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一年級心得體會3篇 初入校園,感悟童真:探索,成長,點亮未來

《一年級心得體會》是一個描寫一年級學子經歷與體驗的文章。在一年級,孩子們初次踏入學校,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和生活規律,他們經歷了許多變化和成長。本文將分享一年級學子們對於學習、友誼、快樂等方面的心得體會,為讀者呈現出一年級學子們的歡笑與成長故事。

一年級心得體會3篇 初入校園,感悟童真:探索,成長,點亮未來

第1篇

兩個月的假期又過去了,新學期又到來了。今年是我第一年來到思賢實驗國小工作。學校很美麗,老師很親切。為了讓老師更好地工作,學校安排了工作培訓。

今年,我被安排教一年級兩個班小朋友數學。對於一年級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活潑、無拘束。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以及根據學校的一些規章,我準備在一開始就著重培養小朋友們養成一些好習慣。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畢業,肯定會把幼兒園的一些習慣帶過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上課紀律。在幼兒園,課堂很活躍的,玩玩遊戲很開心的;而國小的課堂是有紀律規定的。一年級開始,學生就要正式開始學習書本基礎知識了,需要一個安靜的課堂環境,需要學生注意力集中。一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認真聽課。認真聽課首先要做到:小手不亂動、小腳放放好,背挺直、做神器,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這樣一個小口訣,教給小朋友,隨時念一念,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到。認真聽課習慣養成了,學習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為了下一節課上得更順利,課前準備很重要。剛開學幾天,一年級學生剛剛認真上完一節課,想要在下節課有同樣角的表現,就要利用好下課的時間,上個廁所,喝點水,教師外轉一轉,外面休息休息,把下節課的書本準備好,10分鐘的休息利用好了,又可以精神地聽下一節課了。

在幼兒園或者家裡,大多都是老師、父母幫忙完成的,但到了國小,就要慢慢獨立了。垃圾不亂扔、飯前便後洗洗手,自己的課桌整整齊。

一個有禮貌的人總是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那就需要從小就培養。要教一年級學生遇到老師問好,上學要和爸爸媽媽說再見,學會使用“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堅持、用心去做的,過程辛苦,但回報很大。希望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能在一開始,就嚴於律己,養成好習慣。

一年級心得體會3篇 初入校園,感悟童真:探索,成長,點亮未來 第2張

第2篇

近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學公開課活動,首先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幫忙,他們給了我很多有價值的推薦。我捧著沉甸甸的收穫,情緒也被感動著。每逢講評課,附小的老師們都毫不敷衍,有什麼說什麼,真誠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見中肯實在,這種嚴謹求實的教風一向延續傳承著,激勵著一批批年輕教師的成長。

這次透過自我講課,聆聽不一樣年級語文老師講課以及評課,收穫良多,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自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這天我把自我的心得體會寫下來,與大家一齊交流。

1、要準確的把握教學目標,吃透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例項來創設情境,把學生不易理解的字詞,放在熟悉的課文中去理解;遇到重點詞句要讓學生用不一樣記號標明,比如:動詞用點標記、中心詞用三角標記中心句用雙橫線標記,以方便學生課下記憶。

2、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找答案,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感情、道理,讀的形式要多樣化,讓讀課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學生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的予以糾正。

3、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藝術魅力。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種藝術,誰能將他演繹好,誰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課堂上要用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調動起學生的用心性,活躍課堂氣氛;課堂的語言也要簡潔、準確,避免一個問題多個問法;在授課過程中,還要善於運用多種鼓勵性的語言及時進行評價,比如:“你真會讀課文,”老師還想聽、“你們肯定比老師讀的好”、“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讀書的興趣;另外,板書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寫孩子的語言。

這次講課、聽課及評課活動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忙。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還需要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第3篇

今天聽了北三小兩位校長的講話,深受啟發,喚起了我對我家小孩教育方面的許多思考。

由於平時工作忙,我基本上沒有管小孩的學習,總有一個想法:小孩的天性就愛玩,就應該無憂無慮的玩。所以我家小孩基本上不看書,一有時間要麼我帶她出去到處逛,要麼在家成天看電視。今天聽校長講要讓小孩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我覺得這方面我們家的確要增強。

小孩的成長教育來自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然而現代的基礎教育,學校承載了太多家庭、社會的責任。許多家長忽視了學生養成教育,只是一味地抓學習,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去了,就一美遮百醜,此時學校揹負著既要教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又要教學生行為習慣等方面知識。然而,學生去學校學習的時間畢竟有限,老師面對幾十號不同層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由於精力有限,學習以外的內容不能兼顧太多,所以我覺得對學生行為習慣等方面的養成教育的主體還在家庭。因此今後我們一定配合學校,在小孩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方面多多引導,力爭讓小孩在國小三年級以前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

今天兩位校長同時講到了許多家長不注意形象、不注重場合,以自己不文明的行為對小孩進行反面教育,我覺得講得很好。我每次送小孩上學,總會看到許多家長蠻不講理,亂停亂放車輛,經常造成學校周圍交通堵塞;在學校門口,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去門口吃早點,吃完後將一次性飯盒等垃圾隨手一扔,完全不注意形象,我很痛心,很多次我都有想用dv拍下來曝光的衝動。如果我們的下一代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地成長,勢必會培養出無文明意識,無文明行為,無社會公德心的下一代。所以我建議學校方面可以藉助一下社會的力量,對發生在學校周圍的不文明形象要制止、要引導,讓我們的孩子在優雅的環境下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