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學案例反思4篇 反思教學案例,跨越進步的起點

"教學案例反思"是指藉助具體的教學案例,對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這一過程可以幫助教師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學方法、效果和反饋,比較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將介紹一些教學案例反思的案例和方法。

教學案例反思4篇 反思教學案例,跨越進步的起點

第1篇

1、在教學設計中,仍然存在著對學情分析不足,主要是過高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一方面每節課設計的教學內容過多,經常一節課結束後還有不少內容沒有完成,另一方面對以前學過的知識的複習工作做的不夠,導致後續的新知識的學習遇到不少麻煩。如對二次根式的性質的應用時,考慮到以前已經學過,自以為學生不存在困難,就沒有重點分析,結果導致不少學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簡過程中因此而出錯。

2、九年級數學是新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理念還沒有及時更新,有時對新老教材的區別關注不夠,從而導致教學不到位。在二次根式的化簡中,老教材比較重視對具體數的.化簡,對字母的要求不高,一般都確保二次根式有意義,而新教材特別要求引導學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範圍,要求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推斷字母取值範圍的能力。剛開始對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沒有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也沒有重視對典型錯誤的分析。

3、在促進學生探索求知和有效學習方面還存在明顯不足。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在我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這方面的引導。在本章中,其實有許多內容可以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如判斷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範圍、選取有理化因式、選擇不同的運算途徑等都可以讓學生進行探究和歸納。在二次根式的運算中我就直接告訴學生:加減運算時利用公式,乘除時利用公式和,結果大部分學生並不接受。若能讓學生在探究的基礎上歸納出方法,學習的效果會提高很多,學習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4、在學生的學習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班的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數學方面的積極性並不差,但自主學習方面還存在著不足。遇到困難有畏難情緒、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作業只求完成率而不講質量、學習的競爭意識和自我要求明顯缺乏。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教育和引導,加強改進,提高教學實效。(勵志

教學案例反思4篇 反思教學案例,跨越進步的起點 第2張

第2篇

學音樂課教學是國小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國小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定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國小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裝置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線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於是我採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五、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裝置,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

第3篇

線段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很抽象,難以理解,對此我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觀察、比較。學生通過拉一拉、比一比,體驗線段“直”的特點和線段有兩個端點,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形成線段表象。引導學生觀察直尺、課本、黑板等物體的邊,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對線段的感受。鼓勵學生尋找、利用身邊的工具畫線段,讓學生經歷畫線段的.過程,通過交流,探索畫線段的方法。

(2)有2個端點。教學時主要圍繞線段的這兩個特點開展教學,形象地把一根彎曲的線拉緊,體現出線變直了,為引出線段是直的打基礎;接著引導學生看這根線有兩個頭,為後面揭示端點做準備。然後教師有線引到線段,在畫線段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線段是直的,而且又有兩個端點。

除了畫線段讓學生體會線段的基本特徵外,我還接著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那些物體的邊是線段,使他們體會生活中線段無處不在,同時,我還讓學生通過折一折、連一連來進一步體會線段的特點,學生通過摺紙,體會到了我們自己也可以來製造線段。

第4篇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的提問,實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徵。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計了幾個簡短、精當的提問,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寫了哪幾個季節?石榴有什麼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瀆,邊讀邊想石榴葉、花、果的樣子,有什麼特點,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字讀、自悟;第二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第三次是通過實物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瞭解。

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麼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彷彿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在教學這部分時,老師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悟,“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小喇叭”寫出了花的形狀。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在吹呢。”講花開得多,開得旺。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麼像一朵朵美麗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