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社會實踐大學調查報告 消費

社會實踐大學調查報告_消費

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實踐大學調查報告_消費的文章,提供參考,歡迎參閱。
 

社會實踐大學調查報告 消費

 

報告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國民收入與國民支出的不斷增加,當代大學生作為一群特殊的消費群體,有著特殊的消費心理。體現出消費觀超前和消費實力滯後的問題,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了很大的制約。特殊群體自然有特殊的特點,同時也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費的問題。

一、基本調查情況

(一)調查時間:20xx年8月3日至8月12日;

(二)調查地點:XX民族師範學院;

(三)調查物件:對政法系10級本科班、漢語系09級(2)班本科、音樂舞蹈系10專科(1)班學生共計128人的每月生活費進行實踐調查。

(四)調查目的: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

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二、調查中發現的問題

通過實踐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都處於一個較高的平臺,對其消費途徑 進行調查,主要包括一下幾點:

(1)購買衣服: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對名牌衣服等逐漸形成一種固定的偏好,於是保持良好的忠誠度。而且對衣服的購買有著感性的認識,於是促使他們繼續購買(名牌)。

(2)戀愛消費:

在調查中發現,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則達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 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3)上網消費:

作為一種新媒體,網路以其互動性、虛擬性、全球性為人類創造嶄新的文化形態,那就是網路文化。網路文化消費是隨著資訊社會的發展和數字化傳媒體的普及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消費型別。從本次調查的結果分析來看,對於上網方式,有19.5%的學生配有私人電腦,在網咖或 公共機房上網者佔79.5%。

(4)手機等通訊消費:

據調查72.7%的學生月均發簡訊超過300條,每人通話時間可達230小時。13%的學生月均發簡訊在200條左右 ,通話時間約150小時。只有14.3%的學生月均發簡訊在100條以內,通話時間在100小時以下。

三、對大學生消費影響的因素

(1)社會的影響

把大學生放到校園裡,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學生。同樣把他放到社會中去,他又是社會的一份子。其消費觀不可避免的受整個社會的影響。學校為了擴大辦學規模,不斷降低入學門檻,許多家長也抱著混文憑的態度將孩子送入學校,不論孩子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其學業。結果一部分學生雖然掛上了大學生的頭銜,而實際中由於自身不具備完成學業的能力,思想和學校的負擔過重,由於缺乏堅強意志,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墮落 ,變得成天無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閒時間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費上。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伴隨著西方消費主義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開始追求享樂,不少的大學生也開始隨大流、趕潮流。因而產生一種不良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觀。

(2)家庭的影響

家庭是每一個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家庭經濟狀況與理財觀念直接影響著學 生的消費觀。有些家庭比較富裕的子弟他們平時花錢很闊綽,消費非常的超前。根本不 會去節約和合理理財,只是盲目消費。而那些家庭條件比較貧窮的學生由於受家庭經濟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響能比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費用,因而家庭對每一個大學生合理的消費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

(3)學校的影響

當今的大學校園是開放的,消費主義的思潮衝擊著校園,學校周邊的環境對大學生的消費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校園內許多商家的廣告傳單、周圍的網咖、歌廳、舞廳、咖啡廳、遊戲廳、溜冰場、飯店等到處可見。這些都成了學生非正常消費的催化劑。高校教育對學生消費觀的導向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 具體有以下幾點:

其一,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瞭解與掌握。

其二,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

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同時由於工科院校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其三,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

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四、消費觀導向性建議

我認為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

我認為今後對於消費觀的社科研究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 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並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二)、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

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則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裡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是現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必備因素。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 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是我們共同的課題。

(三)、高校校風建設任重道遠

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把握育人為先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學校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的存在是為將來培養可以為天地立新、可以為民眾立命、可以為萬事承重的後備人才,可見校風建設意義深遠。

(四)、加強家庭環境教育

家庭環境對大學生的消費觀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父母應該積極幫助子女培養理財和計劃消費的習慣。

(五)、增強獨立意識,倡導理性消費

大學生要對消費有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風,但也不能一成不變、冥頑不化。就是說,在自己實際的消費能力和社會的現實狀況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合理消費、理性消費。

五、對本次調查的總結

通過本次的調查,我對大學生的消費有了更深的認識。大學生的這種不良消費觀不僅加重了家裡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係,增大了學習教育管理的難度。對每一個人來說,這一時期形成的消費觀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並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因 此,作為當代社會的一名合格大學生,我們不僅應該控制自身消費,向正確道路發展,也應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費、合理消費。要對自己的消費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做出理財計劃。

報告二

一、調查目的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上升,隨之增長的還有人們的消費水平。在中國,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而特殊的群體,她們引領潮流、追求時尚,是我國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情況更需要我們全社會去關注。所以,為了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小組進行了這次調查。

二、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8日到20xx年12月11日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問卷由15道題組成。針對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消費來源等方面。共發放了500份問卷,回收了486份,有效回事率是97.2%。

五、資料分析與統計

從這次調查中可以看出,參加這次調查的學生當中大一的同學佔了20%,大二的佔了40%,大三的佔了25%,大四的佔了15%。

從這次調查的結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最多在1400~1700元之間,其次是1100~1400元之間,很少的學生在500元以下,1700元以上的人數最少,由此可以得出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是比較合理的,只有極少的學生花費比較高。65.2%的學生的每月生活費主要來自於家裡,有17.4%的學生是靠自己在外面做兼職所得的錢作為每月的生活費。看來大多數學生還是依賴於家裡的供給。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的消費還是比較傾向於經濟實惠和既實惠又高標準的商品,也有25.5%的同學選擇看心情。雖然追求高標準的同學的比例所佔最少,但也佔到了18.6%的比率。有很多同學對於自己熱衷的方面會經常控制不住去購買,而偶爾去購買的人數比率也佔到了30.1%。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在個人消費品購買選擇上:67.1%的學生更注意效能價格比。此類大學生對購物地點多不太在意,也樂於去路邊的地攤小店淘金。主要考慮是否喜歡的佔到18.0%,也有9.0%的學生是非名牌不買。

在上述兩類學生的心目中,廣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們追求檔次,崇尚名牌,展現個性。專賣店,大型超市通常是這些學生的購物首選。之所以出現上述的差別,與他們各自的家庭經濟背景和消費心理是密切相關的。通過資料我們還可以看出:63.0%的大學生傾向於衝動型消費,女生在這方面的比例遠遠高於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學生願意借錢購買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同時亦有近1/4的學生有或經常有為買來的東西沒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後悔。調查顯示:只有1/3多一點的大學生們認為自己屬於精打細算型消費,9.9%認為自己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學生說不清自己到底屬於哪種型別的消費者。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前大學生在個人消費方面更多的是衝動和盲目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商家們有意無意的引導有著相當的關係。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42%的學生會向父母要錢,31%的同學回去做兼職,只有少同學去借錢或預支下月生活費。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依靠父母生活,也有一部分很自立的同學會去做兼職來賺取生活費。一般的學生都會將剩餘的錢轉入下個月的生活費,還有22.3%的學生會選擇將錢存起來,這可以說明當代大學生還是懂的節儉生活的。35.2%的學生存在生活費超支的現象,甚至一學期的生活費被兩三個月花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在個人理財方面,當前的大學生是較為衝動和盲目的。

而當生活費透支時,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學願意張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學願意借同學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學更願意節約開支及自己打工賺取。

在對待屬於自己的收入上,由於出發點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較大,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不得不兼職的學生中,近九成的被調查者選擇把錢存起來以備它用,而對於那些純粹是為了鍛鍊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水平的學生則把這部分收入主要用於娛樂、購物、請客吃飯以及貼補透支的生活費。

大部分同學會因為商品的價格、對自己的實用性和心疼父母而產生猶豫,只有一部分同學是因為生活費超出預算而產生猶豫。

大部分同學支援大學生兼職,做兼職既鍛鍊了自己又可減輕父母的負擔;但也有少數同學不支援,他們認為這既浪費時間又學不到什麼真正的東西;還有小部分同學保持中立,他們認為大學做兼職很好,但最好是大三大四是去與專業相關的單位實習。

其實,大學生兼職能夠鍛鍊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可以取得一定收入貼補學習生活費用,更是對於以後的就業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有利於大學生快速融入社會。

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47.3%的被訪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間,佔總生活費的比例僅次於食物支出,綜合個人自身、社會因素考慮,尤其是面臨擇業的畢業生們,他們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學生群體要高出許多。

上述資料說明了作為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成年人,他們更加註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這方面,女生的消費水平要高於男生。被調查同學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也有29%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達100元以上。隨著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

據瞭解,大學生出遊已經是普遍現象。另外,調查中佔17%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也61%有想要戀愛,戀愛學生中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集中在250元~350元。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由以上資料的分析和統計,我們可以得到大學生消費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可支配收入來源

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可支配收入來源全部來自於父母提供,相信在中國,也大多數是這樣。

相比於其他國家地區的大學生,我國的大學生的獨立程度遠遠不如,原因既有家庭的,也有社會的。而且大多數大學生不願意去找兼職工作來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他們多數人看待這件事情是麻木的,並且沒有儘早做出經濟獨立的意識和行為,可見其獨立性意識之差。

2、消費支出不合理

學生時代的我們,一直是學習用品,學習資料支出最多,生活費用中,飲食消費能達到400-500元這個範圍內。然而,在調查中發現,也有一部分同學消費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有的為了節省支出選擇廉價飯食從而減少這方面的支出,這部分人佔到了一半以上,有的則是乾脆不吃飯,省下來的錢用於購物奢侈品或者是網路消費,對於他們的飲食結構是否合理以及營養狀況時,他們也不甚瞭解,對於飲食健康方面的知識也不是懂得太多,應當予以重視。

3、戀愛支出不合理

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戀愛支出中消費過多,出於攀比的心理和一些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們都要或多或少的比別人多支出一部分錢用於這方面的投入。多數人都說他們為了追求情感要加入物質投入,對此方面,他們經常難以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而且,大多數消費都是由男方承擔,還有一些是男女雙方共同承擔,極少數是女方承擔的。

4、濟獨立意識不夠強

通過調查那些做兼職或做零工的同學,我們瞭解到,在我的調查範圍裡面只有幾個做過,而且都是為了賺取零用錢,也就是賺到的還是要用於消費。同學們在這方面沒有太大的意識或者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事情。顯然,大家應該在這方面做一些努力。另外發現大部分同學消費支出都超過可支配收入,甚至有的同學要向其他同學借路費,很少的同學會將錢儲蓄起來。

六、建議與總結

1.學生要加強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消費意識

當今時代,社會競爭激烈,我們個人便要增加經濟獨立自主的意識,合理的理財便是重中之重,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做到收支平衡,可以適當的多消費,但是也要把持住一個尺度,讓錢用到更加合理的地方去。通過調查發現,一個人習慣長期進行高消費,那麼降低他的收入,他的消費習慣不會因此而改變,他會過多的支出,從而引發不好的後果,所以大學生應該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2.克服攀比的心理情緒,理性對待消費

首先,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依據個人情況,合理的給自己進行定位。在一些方面,我們的確要去競爭,但是在用度上沒有必要去爭,生活檔次低,並不可恥。理性的對待消費,培養個人經濟獨立的意識也是必然。

3.高校要注重開展勤儉節約的校風,不走形式

加強在勤儉節約的校風建設,將不好的社會風氣影響防患於未然。一個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都是學校校風的體現,良好的校風建設是雙方面的,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落實,也會促進校風建設,形成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