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介紹明十三陵長陵導遊詞2篇 "巨集偉壯麗明十三陵長陵之旅:不可錯過的頂級導覽"

明十三陵是明朝帝王陵墓的總稱,其中的長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萬曆皇帝及其皇后的陵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是明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長陵坐落在美麗的天壽山脈之間,擁有著輝煌的歷史和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在這裡,遊客們可以親身感受到明朝帝王的莊嚴氣勢,以及世代傳承的中華文明。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探索長陵的神祕之旅。

介紹明十三陵長陵導遊詞2篇

第1篇

各位請看,這就是定陵的明樓,明樓是一個陵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每個陵的最高建築,為什麼定陵的明樓能儲存如此完好呢?剛才我們已經說了,這座明樓看起來鬥、拱、樑、枋俱全,再加上油漆彩繪象是木結構的,但實際上完全是石制的,故不怕火燒,不怕日晒雨淋,所以儲存相當完好。明樓的兩側連線環繞著周長800米的圍牆,它叫寶城,在寶城的正中的高大土丘被稱為寶頂,在寶頂下方即是地宮了。現在,請各位隨我上寶城,我給大家講一講定陵發掘的經過。各位朋友,請到這裡來,大家肯定很關心當年發掘定陵地宮的情況,這得從1955年說起。當時北京市委的幾位領導及我國著名的學者吳晗、郭沫若、沈雁冰等人聯合上書國務院,建議發掘明陵,以研究明史。經周總理的批示後,成立了發掘委員會,發掘隊長是年僅29歲的趙其昌。發掘工作於1956年5月正式開始。

各位請看!發掘隊首先從寶城西側了一條探溝。很遺憾,一無所獲。後來又挖了一條更長,更寬的探溝,當挖到7.5米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字樣。發掘隊按小石碑提供的線索,在正對明樓的中軸線上又挖了第三條探溝。於1957年5月在隧道的盡頭發現了金剛牆。拆開金剛牆進入與地宮的過渡的隧道券,當然大家興奮極了,一年的汗水和心血終於有了回報。突然,人們一片沉寂,怎麼了?原來呀,在大家面前赫然出現兩扇巨大的堅閉的漢白玉石門。每扇石門高有三米三,寬有一米八,有四噸重,門上有青銅門樑,用人力無法推開。更糟的是,人們發現在石門的背後還有一塊長條小石碑似的“頂門槓”,死死地頂在門後,怎麼辦?危難之處總會有人顯身手。忽然,有人說:“讓我來試試!”大家回頭一看,喲!一個小夥子從人群中走出來。信不信由你,他只用了一根木條及一些鐵絲,不到5分鐘便打開了大門,真神了!就這樣,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宮被打開了,那麼到底那位年輕人是怎麼開啟地宮大門的,地宮內有什麼呢?好!現在我們就去揭開地宮祕密。

介紹明十三陵長陵導遊詞2篇

第2篇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天壽山下,因明代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於此,故稱十三陵。自明永樂七年(1409)開始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建思陵,在方圓80平方公里的陵區範圍內,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此外還有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叢葬宮女等。營建時間前後達200餘年,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巨集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也是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較多的墓葬群。

明成祖朱棣選定在北京營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政治方面。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從他登基起,就計劃者遷都北京,故而皇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其次,戰略方面。明朝初年,蒙古等的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成為明朝北方的一個長期威脅。若身處南京,未免有些鞭長莫及,難以達到控制北方局勢的目的。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圖的舉措,這對明朝疆域的鞏固也的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棣的決策影響可謂深遠。

永樂五年(公元l07年),永樂皇帝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士風水先生等人前往北京一帶開始選擇萬年吉壤”。先後曾指定潭柘寺,燕家臺,屠家營等處,朱棣都不滿意。後來在江西術士廖均卿的推薦下,選中了昌平這塊風水吉壤。整個陵區東,西,北三面群山如拱似屏,南面龍山,虎山分列左右,構成天然門戶。陵區大宮門正好建在兩山之間,門裡是一片開闊的盆地。整個陵區以長陵位關鍵,以大宮門一一長陵一線為中軸線。北面以天壽山為鎮山,東面有蟒山,西面有虎峪,正和風水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再加陵區內溫榆河從西北蜿蜒流向東南,形成陵區的抱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自永樂七年(公元l409年)正式在此建長陵,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明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了二百多年,從沒間斷。十三陵以時間先後,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除以上十三位皇帝外,陵內還葬有皇后23人,皇貴妃1人,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1座太監墓。由於十三陵中的第一個陵是長陵一一永樂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因此長陵的中軸線也就是自然成為整個陵區的中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