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文化感悟隨筆材料

  文化感悟隨筆材料

家是我們的根。這裡的家指的不是房子這個實體。房子是一種由鋼筋混凝土、石灰、木頭、金屬、塑料等組成的實物,而在一個“家”裡,除了房子,更有家人,尤其是父母。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文化感悟隨筆材料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文化感悟隨筆材料

文化感悟隨筆材料一

“根”是什麼?植物的根,是它生存的基礎。根是祖先,家族是一棵樹,個人是樹上的枝丫。根是家鄉,人們或直接與家鄉聯絡,或身在別處,心繫家鄉。根是傳統風俗,根是鄉音鄰里,根是中華文化......

“忘本”是一個貶義詞,“本”就是根,可見根在我們心目中的重要性。

家是我們的根。這裡的家指的不是房子這個實體。房子是一種由鋼筋混凝土、石灰、木頭、金屬、塑料等組成的實物,而在一個“家”裡,除了房子,更有家人,尤其是父母。房子可以更換,而家是唯一。家也不完全等同於家人,畢竟我們不會認為一些核酸、蛋白質、磷脂、膽固醇是我們的寄託。在我看來,家是一個氛圍,一種有親情的溫暖的氛圍。出門在外,我們掛念的是家;每逢佳節,我們心裡最惦記的就是這個家,回家就像船兒進了港灣,有了依靠。

農村是我們的根。無論是誰,往前三代都是來自農村的。從前是農村人希望進城,現在城裡人喜歡返鄉。一則是農村的交通、住房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甚至比城市的舒適;二則是農村的寧靜祥和與城市裡快節奏生活截然不同,我們都想找個放鬆心靈的去處;三則是對於在農村長大的城市人來說,農村承載了太多太多回憶。尋農村之根,我們大多是在過年時回村裡走親戚,在節假日回去一趟,更多時候還是在城市裡居住的。常看見小區樓房裡的陽臺上擺著花盆,我想,這也許是人們尋根的又一種方式。土地在農村是最重要的,因為是土地上長出糧食,是土地上建起房屋,是土地上產生了我們的家庭和家鄉。即使是在城市裡,我們也離不了土地。幾千年農耕文明的影響是深厚的,我們即使遠離了遼闊的土地,也會在盆景中的一小缽泥土裡寄託著對土地的嚮往。

家鄉是我們的根。我們常說落葉歸根,就是如此。海外的華人總會常回家鄉,也許是為了能夠時時貼近自己的根。家鄉不是一個確切的地點,它是每個人心裡的、獨一無二的地方。家鄉之所以能成為人的根,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地方,它還承載了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不妨說,家鄉是一個地區和人文的總和。就好比,舟山市是一個地區,它代表的是一個叫舟山的地級市;舟山是我的家鄉,它包括的不止是舟山市,還有舟山群島上的風土人情。

文化是我們的根。有句話說,用一個人掌握的語言和他交流,你的話能進他的耳朵;用他的母語和他交流,你的話能進他的心裡。無論在哪,當我們聽到一句舟山話,頓時倍感親切;當我們品嚐一口舟山海鮮,就像回了家鄉。家鄉的風俗、方言、特色食物都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而這裡的文化指的是中華文化,包括了語言、文字、藝術、工藝、食物等等。儘管每個人所瞭解、熟悉的內容有限,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中國人之間的認同感。比方說,中華文化是地下的根脈,盤根錯節,我們就是地上長出的分支。也許各自連著的根相隔不近,但總能沿著根的盤曲匯到一處,這片森林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運動時,割掉了不少腐朽的根,卻把其中的精髓也一併去除了。我們正在努力尋回這些被錯割的根,因為它們是這片森林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身處當今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裡,我們不能忘了尋根。央視一檔節目,有專題報道過有一批學者文人已經在盡己所能,向全社會呼籲保護中國鄉土傳統文化,並已經在著手落實了。的確,尋根、護根的迫在眉睫,若是不予以重視,這些根可能慢慢地化為塵土,無跡可尋,這片森林就沒有了根基,我們就成了只有房子的流浪者。這些年李子柒的視訊很受歡迎,視訊中展示的鄉村田園的寧靜使人們嚮往。即使我們可能一時無法設身處地地感受,但這樣的傳播方式會在更多人的心中灑下了種子,從而生根、發芽,生生不息。我們積極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些文化瑰寶能代代傳承下去。

我們為什麼這樣執著於尋根?我想可以用《鄉土中國》中來解釋一部分。中國的家是綿續的,不因個人的長成而分裂,不因個人的死亡而結束;中國的家又是一個事業單位,個人不是獨立的個人,身上擔負的是家族的責任。儘管現在,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很大改變,家族也漸漸變成了小家庭,但這種家族的意識仍有所保留。家族的責任體現於個人的責任,尋到根的同時也尋到了自己的一份責任,尋根,不僅是尋找一種歸屬感,一種“心安”。一個人尋到了根,也就尋到了這根上的其他枝丫,就找到了一個有著共同責任的團體,就找到了依靠。

人生代代無窮已。正是這些根,把我們串聯在一起。根,讓我們跨越時間,依舊看得到自己來自哪裡;根,讓我們跨越空間,就算再遙遠也能返航。

文化感悟隨筆材料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2021的春節悄然來臨。“年味”一詞作為中國的文化特色,被每一箇中國人所熟知。然而近年來,不少人都在呼喊,年味淡了!誠然,升入高中的我,在今年這個春節也體會到了一種與印象中不盡相同的年味,似乎年味確實淡褪了幾分。

小時候的年味是這樣的。年三十那天,從早上開始,奶奶家的人就越來越多,叔叔嬸嬸,爸爸媽媽,弟弟妹妹,陸陸續續都來了。做飯的,打牌的,嗑瓜子的,聊天的,院子裡擠滿人。小孩子們早已是興奮得不知道做什麼好,大人們忙而不亂,嘴裡說著話,手上不停活。不到五點就開飯了,涼的熱的,盤子疊著盤子,大人們喝酒,我們喝飲料。吃得差不多了,哥哥或者伯伯就帶我們去放炮,比較危險的那種,就讓他們點,我們在後面。一大家子人圍在客廳裡的兩張大圓桌旁,耀眼的白熾燈把整個房間點亮,取暖器燒得通紅,窗上淌著汗珠。親戚們契闊談讌,不時有空酒瓶子碰倒的聲音。等到七八點的樣子,聊天聲弱下來,不知誰起個頭,就各自回家。再過二十分鐘,我和爸爸媽媽就擺在沙發上看春晚了。一晚上都是連綿不斷的鞭炮聲,12點的時候最盛。

這兩年過年是這樣的。年前備年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沒有一袋一袋地背來東西了,大多靠冰箱冰櫃裡的存貨。過年時,桌上的菜還是盤子疊盤子,親戚卻有幾個不來往了,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很多人一起過年不太現實。窗花也不貼了,燈籠也不掛了,至於鞭炮,聽聽別人家的就夠了。看春晚也是一手筷子,一手手機,光顧著微信聊天了,春晚也沒留心看。

為什麼年味會變淡呢?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基本可以得到滿足。相較於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狀況,我們不再需要為吃穿擔心。而春節,在過去這個意味著可以吃到肉的節日,也就逐漸變得普通了,更像是一個超長假期,所以人們對春節的到來不再有很高的期待了,從主觀上導致了年味的淡化。另外,作為一個親戚朋友聚會的節日,一邊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問候,一邊是緊張快節奏的工作,不少人感到無窮的壓力,甚至產生了畏懼心理,春節也就多少失去了幾分童年時無憂無慮的色彩。

再者,也有時代變遷的影響。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環境保護的呼聲不斷高漲,中國也鄭重做出減排計劃,因此,燃放煙花爆竹作為環境汙染的一大代表,必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此外,面對能源緊缺的境況,燈籠也紛紛下場。如此一來,本就缺少民俗活動的小城裡更少了兩員大將,年味怎能不淡呢?更別提疫情的存在,讓大規模公共活動不復存在。

試問,春節的年味真就消失了嗎?我們不能夠否定傳統民俗風味的淡化,但是各種與時俱進的慶祝活動不斷興起卻也是事實。我們看到,微信紅包作為一種拜年方式讓更多年輕人、中老年人所喜愛;更為環保的電子爆竹有替代傳統爆竹之勢;過去拜年講究作揖、磕頭,如今簡訊、視訊、微博都可以成為心願的承載;過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豐盛年夜飯,如今全家一起看場電影、拍張合照,同樣定格幸福團圓。變化的是年俗形式,不變的是文化追尋和情感慰藉。

面對悄悄改變的年味,保護年味的關鍵在於懂得如何創新和豐富過年文化。馮驥才說:“年味,並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應該是文化的豐盛。”因此,一頓大餐,不必等到過年再去吃;一件新衣,不必等到過年再去穿。類似於這樣的習俗,我們有理由加以改進,不必或不必完全傳承。但對於另一部分傳統活動,我們不應將其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譬如舞龍舞獅、貼春聯、貼福字之類活動,有利於發揚中國傳統年味文化的我們保留,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我們加以改進。我們還需要創新和豐富,我們還能不能賦予過年更契合現代人需求、中國人需要的的文化內涵?

要創新,就必然也會存在不正確的創新方式。在網路上,各種新式拜年方式不斷湧現,其中充斥著種種胡亂創新,也就是一種“淺文化”式的創新。在紅包大戰等新生事物賦予春節接近全民參與性的文化娛樂形式的同時,在精神文化方面,網際網路尚沒有增加國人所冀望的年味,缺少那麼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內涵,甚至停留於形式主義。在保護年味,創新傳統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注重新文化的塑造,而絕非浮於表面,缺乏內涵。

“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實現新時代下的年味轉型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實現的,要靠我們出主意,想辦法。向外探求時代的聲音,向內追隨內心的呼喚,只有這樣,年味才能在中國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化感悟隨筆材料三

舟山貝雕是浙江舟山市的特色傳統雕刻藝術之一。利用當地的貝殼作原料,根據貝殼的天然色彩、光澤、紋理,精雕成神形兼備的風景、人物、山水、花鳥等畫屏的工藝美術品。但由於種種原因,舟山貝雕現瀕臨失傳。

舟山螺鈿鑲嵌最早產生於何時已無法考證。舟山螺鈿鑲嵌工藝發展於清代末期,並逐漸普及到民間,在定海城南的東嶽宮山下和半路亭一帶出現了專業性工場,另有一幫遊動性的鈿嵌和雕花藝人服務於民間。在歷史上,舟山螺鈿鑲嵌基本上是為裝飾傢俱和欣賞工藝品、禮品相結合的一種工藝形式,主要是利用生長在舟山海島周圍的各類貝類為鑲嵌原料,製作成各種圖案或紋飾,鑲嵌在木製品、玻璃、竹子、漆器等載體上,再經過雕刻、拋光或髹漆等工序而成。

基於學校實踐任務與對家鄉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心與重視,實踐小組開展了為期兩年的調查活動,並綜合材料,形成本調查報告。

歷 史

舟山傳統貝雕工藝有近百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1917年,定海設浙江省水產品製造模範工廠,設貝扣部,以蚌殼為原料小批量製作螺鈿扣。1930年,螺鈿扣被西湖國際博覽會作為贈送參觀者的禮物之一。據《大會紀要》記載,"受者莫不喜形於色"。

解放後,舟山是我國貝雕藝術製造基地,作品多次被國家選送給部分國家元首和政要。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營銷業績曾一度輝煌,設計的作品在全國和全省歷屆評比中均名列前茅,曾受到國家輕工業部和省二輕廳的關注和表彰。貝雕作品被很多收藏愛好者收藏或作為高中檔禮品作饋贈之用。由於種種原因,從九十年代底逐漸萎縮,貝雕生產企業先後倒閉,藝人散失。到上世紀末,貝雕工藝幾近失傳,至今沉默了近二十年。

舟山螺鈿鑲嵌最早產生於何時已無法考證。自明代至清代中期,舟山一直是倭寇和海匪的侵擾之地。因此,當時的朝廷為防匪患,先後二次把舟山人民幾乎全部遷移到寧波、鎮海、慈溪、餘姚和象山等鄰近縣區,致使舟山的歷史文化幾乎絕跡,其根源難以追蹤。待海禁解除,返回舟山的人民再次白手起家,重創家業,因此,遺留下來的鈿嵌工藝品出現斷代現象。最早遺蹟為南宋時期岱山書院中的二塊鈿嵌木牌,但根據1959年在定海東面陳家嶴古墓中發現的一隻漆器螺鈿妝盒和鑲嵌木梳,以及1979年在舟山馬嶴唐家墩發掘出土的新石器時期三片鑽空磨邊貝殼殘片和八個蛤殼,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舟山的先民已經利用身邊豐富的貝類資源來裝點生活。到明代後期,用於螺鈿的主要切割工具,鋼絲鋸替代了銅絲鋸後,對堅硬的螺鈿加工增進了速度,原來只能為有錢階層服務的傳統工藝逐漸普及到民間,更因螺鈿具有獨特的內發光色彩和紋理,很快替代了易於泛黃的骨嵌工藝。

舟山螺鈿鑲嵌製作工藝的興盛發展,據史料記載也有兩百年左右的歷史。清朝晚期至民國初期,是舟山螺鈿鑲嵌的發展高峰期,特別是在1930年,舟山螺鈿鈕釦被西湖國際博覽會作為贈送的禮物之一,大受歡迎。後逐漸普及到民間,在定海城南的東嶽宮山下和半路亭一帶出現了專業性工場,另有一批遊動性的鈿嵌和雕花藝人服務於民間。固定的鑲嵌和雕花工場,不但承接來料加工的鈿嵌業務,製作的產品還銷往鎮海、寧波、台州、海門和東南沿海一帶。
 

標籤:感悟 隨筆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