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致富星事蹟材料6篇

在平時學習裡,我們都不可避免碰到過事蹟材料,事蹟材料應該符合法律和倫理規範,避免侵犯他人權益或違反法規,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致富星事蹟材料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致富星事蹟材料6篇

致富星事蹟材料篇1

陳建能於2003年在村委會工作,擔任團支書一職、平時完成好村會的各項工作之餘,利用空閒時間,從事漁業、生豬方面的養殖。

農業的發展隨時代步伐而改變,簡單的病害都依靠科學,不能以傳統的防治辦法,既費時又擔誤防治的適合期,他結合實踐與交流經驗,聽取科技人員推廣新出產的藥品進行對症下藥,做到事到功倍。在經濟市場的環境下,以最小的空間創造最大經濟利潤、投資少獲利多是農民朋友最大的心願。前年的生豬市場價格下滑波動比較大,虧損現象比較嚴重,在此期間他虧損基本為零。原因是採用一條龍的效益生產,即由母豬到商品豬出市都是自產自養,可以從中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相應減少仔豬死亡率而提高效益。今年生豬價格高漲,他採用自繁自養的生豬飼養技術,平均每頭豬可增多200元的利潤。

在漁業、生豬養殖取得較好效益的同時,他沒有忘記昔日傳授自己養殖優質魚和飼養生豬技術的養殖戶,他決心幫助他們更早走向致富之路:

一、迅速將自繁自養的生豬飼養技術向全村推廣,與群眾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幫助飼養戶掌握好技術,扶持生豬飼養。

他把自己在生豬自繁自養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毫無保留地向當地的養殖戶推廣。向本村生豬飼養戶介紹技術關鍵所在,推廣生豬自繁自養技術。在一年的推廣期間,本村現進行自繁自養的養殖戶有20多戶,年增長利潤約60萬元。

良好的政治作風作為村委幹部必須具備,樹立刻苦學習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觀、世界觀,事事走在群眾的前面,在平時崗位上做好群眾表率,發揮黨員的先模範作用,絕不參佔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

致富星事蹟材料篇2

90後大學生創業憑啥估值過億?受創業基因薰陶的潮汕仔創業似乎是潮汕人天生的基因,對於王銳旭來說,這種基因在遇到特殊情況下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來,發揮力量和作用。"我的父母也是創業者,家裡開一個毛紡廠,"在父母廠裡,他逐漸認識到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我覺得廠裡的工人的管理、包括經營過程中財務賬務,都有待提高。"小小年紀,他也會給父母提一些建議。

不過,儘管大家都很努力,依然沒有挽救回這家小工廠,在王銳旭讀大學時,工廠破產,他的生活也陷入了窘境。"那時出來打工意味著生存,我得賺自己的生活費。"他做了很多兼職,派傳單、做保安,擺地攤,做促銷,都是希望能掙到錢。"我覺得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不能再向家裡要錢了"。

讓大學生找兼職不再難現在兼職貓的估值已過億,不過,這距離王銳旭小打小鬧的創業折騰也已經快四年了。

2020年,那是他在大學校園創業的初創年,從小薰陶出的創業基因這時發揮作用了。"雖然創業沒想好一定往哪個方向,但會把自己的一個個創業目標分解出來:未來一年和三年都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什麼時候儲備資金和人才,賺來的錢是留下來進行資金積累還是分紅獎勵。"當時,這個學生小團隊已開始進行公司化的運作,一方面陸陸續續接各種業務維持團隊的運營,另一方面在尋找長遠創業目標。

這樣運營了一年後,他們發現,他們接觸的公司都樂於給付錢去經營學生團體,給在校大學生做個兼職平臺的想法,就慢慢浮出水面。對於大學生找兼職,王銳旭就有切身的體會。一些釣魚中介、無良網站會利用大學生迫切需要掙錢的心裡,提供虛假服務。

2020年初,做完深度市場調查後,兼職貓在手機移動端搭建了求職功能的app,"我們先實現這樣的功能——讓學生在手機上找到靠譜的兼職。我們最初和一些大型企業和兼職網站合作,把崗位提供到上面,使用者看到資訊可以電話報名。"雖然目前網上求職習慣用pc端的人還比較多,但兼職是個細分領域。"兼職的頻率會比較高,年輕人使用移動端求職會高出很多。"慢慢地,兼職貓在網際網路招聘市場逐漸脫穎而出。

盈利模式:兼職交易平臺在盈利模式上,兼職貓連線的是大學生和有用工需求的企業,一端對學生群體是免費的,另一端是商家提供的付費服務。他分析說,現在一個月

的人工成本在廣州至少4000-5000元,但用兼職貓,這個工資可以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另外,包括社保五險一金之內的其他附帶成本,也無需企業負擔。受此吸引,兼職貓註冊的企業使用者已達15萬,除了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公司,還有大型連鎖公司、會展、廣告公司等等。

如果僅僅只提供這些服務,那麼兼職貓就是一個資訊中介平臺,現在,他們又走到了一個新的領域,"我的定義是兼職招聘的交易平臺,除了商家來這裡招聘,商家也可以把招聘需求託管給兼職貓。我們提供更深層次的專業服務,除了招聘需求,還有人員處理把控、工資發放以及報稅環節"。

致富星事蹟材料篇3

吳鵬,男,漢族,出生於1980年10月,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慶陽市鎮原縣亨隆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鎮原縣孟壩鎮趙咀村村委會主任。

吳鵬自幼乖巧聰明,勤勉好學。2000年7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湖南衡陽工業職工大學,成為他們自然村裡第二個大學生。2003年6月,作為優秀大學畢業生,吳鵬被推薦到深圳先進微電子有限公司任助理機械工程師,年薪5萬,是同學當中起步工資最高的。2006年,吳鵬跳槽到全球汽車馬達製造領軍上市集團公司深圳德昌電機集團,任產品開發部工藝工程師,年薪10萬。2010年,國內農業裝備上市集團公司江蘇常發集團通過獵頭公司,把吳鵬高薪挖了過去,給予產品研發部副部長的職位和15萬年薪的優厚報酬。在常發集團工作期間,吳鵬經常到山東農村做農機產品田間可靠性試驗,在農村呆的時間比較長,看到那裡的養殖業比較發達,農民的收益非常好,心理上很受觸動。其次家鄉有豐富的牧草資源,可以就地取材,經濟適用,有發展養殖的資源優勢,家鄉除年輕人外出務工外,農村存在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吳鵬想通過辦合作社把在家務農的農戶帶動起來,讓他們利用自家產的牧草資源搞養殖發家致富,增加經濟收入,吳鵬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城市穩定的工作,回鄉搞牛、羊、驢規模化養殖,帶動家鄉群眾致富。2012年3月,吳鵬帶著全部積蓄匆匆返鄉。5月10日,鎮原縣亨隆養殖專業合作社完成註冊,5月25日開工建設。吳鵬和民工一起抬水泥、扛石頭、和沙漿、砌堡坎,親力親為。這樣每天十來個小時的忙活,一段時間下來,吳鵬瘦了整整一大圈。有人調侃:“沒見過像你這樣當老闆的?把自己搞得這麼辛苦。你應該多給我們這些做體力活的點兒飯吃嘛!”他哈哈一笑。其實,他心裡牢牢地掌著一把算盤,創業伊始,就得厲行節約,每一分錢都必須用得其所,力求做到資金投放效益最大化——打腫臉充胖子的作派,並非他吳鵬所為。不到4個月,一座嶄新的規模化養殖場屹立在了孟壩鎮工業園區。他十足的蠻勁讓村人瞠目結舌,誰也不敢相信,這個貌似纖弱的大學生,居然也蘊含著如此“囂張”的能量。人們開始相信:這娃兒,準能成事。創業初期他和家人克服了種種艱辛困難,擺脫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實現他的養殖創業夢想。

鎮原縣亨隆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主要從事肉牛、肉驢飼養、育肥組織收購、銷售成員養殖的牲畜、種植的牧草,種畜品種繁育和新品種引進,養殖技術培訓、技術交流與諮詢服務,優質牧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合作社成立以來堅持“科技領先、富民興農”發展戰略,以“誠信”為發展理念,全面推廣肉牛和商品肉驢良種繁育,通過品種改良帶動當地農戶發展高效養牛、養驢,實現由“合作社標準化規模化肉牛、商品肉驢示範場帶動→區域內農戶發展規模養牛、養驢→形成肉牛、商品肉驢養殖基地”的轉變,集科研、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更好、更快地推進慶陽市、鎮原縣畜牧養殖業快速、健康發展。

合作社規劃總佔地185畝,分兩期建設,一期租地15畝,二期擴建170畝。計劃總投資3868.96萬元,規劃建設存欄1000頭年出欄4000頭商品肉驢的養殖園區1座;存欄500頭年出欄2000頭肉牛養殖園區1座;肉牛肉驢活畜及屠宰深加工廠1處;活畜交易市場1處;2000頭慶陽良種驢繁育場1處;年產5萬噸粗精飼料加工廠1處;年產量達3萬噸利用畜禽糞便和秸稈生產生物有機肥加工車間1座,500畝有機蔬菜種植園區1座,3000畝隴東優質紫花苜蓿種植基地等附屬配套專案。

2012年,養殖場總投資480萬元,新建了生活區、辦公區、精粗飼料儲存場及存欄500頭暖棚畜舍5座等基礎設施。10月,購進當地“慶陽驢”300多頭,2013年1月和5月底分別出欄,平均每頭淨利潤達2000多元,獲利60萬元。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戶養殖肉驢1500多頭,統一收購銷往河南、河北、廣東等地,總計銷售額達525萬元,戶均增收5萬元。2013年4月,養殖場購進西門塔爾肉牛和“早勝牛”280多頭,開始養殖育肥牛,10月底育成出欄150頭,獲利45萬元。2014年至2016年底養殖場育肥出欄肉牛2600多頭。目前養殖場存欄肉牛100多頭。目前入社成員達85名,帶動就業人數20名。

一期專案全面建成投產後,計劃年均出欄育肥肉牛、商品肉驢3000頭,產值達到1200萬元,每年新增純收入300萬元。2013年已帶動80名養殖農戶新修養殖棚舍開始小規模養殖,2015年帶動發展養殖戶500戶養牛養驢2000頭,2016年帶動養殖戶600戶養牛養驢2800頭,2017年計劃帶動養殖戶800戶養牛養驢4000頭,充分發揮鎮原縣亨隆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合作社+農戶”示範帶動作用。通過專案的實施,不斷提高肉牛生產水平,促進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肉牛肉驢,每年可以有效地帶動當地農民肉牛和商品驢養殖戶1000-1500戶,出欄育肥肉牛和商品驢5000-10000頭以上,肉牛肉驢良種率達到85%以上,規模化養牛養驢戶所佔比例達60%以上,農民人均養殖業純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鎮原縣北部鄉鎮是純農業鄉鎮,為增加農民收入,鎮原縣委縣政府積極倡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看到他養殖的肉牛肉驢有了收益,農民養殖肉牛肉驢的積極性非常高。為更好的起好示範帶動作用,帶動更多農戶脫貧致富,他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增加存欄數量,再引進優質良種肉牛和德州肉驢。通過基地+農戶的模式,帶領更多村民走共同致富道路。

2013年底趙咀村委換屆,鎮原縣亨隆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鵬,擔任了村委會主任。自擔任村主任以來,吳鵬深感責任重大。因他自身年紀輕,經驗少,資歷淺,唯恐工作失誤或對全村經濟的發展不能帶來更大更多的貢獻,辜負了全村父老鄉親及鎮黨委對吳鵬的培養、厚愛和支援。上任後,如何帶領群眾精準脫貧致富奔小康,為趙咀農業發展和發展規模養殖戶獻計獻策,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廣大群眾生活質量,保證了本村的各項工作在全鎮有名次,有成績、有亮點是他想的最多的問題。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村黨支部的大力支援下,吳鵬把全膜玉米種植、中藥材和木本油料種植和商品肉驢、肉牛、肉雞、蛋雞養殖作為趙咀村富民強村的重點產業來培育。

2014年以來吳鵬帶領全村發展規模畜禽養殖和種植業。目前趙咀村已建成投產蛋雞養殖場2處,養殖規模達到20000只,肉雞養殖場1處年出欄優質肉雞20000只,肉驢養殖場1處年育肥出欄500頭,養豬場1處年繁育仔豬500頭育肥出欄商品豬600頭,肉牛規模養殖戶30戶,戶均養殖肉牛5頭。2015年,吳鵬自費外出考察,瞅準了小金瓜種植。試種後,小金瓜品質、產量和市場銷路都比較好。隨後,吳鵬跑東家、進西家,宣傳動員群眾種植小金瓜。為了打消群眾顧慮,他以合作社為平臺,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客商簽訂了600畝種植合同,統一提供種子,提供技術,保價收購。

2016年9月5日,聽說孟壩鎮趙咀村群眾種植的南瓜喜獲豐收,我們慕名前去採訪。走進趙咀村種植基地,只見遍地的小金瓜分外亮眼,群眾忙著採摘,村主任吳鵬組織群眾給客商裝車,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孟壩鎮趙咀村山塬兼有,自然條件差,是個貧困村。今年春季,在吳鵬的努力下,趙咀村落實600畝小金瓜種植面積,根據目前市場行情,預計每畝收入1500元。談起吳鵬和小金瓜,正在收摘小金瓜的吳根孝老人說:“近幾年,年輕人大都進城務工了,家裡就剩了一堆‘老骨頭’,村裡的土地也漸漸荒廢了,看著就讓人心疼,土地可是農民的命根子啊!幸好吳主任考察了引進了這個產業,勞動強度低,見效快,採取訂單種植,合作社負責銷售,我只管把瓜種好。這個產業適合我們這些留守老人,今年我家種了3畝多小金瓜,能收入4000多元呢!”

根據市場行情,2016年該村共種植小金瓜600畝,為村民帶來90萬元收入。同時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植小金瓜300多畝。如今,趙咀村的小金瓜豐收了,養殖業發展逐步發展起來了,農民臉上掛滿喜悅。談起明年的計劃,吳鵬說:我要把小金瓜和畜禽養殖作為趙咀及周邊村群眾致富增收的主要產業來抓,不斷擴大規模,提升品質,打造品牌,使之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招牌產業。

2017年計劃引進中藥材“連翹”、文冠果、油用牡丹和山桃,農戶利用棄荒地種植多年生的藥材和木本油料1000畝,發展規模養殖戶10戶,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作好本村產業發展規劃,搞好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帶領更多村民走共同致富道路。在國家精準扶貧,脫貧致富的關鍵時期為全村及周邊群眾注入更多“新的血液”,幫助全村及周邊群眾鋪就致富路,為群眾的生活著想,把帶領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殫精竭慮幹好工作,盡心盡力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做一個群眾依賴的`好“村官”。帶領全村村民早日脫貧致富本小康。

吳鵬曾放棄年薪15萬元、供職於3家上市集團公司的80後大學生,之所以搖身變“驢倌”“牛倌”“村官”,離不開省政府、慶陽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民創業行動的召喚和國家政策支援。

展望未來,他興奮地說:“家庭、社會及各級領導的支援,給了我創業的無窮動力。”百舸爭流,勇者為先;中流擊水,敢字當頭。全民創業,既需要破除固本守舊的勇氣,更需要敢闖敢試的志向。

吳鵬的創業精神和心繫家鄉的情懷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及媒體的高度重視,慶陽市政府主要領導親筆寫信鼓勵其堅定創業信心,並就吳鵬創業事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從資金、技術等各方面予以扶持,各級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大學生回鄉創業。2012年以來,中央電視臺cctv4、《人民日報》、《中國工商報》、《甘肅日報》、《甘肅經濟報》、《新農村報》、慶陽電視臺、《隴東報》、《鎮原時訊》、鎮原電視臺等20多家媒體報紙對吳鵬的創業事蹟、帶動群眾致富、在農業產業化方面的引領作用等作了詳實的報道。通過媒體宣傳報道本區域內養殖業蓬勃興起,至今為止先後有30多位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大學生前來養殖場考察學習,準備返鄉創業。

2012年,吳鵬被評為“鎮原縣孟壩鎮優秀創業者和優秀民營企業”;2013年3月,被評為鎮原縣“孟壩鎮返鄉創業之星”、鎮原縣“首屆返鄉創業優秀青年”;2013年10月參加慶陽團市委、市人社局、市就業局、郵政銀行聯合舉辦的“創富大賽”;2013年12月,當選為共青團慶陽市第三次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2014年3月,被孟壩鎮黨委、政府評為“致富增收”養殖明星戶和“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先進個人。2015年7月參加農業部組織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學習,考試合格,准予畢業;2016年4月被評為孟壩鎮趙咀村“2015年度環境治理先進工作者”;2016年10月參加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網際網路+網路技術應用、微店》培訓班學習,頒發培訓證書;2016年11月參加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syb課程學習,頒發創業培訓合格證書;2016年11月參加國務院扶貧辦創業致富帶頭人第七期培訓班培訓,並被評為“優秀班幹部”;2017年3月被評為鎮原縣“2016年度全縣優秀致富帶頭人”。

發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只有把個人的發展置於國家巨集觀大背景下去謀劃,才能準確定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吳鵬創業的感言,也是他的人生座標。我們相信,基於這個座標,他和他合作社,他和他村民的前程必將一片燦爛。

致富星事蹟材料篇4

清晨,一個樸實的身影,在牛欄給牛餵食,觀察牛群最近生長的情況,細心照料著;中午,在遠處的竹林裡傳來清晰的砍伐聲,利用山區林業資源優勢,伐木增收;下午,在毛風細雨中,穿著一頂簡陋的斗篷,揹著竹籃,為牛割草,這就是覃xx忙碌的一天。覃xx,58歲,中共黨員,系東安縣鹿馬橋鎮簡家嶺村八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脫貧攻堅戰役中,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下,通過養殖和發展農家樂,闖出一條符合他自身發展的脫貧致富道路,實現了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蛻變,在脫貧攻堅中演繹著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因病欠債,拮据家庭雪上加霜

簡家嶺村位於鹿馬橋鎮西北角,地處越城嶺餘脈深處,最高海拔884米,由於地處高山峻嶺,交通不便,多年來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勞動方式。覃xx一家,世代以種糧為主,簡家嶺是山區,田地很少,老伴段金蓮曾患大病,為醫治妻子的病,欠下了不少錢,2014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缺技術、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和其他貧困戶一樣,靠種植玉米、水稻和就近“打臨工”維持家庭生活。

埋頭苦幹,拼出另一番新天地

“自己應該發展什麼產業,又該如何爭取政府的相關政策扶持?”覃xx時刻都在琢磨,經向村、鎮等相關部門多方諮詢得知,加上自己的養豬經歷,覃xx隨即決定發展養殖產業。

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在精準識別工作中,覃xx家成了簡家嶺村89戶貧困戶中的一戶。駐村扶貧工作隊在走訪貧困戶時,瞭解到覃xx之前曾種植過藥材、搞了養殖,因缺少資金小打小鬧收穫不大。於是,駐村扶貧工作隊鼓勵、幫助覃xx爭取扶貧政策等途徑,籌集資金髮展養殖和藥材種植增收,這讓他看到了希望。覃xx夫婦決心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沒有資金,覃xx就找親戚朋友借。

“人最怕沒有盼頭,誰願意當貧困戶?”覃xx說。他抓住精準扶貧政策機會,近年來,積極參加鎮裡的養殖和種植培訓,向外學習養殖技術,不僅拓寬了視野,更樹立了脫貧信心。2017年,生豬市場逐漸好轉,他籌資建起100平方米的養豬場,達到了年出欄20多頭的規模,收入5萬多元,養豬場逐漸走上正軌。嚐到了甜頭的覃xx決心發展養牛規模。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大力支援下,他再次擴建了50平方米的圈舍,存欄生豬和牛達到了30餘頭,一年純收入10餘萬元。不僅能夠脫貧,還成了當地脫貧致富的楷模。

2017年以來,簡家嶺村相繼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村莊綠化、組道硬化等專案,初步建成了村莊整潔、設施齊全、行走方便、飲水安全、網路暢通的美麗鄉村。簡家嶺村被評為湖南秀美村莊和國家森林鄉村。2019年底,看到村裡有了這麼大的變化,覃xx萌生了通過開辦農家樂發家致富的念頭。“打零工不是長久之計,必須找一個細水長流的致富門路。”覃xx想,妻子有一手好廚藝,現在山區旅遊逐漸火熱,開一家“農家樂”應該有前途。駐村工作隊對他的這一想法給予了大力支援,逐步完善了農家院基礎設施。

說幹就幹,覃xx改建了自家房子,購置了餐飲裝置,還製作了一個漂亮的招牌。山區“農家樂”,要有山區特色。翻開“農家樂”的菜譜,瑤山臘肉、山雞蛋、燉土雞、山野菜等,無不讓人食慾大增。開業以來,他旺季一天可收入1000元。林山草木旺盛,覃xx又養了一大群土雞、土鴨作為“農家樂”的.食材,確保讓遊客吃上純正、放心的農家菜。自農家樂開業經營以來,每月淨收入上千元,一家通過不斷努力,實現了致富奔小康。

奮力脫貧,蛻變成致富帶頭人

“光有好政策不夠,還得靠自己,只要勤勞肯幹就不會貧窮,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要帶好頭。”覃xx說道,雖然自己脫貧了,但是還要帶動群眾共同增收。一盞明燈,照亮一片。一面旗幟,帶動一片。覃xx為人熱情大方,直爽守信,積極把自己所掌握的致富技能主動傳授給周邊群眾。目前,在他的帶動幫助下,全村已建成了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帶動起來的大戶萬祥樣養豬200餘頭,每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譚玉蓮近年來通過養豬年收入20萬元,覃新東通過養牛、養蜂每年純收入2萬餘元,覃xx作為一名黨員致富帶頭人,他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要向更多的農戶分享自己的養殖和種植技術,幫助他們致富,幫簡家嶺村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近年來,他積極引導周邊貧困戶參與黑老虎和藥材種植,發展養蜂。在他的帶動下,全村貧困群眾種植黑老虎、獼猴桃、黃精等150餘畝,成立了簡家嶺瑤鄉黑老虎種植專業合作社,全村貧困戶養蜂300餘箱,年產值達20餘萬元。

簡家嶺村地處偏遠,全村山區地帶廣,耕地面積少,林地面積佔全村面積90%以上,但受交通運輸落後、技術不足、年輕勞動力大量外流等因素限制,竹林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白白荒廢在山裡。看著漫山遍野的楠竹,白白壞在山裡,覃xx心疼又無奈。砍吧,沒有收益,還不如外出打工;不砍,竹子便荒廢在了山裡,在一次村黨員大會上,小覃提出修建林道盤活竹林資源,採取黨員帶頭,發動村民自籌的方式修建竹林道,再爭取國家資金補貼。竹林道建成之前,靠肩扛手提,採運楠竹的僱工勞務工資為8元/根,修建後楠竹運輸下山降低至4元/根。林道建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充分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楠竹產業收入提高了,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願意返鄉發展楠竹產業。

至今,覃xx的養殖、種植事業和發展農家樂事業做得順風順水,但他卻並沒有滿足,因為他還有下一個目標,那就是把自己的產業做得更大,把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走得更加堅定。

致富星事蹟材料篇5

高煥球,男,1973年9月出生,漢族,東風橋鎮新東坡村一組村民,這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員5人,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譜寫了種糧新篇章。

近幾年來,在農業生產上他堅持農業生產標準化,擁有農機裝置大型聯合收割機二臺、大型高速插秧機二臺、旋耕機一臺、小四輪拖拉機一臺、機動噴霧機三臺。承包了農田1000餘畝,年總產約400噸,全年實現糧食總收入近百萬元。高中畢業的他面臨著生計問題,作為一名年輕人,他敢闖敢幹,在家種田,在外打工,做過泥水匠,當過搬運工,1996年在鎮上開了石門橋第一家網咖,2000年利用開網咖賺的錢買了一臺收割機在農忙時幫別人收割稻穀。這段時期,他看到現在農村年輕勞動力不足,稻田拋荒嚴重,部分農戶在水稻種植上一直採用傳統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水稻種植存在品種混雜、經營管理粗放、勞動力投入大、水稻加工銷售困難等諸多問題。為此,他經過多方考察、論證,看到了科學種糧的曙光,必須實行集中種植,形成規模才能節約成本。他毅然放棄了網咖經營,投身入老本行——農業生產中去,當起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曾說自己是一名農民,國家也需要農民,要不然大家的糧食要誰來種,人民吃的糧食誰來出。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幾年國家政策好,農業生產前景很廣闊,要把這塊農業蛋糕做大做強。2005年他開始承包水田,初時只承包了30多畝,通過科學管理、機械操作,節約了成本,慢慢到現在承包了1000餘畝。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他堅持農業產業標準化,注重農業科技的運用,努力降低種田成本。一是應用優質的品種。在糧食品種選擇上,選擇品質好、產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種。二是積極應用免耕。抓好除草關、水分管理關。根據測產驗收,利用技術,減輕勞動強度,節省勞力,每畝能增收節支120多元。三是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水稻配方施肥建議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減少了農業面源汙染,提高了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四是在病蟲防治方面上。儘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有效控制農藥對環境的汙染,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在自己創收之餘,他注重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承包農戶的耕地,通過與農戶簽訂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斷拾起石門橋鎮、德山鎮等地方村民拋荒的田地,綜合應用農藝與農機配套栽培技術,開展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水稻畝產最高達700公斤,他僱傭部分農民參加土地託管,並付給相應工資,這樣農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勞作,卻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種種合作關係,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2005年至今累計完成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6萬畝,為當地農民新增收入400多萬元。

最近幾年,他先後投入50多萬元,用於擴大種植面積和購買農業機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萬多元進行溝渠疏浚,雖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現在農業機械除了滿足自身需求外,還可用於出租,目前年收益在四十萬元以上。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個老闆,而像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真是這樣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為我鎮很多群眾帶來了新的種糧模式,不僅自己創收,還帶動了周邊很多群眾。

致富星事蹟材料篇6

xxx,女,漢族,1965年5月出生,20xx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城郊鎮堡子村的一個農村家庭的普通農村子弟,卻憑自己良好的素質和驚人的膽識,搏擊風雲,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奮鬥軌跡充分展示了白手起家創業致富的風采。

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身的價值,除了有過人的膽識外,就是要能敏銳的覺察到創業的時機和善於利用自身的資源。認識到在創業初始階段,尋找一個良好的創業專案是成功的關鍵。1995年,在工程隊打工的丁華,敏銳的觀察到,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承包工程為代表“包工頭”如雨後春筍般在河州的大地上湧現,丁華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他產生了以承包房屋翻新、新建為主的小型工程的想法,但是,在最初的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找活,為了找活丁華想了很多辦法。由於以其獨有的人格魅力,以及誠信待人和他工程隊工作的幾年中結交了大量的朋友,這些“熟人經濟”中蘊藏著巨大的金礦,只要善於挖掘、巧於利用、長於合作,就會創造出雙贏的良好局面,就能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益。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種條件來發展壯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目標,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創造最佳的機遇,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利潤。在他的大力說服下,很多親戚朋友為他介紹工程,順利的解決了沒活幹難題。

在當時對於丁華來說搞工程就是出力氣但並不難,如果想搞出個名堂,卻不是一件容易事兒。為了在群眾中樹立好的口碑,增加收益,丁華多方獲取資料,深入研究房屋建築知識。由於他吃苦、善鑽研,慢慢的找他承包工程的人越來越多,他也成為了一個小隊長,他以工地為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他的時間表裡,沒有星期天、節假日,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不知幹了多少個通宵。在施工過程中,他白天於施工人員一起幹活嚴把工程每一關,晚上加班整理資料,工程質量被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有了致富路,應該帶領鄉親一起走。為此,丁華帶領更多的鄉親搞起了承包工程。有了帶路人,鄉親們就少走了很多彎路。“丁華人很熱心,口才也好。對於工程中出現的問題,他總是及時幫助我們解決。”

創業如浪中行舟,要堅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擊衝浪,就能到達成功彼岸,這是丁華對創業的感悟。風雨幾載,始終銳意向前,雖然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但創業成果卻令人欣慰,也讓人刮目相看,成為當之無愧的致富帶頭人。用他的話說:“我以我的成功作為示範,把經驗和理念傳授於人,讓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應當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