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防詐騙的會議個人講話稿4篇 防詐騙會議個人發言:預防勝於治療

本文是一篇有關防詐騙的會議個人講話稿,針對如今網路詐騙越來越猖獗、嚴重影響人們生活和社會安全的現狀而展開。講話者從預防詐騙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實際參考意義的建議和措施,引導大家瞭解和掌握防範詐騙的方法,破解詐騙陷阱的套路,防範自身在網路詐騙中受到損失。

有關防詐騙的會議個人講話稿4篇 防詐騙會議個人發言:預防勝於治療

第1篇

騙子,社會的產物。為什麼會有騙子呢,就是因為人們的貪念造成的。所以,防騙又是一個關鍵了。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很多心術不正的人,總想著怎麼欺騙他的,來謀得自己的利益。這種人,大家就要多加防範了。首先,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那些說什麼哥們啊,講義氣啊,都大多數是騙子。講義氣?到我困難的時候什麼忙都不幫,還講義氣。義氣都見鬼去吧。

還有呢就是在網路上,也存在著很多的騙子,這種人就是利用人貪小便宜的心理謀取利潤的。往往這種騙子更加可怕。因為這種人都比較瞭解你的心理,利用你的心理弱點來欺騙你。比如說一些網上購物的也很多欺騙廣告。最進在電視上就說過一段新聞。有人利用騰訊qq和淘寶網來騙人,騙子利用人的貪小便宜心理,在網站處發廣告。上面說,你幸運的抽中了大獎,叫你匯款到哪裡哪裡去。雖然這是種很低階的騙術,但是還是有不多公民因此而受騙。要知道天裡沒有吊下來的餡餅。古人有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學習一下古人的良好美德。

相信現在有不少青年都喜歡玩網路遊戲吧。這裡面也有很多騙術。最低階的還是發假廣告,這些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知道那是騙人的。防不勝防的也有,試問你的好友像你借錢,你好意思不借嗎?不借他又說你不夠朋友啊,不夠義氣啊。這些人往往借錢都不會還。人家不還你又怎麼樣咯,在網路上,你能拿人家怎樣!更有一種更厲害,最近出的騙術,盜號的人盜了你的號。然後又和你朋友到處借錢,你朋友認為你是急要了,就借給你了。沒想到,到你上現的時候朋友叫你還錢,你什麼都不知道。這就叫做被別人賣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還有就是在學校的時候,這種現實的人。還好說點,至少還能找得到人。比如說同學叫你借錢啊,飯卡之類的。你認為他肯定會還的,就借了給他。誰知道他打死也要賴。你能怎樣,那只有告到老師那去了。我以前就有過這種情況。借了飯卡給同學吃,他不還給我。後來呢,吃白飯咯。這些事情實在氣憤。所以大家以後借錢時一定要慎重考慮,認為他信得過的在借。

有關防詐騙的會議個人講話稿4篇 防詐騙會議個人發言:預防勝於治療 第2張

第2篇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範意識較差,較易上當受騙。

很多同學從國小、中學到大學都有“十年寒窗”的經歷,與社會接觸較少,思想單純,對一些人或者事缺乏應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問底的習慣,對於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

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幫”一個不相識或相識不久的人,這是很危險的。然而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大學生就是憑著這種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憐憫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稱走投無路急需幫助的“落難者”,往往就會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矇蔽,繼而“慷慨解囊”,自以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

每個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關鍵是要了解對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學在有求於人而有人願“幫忙”時,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鬆了警惕,對於對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從,很“積極自覺”地滿足對方的要求進而鑄成大錯。

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點。很多詐騙分子之所以屢騙屢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不良心態。受害者往往是為詐騙分子開出的“好處”、“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為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和好處,見“利”就上,趨之若鶩,對於詐騙分子的所作所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調查研究,最後落得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可悲下場。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當然,“防人”並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關鍵是要有這種意識,對於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隨意輕信和盲目隨從,遇人遇事,應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因為對方說了什麼好話,許諾了什麼好處就輕信、盲從。要懂得調查和思考,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反應。

詐騙分子的最終目的是騙取錢財,並且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騙走。因此,對於表面上講“感情”、“哥們義氣”的詐騙分子(特別是新認識的“朋友”、“老鄉”、遭受不幸的“落難者”),若對你提出錢財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矇蔽,不要一味“跟著感覺走”而缺乏理智,要學會“聽、觀、辨”,即聽其言、觀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問題。最好能對比一下在常理下應作出的反應,如認為對方的錢財要求不合實際或超乎常理時,應及時向老師或保衛部門反映,以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3、對過於主動自誇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過於熱情地希望“幫助”你解決困難的人,要特別注意。

那些自稱名流、能人的詐騙分子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會主動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說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麼成就,而且他正在運用他的“本事”、“能耐”為你解決困難或滿足你的請求。當你遇到這種人時,你應當格外注意,因為你面前的那個“能人”很可能是一個十足的詐騙分子,而且他正企圖騙取你的信任,此時你的反應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此後是否上當受騙。

對飛來的“橫財”和“好處”,特別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許諾的利益,要深思和調查。要知道,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的,克服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會對突然而來的“好處”欣喜若狂。對於這些“橫財”和“好處”,最好的防範是三思而後行。

總之,詐騙分子行騙的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騙取對方財物。對於行騙者和受害者來說,第一階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騙者行為表現得最為突出的階段。雖然行騙手段多種多樣,但只要我們樹立較強的反詐騙意識,克服內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應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後行,三查而後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避免上當受騙的。

第3篇

今天,我看了"揭露電信詐騙"的記錄片後,發現:原來現在的犯罪分子是如此的聰明機智。竟然能通過電話、網路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資訊,設定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端、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

記錄片中第一個故事是——王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執法人員的男子打來的電話,該男子說王女士的銀行卡涉嫌洗錢,需要將卡內的錢轉到另一個賬戶。王女士信以為真竟真的把錢轉到了該男子提供的賬戶裡,結果發現自己被騙了、犯罪分子的騙局有很多種,如:釋出手機號中獎資訊進行詐騙;盜qq號冒充熟人借錢;打電話編造說受害人的親友發生了事故,急需錢好進行搶救;以“電話欠費”為由實施詐騙;以“刷卡消費或扣除年費”為由實施詐騙;以物品“低價出賣”為由實施詐騙;以“破財消災”為由實施詐騙等。

1、要克服“天上掉餡餅”的貪財心理,如果對方提出領獎必須先支付錢,可詢問對方是否能從應得獎金中扣除,若對方不肯,那就肯定是騙子。

2、不要相信不明來電和簡訊,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資訊,更不要輕易匯款。可向有關部門或親友詢問。

4、若收到類似“刷卡消費”,“扣除年費”等可疑資訊,首先應向開戶銀行核實短息內容,不要相信對方提供的諮詢電話。

5、不要輕信不明電話或手機簡訊,不輕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語或危言聳聽,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簡訊電話,不給犯罪分子佈設圈套的機會。

在現代社會中,騙子無處不在,我們要增強防範知識和防範意識,有效遏制。不要被犯罪分子矇在鼓裡,導致上當受騙。

第4篇

大家好!我是六年級1班的彭__。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擦亮眼睛,謹防詐騙》。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網路也日益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給了很多人可乘之機——利用高科技來詐騙錢財,誘惑人們上當,雖然我們都不會被一些簡單的騙術矇蔽,但是現代社會的高科技騙局我們是很難識別出來的。

前段時間就有這樣一則新聞:在5月13日晚上10點,公安部門接到某國小老師的報案:一騙子以領取遊戲面板的方式騙取了某學生的微信賬號和密碼,並在登陸了學生微信後,利用該學生微信分享的班級群二維碼自己進入了班級群,並將微信名稱和頭像模仿成班主任,還拉了一個叫“財務”的人進群發信息騙家長們收班費180元(共領取了540元)。後被學生家長髮現異樣,老師將兩人踢出了群。看完這則新聞讓我感觸頗深,原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這種的騙局,可以不見面,利用手機進行詐騙。現在騙子的手段是越來越高超,作案越來越隱蔽,他們通過電腦、電話、手機等方式來詐騙,雖然有些詐騙的方法會被電腦上安裝的防火牆、防毒軟體等一些防電腦病毒軟體給截止,但是仍有的會被攻擊。所以我們得學幾條防止詐騙的方法。

一、在面對任何與財產有關的事時,要用頭腦想清楚那是不是詐騙。

二、千萬不要給網上的人銀行帳號和密碼,不連線陌生人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簡訊驗證碼,因為那百分百是假的。

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輕信各種網路交友,不要貪圖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因為那到頭來,只會因小失大。

最後提醒大家,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路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目的都是一個騙字,只要同學們多加強防範心理,多提高一些警惕,多留點兒心眼;有事兒多向老師和家長請教,從而構起一道防騙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