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愛彌兒——論教育讀書心得2篇 愛彌兒:成長路上的讀書心得

本文以“愛彌兒——論教育讀書心得”為主題,分享教育工作者愛彌兒的讀書心得,探討“成為更好的人”和“成為更好的教育工作者”之間的關係。通過愛彌兒的實踐和思考,讀者可以領略到教育工作者在成長和發展之路上的點點滴滴。

愛彌兒——論教育讀書心得2篇 愛彌兒:成長路上的讀書心得

第1篇

讀了盧梭的《愛彌兒》,我深深地感受到莎士比亞那句話的含義,"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所以,如果我們想踏入教師這個行業,就要看看盧梭的《愛彌兒》。

盧梭的《愛彌兒》開篇的第一句話就令人覺得蘊含深刻的哲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這句話令我想到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它的道理。《愛彌兒》一共分為五卷,他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理、內容和方法,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在第一卷中,盧梭著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在第二卷中,他認為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在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時期,缺乏思維能力,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認為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由於感官的感受,已經具有一些經驗,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認為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年開始進入社會,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認為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的發展需要,所以主要論述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

我不得不佩服盧梭,因為他在《愛彌兒》裡主要主張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的方法和內容,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不能不顧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讓兒童任性發展。我們應該把教育作為橋樑,把兒童引向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身上,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我深深的感受到,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會無形地影響他的一生,而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孟母三遷"成為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而我覺得家長在培育子女的過程中,不要依從孩子要求什麼就給什麼,而是要給他們所需要的。還要適當地讓孩子經受挫折,因為勇於面對挫折將會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如果處處對孩子呵護有加,他們只會成為溫室裡的花朵,永遠不會獨立成長。

我決心做未來的教育工作者,也從《愛彌兒》中得到很多啟發。愛彌兒的知識雖然不多,但他所知的東西真正是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沒有一樣是一知半解的。能夠很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學的內容,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學得再多有什麼用呢?我們要學會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求知慾,做到因材施教。

而事實上,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讓孩子順著其"天性"發展呢?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所聽所見所經歷的都會在白紙上留下烙印。我們對他們的教育方式,落在白紙上是永遠抹不去的。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慎重對待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我們會經常看到這些例子: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答錯了遭到老師的嚴厲批評或冷語諷刺,這個學生以後再也不敢主動回答問題,性格變得沉默起來。由此可見,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心理髮展。

建設祖國的重任落在孩子們身上,而培育學生的重任也落在我們教育工作者身上。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我將更加用心學習有關學生的教育方法。

愛彌兒——論教育讀書心得2篇 愛彌兒:成長路上的讀書心得 第2張

第2篇

從《愛彌兒》一書中我不僅讀出了在還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重要性,還有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在第二卷中,作者講述了他面對愛彌兒哭時的做法。“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裡去,他不哭了,我就馬上跑到他身邊。”讓·雅克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如果孩子一哭大人就給予他關愛並答應他某種請求,他就會認為他正在遭受的痛苦是天大的,是不可跨越的,就會讓他更加痛苦。如果大人可以理智的對待孩子的哭聲,那麼還自己也會覺得“哦,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從而讓孩子獲得成長,養成堅強的性格。假如給孩子灌輸一種“眼淚可以讓自己獲得糖果”的思想。這樣在以後的成長中孩子會以哭泣讓家長來滿足自己各種無理的要求,從而讓孩子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所以大人應該正確的對待孩子的哭泣,就像書中寫的那樣“如果孩子長的很聰慧,如果他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可以很愉快的使他擦乾他的眼淚”

(《愛彌兒》)第三卷中,讓·雅克帶著愛彌兒去散步,但是進入森林後他們“迷路”了,在這種情況下,讓·雅克趁機教了埃米爾天文學的某些知識。由此可見,在實踐中教學比課堂上枯燥乏味的口頭教學,更能讓孩子喜歡和接受,並且能讓孩子愉快的、自主的去學習。但是有些時候老師要教的內容是孩子們不感興趣的,所以就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給孩子們做實驗,但最後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此時,教師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考慮孩子喜歡什麼呢?而應該想想怎樣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因為對於孩子而言,一切引不起他的興趣的事情都是與他不相干的。拿我學英語這件事來說吧,上國小剛接觸英語的時候,我覺得英語只是一種外語,而這種外語與我除了成績,就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我用不到,但英語老師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特別可愛的課堂,他能很形象的將英漢兩語結合起來,並且會給表現好的學生獎勵一張那種很可愛的貼畫,後來我們就喜歡比誰的貼畫多,為了贏得更多的貼畫我就會自覺的背單詞。國中時候的英語老師是個女的,她很漂亮,她講的知識也很容易讓我們記住,所以我的成績就一直不錯。但是上高中時候,我們的英語老師是個老教師,她只顧自己講課文,還是全英語那種課堂,複習時會連著一個星期背單詞或者一個星期都背課文。剛開始還會背下,但是天天都這樣就沒有興趣了,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厭倦。

到現在,我已經不很喜歡英語了。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我,將來要面對非常多的兒童,我不會只一味的讓這些孩子去學到某些知識或技能,而是應該為他們創造一個自由的,健康的環境,讓他們能在我的引導下自主思考,主動學習,幸福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