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民間體育遊戲教案12篇 "讓體育遊戲燃燒激情!民間體育教案揭祕"

民間體育遊戲教案是指以傳統民間體育遊戲為基礎的教學大綱和指導方案。這些遊戲結合了體育運動和娛樂性質,既能滿足人們對運動的需求,又能豐富生活,促進社交交流。本文將介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間體育遊戲,以及相關的教學方法和注意事項,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和參與其中。

民間體育遊戲教案12篇

第1篇

1、學習手推車的本領,在活動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初步學會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1、遊戲材料若干,"手推車"示範圖和音樂光碟各一張。

2、簡單交流對民間遊戲的認識,說說自己玩過什麼遊戲?怎麼玩的?

1、藉助圖片匯入:他們在幹什麼?這個遊戲你玩過嗎?怎麼玩的?

2、幼兒分組嘗試,探索遊戲的玩法,教師觀察並鼓勵幼兒練習。

3、互相交流遊戲後的感受,懂得遊戲需要三人一起合作,堅持進行。

4、一組幼兒示範,介紹小組推車快的原因,重點掌握兩人手託同伴膝蓋向前協調推行的方法。

5、幼兒分組繼續練習,結束後交流感受、總結經驗。

1、引起興趣:農民伯伯的糧食豐收了,咱們幫著一起運到糧倉裡去吧!

2、探討規則:要想運得快,三個人應該怎麼做?糧食掉了怎麼辦?

3、師幼示範:邊運糧食邊強調遊戲規則和合作的重要性。

民間體育遊戲教案12篇

第2篇

1、利用紙棒進行活動,學習跳竹竿遊戲,發展彈跳能力。

紙(木)棒是幼兒身邊常見又熟悉的物件。這個活動利用最簡單的紙棒,進行民間遊戲"跳竹竿"滿足了幼兒喜愛玩民間遊戲的心理,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大班幼兒在與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積極的願望,教師及時提供這次機會,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共同體驗得到的歡樂。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 "坐馬車" )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佇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1)利用紙棒進行"一棒多玩"導語:紙棒可以和我們玩坐馬車的遊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幼兒四散遊戲)隊形:兩路縱隊(見附圖)(2)學習"跳竹竿"遊戲a、講解遊戲玩法導語:剛才小朋友用紙棒玩了許多遊戲,今天老師要和大家用紙棒玩一個新遊戲--跳竹竿,這個遊戲可以三個或四個小朋友一起玩,其中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選擇小夥伴一起試一試。

隊形:梯形隊(見附圖)(3)幼兒自由組合嘗試玩"跳竹竿"遊戲隊形:四散(4)對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導語:你剛才和誰一起玩的?你們是怎麼跳竹竿的?

隊形:梯形隊(見附圖)(5)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跳竹竿"遊戲,師生共同參與。

導語:剛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

基本部分中,先鼓勵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並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遊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範遊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麼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師生雙方共同提升經驗。最後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

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遊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跳竹竿"遊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兩點目標--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整個活動充分發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佇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並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遊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範遊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麼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遊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第3篇

1、請兩個幼兒站在中間,其餘的小朋友手牽手圍成一個老鼠籠。

2、遊戲開始時,做老鼠籠的幼兒手拉手,並高高舉起,邊走邊念童謠“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聲抓住你”。

3、在遊戲開始時,扮演老鼠的幼兒,在“籠子”的周圍快速的鑽進鑽出,當老師發出“捉老鼠”的訊號(也就是兒歌說到“咔擦”)時。扮演“籠子”的幼兒快速的蹲下,卡在圓內的老鼠被捉到,然後轉換角色。

5、遊戲繼續,一直到所有小朋友都扮演完老鼠結束。

不斷的`重複遊戲玩法,使得幼兒在快速掌握遊戲玩法的同時,學會兒歌,並開心的做遊戲。

第4篇

1、學習遊戲"兩人三足",體驗與同伴按節奏同步前進。

2、現在老師要幫你們一對好朋友變成三隻腳。(教師幫助綁)綁好以後,自由練習。

3、教師集中,解決問題:剛才你遇到了哪些問題?怎樣才能讓兩個好朋友不摔倒?(以把綁在一起的腳先開步,兩個人嘴裡可以喊口令1、2,先開步的腳口令為1,後走腳口令為2.)

1、天冷了,我們要去運一些糧食,哪一組先把對面的糧食運完,哪一組就獲勝了。

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成了這堂課的主體,教師放手讓孩子們自由探索操作的方法,在說一說、看一看、玩一玩中掌握自己總結遊戲的玩法。這個兩人三足是在孩子們平時玩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和改造,正因為是孩子們經常玩的,所以更要讓幼兒自己自由發揮更多不一樣的玩法,也由於是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所以玩起來也特別的帶勁。

第5篇

?親愛的朋友》《下個路口》《坐上火車去拉薩》,套繩15根,小沙包和書包與幼兒的一半人數,相同,路線箭頭,高20釐米、寬20釐米的平衡木,拱形門、梅花樁、螞蟻頭飾。

幼兒對兩人合作遊戲的方法有一定的瞭解。如:兩人搭肩走、兩人背靠揹走等。

1.幼兒嘗試一個人的全身活動。如:雙臂彎曲向前滾動,像螃蟹似的叉開腿走,像烏龜似的蹲著走。

2.幼兒嘗試在音樂《親愛的朋友》中兩人合作做滑稽的熱身動作。

1.教師做反面示範,丟擲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小火車總是開不穩?

(1).教師示範手臂動作時用延長"嗚"的'聲音來讓幼兒仔細觀察手臂合作的正確方法。

(2)示範:第一次後面教師推著前面的教師走,第二次前面教師拉著後面教師走。

第6篇

下課時發現小朋友們總喜歡去玩門口花壇裡的竹子,把竹子弄倒下來做遊戲,要不就是找一些長樹枝玩,一些玩斷的呼啦圈被小朋友們分成了一根根短棍子,這些成了他們最喜歡的玩具,最愛玩的遊戲。但是他們最喜歡的玩法就是把棍子作為攻擊別人的武器。根據幼兒對竹竿、棍棒的喜愛,為了引導他們玩出更多安全有趣的玩法,特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探索出更多好的竹竿玩法,初步接觸、瞭解跳竹竿這一民間體育遊戲活動,激發幼兒對民間體育遊戲跳竹竿的興趣,掌握幾種簡單的節奏型。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集體合作的快樂,促進幼兒同伴間的交往,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2、瞭解跳竹竿這一民間體育遊戲的來歷,嘗試用x x和xx x兩種節奏型跳竹竿。

1、幼兒人數三分之二的長竹竿,短竹竿、短棍子若干。

幼兒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長短不一)隨樂騎大馬入場。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 “坐馬車” )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竹竿、棍棒進行佇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導語:竹竿、棒子可以和我們玩騎大馬的遊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幼兒四散遊戲)

幼兒展示自己探索出的新玩法。(挑擔、跳竹竿、多人合作劃小船、抬花轎、練武術、鋪小路等等)

導語:剛才我看到了xx小朋友他們兩個人在地上敲竹竿,讓其他小朋友來跳,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他們那樣就叫跳竹竿。。這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黎族特有的民間舞蹈、遊戲活動。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現在,跳竹竿這個有趣的遊戲活動還成為了他們招待遠方客人的一項活動。

這個遊戲是許多人一起玩,其中兩個人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按一定的節奏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人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

導語:小朋友,你們也想來跳竹竿嗎?讓我們一起來玩吧!你們想用什麼節奏來跳竹竿呢?

3、幼兒自己分成三人一組嘗試用x x的節奏打竹竿、跳竹竿,體驗跳竹竿的快樂。(師幫助幼兒總結方法如何才能跳好,不踩到竹竿上)

對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

4、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跳竹竿”遊戲,師生共同參與。

導語:剛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師幼共同隨樂嘗試用單腳跳、分合跳、雙腳跳等方式跳竹竿)

(基本部分中,先鼓勵幼兒利用竹竿、棍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並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遊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範遊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麼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師生雙方共同提升經驗。最後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能用竹竿擺成好看的隊形來跳嗎?讓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擺出好看的圖形跳起來吧!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跳竹竿"遊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兩點目標--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整個活動充分發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佇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並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遊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範遊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麼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遊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第7篇

下課時發現小朋友們總喜歡去玩門口花壇裡的竹子,把竹子弄倒下來做遊戲,要不就是找一些長樹枝玩,一些玩斷的呼啦圈被小朋友們分成了一根根短棍子,這些成了他們最喜歡的玩具,最愛玩的遊戲。但是他們最喜歡的玩法就是把棍子作為攻擊別人的武器。根據幼兒對竹竿、棍棒的喜愛,為了引導他們玩出更多安全有趣的玩法,特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探索出更多好的竹竿玩法,初步接觸、瞭解跳竹竿這一民間體育遊戲活動,激發幼兒對民間體育遊戲跳竹竿的興趣,掌握幾種簡單的節奏型。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集體合作的快樂,促進幼兒同伴間的交往,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2、瞭解跳竹竿這一民間體育遊戲的來歷,嘗試用xx和xxx兩種節奏型跳竹竿。

3、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1、幼兒人數三分之二的'長竹竿,短竹竿、短棍子若干。

幼兒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長短不一)隨樂騎大馬入場。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 “坐馬車” )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竹竿、棍棒進行佇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導語:竹竿、棒子可以和我們玩騎大馬的遊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幼兒四散遊戲)

幼兒展示自己探索出的新玩法。(挑擔、跳竹竿、多人合作劃小船、抬花轎、練武術、鋪小路等等)

導語:剛才我看到了xx小朋友他們兩個人在地上敲竹竿,讓其他小朋友來跳,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他們那樣就叫跳竹竿。這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黎族特有的民間舞蹈、遊戲活動。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現在,跳竹竿這個有趣的遊戲活動還成為了他們招待遠方客人的一項活動。

這個遊戲是許多人一起玩,其中兩個人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按一定的節奏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人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

導語:小朋友,你們也想來跳竹竿嗎?讓我們一起來玩吧!你們想用什麼節奏來跳竹竿呢?

3、幼兒自己分成三人一組嘗試用x x的節奏打竹竿、跳竹竿,體驗跳竹竿的快樂。(師幫助幼兒總結方法如何才能跳好,不踩到竹竿上)

第8篇

進入中班後,孩子們的基本動作有了進步,他們不僅能夠自如地進行跑、跳、爬等動作。而且隨著我園民間體育活動的開展,幼兒的參與性有了提高,他們敢於嘗試、探索各種動作,他們喜歡合作進行遊戲。《綱要》中指出:幼兒應大膽的進行各種身體運動,喜歡和自己的小夥伴進行玩耍,並具有調整自己身體運動的能力。於是我想:班上有很多的舊床單,何不廢物利用--用舊床單編織成繩圈。用布條編制的繩圈又柔軟又結實,安全性高,很適合孩子們遊戲。繩圈的柔軟性又能讓孩子們一物多玩如:佔圈、跳房子、拔河等等。因此我設計了此節活動,希望利用繩圈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發展發展幼兒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平衡能力。

2、發展幼兒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平衡能力。

隊形變化:大圓→開花→四個小圓→大圓→切斷分隊。

教師:我們可以用繩圈玩很多遊戲。可以一個人玩,可以幾個人合作玩。看哪些小朋友花樣玩得又多又好。(放背景音樂)

老師介紹拉繩要玩法:兩兩一組,幼兒套在繩圈裡背對背站立,將繩圈放置腰間,手握住繩圈,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二米處,各放一沙包,等訊號發出後,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為勝。

3)教師示範,強調繩圈放置在身體的腰部,等訊號發出才能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

提出遊戲要求:3人一組,幼兒套在繩圈裡背對背站立,將繩圈放置腰間,手握住繩圈,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二米處,各放一沙包,等訊號發出後,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為勝。

(可根據幼兒活動量,繼續增加人數進行遊戲,如4人一組)

民間遊戲是勞動人民口頭創作、流傳的一種具有自娛性的活動,它形式多樣,不但具有濃厚的趣味性,易學、易會、易傳,符合了幼兒好動、好學、好模仿、好遊戲的心理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活動中老師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注重與孩子的交流。遊戲中,孩子們積極投入,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挑戰自我的精神。活動過程中,活動練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一步步展開,滿足了幼兒自由自在與同伴交往、遊戲的慾望,幼兒在遊戲中結識成現實的夥伴關係,滿足了幼兒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兒團結合作、樂於助人、遵守規則等社會性的行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間體育遊戲對促進幼兒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為幼兒融入社會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第9篇

1、引導幼兒探索布袋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紅色的布袋人手一個,裡面訂上鈕釦,畫上鱗片。龍頭一個。音樂兩段,錄音機。

1、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大家來鍛鍊身體吧!走,跟老師出發(播放音樂)

2、(幼兒手拿布袋隨意走到位置上站好)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跳起來吧!

剛才你們手上拿著的是什麼?(布袋)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這個布袋可以怎麼玩呢?(請個別幼兒說說並展示自己的'玩法)

你們剛才玩得真不錯,想出了這麼多好玩的方法。其實,這個布袋不僅可以一個人玩,還可以是幾個小朋友一起玩。現在,老師就請大家自己找幾個好朋友再去玩玩這個布袋。

1、幼兒互相合作繼續探索布袋的各種玩法,教師巡迴指導。

剛才,我看到了小朋友想出了好多的玩法,我請你和你的小夥伴上來玩一玩,讓大家學習學習。(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看了這麼多的玩法,我們再去試試看好嗎?(全體幼兒再次與同伴共同探討玩法)

這個布袋可真神奇,它不僅可以用來跳舞,還可以玩出這麼多好玩的遊戲。你們知道嗎?布袋裡還藏著一個祕密呢!我們把它翻過來瞧瞧。

它像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我們把布袋都連起來看看,又像什麼?(幼兒將布袋一個個用鈕釦連好,變成一條"長龍")

在我們民間有一個習俗,每逢過年,大家都喜歡用"舞龍"來慶祝。接下來,新年也快到了,讓我們也用"舞龍"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的到來吧!

(放音樂)教師與幼兒高高舉起長龍,一起跟著音樂舞動起來。

本次活動開展的比較順利,基本達到了教學的目標。幼兒對布袋很熟悉,但很少拿它來玩遊戲,所以她們很感興趣,課堂氣氛也相對活躍。第一次探索布袋的玩法時,她們只顧獨自玩,看到一個小朋友在玩袋鼠跳,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模仿,所以在玩之前我應鼓勵他們玩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玩法。再次探索的時候,經過提醒,他們知道除了一個人玩,還可以多個人玩,有更多不同的玩法。

第10篇

1.玩法:幼兒扮小動物,四散地站在起點線後,教師戴上頭飾,背對幼兒站在幼兒前面幾米的地方。

遊戲開始:"小動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動物"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然後又問:"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小動物"每問一句,就要朋膽地走近"老狼"。這樣轉身往回跑,"老狼"轉身追捉"小動物",但不能越過起點線,被捉到的"小動物"站到場外。

(3)"老狼"回答幾點時,可以任意間隔鐘點,但不能倒書時間

遊戲是幼兒最為喜愛的活動,幼兒在遊戲中能夠獲得快樂,發展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體育遊戲時,孩子們更是興趣濃厚,情緒高漲。在《老狼幾點了》這個傳統遊戲中,“老狼”和“小羊”這兩個角色是孩子最為熟悉,最為喜歡的小動物。遊戲主要發展孩子的反應和奔跑能力,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孩子們喜歡反覆玩這個遊戲。

第11篇

幼兒扮小動物,四散地站在起點線後,教師戴上頭飾,背對幼兒站在幼兒前面幾米的地方。

"小動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動物"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然後又問:"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小動物"每問一句,就要朋膽地走近"老狼"。這樣轉身往回跑,"老狼"轉身追捉"小動物",但不能越過起點線,被捉到的"小動物"站到場外。

(1)"小動物"與"老狼"應邊問答邊往前走,不能停留。

(3)"老狼"回答幾點時,可以任意間隔鐘點,但不能倒書時間。

第12篇

1、利用紙棒進行活動,學習跳竹竿遊戲,發展彈跳能力。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 "坐馬車" )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佇列練習在這一環節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1)利用紙棒進行"一棒多玩"導語:紙棒可以和我們玩坐馬車的遊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己玩,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四散遊戲)隊形:兩路縱隊(見附圖)

(2)學習"跳竹竿"遊戲a、講解遊戲玩法導語:剛才小朋友用紙棒玩了許多遊戲,今天老師要和大家用紙棒玩一個新遊戲――跳竹竿,這個遊戲可以三個或四個小朋友一起玩,其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大家可以己選擇小夥伴一起試一試。

(4)對在遊戲過程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導語:你剛才和誰一起玩的?你們是怎麼跳竹竿的?

導語:剛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

體育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是完成幼兒體育任務,培養、促使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孩子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於是設計了這節活動《玩紙棒》。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主動精神。在活動中,激發了孩子想玩的慾望。整個活動中幼兒玩得都很投入,預期目標基本達成。幼兒在看看玩玩中產生了對事物的探究興趣。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興趣點,並進行適當、適量的引導,使活動推向高潮。活動中孩子的探究興趣基本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