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7篇 《智慧星辰:銀河補習班》觀影趣味無窮

《銀河補習班》是一部以教育為背景的校園電影,該片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教育制度的弊端和家長對孩子的過度期望。影片通過講述一群補習班學生和老師的故事,引發了觀眾對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深思。與傳統的校園題材不同,《銀河補習班》重新定義了青春校園電影的新概念,讓觀眾在歡笑中感受到了深刻的啟示。

《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7篇 《智慧星辰:銀河補習班》觀影趣味無窮

第1篇

浩瀚天空,航天員意外失聯,在這絕境中他想到了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回憶這漫長時光,故事裡充滿了歡樂,溫暖,淚水和奇觀。

爸爸一手抱著兒子,一手舉著火炬,望著自己設計的東沛大橋,說道:“兒子,爸爸變了一個很大的魔術。”話音未落,大橋塌了,馬皓文也因此被捕入獄。

在獄中,馬皓文每時每刻都在思念兒子,兒子也每天用手電筒在漆黑的夜空為父親指引回家的方向,盼望爸爸回家。

多年後,父親出獄了,兒子也長大了,可馬飛的成績和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當閻主任決定開除馬飛時,馬皓文承諾讓他帶孩子,期末若不是年級前十名,即可開除。同學們的笑聲,閻主任不屑的眼神,並沒有使他灰心,從他的眼裡我看到了堅定和信心。

“人生就像是射箭,理想就是箭靶子。人生若沒有目標,每天的拉弓有何意義呢。”“人生就像一張答卷,試卷上的答案應不止a,b,c,d,還應有e,f,g…。在未來的人生中,難道每碰到一道難題就會自動跳出a,b,c,d四個選項嗎?”我認為不是的,每個人的答案應是千姿百態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你想選哪個選項取決於你自己,一旦選定,就去努力吧,讓你每天的拉弓變得有意義。

“我才不管你是不是年級前十,我要的是你的腦子一直在轉,一直在想。”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都開始忠於分數論,竭盡一切力量,只為讓孩子考上清北,可在這種心理下成長的孩子的未來一定會美好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可“望”字在當今社會卻變了味,成了“逼子成龍”。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學業上可能很優秀,可他們的天性活潑卻被掩蓋了,變成了每天的鬱鬱寡歡,腦袋裡只有每天所學的知識,從未感受到新鮮事物,不會思考,這樣的孩子難道真的是父母願意看到的嗎?我想爸爸媽媽每天想看到的孩子應是活潑開朗,愛異想天開的,而不是死氣沉沉的。

就比如說閻主任就是一位典型的“分數論”舊時代教師。他認為馬飛就是一塊煤球,無論怎麼洗終究成不了鑽石,壞學生就不能平等享有權利,在他眼中,好學生就像他的親子女,而成績差的學生就如那坐在路邊的乞丐。對於成績差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多鼓勵,關注他們的成長。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尚未雕琢的璞玉,他們的潛能是要挖掘的。

作為一個傑出的青少年要有開放發散思維,讓自己的大腦積極運轉起來。其次,還得有理想,有了理想,便是堅持,最後達到成功的彼岸。如片中的馬飛在期末考試中語文作為0分,可其思維的發散和知識的豐富卻被不少老師讚揚,最後打了高分。人生中只有參考答案,沒有標準答案。又比如高三時,閻主任懇求馬飛考取狀元,為校爭光。可馬飛卻堅持了自己兒時的理想,報考了飛行員。理想和命運不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片尾,在馬飛執行任務前,父親找到了他,告訴他,他找到了真相,法院已經受理,馬上就可以翻案了。而馬飛為了自己的前程說:“爸,過去的事,咱能不能別折騰了?”馬皓文聽了,那一句“我的教育終究還是失敗了”,讓無數人淚目。返航後,馬飛望著自己的父親,飽含深情的說道:“這也是我第一次學著當兒子。”與前面馬皓文的“我是第一次學著當爸爸”相呼應。

《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7篇 《智慧星辰:銀河補習班》觀影趣味無窮 第2張

第2篇

?銀河補習班》自父親節上映後一直好評如潮,今天我和金筆作文學校五年級的師生一起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星河影城,滿懷期待的觀看超哥演繹的父愛。

?銀河補習班》主角是馬飛和馬皓文,因為東沛大橋塌陷,原為火炬手的馬皓文替公司背了黑鍋,入獄被關了七年,在這七年中,馬皓文錯過了兒子馬飛的成長,所以他要一邊忍受著鄰居、別人的辱罵,一邊還要教育兒子。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馬皓文使出了渾身解數,教育出來一個優秀的兒子。

在這部充滿父愛的電影裡,有許多感人的情節,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馬皓文帶著兒子去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歸途中,馬皓文疲憊不堪,在車上睡著了,懂事的兒子看到父親如此勞累,便趁著車子停下來的時候,下去給父親泡了一碗泡麵。可就在馬飛上車後時候,卻發現自己上錯了車,就在這時,天上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馬飛被困在了洪水之中,馬皓文不顧官兵的勸阻,拿著大喇叭朝洪水的方向喊去:“馬飛,馬飛,如果你能聽到的話,那就看看你的周圍都有什麼,動動你的腦子,你一定能出來的。”後來,馬飛憑著父親教給他的求生知識,做出了一個木筏,從洪水中逃了出來。

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幾次都在眼眶裡打轉,是爸爸的鼓勵給了馬飛堅持下去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決心,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愛像大山一樣堅定,給孩子以信心、勇氣和方向。如果換做我是馬飛的話,我早就抱著“必死”的決心了,想想我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不愛運動,跑兩步就會累的上氣不接下氣,別說做木筏了,自己的衣服都是媽媽洗,現實中的我和馬飛實在相差太遠了,他沉著、冷靜,面對險境能做到不慌不忙,而我呢,急躁、遇見一點小事就方寸大亂,更別說面對險境了,這是馬飛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馬皓文教給兒子如何寫好作文,怎麼尋找素材,當兒子去觀察小草的時候,馬皓文突然和兒子玩起了躲貓貓,兒子找著找著突然碰到了小時候經常欺負他的幾個小混混,正當小混混們準備打馬飛的時候,他的爸爸馬皓文突然挺身而出,讓兒子快點走,不要回頭,而自己卻替兒子忍受了一頓毒打,放學回到家的兒子看到了父親馬皓文鼻青臉腫的樣子,不禁流下了眼淚。

這個時候的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這個世界上的父親不都是寧願自己受傷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一丁點的委屈嗎?父親是孩子的天,這世上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我不禁也想起了那次爸爸接我放學的時候,天突然下起了雨,我們沒有雨衣,爸爸脫下自己的衣服為我遮風擋雨,自己卻只穿個背心被雨淋感冒了。

其實在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對我爸是有很深的怨念的,我們之間也因為想法不同而出現過很多矛盾,這部電影使我能換個角度去理解父親。父親的愛有時雖然很平淡粗糙,但確實能給人強大的力量,擁有父愛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第3篇

父親這個角色,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特殊,很遠又很近,少不更事時,覺得父親不解風情、不通情理,自己到不惑之年後,才發現父親有多了不起。

?銀河補習班》很坦誠的講了一個有一點老舊的父子故事。但它融入了兩位導演的個人經驗。因為倆人也都是父親,片中放置了很多他們自己對為人父、為人子女的困惑、迷惘及感悟,並把這一切,一股腦放進了故事裡。

鄧超坦言想做一個父子主題的電影很久了:“這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我倆當父親後冥冥中的看法一拍即合,當爸爸的經歷讓我獲得了很多能量,孩子們給我們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去愛”。導演俞白眉坦陳:“這部作品凝聚了自己的人生體驗”

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故事的時間跨度。它從1990年的第11屆亞洲運動會講起。走過1992年亞洲盃,1997年香港迴歸,1998年洪水,20xx年張國榮去世等等充滿回憶的時間點。並且穿插了大量熟悉的道具、回憶中的歌曲(《走四方》、《快樂老家》),以各種方式,去喚醒年代記憶。這一刻,講述故事的他們其實並不是父親的身份,而是兒子,因為這些都是俞白眉和鄧超兒時的回憶。

在故事中,爸爸問兒子: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兒子說“上清華北大”,爸爸說不對啊,這是過程,並不是目標,以後想要做什麼才是那個答案: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就因為有這樣的父親,兒子才能從一個“吊車尾”逆襲成為“學霸”,最終實現夢想,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涉及成長,探討的自然離不開家庭與學校,離不開社會。你的孩子為什麼要上補習班,因為他(她)的成績還不夠好,因為為人父母的總是擔心成績不夠好的孩子們,被浪潮洶湧的社會淘汰。然而,為什麼許多孩子總是越補越差呢?難道是天生愚笨?

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怎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故事裡提供了很多觀點。比如孩子母親代表的是更傳統的管教——辱罵與批評,而鄧超出演的父親,則更現代,它代表了溝通、交流與理解。

不同的家庭教育觀,自然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銀河補習班》中,最讓我觸動的語句,其實是鄧超對兒子說:“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我在學習做父親。”

是啊,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親,第一次當母親。會困惑,會茫然,會無措,但也會摸索,學習,成長,努力做個好父親、好母親。比如要跟孩子做朋友,去真實分享你的困惑與感受,與他一起感受這個世界,更要感受在冰冷的現實世界之外的夢想。儘量不要強迫他,命令他,而是和你孩子一起從現實中抬起頭,仰望星空。去實現孩子心中的夢想。

這是一個關於教育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在有限的鏡頭和對白無法觸及的更深處,其實有更多的愛需要細細剖來。所以才有了這本和電影同名i的書。它以更加細膩動人的文字,讓這份天底下最深沉最平凡的愛,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現。

可憐天下父母心。看一場電影,你可能會在煽情時刻忍不住抹眼淚。但如果你僅僅滿足於煽情的故事,懷舊的場景,那麼這部電影就算是白拍。這是關於我們每一個人成長的`詩篇。千言萬語,每一個鏡頭,只是為了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都同時是孩子,也同時是父母。

第4篇

假期裡有機會看了《銀河補習班》,依稀還記得剛上映那會兒的熱評,有好的也有壞的,有冷嘲熱諷的,也有全力支援的。現在以自己的角度看這部電影,覺得裡面有很多觀念還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首先,學習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並非如上學一般是階段性的,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學也並不意味著學習這件事就已經結束了,可以告一段落了。就拿我來說,學習對我來說一直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上學也是,但是上學的時候也並未明確的認識到自己以後要做什麼,這個概念很模糊,似乎也很遙遠。我有種錯覺,覺得上學就是為了考大學,只有考上了大學,未來才會有更好的前途。這個命題乍一看似乎沒什麼毛病,但仔細分析你就會發現其實上大學和好前途並無必然關係,並不是只有、才的關係,而只是個相對概念。但在所有的家長眼裡,這是必然的,必須的,不可抗拒的。也許許多家長都吃過沒好好讀書的虧,所以到了下一代他們就希望自己的經驗教訓不要在孩子身上重演,於是就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條件,哪怕砸鍋賣鐵也可以。這似乎沒有錯,但是孩子最重要的應該是知道自己是誰,想要幹什麼,想要成為什麼,而不是在一味地追求上名校中迷失了自己。

其次,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是發自內心的原動力。不需要別人不絕於耳的督促,也不需要他人寸步不離的約束。如果一個人要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那他自然要請教別人,自然要想辦法通過學習來獲得方法,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不是不知目的盲目學習的過程。當然,瞭解事物的基礎和原理不會有錯,但是當他本身不需要這些時,這些知識在學習的當時就顯得多餘,大腦自然而然的去過濾這些多餘的資訊。為了考試,為了得高分,又強制自己記憶,於是考完試,很快又忘記了。大腦不喜歡這些不愉快的經歷,它會選擇性遺忘。不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什麼,因為什麼而學,遲早也會誤入生活的盲區裡。因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只知盲目學習而不聯絡生活,導致工作生活中屢屢碰壁,倍感挫折。有多少學生因為課業壓力大而難以承受,有多少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焦頭爛額,有多少老師諄諄教導孜孜不倦反而仍舊被別人說三道四,教育的矛盾讓很多人都陷入了焦慮和恐慌中。於是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學校和家長有時候誤解很深,學生們對自己的前途更是一片迷茫。成績好的考上了好大學,光耀門楣,成績差的一度陷入自卑和沮喪的惡迴圈中。一分之差,天壤之別。大學聯考雖然是分水嶺,卻不是唯一標準。如果用成長的發展觀看清了學習的本質,瞭解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就不會如此草率的否定自己和孩子,讓他們得到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心理髮展也更加完善。

最後,我想說,這世上沒有銀河補習班,也沒有完美的教育方法,但卻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有義務和責任引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他們才能在受挫時不悲觀,意外時不僥倖,獲得成就時不驕傲,正確看待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保持一顆平常心,認清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

第5篇

“請相信,一個爸爸對兒子的愛。”這是鄧超和俞白眉在聯手執導的第三部導演作品《銀河補習班》中最想表達的主題。

日前,電影《銀河補習班》上映,讓這個暑期檔多了一些溫暖和懷舊。作為一部嚴肅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不論是父子親情和家庭教育主題,還是亞運會等歷史事件,都帶著濃濃的年代烙印,喚起了觀眾不少珍貴記憶。

而這部電影,更像是一位父親給子女的一封教育信——“永遠不要停止思考”“永遠,不認輸”“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請相信,一個爸爸對兒子的愛”。

電影中,一對父子跨越漫長的時光,守護愛和親情,故事充滿了歡樂、溫暖、淚水與奇觀。在浩瀚太空,航天員馬飛意外失聯。生命最大的絕境中,他回憶起自己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以這樣的力量化險為夷。

鄧超飾演的馬飛爸爸馬皓文,因為替單位“背黑鍋”,蹲了7年監獄,出獄後,太太離開了這個家,兒子馬飛也因為長期缺乏父母的教育,成為了“問題兒童”“學渣”,所有同學都說他的父親是個“大壞蛋”,連教導主任都看不起馬飛,認為“煤球永遠不會變成鑽石”。

但馬皓文對教育的理解,與教導主任截然相反。雖然那是1997年,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遠遠超前於那個時代,哪怕今日看來,仍舊超前。

比如有一處,馬飛爸爸帶著馬飛去野外的草坪,給孩子講述對於寫作文的經驗。馬飛爸爸認為,寫作應該貼近生活與自然,想起來什麼就寫什麼,要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即使考試在即,這位父親也會堅持帶兒子去想去的郊外,他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還有一個場景,爸爸問馬飛:“你以後的夢想是什麼?”馬飛有點不屑地回答:“考清華北大咯,媽媽是這樣說的。”馬皓文急了,“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連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即使教導主任給馬飛的作文打零分,即使馬飛的成績永遠墊底,馬皓文也會永遠給兒子以信心:“只要你每天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每天考試前,每天(進步)零點一釐米,我的天才兒子,可以嗎?”“馬飛沒問題,我不許你們這麼說他。”

一位觀眾在看完電影后說:“銀河補習班是世界上最好的補習班,因為他是爸爸的補習班,是愛的補習班。無關成績,無關比較。正如電影中,這位父親對孩子說,希望你學到的是一種獨立思考的思想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近年來,關於應試教育的話題常引起社會熱議,這種教育模式的代價是對孩子身體精神的雙重負擔。這也讓人反思,負重前行的中國教育,正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縱然本片對此亦是點到為止,有點浮於表面,和《起跑線》《三傻大鬧寶萊塢》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或許,在全社會焦慮的當下,電影中那種“寓教於樂” “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至少給觀眾們提供了一絲反思的空間。

第6篇

看本片之前,同去的閨蜜就問我借紙巾,原因是,據說這是一部讓人淚奔的電影。我聯想起上次在影院看到的讓半場人都淚奔的《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心裡期待著千萬不要拿臺灣那些矯情情節來催淚觀眾。畢竟,對於85前來說那些所謂催淚原因都不算事兒。但這部電影還是讓我出乎意料了。當然,不單單是它並沒有像閨蜜說的那樣讓人哭到溼透紙巾,而是發現它不單單是一個被傳說要哭的電影,而給了觀眾更多比哭更深刻思考的問題。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不斷在想,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到七年級,是否也會報名去上這個銀河補習班?

這個補習班很奇特,老師是爸爸,學生只有一個。這個補習班沒有學時限制,24小時全天候,天天都在上課。影片最開始,當出獄的鄧超和校長打賭說兒子能考入年級前十名的時候,這個補習班就不得不誕生了。雖然它的組建原因是這麼壯烈,上課地點也是遍佈這個小城鎮的每一個角落,包括:工地、公司、河邊、草坪,甚至還包括北京紫禁城和長城,但就因為是前所未有的補習班(至少在我上學時同學沒有人上過),所以它才讓人感到好奇,看後又覺得驚喜。

鄧超飾演的馬皓文是一位不很傳統的老師。和那個古板的教導主任相比,老馬這老師喜歡把複雜變簡單。開班授課第一晚,拿尺子量書本厚度,告訴兒子每天只要學一根頭髮絲一樣厚度的書本就能完成一學期,我就驚訝地想,為什麼當初沒老師這麼告訴我們。我們書包裡是沉甸甸的十幾本書,我們的後背被它們壓彎。但從來沒有人讓我們化繁為簡,讓我們輕鬆應對,持有螞蟻啃骨頭的心態。之後,馬皓文給孩子買了電腦那個片段,讓我想起了自己20xx年左右買回家裡第一臺電腦的情景。我記得我打開了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的網站,看到裡面熟悉的20世紀福克斯的logo出現,覺得整個世界都向自己打開了。在那麼早,別的孩子都在忙著死記硬背的時候,馬皓文能讓兒子學電腦,學打遊戲,開拓思維放眼全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再後面,馬皓文在兒子已經被他親媽和教導主任都定義為笨孩子,根本不能成材的前提下,他還在生活中不斷鼓勵孩子,讓他相信自信起來,相信自己能考前十名。想想當時我們的中學。學生因為考試成績自然被分成三六九等,前十名的大紅榜和後十名的白榜。每次考試結束學校都宣讀排名,從第一名到倒數最後一名。我經常會去想那位墊底學生是如何繼續生存在校內的。這部電影並沒有把矛頭指向我們過去的應試教育,而是更多的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放開,遵循他自己的內心。故事背景雖然在90年代,但教育理念又和現在我國的教育理念多麼接近。馬皓文具備了展望未來的視角。所以,他的兒子也是他的學生最後才能登上太空飛船,展望宇宙。

本片在劇情上也有不少加分的回憶項,比如經典歌曲《風繼續吹》《我們亞洲》《好大一棵樹》等等,音樂一響,滿屏發光。作為一部在暑期檔唯一反應父子情和青少年教育題材的劇情片,本片的大熱勢頭已經顯露,總的來說還是值得孩子和家長們都去看看。也讓孩子們至少在電影中上一次這麼獨特的銀河補習班。(文/悟空)

第7篇

昨天我在網上看了一部電影《銀河補習班》電影評分9.5分,主演是鄧超。

看完這部電影給我的最真實的感受就是:這部影片中也讓我懂得了一些關於人生、關於夢想、關於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

“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控制不了的,但我們可以控制我們自己,永遠不要停止思考,永遠不要服輸,只要你不害怕,沒有人能控制你去的方向。”

電影裡鄧超扮演爸爸對他兒子馬飛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這世界上好玩的工作多了去了,挑一個你最感興趣的,你就去想吧。”

我們一生中要受許許多多的教育,但是更多的教育是來自於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我們父母的三觀和脾氣有很大的可能就會因為後天的教育傳給我們的孩子。

所以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起到作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在劇中,馬飛的媽媽把馬飛送到了當地最好的寄宿學校,以為這樣就能讓馬飛好好學習,結果卻不盡人意,馬飛在學校逃課,成績也是班級中拖後腿的,最後差點被學校開除。

而當馬飛的爸爸看到這種情況後,當著校長的面以及全校師生的面說:“馬飛是最棒的學生,並許諾等到期末考試的時候,馬飛的成績會名列前茅,並且讓馬飛走讀”。

最終,事實證明,馬飛的爸爸是對的,馬飛的成績經過一個學期的時間,成績已經名列前茅。

而現實中的我們呢?有著良好的走讀條件,卻沒有一個負責任的父母,也沒有一個永遠鼓勵、永遠支援孩子的父母。

我們在漫長的一生中,可能會由於一時的衝動、一時的任性犯下或重或輕的錯誤,只要我們用於承認錯誤,一切都可以重新來過。

劇中馬飛的爸爸因為官司而上火,而向馬飛發火。而事後對馬飛說:“對不起!兒子。爸爸錯了,爸爸也是第一次學著做爸爸,所以爸爸也會犯錯。”

而現實中的我們,犯下錯誤後,不是去勇於承認錯誤,而是去隱瞞錯誤或者去尋求父母的庇護。

這時,我們的父母不是去教育我們去承認錯誤,而是去庇護我們和受傷的人吵架,會說:“你一個多大的人了,還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長此以往,每當我們犯錯後,都會去隱瞞或者去逃避,直到發生更大的錯誤為止。

現實是殘酷的,電影是美好的。看到這裡,肯定會有許多人說,那是電影,又不是現實。

假如在現實中發生這樣的事情,肯定會和電影裡有很大的區別。

但是,我想說:電影始終是電影,不是現實。但是電影也是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情景、每一個家庭。

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到一個父母的責任,時時刻刻關懷陪伴自己的孩子,終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會像劇中馬飛那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