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在社群實習心得7篇 社群實習:成長&體驗

社群實習,讓我深入到了社群中,充分了解了社群的服務和管理模式。在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技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群服務的重要性。這本是一個很普通的實習,但從中我收穫到了不少啟示和經驗,對我的未來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在社群實習心得7篇 社群實習:成長&體驗

第1篇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短暫又難忘的實踐旅程就像白駒過隙般,飛速而逝,而這其間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應俱全,在每日緊張充實的工作環境中不覺間已經走過了一個月的實踐期,回首這一個月的實踐期,內心充滿著激動,也讓我有著無限的感慨。

就業環境的不容樂觀,競爭形式的日趨激烈,面對憂慮和壓力,於是就有了像我一樣的在校大學生選擇了社會實踐工作。打工實踐實踐雖然很短,但是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卻可以體會一下工作的辛苦,鍛鍊一下意志品質,同時積累一些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這些經驗是一個大學生所擁有的“無形資產”,真正到了關鍵時刻,它們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

大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因為很多的大學生都清醒得知道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大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參加一些實踐性活動鞏固所學的理論,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知識要轉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實踐的經驗和鍛鍊。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我覺得大學生應該轉變觀念,不要簡單地把暑期打工作為掙錢或者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藉機培養自己的創業和社會實踐能力。

現在的招聘單位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作為一名大學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應該把握所有的機會,正確衡量自己,充分發揮所長,以便進入社會後可以儘快走上軌道。

這次的'認識時間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作為一名在校學生,能在大一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使我們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後,迅速的加以實踐運用。鞏固學習成果。同時,在大三學年,能對所學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化理解,便於更好的學習。這是學業上的優勢。更為可貴的是,我們在實踐中成長的更加成熟,無論是思想還是心理上。由於我們一貫生活在校園中,時刻有老師、家長和同學關愛,生活可以說用無慮來形容,很少接觸社會,也很少吃苦。在這次酒店實踐中,困難時刻嚴峻的考驗著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我比較全面地瞭解了酒店的組織架構和經營業務,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客人,同時還結識了很多很好的同事和朋友,他們讓我更深刻地瞭解了社會,他們拓寬了我的視野,也教會了我如何去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而作為一名還未走出校園的學生,我深知自己要學的東西有很多很多,對即將踏入的工作崗位又有著太多的陌生和神祕,在這種矛盾心理的促使下,我滿懷著信心和期待去迎接它。初來酒店我就被它神祕的色彩、清新的空氣、幽雅的環境所深深吸引,為能有機會在這個地方實踐而感到慶幸。來到酒店安排崗位,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現實還有很大的差距,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學習摸索,為此當讓我選擇崗位的時候,我選擇了收銀員這一崗位,因為它接觸客人比較多,工作時間也比較緊湊,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絕好的鍛鍊機會。在工作中,雖然我只是充當一名普通收銀員的角色,但我的工作也絕不僅僅是收錢那麼簡單,其中也是一系列的複雜程式。在這一個月的工作中,我發現要能自如的做好一項工作,無論工作是繁重、繁忙還是清閒,要用積極的態度去完成我們的每一份工作,而不是因為工作量比例的大小而去抱怨,因為抱怨是沒有用的。我們更要做的是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糟糕,而是要保持好的心態面隊每一天。因為快樂的心態會使我們不覺的工作的疲憊與乏味。

工作中我刻苦學習業務知識,在領班的培訓指導下,我很快的熟悉了酒店的基本情況和收銀的崗位流程,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從前臺到接待為客服務,一點一滴的學習積累,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就掌握了收銀員應具備的各項業務技能。

在社群實習心得7篇 社群實習:成長&體驗 第2張

第2篇

二門診的一週很快就過去了,這七天裡,我對社群醫院的環境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也讓我有了一些思考。大概是受小的時候家屬區裡的醫務室的溫馨環境的影響,我一直在心中保留著做一個社群醫生的小願望。因為我覺得社群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和患者的家庭形成良好的信任和情感基礎,這在中國這一特定的環境下,非常有助於提高患者的就醫依從性。

門診的患者每天來來去去,其中有很多患者,不過是走馬觀花的看醫生,並沒有好的依從性,這一點對於中國廣大的慢性病患者是非常不好的;還有一些患者對於醫生有著強烈的不信任感,這與現在的醫療大環境不無關係,但也與醫生因為自身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有關。對於這兩點問題,我一直認為,有責任感和醫術高超的社群醫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社群門診的這些天,讓我對這一點有了更多的信心,因為我在這裡收穫了很多知識和感動。

二門診的老師們,學識都很淵博,很受患者尊重。這也是我很喜歡全科醫生的一點,他們看上去都親切而低調,但他們卻是有著大醫院專科醫生不能小覷的廣博的知識,看似信手拈來的功夫,卻是患者就診的第一道守護者。雖然看每個病人的時間還是有限,但是他們還是比專科醫生多了一份熱情和親切,對患者的教育和指導也要多一些。

尤其是很多患者已經在大醫院就過醫,他們在二門診開藥的同時,醫生們也不錯過任何宣教的機會,這一點,使我更加堅信,也許大醫院的醫生對於最新的知識有著更深入的瞭解,用藥更有把握,但是社群醫生在患者教育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絕不亞於他們的社群醫院。很遺憾,給我安排入戶的那天並沒有入戶,所以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深入瞭解社群醫生工作的機會。

但是那天在兒童保健的智力篩查門診,我還是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社群醫生在患者的基礎保健工作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讓我回憶起了小時候在家屬區裡醫務室裡疫苗接種或是看病的溫馨經歷。可以想見,入戶這種更加體貼周到的醫療行為,對於很多醫療觀念比較淡薄的患者的母嬰健康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二門診有很多好處,我還是感受到了一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總體上,二門診還是北醫三院的一部分,所以綜合水平是很好的,這帶來了很多除了一萬五千人的社群居民以外的'臨近的社群患者

雖然很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十分方便,但是如此龐大的患者群體,每個診室還是門庭若市,患者還是要等待,醫生們也是很忙碌,每個病人獲得的時間並沒有比大醫院多上多少,醫生們與患者也並不是特別熟悉,對患者的宣教也不是特別有效,這一點讓我覺得還是有點小遺憾。但是這個也許是國內現在醫療條件不均衡下的必然產物,所有好的醫院都是人山人海,二門診也不除外。

依託著三院的強大的支援,二門診的醫生們有了較好的再教育的條件,但是相對於大醫院的專科醫生,他們還是少了許多參加高水平研討會和國際會議等高水平的學習機會。所以在治療上,很可能會有一些與專科醫生不同的治療意見,這點不僅會不利於患者的治療,也不利於全科醫生自己的成長。與此相應的,在這個化驗檢查對高精醫療檢驗儀器高度依賴的時代,社群醫院與大醫院也有一定差距,這個也是限制社群醫院的診療範圍的一個因素吧。新的醫療改革正在進行,我這短短一週的實習感受使我相信,社群醫院作為醫改的重要環節,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獲得越來越多的醫療資源,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第3篇

我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群一個月的實習生活,進入社群去體驗基層工作者們工作,很榮幸通過了老師和學校的同意,成為這次進入社群體驗生活的一份子,非常感謝學校及老師給我的這次機會。

進入社群(臨港社群)裡我和社群幹部一起工作,向他們學習,可是一個月的時間在我進入社群不經意間就過去了,回想起來一個月漫長又短暫,給我留下很多我不能忘懷的事蹟,在社群裡我學校了在學校裡不能學校的知識,是我明白學校和社會的區別。比如

在進入社群的當天,我早早的起床了,按照領導的規定我要在七點半之前到達工作地點,當我來到我要實習的社群時已經是早上七點一刻了,我心想我提前了十分鐘到了社群,可能大家都還沒有到吧,當我到了社群門口的時候我呆了,發現社群的大門已經開啟,我急忙走進去,看見大家都在急忙的工作者,我怕打擾大家的工作,於是也很快的到了領導給我這個實習生安排的崗位上開始工作。一個月下來他們總是比我早,他們的時間觀念從未改變,是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毛孩感到敬佩,我們當代的青年人也應該具備強烈的時間觀。

二、勤勞的工作作風,嚴謹、細緻、周到的辦事效率

在工作中,我時常的向他們詢問和向他們學習,面對繁瑣的社群工作,很多東西和檔案我都感到很陌生,很東西不懂,當我問到他們時他們都很細緻的給我講,看我沒有考慮到還給我講,考慮全面,不僅他們對我還是對人民群眾都是一樣的,記得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刻,現在都還想起來很清晰,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大家都在安靜的工作,突然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走進了社群的大門,在辦事臺前向我走來,來到我的前面,很熱情的說:“小夥子,請問城鄉養老保險及醫保保在哪裡辦”我聽了之後按往常的習慣給老人家指明瞭誰辦理,於是老人家就按照我指示去了,可到了辦理醫保專幹的前面的時候老人家不說話了,只是笑眯眯的看著我們的專幹在做事,這是我們專幹看見有人辦事,於是便放下正在處理的事情詢問道“大姐,請問你是辦什麼?”大姐一聽急忙回答道,我是來詢問一下醫保卡怎麼辦理及什麼時候開始納費,工作人員仔細得到需要“身份證原件、影印件、……十月份才開始辦理等等”專幹人員還怕大姐不太清楚於是還拿出一張紙給要的手續一一寫下教到大姐的手中,並囑託到你要放好,有什麼不清楚還可打電話說著邊說“69820……”並且還寫到了紙上。老人家連聲道謝的離去了,在工作中我從未聽見他們說過辛苦,總是不怕累,在一次民意訪問的走訪中使我深有體會,我和社群的一位幹部一起帶著禮品從早上上班開始就開始民意訪問,我們來到社群各幢大樓,我們挨家挨戶的敲門,可是大家都上辦去了,極少有人在家,我們來到一家裡有人,我們非常有禮貌的進了別人的家裡,首先把我們的禮品送到別人的手裡,看著他們拿著禮品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們很高興,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隨後我們才進行諮詢瞭解民情,解決民情。一直走訪到別人都開始午休了,我們為了不打擾別人午休於是才回到社群,這次經歷之後我就暗下決心要向他們學習,以他們為我以後工作中的榜樣,勤勤懇懇工作精神。

在和社群幹部工作的日子裡我還注意到了他們一個細節,看見他們對自己經手的事務仔細省查,如果查到有資料不齊全的他們還一個個的挨著打電話通知每一戶,並且對於有寫家庭符合相關條件的住戶,還是一個個的通知,做到無微不至,實實在在的關心人民群眾,這樣的責任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我們年青人應該具備的。

總而言之,在這次的社群實習需然時間短暫,但是在社群裡實習的所發生的事情任然在我腦海中盪漾,歷歷在目,難以忘懷。一個月的實習使我學到了學校很多學不到的社會知識,對於我們即將要踏入社會的人來說我們都應該具有強烈的時間觀、具備不怕苦。和責任感還有誠信都是我們應該具有的,這樣才能算得上一個合格大學生,所以在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要時時刻刻以他們為我的榜樣,時時刻刻來提醒自己,改善自己,提高自己。最後,還是要感謝學校及老師給我這次鍛鍊的機會。

第4篇

20xx年x月xx日,我很榮幸來到和田市xxxxxxxxxxxxxxxxx社群居委會參加實習。在領導的關心、支援下,在同事的熱心幫助下,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能較快的適應了新環境,轉變自身角色,融入到大家庭之中。在這短暫的一個月時間裡,我有以下幾點必得體會:

一、知識結構單一,所學與實踐相差甚遠。

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那麼少。例如:維語的學習,在學校每次考試都是在優秀以上水平,但是來到這和同事、群眾交流時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根本不能夠和群眾順利的進行交流,不能和群眾進行交流,怎麼能和群眾打成一片?怎麼知道群眾心裡想什麼?需要什麼?有什麼困難?怎麼幫他們解決等等一系列問題在我腦海中不斷的迴響。認識到自己不足後,我制定了每天學習計劃,規定每天至少學習5個新單詞,2至5句日常用語,經常用維語與同事進行交流,不對的地方請同事及時進行糾正,通過一個月的努力學習,維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不夠,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我還得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為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溝通交流能力得到加強。在基層工作中,不僅能接觸到各級領導,也經常入戶與群眾溝通交流,在與不同人的接觸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使用更加有效的溝通方式與人交流。

(二)統籌能力進一步提高。社群工作頭緒多,任務重,繁瑣細緻,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好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工作隊伍,是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學習的課題。在實習的一個月時間中,我有意識地學習了統籌法等相關書籍,並在工作中多注意,多留心,多學習,將一些工作進行“打包式”“捆邦式”處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時間,能為更多的人民群眾服務。

(三)自理能力了進一步提高。雖然在部隊鍛鍊了x年,會指揮、會“四會教學”、會洗衣等等,但你真正步入社會後,你會發現還有很多很多的不一樣,你得買菜、做飯、洗碗、打掃衛生等等,事情變得更加繁鎖複雜,你得逐一進行梳理,才能幹好每一件事情。

三、認清了方向,堅定了建功立業的決心。

在短短一個月實習時間裡,收穫了許多使我受益終身的東西,使我認清了方向,擺正了位,堅定了建功立業的決心。如何在基層建功立業呢?我想就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所需要的顯然不是程式化的書面“迴應”和口頭化的“回答”,而是實實在在的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家裡的用電、氣、暖等問題,也許在看來不是大事,但是對於群眾來說就是大事,關係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還有很多看似瑣碎的事情,對於群眾而言,卻件件是大事,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解難事,多做好事,想群眾之所想、盼群眾之所盼、憂群眾之所憂,為民解困,充實的幹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成就自己有價值的人生。

第5篇

我是一位學臨床的醫學生。根據我們的實習大綱,最近正好被安排到社群醫院的防保科實習預防醫學。實習之後感覺我們的社群衛生問題實在太多太多。我在自己的blog上寫過一篇相關的文章,但似乎少人問津,現又補充了一些內容,貼於此處,與大家交流。

目前上海的基層預防工作和流行病學的資料採集主要是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承擔的,其他地區具體的操作方式不詳。就拿上海來說,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就是我們熟知的地段醫院,是構成三級醫療體系的第一環,其主要職能是為所在社群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對疾病進行一二級預防,同時承擔著部分重大疾病的療養、康復工作,在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負責對該地區的疾病發生情況進行監測。一個很不錯的想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有很多問題。

一、服務物件覆蓋率低。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物件是社群居民,疾病監控的物件同樣是社群居民,疾病的監控應該是在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同時完成的。但究竟有多少社群居民接受了相關的衛生服務?以下這些問題就出現了:

1、在可以選擇更好醫療服務的情況下,社群居民是否願意接受社群醫院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

4、是否能保證大部分的社群居民均能在社群享受到基本醫療服務;

以上這些問題直接左右了社群居民的選擇。由於大部分企事業單位工作時間與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時間相同,所以大部分在職職工及其子女,小病不上醫院,大病則上大醫院就醫,不會選擇地段醫院的服務。同時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人員學歷層次相對較低,診療手段單一,也成為了人們不選擇社群醫院的原因之一。按我們帶教的話說來地段醫院就醫的人開藥的比看病的多。最近一段時間,不少社群衛生服中心推出了類似於家庭病房的家床服務,雖有些類似於國外的家庭保健醫生,但實際差距卻很大。同時由於疾病涉及個人隱私,多數人對於類似的上門服務不甚信任,同樣造成了一定服務困難。由於服務物件與監控物件是一致的,也直接導致了疾病監控覆蓋率的下降。

二、醫療資源的不合理應用。由於服務物件覆蓋率低,而疾病監控需要全覆蓋,這樣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工作量的增大。很多工作靠社群衛生人員上門完成,即便這樣依然不能達到有效的覆蓋率,加上流動人口的增加,進一步加大了疾病監控(尤其是傳染病)的困難。同時由於一級醫院覆蓋率的下降,上級醫院的工作量隨之明顯增大,造成了人手相對短缺的有趣場面,大醫院急診的繁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醫院的工作效率,在治療重病和疑難雜症的同時還要忙於應付社群常見疾病。在社群醫院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況下,又造成了大醫院醫療資源的浪費。曾幾何時,和一位英國醫生聊起了英國的全民醫療體系。她說,在英國,要進入大醫院就醫,必須由社群醫生的'轉診,否則醫藥費一律自付,這就大大提高了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三、相關從業人員不足,學歷層次不高。從各大醫學院的就業趨向來看,更多的醫學生傾向於去二級或三級醫院就業,去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少之又少。其實這一點是容易理解的,培養一個醫學生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多則七年、八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自身的發展都是需要考慮的。一個碩士或博士去地段醫院當醫生是很多醫學生和家長所不能接受的,而培養全科醫生又是現在國家培養醫學生的一個方向,任重而道遠。其實在國外,醫生兼職的情況也並非鮮見,我上次碰到的那位英國醫生,既做家庭醫生,又為當地的一家大醫院做心彩超。同時醫院的聯合也是加強各級醫院聯絡的一個重要手段,如果可以將若干一二三級醫院整合起來,促進醫生交流,共負盈虧,情況可能會更好一些。(補充:在後來實習的幾天裡越來越發現社群醫院的工作效率實在是低得可怕,重複勞動率高得驚人。換句話說就是整天都在忙,但不知道在忙些啥。真正隨訪病人的時間少,用在輸入、核對資料的時間多。社群醫院的大部分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不高,直接導致了工作方法落後。)

四、居民的健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亟待加強。在大醫院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小病不醫成大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現代人常見病較以前也有明顯上升。但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些問題了呢?在社群服務時,我們為病人量血壓,發現高血壓不在少數,有些居民的血壓高達180/110mmhg,自己卻渾然不知,他們中不少是中年人和菸民。今天老師的課上說到一些病人到地段醫院配藥,但不聽醫生醫囑,比如患了糖尿病仍然不控制飲食,結果吃了藥血糖還是一塌糊塗。小病不治成大病,心腦血管意外一旦發生,不但害苦了自己,社會還要承擔很大的經濟負擔。同時還有一些人會以涉及隱私為由拒絕調查,甚至給予調查者假資料,給流行病學調查造成很大的麻煩。

五、疾控傳報網路不完善。該不完善指的不是傳報制度,而是電腦網路。有一些疾病,如精神病,已經可以做到全市網路一體化,在任何市級或區級精神病醫院,只要發現精神病人就能直接傳到網上,相關社群醫院即刻派人進行隨訪。但有很多疾病的隨訪傳報都是人工製表、列印,沒有相關的網路,人力花費極大,尤其是患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其實如果可以建立一個全市統一的資料庫,將相關資料定期輸入,就可以減少很多了勞動力。甚至於可以將一部分資料記錄在社保卡或者身份證上,只要卡一刷,資料自動傳報不就可以快很多。(僅是一種設想,不知道有沒有可行性。)

第6篇

在社群醫院的見習轉眼已經過了一週多了,我們從一開始的對一級醫院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的不僅熟知社群醫院的運轉模式、主要職能,而且還能在其下屬的社群衛生站點協同完成特定的課題調查,不能不說,這一週半的對我們來說是漫長的,也是飛逝的。

把我們的一下的話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在社群衛生站點的見習。

其實在我家的樓下就有這樣的一個衛生站點,我也曾經因為配藥而去過,但是我卻從來不知道這個衛生站點的一般職能為何,總覺得這就是一個配藥的地方。要不是那裡還能掛鹽水的話,其實在我心目中是更接近於藥房的。而直到這次見習,我才真正瞭解了社群衛生中心作為我們國家整體醫療結構的一部分究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到達臨汾街道社群醫院的第一天,帶教的老師就向我們具體的介紹了不同分級的醫院具體的功能劃分。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第一次明白了原來像以前我們說的地段醫院之類的一級醫院是直接為社群提供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是初級衛生保健機構。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對人群提供一級預防,在社群管理多發病常見病現症病人並對疑難重症做好正確轉診,協助高層次醫院搞好中間或院後服務,合理分流病人。而二級醫院比如各區的中心醫院則是跨幾個社群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並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三級醫院就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範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了,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症,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完成培養各種高階醫療專業人才的教學和承擔省以上科研專案的任務;參與和指導一、二級預防工作。簡而言之,就是一級醫院以預防宣傳為主,二級醫院以治療為主,至於三級醫院則是兼顧治療與研究。

接著我們就在老師的安排下,個人分散下去了各個居民社群的衛生站點,深入的瞭解社群的醫療結構究竟是如何完成其相應功能的。

通過與以往在三級醫院的就診與見習經歷的比較,我發現一級醫院與三級醫院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醫患關係的不同。在三級醫院就診的時候,由於人數很多,而且大部分人的病情比較重活比較複雜,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每個走廊裡會有很多病人在等待就診,而且通常一等就要等很長時間。所以就造成了有很多人為了排隊的時間少一點而在天不亮的時候就到醫院排隊掛號。但是真正到了看的時候,又由於醫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這麼多的病人全部看完而造成了就診過程的倉促,往往等等幾小時,看看幾分鐘,病人們怨聲載道,醫生們也並不輕鬆。而通常我們所說的看病難、治病難的矛盾就體現在這裡。但是一級的街道社群醫院及其下屬的社群衛生站點就截然不同。在衛生站點的時候,雖然每天的病人總數遠沒有三級醫院的一個醫生要看的多,而且也多集中在上午特定的時間段,有的時候也會出現較多的人排隊等待的現象。但是可以明顯的看出,在這裡等待的病人沒有大醫院裡那種焦躁的感覺,他們更多的是一種鄰里街坊之間談笑風生的悠閒之態。而且在看病的時候,也由於和醫生比較熟,所以常常能夠得到一些細節之處的關照,使看診之時不再只有冰冷的求助與被求助關係,更多的是一種融洽的朋友關係。三級醫院雖然也不是不願意做,但是人數方面的限制決定了他們不會有這個時間,也就只好加快速度草草結束了。

同時社群衛生中心對於居民來說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便利性。一些不方便的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他們通常都是一些常見的慢性病,需要維持治療但是病情又不是很嚴重和複雜,這時候衛生站點就可以就近解決他們的醫療問題,同時又為二、三級醫院的分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大致熟悉了一級醫院的運轉模式以後,我們接到了老師安排的調查高血壓患者以及獨居老人的任務。通過這個任務,我們更深入地瞭解了社群醫院的運轉方式及其在居民間的影響力。通常我們在醫院做調查的時候是不太會有人拒絕我們的,那些我們自己都覺得繁瑣的調查,那些病人們卻能夠耐心的一項項做完。後期我們以上門訪問的調查方式為主。雖然上門訪問的時候確實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態度很不耐煩,但是一旦我們講明瞭情況,並且具體說明是社群衛生站的某某醫生讓我們上門的`以後,他們通常都會很客氣的回答我們的問題。雖然拒絕的也有,但態度上就沒有那麼粗暴了。由此可見,那些站點的老師們在是一名醫生之前,首先是一名病人的朋友。更讓我佩服的是,有好多站點的老師,她們都不用看病人的相關資料,只憑借記憶,就能對病人的病情狀況、性格脾氣甚至家庭狀況都能一一道來,為我們的調查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但是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首先是調查問卷本身。我們發現,高血壓的那份問卷缺少多個正常狀態的選項,而且對於面色觀察的選項也太少,建議改成像舌脈象一樣的開放式填寫。還有獨居老人的那份調查,雖然它是國際化量表有助於調查結果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但是我認為這樣的一份量表並不適合我們國家的國情。上面的很多問題最多隻適合於老人自己看了填寫,而並不適應於調查者直接開口問,尤其是在還有第三方或更多人在場的情況下。我認為這些問題中的相當一部分,不但現在我們國家的老人不能理解,而且它們的尺度也不是現在我國的老人們可以接受的。除了一些問題太直接回給採訪人造成不禮貌的感覺之外,也有些問題過於開放,比如對於老人關於與異性接觸的看法之類的問題,我不認為那些老人願意回答。再比如有些像您是否覺得自己對於別人是個負擔之類的問題,我們都不是很問得出口,基本上都是用別的一些問題來旁敲側擊,那麼必然最後的結果會呈現相當的誤差。總之,我認為,如果要調查我國獨居老人的狀況的話,最好那些量表還是要做一定程度修改。

回頭看看,這短短一段時間的見習使我們對社群醫院的體制及其運轉方式有了更深更透的認識,對於醫院的分級制度也有了進一步的體認。但這些都只是一些感性的認知,而真正的理性程度的理解,我想還有待於我們以後實踐過程中的操作與鍛鍊。

第7篇

兩個星期的社群實習生活結束了,我充分認識到社群衛生服務的重要性和作為一名全科醫生的歷史使命。這段學習中,我接觸到一個全新的平臺,對社群的衛生服務有了進一步瞭解。上門服務,門診坐診等,都讓我受益匪淺,下面就淺談一些我的體會:

首先,社群的服務是面向大眾,不分年齡、性別、疾患型別,有多種服務型別,包括醫療、預防、康復和健康促進,運用現代、傳統、替代三個服務手段,涉及心理、生理、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服務範圍涵蓋個人、家庭和社群,立足於照顧社群的所有單位,家庭與個人。到社群醫院看病,等候時間短、看病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如果不是急病、重病,到社群醫院非常便捷。

其次,是健康小屋,小屋裡每天都有醫生坐診,醫生在治病的同時也進行宣教,如講飲食注意、如何鍛鍊、教測血糖等等。社群健康小屋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它推廣的是慢性疾病的共防共治。以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為推廣平臺,通過在社群建立系統、全面的慢性疾病患者教育體系,為患者及社群醫生提供系統、專業的培訓,以此來提高社群衛生服務的質量,完善社群慢性疾病管理體系,為社群慢性疾病防治事業提供有力的支援和保障

再次,家庭病房是為適合在家庭進行計劃治療和管理的患者而就地建立的病房。家庭病房以方便患者,解決患者住院、陪護、飲食等困難,更好地使患者痊癒,切實為人民服務,向基層群眾提供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康復一體化的連續性、周全性和協調性的服務,為行動不便和連續就醫有困難的患者展現了一個較為理想的護理服務模式。家庭病房的建立豐富了現代醫學的'實踐活動,拓寬了護理人員的視野,使一些慢性病患者在脫離不開日常家庭環境和親人的關懷下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和護理,從而使社群醫院擴大了服務範圍。

最後,我體會到做一名社群的全科醫生是非常辛苦的,要有非常紮實的功底和良好的醫德。要有更多耐心,無論是家庭病房還是健康小屋,都需要醫生辛苦的工作。感謝各位老師在這兩個星期中的教導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