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道士塔的讀後感5篇 《道士塔》感悟:超越命運的勇氣

《道士塔》是當代華語科幻界的經典之作,作者是大陸著名作家吳巖。小說講述了一位道士在塔內歷經艱險,最終成功突破重重障礙的故事。小說充滿了奇想和幻想,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思考和哲學意味。閱讀它,你會深深地被小說所吸引。

道士塔的讀後感5篇 《道士塔》感悟:超越命運的勇氣

第1篇

首先想到道士的無知。你看,那麼多珍貴的文物的遺失,不就是因為道士的無知嗎?設想,如果道士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和對國家的意義,他一定會捨命保護它們。可他什麼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畫在他手下變為白牆,優雅的雕塑在他錘下化為烏有。恨,恨他的無知。

無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員們也很無知。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文盲。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學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試想,一個文化無法得到普及、到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的國家,怎麼能強大得起來?怎麼能與外界競爭?當然留不住價值連城的經文和畫卷!

又多讀了幾遍,就開始恨起政府了。的確,王道士的疏忽導致了直接的損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責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為落魄不已而無奈用文物換來少得可憐的銀子時,政府哪兒去了?來看看清政府都在幹什麼好事

慈禧依舊每天一百道菜,依舊年年揮金如土地祝壽;頤和園依舊在熱火朝天地修建,這個老女人依舊在愜意地腐敗!

有這麼多閒錢享盛宴,祝大壽,修園林,區區一點運費都出不起?笑話!

只能把這次文物的流失當作慘痛的教訓,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動力!

道士塔的讀後感5篇 《道士塔》感悟:超越命運的勇氣 第2張

第2篇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

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說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嚮慕名而來的西方學者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讓我們在今天,在這個覺醒了的民族當中,開始做一些事對遺失的文化進行補救。於是,在遺憾、痛恨、憤慨之餘,我們直截了當地想抓住罪魁禍首。那麼,元凶是誰?是犯下了強盜行徑的.西方學者?是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王道士?還是舊中國,那個沒落在閉關鎖國中的“天朝”?或許真如古人所說的“慌不擇路,飢不擇食”,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一下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們,只好讓強大的勢力來替我們保管?想想舊中國所揹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想想“落後就要捱打”這鐵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樣恐慌與不安。彷彿有一枝利箭從歷史深處射來,刺痛了我的心。

第3篇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蹟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個王圓籙。他將那些先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全部賣給了外國人。我真是想不通:一個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那麼無知愚昧的人來看管!

跟隨著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麗與輝煌。但是這個王圓籙卻將這些經文等便宜賣給外國人。那都是精華啊!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跟火燒圓明園又有何異?不也是一樣,咱們中國的國寶被外國人搶去。所以:咱們中國歷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搶劫案。而現在咱們的專家考古學家卻要拜訪外國去看咱們中國的古物去研究。帶著膠捲,用著放大器來研究。這是一種多麼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當時的中國腐敗,很多的人沒文化,愚昧。換做別人,有可能還不如王圓籙呢!

看了他的簡介,我更是納悶,當時也並不是沒有有志向的人,為什麼清廷就那麼輕視一個文化寶庫呢?他曾經給清廷寫過信,為什麼那些當官的'文人就不能保護一下呢?治不好國就算了,連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麼?真是自私!

讀了道士塔,我的心裡有憤怒也有悲傷。為王圓籙的行為而憤怒,為我們的文化被盜取而悲傷。唉!但是事情已發生,今天我們只能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使它真正的富強起來,把我們曾失去的都全部奪回來!

第4篇

王道士為了一己私利忘情的賣掉了祖國的珍寶,換來的只不過是幾塊銀元,幾件他國的使者隨身攜帶的商品而以,他賣掉了在他的眼中,對他而言的瓶瓶罐罐,他賣掉而不僅僅是這些,他不知道這些文化古物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還有祖國的將近一半的歷史。

王道士,這個人物雖不是名垂青史,但他卻留在了作者心中,留在了世人心中,他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顧後果的成為了遺臭萬年的千古罪人。他只是個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有文化的人。如果王道士是一個腹中充滿著知識的人的話,他也會仔細的去鑑賞這些在人們心中所謂的古董,也不會犯下這個令世人唾棄的千古罪名。然而他只是個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的人。

我恨,我恨王道士的無知,恨西方列強的貪婪,恨腐敗的清政府,恨當時愚昧的中國人,把中國最寶貴的文化財富葬送在了那一代!

現在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失去的不可能再回來。我們只能用我們的雙手我們的思想創造新的文化財富,去超越以往,國家富強,可以讓新的“奇蹟”永存我土!

第5篇

你看到西邊的日落了嗎?這是一個古人流血的傷口……

當為數不多的車輛、幾十個箱子、數百卷文物被運往其他國家時,誰知道,那是我們中國不斷受到的創傷。

愚笨的道士自認為很聰明,當他把山洞壁畫畫成他認為很漂亮的樣子時,他並不知道他在破壞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當他把那些優美的雕塑砸到心滿意足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拋棄了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當他貪圖小利,把洞裡的東西都送出去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已經成為一個罪人了……

我們應該批判一個無情地送出我們古老文明的道士的愚蠢,還是批判當時統治者的短視?一個無價的石窟怎麼能由一個道士看守呢?而那些文人其實知道這些文物的價值,為什麼不捨得當時的一點運費呢?

正如作者所說,“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與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前來收集的外國學者相比,這是多麼悲哀啊!

當我看到我們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國家,我的感覺不僅僅是憤怒,而是憤怒和仇恨。

一位日本學者說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是的,敦煌在中國,敦煌研究在中國,但是文物卻不在中國。當自己的東西到了別人手裡的時候,當研究自己的東西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並且要用膠片來研究,這只是用悲傷就可以總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