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長春的導遊詞介紹長春的導遊詞2篇 "長春行旅,文化與歷史的奇妙相遇"

長春作為吉林省省會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眾多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現代化的城市。在這裡,有著眾多富有特色的景點和美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探索。下面,我們將為您介紹長春的導遊詞,帶您領略這座城市的奇妙之處。

長春的導遊詞介紹長春的導遊詞2篇

第1篇

吉林文廟位於風景秀麗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築群。吉林文廟南北長221米,東西寬74米,佔地16364平方米。主體建築按正南北中軸線排列。院內共有殿堂、配廡64間。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吉林文廟規模之巨集偉、建築之精細、工藝之精巧,不僅在東北三省數一數二,而且在全國也相當有名。

吉林文廟的前身是乾隆元年(1736年)由乾隆皇帝親下聖旨興建的。1907年,吉林巡撫朱家玉和提學使吳魯,鑑於原來的文廟殿堂簡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蘇訓導管尚瑩去江寧考察文廟(即南京夫子廟建築),取回圖樣,在朱家寶的主持下,於東萊門外擇定新址(即現址)拓地興修,經兩年多的時間,於宣統元年(1909年)文廟的主要建築大成殿、崇聖殿、大成門和東西配廡和圍牆等全部建成。

文廟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構成三進院落。院外最南面的垣牆稱照壁。此牆比其餘三面的牆高大、堅厚,長30米,高5米。據說當地不出狀元不能將照壁闢為大門。因吉林文廟落成後已廢除科舉,所以清至民國年間一直沒有開闢正門,人們進出文廟只能走東西轅門。照壁前面東西建成有磚樓各一,其中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石碑二,以示路人對孔子的尊崇。東西轅門呈牌樓式建築,為木柱、錫頂、瓦蓋,對開紅漆大門,其上分懸吉林提學使曹廣楨書寫的德配天地、首冠古今匾額,每年的祭孔活動都要從此門進出。泮池,是用青磚砌成,形如彎月,故又稱月牙池。狀元橋,是花崗岩石構築的單孔雕欄拱橋,橫跨泮池之上,據說只有狀元才有資格從此橋上通過。

櫺星門,在狀元橋的北面,是一座由四根花崗岩石柱組成的牌坊,每柱頂端均有神獸,牌坊的橫樑正中有櫺星門三字。所謂櫺星,即是古代傳說的文曲星,讓文曲星和神獸為孔子守大門,是將孔子神化的象徵。樓星門之後有石碑兩通。

大成門,是櫺星門北面進入主院的過廳,為五開間、歇山式廡殿頂、黃琉璃瓦屋面建築,脊為高浮雕式龍鳳脊,明柱,左右有山,前後無牆。是文廟的主體建築之一。

大成殿,在二進院落的正中,是全廟的中心建築。面闊11間。東西長36米,南北寬25米,高19.64米。雙重飛簷、歇山式廡殿頂,錯落有致,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整個建築,可與宮殿媲美。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信朱地金字木質牌位,兩側分別供奉孔子弟子四配和十二哲木質牌位。

長春的導遊詞介紹長春的導遊詞2篇

第2篇

文化廣場原名地質宮廣場,是全市最大的城市廣場,坐落在市區中心,總面積20.5公頃,歷史上地質宮廣場曾被規劃為偽滿洲國的國都廣場文化廣場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線至地質宮廣場主樓中央為南北主軸,中軸線全長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為:文化廣場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廣場的中央是太陽鳥雕塑,北面是露天音樂壇,跨過東西主路是1萬平方米的主樓前庭廣場,最北端為地質宮主樓。整個中軸線採用天然花崗石鋪砌,給人以自然、莊嚴、厚重的感覺。中心廣場至主入口兩側均為廣場綠化用地和園路用地,總面積4萬平方米,還飼養了3000只廣場鴿,為整個廣場增添情趣。

文化廣場建於1996年8月,是長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閒廣場,它坐落於市區中心。地處:東至東民主大街,南接解放大路,西至西民主大街,北鄰是吉林大學朝陽校區,總佔地面積20.5公頃,是國內城市中較大的休閒廣場。

文化廣場前身為地質宮廣場,歷史上地質宮廣場曾是偽滿州國的國都廣場,始建於1933年,名為“帝宮廣場”、“順天廣場”,建國後,地質宮廣場作為我市的大型集會廣場,在全市的政治生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八十年代初期,廣場東半部被改造成城市公共綠地。

地質宮的歷史連同它前面的文化廣場可以追溯到1938年。

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著手規劃長春。不久,他們便把今天的解放大路以北,東、西民主大街之間的這個區域定為“宮廷建築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