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寫作素材專輯2篇 「素材大師,匠心獨運——寫作素材專輯」

本網站的寫作素材專輯收集了各類公文寫作所需的素材,包括套句、常用詞彙、格式參考等。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職場老手,都可以從這裡得到豐富實用的寫作素材,提高你的公文寫作水平。

寫作素材專輯2篇 「素材大師,匠心獨運——寫作素材專輯」

第1篇

牛頓雖然在科學探索領域裡成果豐碩,但在他從事科學探索的漫長歲月裡,經濟收入卻一直很不寬裕。1692年,50歲的牛頓被富裕的物質生活所吸引,決定拋棄科學探索的艱辛生活,尋找一個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收入的職位。訊息傳出,人們紛紛為牛頓推薦去處。開始有人推薦他去擔任倫敦查特蒙斯公立學校校長,但當牛頓問清這個職位的月薪不夠高時,便辭掉了這個職位。1696年,好心的哈利發克斯爵士推薦牛頓去當英國皇家造幣廠督辦,這個職位的年薪可觀,牛頓欣然同意遷居倫敦,當上了皇家造幣廠的督辦。從此,牛頓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貨幣鑄造之中,因而整日為此奔忙,使得他無法繼續擔任劍橋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得不於1701年辭去了劍橋大學教授職務,退出了三一學院。這樣,就使得牛頓後半生生活發生了鉅變:即從清貧之境變成了富裕之境。生活道路的如此鉅變,導致了牛頓科學探索道路的閉塞,使其科學探索工作徹底中止了下來。

記得那年冬天,父親想弄些柴禾。他找到了一棵枯樹,就把它鋸了下來。到了春天,他驚奇地發現,樹樁上又萌發了一圈新綠的嫩芽。於是,他說:“我真以為這樹已經死了,冬天裡樹葉掉得淨光,而且光禿禿的樹枝也不斷地往下落,好像一點活力都沒有了。但現在我才知道,它確實是活著的!”他看著我,接著說:“孩子,不要忘了這個教訓。決不要在冬天裡砍樹。決不要在悶悶不樂時得出消極的結論。更不要情緒很壞時,做出重大的決定。耐心地等著吧,冬天會過去,春天還會再來。”

一次,美國幽默表演大師卓別林正要登臺演出,一位熱心觀眾忽然提醒他:“大師,你的上衣鈕釦忘了扣了。”

卓別林一怔,連忙表示感謝,並很快將上衣鈕釦繫好。當他走到這位觀眾看不見的地方,復又解開。

卓別林回答:“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長途跋涉者,鬆開鈕釦更能體現其辛苦、勞頓,給觀眾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

記者更困惑了:“剛才你為何不直接告訴那位觀眾呢?”

“不!”卓別林加重了語氣,“指出觀眾的誤解,有的是時間。在這裡,最重要的是以一顆感謝的心去接受別人的善意,並在態度上給予回報!”記者肅然。

問問自己吧,當你遇到類似的情況,是指出別人的誤解,還是虔誠去感謝?

有一天動物園的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

“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有一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柴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於是把柴擔到秀才前面。

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柴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於是告訴秀才價錢。

秀才接著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柴外表是乾的,裡頭卻是溼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少,請減些價錢吧。)”賣柴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於是擔著柴就走了。

這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美國空軍和降落傘製造商之間的真實故事。當時,降落傘的安全效能不夠。在廠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經提升到99.9%,仍然還差一點點。軍方要求產品的合格率必須達到100%。對此,廠商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再改進,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已接近完美。他們一再強調,任何產品也不可能達到絕對100%的合格,除非出現奇蹟。不妨想想,99.9%的合格率,就意味著每一千個傘兵中,會有一個人因為跳傘而送命。後來,軍方改變檢查質量的方法,決定從廠商前一週交貨的降落傘中隨機挑出一個,讓廠商負責人裝備上身後,親自從飛機上跳下。這個方法實施後,奇蹟出現了:不合格率立刻變成了零。

一個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兒,說:“我有個訊息要告訴你……”

“等一等”,哲人打斷了他的話,“你要告訴我的訊息,用三個篩子篩過了嗎”

“現在你再用第二個篩子去審查。你要告訴我的訊息不是真實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

哲人又打斷了他的話:“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我再問你,使你如此激動的訊息是重要的嗎”

哲人說:“既然你要告訴我的訊息,既不真實,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那麼就別說了吧如此,那個訊息便不會困擾你我了。”

80多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沃爾遜小鎮,湧來了一群飢餓的難民。當鎮長傑克遜先生髮送食品時,許多難民迅速拿到分到的食物吞嚼起來……這其中,有一個年輕人例外,他對鎮長說:“鎮長,你送給我這麼多好吃的,我能為你幹些什麼嗎?”

傑克遜笑了:“我給你們食物,並不是尋求什麼回報,我只不過給你們提供一些幫助而已,並不需要你們幹什麼。”那位年輕人聽了,並沒有領情,“如果沒有活兒給我乾的話,我不會接受你的食物,真的,我總得為你乾點什麼呀!”

傑克遜覺得這位年輕人很不一般。可是,又沒有什麼讓他幹,傑克遜只好蹲下來,讓年輕人給他捶背。後來,年輕人被留了下來,傑克遜鎮長把女兒也嫁給了他。20年後,這位年輕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哈默的成功,固然有許多因素,但他那種拒絕不勞而獲的做法,卻為他贏得了寶貴的自尊。而自尊卻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最多時有40多個僕人:轎伕、廚子、奶媽、丫環、馬伕……被喚作“四少爺”的巴金,卻最願意與僕人們在一起。轎伕老周,是巴金一生中最敬重、最不能忘懷的人之一。老周很瘦弱,兒子死在戰場上,老婆跟人跑了,孤零零地一個人住在馬房裡。巴金常去那兒,躺在老周的煙燈旁,聽他講故事。

講完後,老周總要“教育”他:“要好好地做人,對人要真實,不管別人待你怎樣,自己總不要走錯腳步。自己不要騙人,不要虧待人,不要佔別人的便宜。”

馬房後有一個轎伕們的廚房。他們做飯時,巴金就去幫他們燒火。坐在灶前的一塊石頭上,巴金不停地把柴放進去,結果常常把火弄滅了。這時,老周就把他拉開,用鉗子往灶膛裡捅幾下,火又“蹭”地冒了起來。放下鉗子,老周告訴巴金:“你要記住: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巴金後來曾經多次想過,是什麼原因使老周在那樣惡劣的境遇下,還能說出這些不凡的道理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有一次我與巴金聊天,他很悲哀,說自己這輩子沒做什麼,現在又成為大家的包袱。我安慰他,說他的那些作品,影響了幾代人,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巴金卻哀哀地說:“我的幾百萬字作品,還不及老周的八個字。”老周的八個字就是:“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可見,巴金不僅記住了這八個字,而且深深地把它們刻在心扉上,融化在血液中。

李敖對金庸與三毛的偽善,頗不以為然。有一年,金庸得閒到李敖家一敘。李敖對金庸說:“胡適之說武俠小說‘下流’,我有同感。我是不看武俠的,以我所受的理智訓練、認知訓練、文學訓練、史學訓練,我是無法接受這種荒謬的內容的,雖然我知道你在這方面有著空前的大成績,並且發了大財。”當時,金庸表現出極好的君子風度,他先以他那常有的微笑,迴應了李敖的嚴詞批評。之後,便很謙虛地向李敖解釋他的觀點,說自他兒子去世後,他便開始精研佛學,甚至已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了。

李敖依舊口中無“德”,他對金庸說:“佛經上所講,無不以捨棄財產為要件。所謂‘舍離一切,而無染著;隨求給施,無所吝惜。’你有這麼多的財產在身邊,你說你是虔誠的佛教徒,你怎麼解釋你的財產呢?”金庸雖然感到很窘,但仍沒失他的人前君子風度。但金庸一回到香港,便在自己辦的報紙上大肆誹謗李敖。這種“當面笑,背後刀”的拳法,似乎有悖俠客之道。

那麼,三毛又怎麼偽善了呢?在一次飯局上,李敖與三毛坐在了一起。三毛對李敖說:“我非要去非洲沙漠不可,那裡有許多黃沙中的黑人需要我的幫助。”口無遮攔的李敖當面就戳穿了三毛的偽善:“你說你幫助黃沙中的黑人,你為什麼不幫助……中的黃人?你自己的同胞,更需要你的幫助啊!捨近求遠,去親而就疏,這可有點不對勁吧?”當了許多人的面,三毛窘得說不出話來。

寫作素材專輯2篇 「素材大師,匠心獨運——寫作素材專輯」 第2張

第2篇

你見過老鷹嗎?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大概很少有機會看見老鷹。根據鳥類生態學家們研究,老鷹是一種奇特的飛禽,因為它們都把窩巢築在“樹梢”或是“懸崖陡壁”上,尋常的動物很難直接攻擊它們。

可是,老鷹是怎麼“搭築窩巢”的呢?生態學家們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後發現,母鷹先用尖嘴銜一些“荊棘”放在底層,再叼來些尖銳的“小石子”鋪放在“荊棘”上面。乍看之下,總覺得用銳利的小石子當材料來築巢,是很突兀怪異的,這怎麼能構築出一個溫暖、舒適的窩巢呢?不過,母鷹後來又銜了些枯草、羽毛或獸皮蓋在小石子上,做成一個孵蛋的窩。

小鷹孵化、出生後,母鷹按時叼回來小蟲、肉食,喂入小雛鷹嗷嗷待哺的小嘴中。母鷹天天供應食物,也精心保護窩巢,以防敵人入侵。後來,小雛鷹慢慢長大,羽毛漸漸豐滿,這時,母鷹認為,該是小鷹學會“自我獨立”的時候了。可是,有什麼辦法能讓小鷹不再眷戀始終被母鷹呵護、舒適無比的窩巢呢?

母鷹開始“攪動窩巢”,讓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露出尖銳的小石子和荊棘,小鷹被扎得疼痛難耐、嗷嗷直叫,可是母鷹卻很無情地加以驅逐、揮趕,小鷹只好忍著痛振起雙翅,離巢他飛。

母鷹殘忍無情嗎?不!母鷹深愛著它生養的小鷹!但是母鷹更渴望它疼愛的小鷹能成為四處翱翔的飛鷹。因此,必須無情地逼著小鷹飛離舒適的家,勇敢地學習“獨立”。即使小鷹在剛開始時磕磕絆絆、跌跌撞撞,母鷹仍偷偷地在一旁照顧看護它,直到小鷹能“展翅高飛,直上青天”!

那天,教區醫院裡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請過去主持臨終前的懺悔。他到醫院後聽到了這樣一段話:“仁慈的上帝!我喜歡唱歌,音樂是我的生命,我的願望是唱遍美國。作為一名黑人,我實現了這個願望,我沒有什麼要懺悔的。現在我只想說,感謝您,您讓我愉快地度過了一生,並讓我用歌聲養活了我的6個孩子。現在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但死而無憾。仁慈的神父,現在我只想請您轉告我的孩子,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吧,他們的父親是會為他們驕傲的。”

一個流浪歌手,臨終時能說出這樣的話,讓泰萊神父感到非常吃驚,因為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當,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處,把頭上的帽子放在地上,開始唱歌。40年來,他如痴如醉,用他蒼涼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聽眾,從而換取那份他應得的報酬。

黑人的話讓神父想起5年前曾主持過的一次臨終懺悔。那是位富翁,住在裡士本區,他的懺悔竟然和這位黑人流浪漢差不多。他對神父說,我喜歡賽車,我從小研究它們、改進它們、經營它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它們。這種愛好與工作難分、閒暇與興趣結合的生活,讓我非常滿意,並且從中還賺了大筆的錢,我沒有什麼要懺悔的。

白天的經歷和對那位富翁的回憶,讓泰萊神父陷入思索。當晚,他給報社去了一封信。信裡寫道:“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不會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許做到兩條就夠了。第一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第二條,想辦法從中賺到錢。”

後來,泰萊神父的這兩條生活信條,被許多美國人信奉———的確,人生如此,也沒什麼好後悔的了。

向上總是被人賦予一種肯定的心理,向下則相反。因此,勇攀高峰被視為一種值得效仿的行動。

蒙剋夫·基德在不帶氧氣瓶的情況下,多次跨越6500米的登山死亡線,成了一位創吉尼斯世界紀錄者。蒙剋夫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因為他發現了無氧登山的奧祕。他說:我認為無氧登山運動的最大障礙是慾望,因為在山頂上,任何一個小小的雜念都會使你感覺到需要更多的氧氣。因此,要想使四肢獲得更多的氧而登上峰巔,就必須學會排除一切慾望和雜念。

蒙剋夫的經驗成為一些寫勵志文章作者的至寶。他們用此來開導生活在海拔遠遠低於6500米的人們。理由嘛,當然由於蒙剋夫是在一種“向上”的運動中獲此真諦,所以可以遷移至一切有利於人類的追求上:假如你能排除一切雜念和慾望,你就能重複蒙剋夫的成功。

也許會這樣。但這種遷移的邏輯並不令人信服。因為從根本上說,向上與向下只有方向上的差別,沒有價值上的高下之分,不能說哪個方向佔優。由於我們總是肯定向上,所以我們總是要備一把起子把酒瓶的木塞向上拔。喝酒便是對這樣一種“向上”努力的獎賞。為什麼不說每賣出一瓶酒,就是對釀酒人的“向下”蓋木塞的獎賞?有一天,喝酒的人找不到起子,大家對著一瓶佳釀一愁莫展,直到有個人掙脫了向上的迷信,用筷子把木塞往下摁,他們同樣喝到了酒。

在6500米以上排除慾望是重要的,因為那兒氧氣稀薄。在平常的海拔高度上,氧氣充足,為什麼不可以讓慾望張開嘴來呼吸?人類的一切成就,既得益於人的慾望,也毀於人的慾望。的確要想辦法馴服我們心底的慾望,但不是要把它們統統排除。這會讓人覺得環境汙染已使地球上每一個地方的含氧量與65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帶”相當。我們反對無節制地排放廢氣,就是表達我們並不希望地球的含氧量下降的願望,因為我們已習慣慾望的恰當負重,以使我們能“沉降”在平原上,幾百萬年來,我們都是生活在氧氣充足的平原上。

在南太平洋島嶼上,生存著一種小鳥,叫鶯鳥。鶯鳥以一種叫蒺藜的草籽為食,但這種草籽渾身是鋒利的硬刺,果肉被一層深深的核心包裹著,鶯鳥要啄食到裡面的果肉,可不是一件易事。它必須先把草籽頂在地上,又咬又擰,然後頂住岩石,上喙發力,下喙擠壓,直到精疲力竭才能把外殼弄掉,吃到果肉。許多啄不開草籽外殼的鶯鳥被活活地餓死,只有少部分的鶯鳥頑強地生存下來。

科學家對這種鶯鳥做過研究,只有喙長達到11毫米的鶯鳥,才能啄開草籽的外殼,求得生存;而喙長10.5毫米以下的鶯鳥,因無法啄開草籽而活活地餓死。

這使我想起“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句成語,人生的命運和成敗也是由細微差別決定的:一位考生,差0.5分,可能由此而落榜;一位運動員,差0.5秒,可能由此而與冠軍無緣……

如果說,鶯鳥的喙長是與生俱來的,但人生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不斷增長自己的智慧和才幹。既然我們知道生死之門有時相隔僅僅0.5毫米,我們何不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使我們的生存之“喙”長一點,再長一點。它改變的,可能就是我們的一生啊!

學校組織我們去郊遊,我的收穫是捉了兩隻小蟲子帶回家,試著餵養它。

這是兩隻深淺稍有不同的草綠色幼蟲,它們寄生的植物是白蘭,我便抽空摘白蘭葉來餵它們。剛剛捉來的時候,兩隻小蟲子的食量很大,每天都會吃掉一大片白蘭的嫩葉,而且隨著每次蛻皮,身體越來越大。後來,它們的胃口突然減了下來,以致於越來越瘦。再後來,結成了一個小小的蛹。

在飼養它們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們的蛻皮,真個是一次次“脫胎換骨”,結蛹的狀態更是“死去活來”———它們用絲將自己縛在樹葉上,一動不動。我以為它們快要死了,誰料過了幾個小時,蛹殼的各部分突然破裂崩解,它們的身體竟然變得又大又鮮豔。將近四個星期的餵養,起初兩隻不起眼甚至可以說是醜陋的毛毛蟲,變成了兩個肥肥胖胖的蛹。最後,羽化成兩隻體態窈窕、色彩豔麗的蝴蝶,翩翩飛走了。呵,美麗原來誕生於磨難。

這一天他做表演時,有人上臺給他出了道題:“一輛載著283名旅客的火車駛進車站,有87人下車,65人上車;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來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來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74人,上來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來23人……”

那人剛說完,心算大師便不屑地答道:“小兒科!告訴你,火車上一共還有———”“不,”那人攔住他說,“我是請您算出列車一共停了多少站口。”

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這組簡單的加減法成了他的“滑鐵盧”。

拿破崙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後,他的一位善於謀略的密友通過祕密方式給他捎來一副用象牙和軟玉製成的國際象棋。拿破崙愛不釋手,從此一個人默默地下起了象棋,打發著寂寞痛苦的時光。象棋被摸光滑了,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拿破崙死後,這副象棋經過了多次的轉手拍賣。後來一個擁有者偶然發現,有一枚棋子的底部居然可以開啟,裡面塞有一張如何逃出聖赫勒拿島的詳細計劃!

他們的失敗,其實都是敗在思維定勢上。心算家思考的只是老生常談的數字,軍事家想的只是消遣。他們忽略了數字的“數字”,象棋的“象棋”。由此可見,在自己的思維定勢裡打轉,天才也走不出死衚衕。

我們知道,“牙醫鉗”是用來對付牙齒的,但是中國香港的牙醫伍士銓卻以其原理製作上火星的“太空鉗”。儘管很多人嘲笑,但是他真的成功了。今年6月,“太空鉗”終於“一飛沖天”!

無數事實證明,偉大的創造、天才的發現,都是從突破思維定勢開始的。

還是六年級的時候,自然老師威森先生為我們介紹了一種名為“怪山貓”的動物:因夜間出沒,適應能力差,冰河時代已經絕種。

第二天,老師立即進行了測驗。因為我們認真聽課,卷子答得異常圓滿。

可髮捲時,我嚇呆了———每道題都打上大紅色的叉。一看其他同學的卷子,也全是不及格。這是怎麼回事?

威森先生解釋說,與這“怪山貓”有關的一切,全是他自己“捏造”出來的,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動物。“所以,”老師有些嚴厲:“你們的筆記資料都是錯誤的,能讓錯誤的答案得分嗎?”

大家都忿忿不平,這算什麼老師?“不!”威森老師和藹起來,“我們早該悟出真相。你看,我把貓的骨頭當作‘怪山貓’的骨頭給你們傳看時,不也告訴過你們,這種動物並未留下絲毫可尋之跡嗎?你們中有人指出過嗎?我在介紹它的視力的神奇功效時,你們又有誰會問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威森先生希望學生能從這次教訓中吸取經驗:老師和教科書不是不會錯的,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的腦袋睡著了。“他不該這樣耍弄你們!”一位朋友對我說。我當下卻非常鄭重:“不,老師是對的!”

前兩天,看了一個有趣的外國測試題: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某人駕車在一鄉村公路上駛過時,有3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患了重病的老太太,一個是救過他命的醫生,一個是他心儀已久的漂亮女郎,而此人的車只能搭載一人。問:此人應該搭載誰?

我跟身邊的朋友紛紛展開討論,十有八九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先搭載患病的老太太!這麼整齊的回答,應該都是受了中國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所致———救死扶傷乃天經地義。

然而答案卻有點出乎意料:把車鑰匙交給醫生,讓他送老太太去醫院,自己陪心愛的女郎一起等公共汽車。

我也覺得,這樣的答案要比我朋友們的回答高明。報恩、救人,還能與美人相伴。可謂一石三鳥。

但爸爸的想法更“別出心裁”:應當馬上掏出手提電話,叫來救護車,讓醫生陪同病人上醫院,自己送心愛的女郎回去。

我發現爸爸的答案比標準答案更“標準”,也合乎我們的“私心”,更“俗”,更有人情味。因為救護車有完善的搶救裝置,給重病的老太太實施最快最妥當的救治;醫生履行救人的天職,理所當然;如此風雨又是天賜給自己的浪漫良機。

我想,其實當我們真的面臨同樣狀況時,很多人都會出此辦法解決問題。面對一個陌生的病人我們更多時候會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想法,恩人和心上人之間又讓人思想鬧起矛盾,那可是兩方都不能得罪的呀。可是,當它只作為一個測試題出現時,我們卻會大公無私地給自己一個十分“崇高”的答案,撒一個美麗的謊。這才是人的本性吧。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每年都要向全體師生特別介紹一位新生。去年,校長隆重推出的,是一個自稱會做蘋果餅的女學生。學生都感到奇怪,耶魯不乏多才多藝之人,為何推薦一個僅僅擅長做蘋果餅的學生呢?最後校長自己揭開了謎底。耶魯大學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寫自己的特長,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填寫諸如運動、音樂、繪畫等為特長,從來沒有人填過自己擅做蘋果餅。因此,這個女學生便脫穎而出。

這真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如果她在履歷表上填上“擅長廚藝”,結果會怎樣?肯定不如“擅做蘋果餅”打動人心。那些填寫擅長運動、音樂、繪畫的,可能也就是會踢兩腳足球、吹吹口哨或者畫幾筆素描之類。但是,他們沒有具體寫明,非要寫上一個籠統而堂皇的概念。細細想來,這背後更多的是心虛。而“細化”自己的特長,則顯示出一種天真的可愛和拙樸,同時也是一種自信。

我的一個朋友求職時,在簡歷上“有什麼特點”一欄中寫道:“說謊時容易臉紅。”這比起那些自稱“從不說謊”的人來,要真誠得多,更能打動招考者。有些特長,雖然微不足道,但是由於你在這方面比其他人“特”和“長”,因此照樣可以讓你受用一生。

約翰·卡爾文·柯立芝(1923-1929年任美國總統),發現他的女祕書長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經常出現差錯。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見女祕書走進辦公室,便對她說:“今天你穿的這身衣服真漂亮,正適合你這樣年輕漂亮的小姐。”女祕書受寵若驚,柯立芝接著說:“但你不要驕傲,我相信你處理公文也能和你一樣漂亮。”果然從那天起,女祕書處理公文時很少出錯。一位朋友知道了這件事,好奇地問柯立芝:“這個方法很妙,你是怎樣想出來的?”柯立芝說:“這很簡單,你看見理髮師給人刮鬍子嗎?他要先給人塗肥皂水。這是為什麼呀?就是為了刮起來使人不疼。”

戴爾·卡耐基也懂得用塗“肥皂水”的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有一次,卡耐基在紐約租下一家飯店的大廳,準備在那裡搞一次為期一個月的短期培訓。就在他把所有的票都印好送出、所有的通知都發下去的時候,他接到了飯店的通知,那就是必須付出比平常多3倍的價錢。卡耐基自然不願增加費用,兩天後,他直接去見飯店經理。“接到你的來信,我感到十分震驚,”他說道,“但我不責怪你們,換了我,或許也會這樣做。你是經理,當然要為飯店著想。現在讓我們寫下這件事對你們的利與弊。”卡耐基在“利”的下面這樣寫:1、大廳可以空下來或作他用;2、可租給人跳舞或開會,收入會比租給我作培訓用收入高;3、我佔用一個月,你們可能會失去更大的生意。在“弊”的下面卡耐基寫道:1、我付不起你們的費用,會另選地址,你們將會失掉這份收入;2、我的培訓會吸引很多受過教育的文化人,你們將會失去替自己做廣告的極好機會;3、你們每次花1萬美元在報紙上做廣告,也不一定會有這麼多人來參觀。這對於你們來說不是很值得嗎?“請你們仔細考慮一下,儘快通知我。”說完,卡耐基把紙條留給經理就走了。第二天,卡耐基便收到回信,租金只漲50%,而不是原來的3倍。

一個人想永遠不與人發生衝突,這是不可能的。對待衝突,有人喜歡妥協退讓,不管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這種人沒有個性,很難在事業上獲得成功。有人寧折不彎,結果是與人鬥得兩敗俱傷。還有一種人像卡耐基和柯立芝一樣,崇尚“肥皂水”哲學,懂得以退為進,讓對方在一種溫情脈脈的情緒中接受他的建議。這種聰明的做法,使他們成為最可能成就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