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風向

大學生暑期實習感慨:工作真的不容易

為了節約房租,兩三個人擠一間10平方米的房。原本花錢大方的女生,如今買條裙子也覺得肉痛。

大學生暑期實習感慨:工作真的不容易

暑期實習,讓大學生們直嘆:“工作太不容易了”。

實習,將現實生活照進象牙塔。雖有諸多不如意,但“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我願意接受挑戰。”

開學在即,本報針對大學生的暑期實習狀況,以50多份問卷與深度訪談相結合的形式,做了一份調查。

那麼,他們的暑期實習生活,究竟如何?

  不再為修學分而實習

最看重單位實力,為提高個人能力

50多位大學實習生,分別來自經管、人文和理工類專業。他們的實習單位,包括IT業、廣告傳媒、製造、房產、金融、零售、外貿及服務業。其中,75.8%的學生表示,“實習單位與專業對口”。

在50多位大學實習生中,51.5%的人為大三學生。這個暑期,對他們來說十分關鍵,直接關係到大四畢業年的找工作。

因此,他們特別希望,通過實習“提高個人能力”(佔比45.5%)或是“增加就業籌碼”(佔比27.3%)。為修實習學分的因素,已不再重要。

48.5%的學生,在尋找實習單位時,最看重單位實力。

“一個好的實習平臺,對找工作有幫助。而且,好平臺也能學得多。”杭州下沙一所高校的學生小吳說。市場營銷學專業的她,這個暑假就在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實習。

至於實習單位是否給予補貼或是實習費,他們並不特別在意。“只要是好的單位,不給實習費,也沒關係。畢竟,我是去學技能的。”小吳說。

不過,想要進入實力強的公司實習,並非易事。48.5%的學生,通過父母或親戚的關係,找到實習崗位,小吳就是其中一位。

“我還有個同學,雖然有關係,但還要經過三輪面試,才能進去實習。怎麼實習,都這麼難?”小吳輕輕地嘆了口氣。

  一張床擠2個人,睡得腰痠背痛

61.5%的學生,選擇離開老家,到大城市實習。除借宿親戚家外,30.77%的學生在外租房,與人合租。

經歷了找房租房的曲折,他們頭一回感到“跨入社會不易”。

蕭洋(化名),是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的大三學生。今年6月,她在學校的實習招聘會上,找到了一份事業單位實習的崗位,主要做人事代理。

原本,單位承諾安排住宿。可臨近實習卻變卦了,可學校遠在下沙,“坐公交車得坐上3個小時才能到單位。”租房,是唯一選擇。可找了四五家,都遭拒,“半年以上才肯租。”蕭洋回憶。

幸運的是,網上有人發帖尋找室友。蕭洋另找了3名同學,一起合租。這是套躍層大套,“住1樓的那4個,也是學生。”蕭洋解釋。

4間臥室住8人,也就是一間住兩人,同睡一張床。“剛開始,挺不習慣的。一覺醒來,腰痠背痛。”蕭洋笑著說。

  成本兩千一月,花錢“元元”計較

租房,抬高了實習成本。那麼,實習期間,實習生每月究竟開支多少?36.4%的學生表示,“每月開支在1000元至2000元之間。”

“分攤後,一人每月房租562.5元。加上水電費與物業費,光租房每月就650元。”蕭洋算了下。至於飯費,“外面吃很貴,沒有10元以下的”,每月得吃掉1000多元。

就算在外租房,也要在交通上花錢。57.6%的學生表示,“光路上時間,保守估計單趟就要1個小時。”

經濟負擔與交通不便,成了36.4%學生實習期的“最大困擾”。

“其實,工作本身還是挺開心的,同事關係也和諧。但就是經濟壓力太大。”小吳坦言。“在學校三四個月花的錢,現在一個月就沒了。”看著卡里的數額直線下降,小吳心裡發慌。

實習,讓她深切感知“工作很不容易,我不想再多花父母的錢了”。花錢大方的她,學著精打細算。原本買東西不看標籤,現在居然注意到蓋澆飯居然漲了3塊錢,“這在以前絕不可能。”

實習後,她也不再輕易入手新衣服。上週末,與朋友逛街,她看中了一條裙子,“可打完折居然要300元,太肉痛了,不買了。”

 離家工作,感覺孤單

“在杭州實習,感覺挺孤單的。”肖安(化名)說。雖然她在杭州上學,但實習的準社會狀態,讓她忽然對這座城市感到陌生。

“看到街上穿梭的車流,覺得自己只是一個過客,沒有一輛車為我而停。”肖安出了會兒神。實習的頭幾天,她哭了,“挺想家”。

在杭州租房實習,“沒有人給你做飯,沒有人來關心你的生活起居。而且周圍的好友都回家了,週末沒有人陪你,你還要像個上班族一樣去工作。這一切跟我以往的生活差太多,一下子真的很難適應。”

陌生,蕭洋也有同感。搬家那天下著暴雨,她和另一個同學拿著很多行李,無法撐傘。兩人淋得渾身溼透,“落魄”地走在大街上。“當時,忽然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沒有親人在身邊,挺難受的。”蕭洋笑了笑。

  經常加班:每天工作10小時

對於大學生來說,實習需要適應的除了生活,還有工作。69.7%的學生表示,“需要經常加班”。

小茜在一家直銷公司做銷售,每晚11點才回到租房處。到家時,室友已入睡。每天超10小時的工作,“逼”得雯雯有點“走火入魔”。室友,也難逃她的推銷攻勢。

超時無週末的工作,“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小茜苦笑。她更迷茫的是,“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堅持”、“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同樣焦慮的,還有小哲。原本,他還挺高興的,“能進一家知名製造企業工作。”可進去後,他挺失望的,“我被分配到流水線上工作”。封閉的工作間裡,一天十幾個小時工作,“我都快抑鬱了”。

沒有了娛樂活動,沒有可以交流的朋友。“除了微信搖一搖,就沒其他方式可以找朋友了。”他自嘲地笑著。“這樣下去,連找女朋友的機會也沒有了。”他開始擔心。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太大

實習中,最困擾學生們的是什麼?60.6%的學生選擇了“專業技能不足”、“自身綜合素質不足以適應社會”、“實習不能提高自己能力”及“很難找到適合的實習崗位”。

有人,將這歸結為“想象與現實之間產生的落差”。

小海原以為,證券公司就如電視上成功人士一樣,“操盤玩股票,掌控著幾百萬元”。但去了才發現,“想要入門,太難了。”

為了建立客戶,小海得天天跑銀行。“等客戶兩三個小時很正常,剛開始會很火。畢竟,以前從沒受過這種委屈。”小海笑了笑。有一次,已約好與銀行大客戶經理的見面,可等了一下午,不見人影,手機關機。回到單位後,那位經理來了電話,“我只得再跑一趟。”

  一點點學:從基礎做起

“心態很關鍵,”小吳認為。沒有工作經驗的實習期,“別人怎麼可能放心給你重要的事做?”從基礎做起,也就成了自然。

其實,小吳的心態一開始並不好。實習頭一週,她情緒低落。讀市場營銷的她,做了內務,“每天整理資料,做得很雜,感覺什麼都沒學到。”

與父母兄長聊了很久,小吳想通了。“房地產行業很特殊,銷售洽談中,涉及很多商業機密,不可能輕易讓一個實習生知道。”她說。

其實,“做內務挺好的”。整理資料中,小吳知道了新樓盤的一期、二期與三期工程的詳細情況,比如地理方位特點等等。“這些,都是打基礎呀。”小吳說。她還學會了用EXCEL分析圖示,“這個對以後做市場分析還挺有幫助的。”

“我想先打好基礎後再做其他。”小吳認真地說。而且,“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我願意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