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先進教師事蹟學習心得體會7篇 教育先鋒:踐行者的心得與感悟

本文將圍繞“先進教師事蹟學習心得體會”展開討論。通過學習先進教師的事蹟,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精神,進一步激發我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學習他們的心得體會,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更可以促進我們個人成長與進步。

先進教師事蹟學習心得體會7篇 教育先鋒:踐行者的心得與感悟

第1篇

瞭解了最美鄉村教師林聲進的先進事蹟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那一心只為教育只為學生的事蹟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林聲進老師集村級寄宿制國小的教師、校長、寄宿生管理員、保安員、炊事員於一身,可你萬萬猜不到他今年已經60歲了。他是80年代初的師範生,多才多藝,36年如一日堅守農村教學。家住山村的學生,放學須經過一條小溪,每逢下雨水位上漲,他都要親自護送學生到家。中午,他看護學生午睡;晚上,他輔導學生功課;深夜,他遍查校內門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發燒了,牙疼了,他親自帶進城治療。雙休日,他將無人託管的留守孩子隨身帶回家。他像慈祥的爺爺關愛兒孫般地照顧著每一位學生,對親人卻虧欠了很多:因為工作,親人病逝未能到場;因為工作,女兒剖腹產子僅通個電話……他的無私奉獻,他的默默堅守,讓他成為了學生口中的好老師,同事眼中的好榜樣,深受學生家長們的喜愛。如今臨近退休,他依然擔任三、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和四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學生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爺爺老師”。

我也是一名教師,我們的教學環境和林老師的差距這麼大,可他卻用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態度和一種堅守,默默奉獻著。在以後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雖然不能像林聲進老師那麼偉大,但我可以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優秀教師為榜樣,學習他們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紮紮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我們學校的學生們。

要教給孩子一滴水那麼多知識,教師就要具有一桶水那麼多的知識。所以,白天,我們不僅在學校上課,批改作業,處理一些班務,搞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餘時間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享受工作之餘的悠閒的時候,我們還在為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為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為傷腦筋。是呀,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娛樂時間,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解惑授業的經驗。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會收穫豐碩的成果,哪怕一顆青澀的小果,我也要為之努力奮鬥,心裡也覺得很甜。

“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麼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麼教別人的孩子。我們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我決心以“最美教師”為榜樣,他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先進教師事蹟學習心得體會7篇 教育先鋒:踐行者的心得與感悟 第2張

第2篇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教師,我參加了市教育局舉辦的“市教育系統學習徐立科先進事蹟座談會”,聆聽了徐老師生前同事、朋友對他的介紹,心靈進行了又一次的洗禮。徐老師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去學習,讓我記憶猶新的有三點。

老師有著紮實的專業知識。徐老師是學地理的,參加工作以後任教的學科卻是科學。一名教師要進

師為此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像他們那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勇於面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正如高橋國中教師陳善知所說的:“因為我是老師,所以,在危難時刻,老師在,學生在,行專業的轉行是很難的,但是徐老師刻苦鑽研,這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才培養出在全國、省裡得獎的孩子。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要像徐老師學習,認真工作,不斷進取,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執教水平。

徐老師對學生有著濃濃的愛。對好學生的愛是人之常情,但對於那些平時調皮搗蛋,學習成績又不理想的孩子有著一種特殊的偏愛,這是難能可貴的。在自學徐立科老師的事蹟時,我曾在網上的百度貼吧裡搜尋到這樣一段文字,是徐老師生前的學生寫的,他說自己不是一個常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學生,當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徐老師並沒有像其他老師一樣把他叫到辦公室批評一頓,而是自己一個人躲到角落一支又一支的抽菸,他知道,這是老師在自責,在內疚,在反思。所以在孩子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玩笑話:如果哪天教學樓倒塌了,我們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徐老師拉出來。一個能讓學生豁出性命去救的老師,平時也一定是豁出命地在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徐老師對於學生的言傳身教。當孩子看到老師如此忘我工作的'時候,誰能不更加認真勤奮地學習;當孩子看到老師如此愛校如家的時候,誰能不更加熱愛自己的班集體,愛自己的學校;當全校師生能親如一家的時候,這種凝聚力又有什麼困難能難倒他們。

徐老師應該可以安心了,因為他的離開教會了更多的人懂得珍惜:老師會更加珍惜自己的職業,教書育人;學生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學習時光,好好讀書。

第3篇

三月14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聽了貴陽市白雲三中盲人女教師劉芳的先進事蹟報告,劉芳老師的事蹟深深打動了我,一個女人在孩子需要照顧的時候看不見了,無法想象面對這一現實的時候劉芳老師的.堅強,她勇敢的接受上天的不公平,用堅持,毅力,笑容去化解,讓自己的生命之花越開越燦爛。

作為一名教師,失明後依然站在講壇,親切的教導,重疊的板書成了學生最難忘的記憶,對學生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學生們自豪的說我們是喝劉老師的奶長大的,劉老師愛生如子,愛崗敬業,她崇高的品質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作為教師,我們應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學生,用心走進他們,用愛去交流,用愛去教學,付出了真心,也會換回學生對我們的愛戴。

作為教師,無私奉獻,忠於自己的職業,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世俗有很多的誘惑,守住自己的心,像劉芳老師一樣,心無雜念,做一個優秀的教師。

第4篇

5月29日,學校組織學習了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我聽得非常認真,幾次淚水都模糊了我的眼睛,他們先進事蹟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甘於寂寞、甘於奉獻、甘於鑽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後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這些先進教師先進事蹟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不是說態度決定高度嗎?端正了態度,也就決定了高度的起點,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這輩子,我既然端定了教師這個飯碗,就要好好吃這碗飯,不僅要吃好,而且還要吃飽。怎樣才能吃好吃飽呢?我想,首先要靜下心,沉下氣,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不受外界的干擾,潛下心來工作。

從經濟上來說,現在,儘管教師的待遇有所提高,但國小教師的收入還是比較低的,從工作量來說,國小教師的工作也是特別煩瑣的。白天,我們在學校上課,批改作業,處理一些班務,搞教研活動,有時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所以,當別人在與家人聊天,朋友聚會,吃喝娛樂,享受工作之餘的悠閒的時候,我們還在為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為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為傷腦筋,還在為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那時,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到老時,我一定會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懊悔。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我知道,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世上也沒有不勞而獲。天道酬勤,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會結出豐碩的成果,哪怕果實不算太豐碩,但我只要努力了,就算青澀的小果子,我也覺得甜。

“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麼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麼教別人的孩子。當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他們對我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們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比如: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第5篇

(二)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劉芳老師的先進事蹟。一次樸實的演講、一次簡單的座談,讓我深受鼓舞和感動,心靈也受到深深的震撼。首先,校長介紹了劉老師一身的光環與榮譽:貴陽市”五·一”先進勞動者;貴陽市十佳師德標兵;”大山的脊樑——感動貴州的教師們”十佳教師;全國優秀德育課教師;白雲區愛崗敬業先進個人;貴陽市道德模範身邊的好人;又被提名”中國好人榜”,參與全國道德模範的評選。聽了校長的介紹後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劉芳白雲三中(麥架中學)一名語文老師。在1997年被醫生確診為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面對不治之症她選擇了和命運做一次英勇的搏擊。()在視力逐漸下降期間,她用殘存的視力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這讓她在精神世界裡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也讓她在今後的教學中有了更大的知識儲備。她有兩個人生感悟,一是她從事的是自己熱愛的職業,必須要選擇堅持;二是周圍許多人的扶持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勵,讓她選擇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回報社會。所以她至今仍在三尺講臺上耕耘著,殘缺和健全對她來說沒有太大的區別,她以健康的心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美麗的微笑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白雲區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一個典型。

多年來,她克服了眼病帶來的不便,以獨特教學方法,取得良好教學成績,深受家長、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她十四年擔任班主任工作,用一個”愛”字。

作為當好班主任的不二法門。她的接手班級大多是學校的”問題班”,”問題學生”較多,不過,她認為這些學生只是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只要給他們愛的疏導和愛的力量,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青春期就是最好的辦法。一個曾經的學生在教師節時給她發了這樣一條簡訊:親愛的`,你用心靈去溝通彼此的情感,用愛心去照亮生活的昏暗,用真誠去消散人生的迷茫,用關懷去溫暖彼此的心房,用和諧去營造幸福的天堂,世界因你閃耀美麗的光芒!

她更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從20xx年到20xx年她用課餘時間採訪了十所學校的校長,寫下了十二篇報道,從他們那裡得到了心靈的洗滌,也得到了自己今後工作的新方向,她用傾聽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份對農村教育的反思和梳理。她用了一年的時間創作了16萬字的小說《石榴青青》,真實地記錄了農村學校的發展變化和一群年輕人的理想和追求,其中大量筆墨觸及到師生之間。

最質樸的感情,農村教育的現狀,以及農村教育工作者的希望和困惑,她想通過這部小說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教育,關注農村孩子,希望更多的師範生能來農村教書。

第6篇

無論在民族中學還是後來的女子高中,教學質量始終是張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學時,曾經有一個班令老師們頭疼,張桂梅卻主動要求擔當班主任。她進山找回那些不讀書的同學,為看住那些晚上總想跑出去的同學,她把行李搬進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們漸漸承受了張桂梅,感覺“就像在家裡,和媽媽住在一起〞。但是,男生們不知道,他們粗重的鼾聲、夢話和腳臭,經常讓張桂梅睡不好覺。她甚至從下午開場就不敢喝水,擔憂晚上起夜時同學趁機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在宿舍裡鋪了兩張床,一張自己睡,一張留給需要特殊關懷的同學。為了隨時照看同學,她睡覺不脫衣服。有個和張桂梅住在一起的同學,始終不願和她多說話。這期間,張桂梅在食堂打飯時,摔了一跤,肋骨斷了三根。她沒有住院就又回了學校。每天早晨照舊5點起床,但要靠同學抱起來;夜裡很晚睡下,還要忍著苦痛和同學聊會兒天。3個月後,這名同學抱著張老師大哭起來,說確定不會辜負張老師。

如今,張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腫塊,頭上還有骨瘤,她的肺消滅了問題,嘴脣經常沒有知覺,但她照舊每天拿著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飯,喊跑步,喊睡覺……“我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始終就在她們身邊。〞張桂梅說。

為給同學解饞,張桂梅每個月輪番帶著同學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張桂梅去付賬時,同學覺察她翻遍了全部的.包才湊足了錢。同學們這才知道,張老師每頓飯只捨得吃兩角錢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費僅3元。

她至今還在用一部老式諾基亞,手機裡存著同學和家長的電話,“聽說智慧手機簡潔壞,怕換手機後這些電話號碼會丟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別人買給她的。她去參與黨的十七大前,華坪縣委給她7000元置裝費,讓她買套西服去北京開會。她卻用這筆錢為學校買了臺電腦。

她把獲得的3萬多元獎金,捐給了災區;5000元的勞模獎金,一次性交了黨費;30萬元的“興滇人才獎〞獎金,捐給了華坪縣丁王民族學校;昆明市總工會千囑咐萬囑咐撥給她治病的兩萬元,她也捐了;她甚至還想預支自己的喪葬費,把這些錢用在山區孩子們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的榮譽證書,全部捐給了縣檔案館。她說:“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奉獻給黨和人民的還遠遠不夠。〞

第7篇

1995年以後,張桂梅離開大理喜洲,隻身來到麗江華坪。初來乍到,她便放棄了進入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的時機,而是選擇了中心中學,擔當了4個畢業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畢業班的女生工作,此外還掛念學校搞文藝工作。在工作中,她盡職盡責,奉獻了全部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設成立正在住院做手術的張老師得知民中同學最窮,生源素養最差,經費最緊急,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裝置最差時,她又主動要求調到民中工作,抓同學學習、管同學日常都親歷親為,一步步推動著教育工作的進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斷湧現。

1999年2月,華坪縣教育局黨委和中共華坪縣委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全縣教職工和全縣人民向她學習,縣委還授予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人民老師的榮耀稱號,並獎給她1000元,但張桂梅把1000元獎金當場就捐給了縣慈善機構。

說到慈善,張桂梅這一生幾乎都與慈善事業掛鉤。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女孩的素養,至少可以轉變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xx年起她便開場為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四處奔波。

20xx年,張桂梅中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張桂梅和她籌建免費女高的想法漸漸被更多人知道。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關懷張桂梅辦校。20xx年8月,華坪女子高階中學建成。

張桂梅表示,學校能辦起來並走到今日,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韌後盾。華坪女高的老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立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牆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關懷和關懷,她都記在心裡。

為了留住同學,家訪成了很重要的工作。辦校10多年來,張桂梅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同學家中。山區偏遠、山路艱辛,很多同學的家只能靠步行到達,連爬山過去都得好幾個小時。

在她的帶動下,10多年來,華坪女高以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堅決的抱負信念,不斷進展成長。張桂梅也特殊留意新材視角,不斷摸索出貧困山區同學教育的規律;把育人當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標,走到同學心裡;她通過家訪瞭解孩子的家庭,竭力轉變教育背後的貧困。“山裡的同學太窮太苦了,又那麼和氣懂事,我想幫幫她們。〞正是秉承著一顆仁愛之心,張桂梅“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