜歡作品中的這幾個特點:一、作者不僅僅只是敘述故事,而是在世界的大環境下展開描繪;二、出神入化的細節描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三、文筆雋永流暢,生動形象;四、語言幽默詼諧,可讀性強。

全書內容其實用一句話便可概括,就是一個男孩兒因為年少時與相互愛慕的女孩兒因種種原因分離而後苦苦等候半個多世紀最終重逢的故事。如果結合現實來看,書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主人公途徑懵懂初開的童年、變幻莫測的青年、漸趨平和的中年、頹然老去的暮年,各自穿越時間長廊抵達彼岸的人生歷程。而這樣的人生除去一些文學誇張的成分,正是我們每個人的已然走過而且有待完成的普通人的一生。女主人公費爾明娜的一生讓人羨慕,有一位地位及高且到死一直深愛自己的丈夫,還有一位在感情上鍾愛自己一生,暮年陪著自己的執著男人。阿里薩一輩子未婚,感情上始終愛著費爾明娜,可肉體上卻與600多名女性有染,讓我感覺很壓抑,很變態。細細想來,這是真的愛嗎?好像只不過是一種強烈的佔有慾和變態的自我滿足。我覺得阿里薩絕對不是一個愛情的守護神,而是一個愛情的野心家。這本書讓我稍稍有些感動的還是烏爾比諾醫生對妻子的費爾明娜愛,貫穿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和柴米油鹽中,這或許是我的內心總是渴望一些燦爛光明的東西吧。

在作品中馬爾克斯窮盡這個題材的一切可能:暗戀、初戀、失戀、單戀、等待、殉情、喪偶、婚外戀、夫妻親情、露水姻緣、黃昏暮情、老少畸愛……這本書如同一場饕餮盛宴,讓我們品嚐各式各樣愛的味道,這種各式各樣的愛離不開一段如馬拉松式的愛情長跑這條主線,沿途的各類風景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卻始終不偏離主幹道:初戀、失戀、單戀,漫長的等待最終迎來了黃昏暮情。似乎所有的菜餚都是為了這最後端上來的主食而準備,旨在讓這所謂“一生一世”的愛戀能讓人產生心靈的震撼。但是等到這主食端上來,我的胃已經被各式菜餚填滿了,好像是無可奈何地硬著頭皮拿起筷子夾進口裡細細咀嚼,只是因為文字本身的吸引和閱讀的慣性。雖然馬爾克斯的烹飪技巧讓我覺得能一口吞下精心製作的愛情大餐,可又覺得這道愛情大餐過於豐盛,五味俱全卻又說不出到底是什麼滋味。還不如淡而無味的白米粥和山間涓涓流淌的小溪流讓人心曠神怡,耳清目明繼而回味無窮。

總之,作品將大師的創作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水平能力有限,認識難免狹隘偏頗。作為一個平凡的女人,我還是崇尚一生一世只愛一人的平靜生活,因為我覺得真正的愛情不需要引起強烈的心靈震撼,而是如春風化雨,沁人心田。當然,如若沒有,就應該另當別論了,但至少我們應該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愛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