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親子共讀心得6篇 親子共讀:萌芽智慧,情感滋養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親子共讀不僅是一種親子互動的方式,更是一種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開闊視野的有效途徑。本文圍繞親子共讀這一話題,分享經驗和心得,探討如何通過共同閱讀豐富家庭生活、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親子共讀心得6篇 親子共讀:萌芽智慧,情感滋養

第1篇

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著幻想。每當想起童年的自己,拿著半懂不懂的西遊記津津有味地讀著,或者聽父親講著那些奇幻的情節時,對那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們的本事更是十分佩服與嚮往。今天,當我的女兒做完作業就纏著我給她講西遊記的故事,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童年的時光。

孫悟空是我女兒最最佩服的,因為他本事、法術,每當孫悟空一喊:筋斗雲!筋斗雲就像聽話的孩子一樣,立刻出現在了眼前,坐上去就在空中騰雲駕霧了,一溜煙便飛出去十萬八千里。而金箍棒更了不起,要它變大就變大,要它變小就變小。一棒下去,妖精就死在了它的腳下。再加上孫悟空那雙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它當然能斬妖除魔、天下無敵了!她對孫悟空的崇拜使得她買了一個又一個金箍棒,時常帶在身旁,不管走在哪裡,總是舞來舞去的。女兒佩服孫悟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忠心不二,總是能在危急時刻歷盡艱辛、打敗妖魔鬼怪,救出師父,他對師父的忠心耿耿,讓女兒深為折服。除了本領高強還有孫悟空,還有時常偷懶耍滑的豬八戒、慈悲懦弱的唐僧以及憨厚老實的沙和尚,都給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給女兒講解西遊記故事情節的同時,我沒忘記積極地引導她:師徒四人為求得真經,就必須有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同樣,想要學好任何一樣本領,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怎麼才能學得好?只有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獲得成功;為什麼孫悟空要不畏艱辛護送師父往西天取經?我告訴她,因為取得真經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真經代表著正義,孫悟空就是正義力量捍衛者的化身。

因此,我十分贊成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把親子閱讀這件事做好並一直堅持下去,共同培養出一代閱讀能力強、喜愛閱讀、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新人。

人的一生離不開閱讀,小時候閱讀是為了長知識,長大後閱讀是為了得資歷,年老後閱讀是為了找休閒,從年幼至年老每個年齡段閱讀的內容雖不同,但都跟隨著一條主線————熱愛閱讀。作為21世紀的孩子閱讀尤其重要,那我們作為家長如何去引導孩子呢?在孩子閱讀的初始階段,父母的參與和伴讀能帶給孩子極大的情感滋養和認知意識,這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第一步。下面,我來談談親子共讀的方法和有益之處:

1、時機的選擇:親子閱讀一般安排在睡前是最好時機,那時候是孩子內心最脆弱最需要溫暖的時候,要想把什麼思想滲透給孩子,選擇睡前的時光是最好最適當的。

2、讀物的選擇:圖畫書是很好的選擇。現在的孩子接觸的資訊多,隨時隨地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會有一些逆反。這時,你光給他說道理,也許他根本就聽不進去。我覺得有一種很好的方式就是帶他去閱讀故事書,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善惡美醜會讓孩子慢慢領悟。

3、方式的選擇:讀、問、品、憶是我的選擇。何為讀?就是父母讀給孩子聽,這也是最傳統的方式,但也可以讓孩子根據圖片說給父母聽,家長要以孩子的心態參與閱讀,與孩子一同玩味,一同感受。讀到生澀的詞句,要靈活地變通,讓孩子易於理解和接受;讀的時候,誇張多變的語調往往能為故事添彩,讓孩子得到更多的.享受。何為問?就是父母給孩子讀好故事以後,可以根據內容給孩子提一些精彩的問題,讓他回憶一下剛才的故事情節,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在聽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力。

1、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從你要求孩子看書到孩子主動要看書的轉變。當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以後,就會每天在這個時候請你陪他看會兒書。當然,培養這種興趣需要一個過程——親子共讀的過程,閱讀不僅僅是孩子的事,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間更積極的對話,是培養親子關係的重要途徑。所以,就算工作再繁忙,父母也應該做到每天抽出十幾分鍾陪孩子讀書。只要能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潛移默化對閱讀產生興趣,一旦產生興趣,我想當孩子自己認字的時候,就會有愛看書的習慣,愛上閱讀對以後的寫作是有極大幫助的。在幼兒時候和他一塊兒讀書,告訴他什麼是好的,把一些好的東西推薦給他,我覺得非常重要,同時這段時間也是不可逆的,過了可能要再補會比較難。

2、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親子閱讀是維繫親子關係的一條紐帶,也是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交流。每天父母陪孩子讀讀書、開開玩笑,增長知識的同時,也增進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有利於養成融洽的親子關係。從親子閱讀中更容易瞭解孩子的個性和想法。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難題,現在或許年齡太小,不懂如何表達;當他們踏入尷尬年齡段時,寧願跟朋友分享,也不願向父母傾訴,以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出一種微秒的隔膜。假如父母從小就跟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會讓父母與孩子自然建立起親密關係,有了這種關係,不論孩子年幼年長,我想他都會跟你有無所不談的話題。

以上是我從“親子閱讀”中得到的一點體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閱讀方式也將改變,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我們的孩子獨立閱讀。在孩子不能獨立閱讀前,我們要做好孩子讀書的領路人。

親子共讀心得6篇 親子共讀:萌芽智慧,情感滋養 第2張

第2篇

首先感謝尊敬的苗老師組織這樣一次非常好的“親子共讀活動”讓我們和孩子在親子閱讀中更好的溝通、增加和孩子的共同語言、瞭解孩子的心裡世界??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我們把每週六晚八點(40)分鐘作為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和星期日下午帶孩子到書城看書讓她感受讀書的氛圍,在這個時段裡,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床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著家長,家長用手攬著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閱讀節奏。

四、是做好導讀準備。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域,重點為孩子閱讀書中的精華內容,因為閱讀時間不長,我們一般是讓孩子讀一點故事書、少兒百科書和一些其它的科外書籍。有時會根據孩子的要求賣些她自己喜歡的書,還會讓她讀完一個故事或是一篇文章,說說自己的感受、看法、意見和體會。增加讀書的趣味性和知識性。

五、定期帶孩子去新華書店、圖書館、書籍比較多的地方,家裡書籍有限讓孩子的讀書面更廣更全面,瞭解更多課堂以外的知識,更能增加孩子的知識量和識字面。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子讀閱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家長和孩子共同經歷著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家長和孩子貼的更近,彼此間沒有隔閡,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以零距離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孩子也在討論的'氛圍中更容易接受意見和建議,而不會感受到壓力和緊迫,自然會較好的成長。因此,對於父母來說,千萬不要奢望可以教給孩子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成長,包括身體的,感覺的,情緒的,認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長,而不只是被灌輸屬於父母的認知和技能,那樣的人生無味而無趣。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上讀書,喜歡讀書不要把讀書當成是一種任務或負擔。讓她自己能更好的去認識這多彩而美麗的世界。

最後再次感謝苗老師,也希望孩子能一直堅持下去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第3篇

假期,我讀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部代表作品——《王子與貧兒》。

它的故事是以16世紀的英國社會為背景,通過戲劇性的情節,通過身份的錯置構建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貧兒湯姆和王子愛德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湯姆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市井小巷“垃圾大院”裡,而就在湯姆出生的同一天,愛德華出生了,而他卻是出生在英國的王宮裡。貧兒湯姆從小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幻想著自己能有一天當上富貴的王子,而愛德華因厭倦死板、空虛的宮廷生活,也幻想著能到民間嚐嚐作貧兒的滋味。

然而有一天,湯姆在一個莊園外看見了愛德華,愛德華隨後把湯姆叫到了他的房間裡。由於兩個人的好奇,他們胡想換了衣服,兩個人的人生也就因為這一“換”而改變了。換過衣服後,他們竟然像沒有換過一樣,他們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湯姆並非天生就只能當貧兒,愛德華也不是生來就只能當王子,全部的不同只在服飾和地位。當貧兒穿上王子衣服時,大家都把他當成王子;而愛德華穿上貧兒衣服後,大家便認定他是貧兒,這裡既沒有什麼“天生富貴”,也沒有什麼“天賦王權”,問題的'關鍵只在穿什麼服飾和處在什麼地位。

這個故事也許在讀過之後讓人覺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一個出身低賤貧兒於一個出身高貴王子,僅僅是因為長相一樣而互換了角色,而最終卻又互換回來,的確是一個童話般的故事,但是卻體現出了人心中的一種矛盾:愛德華身為王子,想要過一樣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生活,但是卻不想放棄榮華富貴;湯姆想要做一個擁有至高權利的王子,卻又不想放棄自由的生活。雖然這部作品與我們有一段距離,但是他卻深刻的反映了現代很多人的這樣的心理。孟子曾經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富貴與自由不能同時擁有,就要捨棄其中之一,才能擁有另外的一件。

作者正是通過這種童話式的故事,諷刺了當時的社會,批判社會的罪惡,同一切社會弊病及一切剝削、壓迫、不平等的行為作鬥爭。

讀了這個故事既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了馬克吐溫,《王子與貧兒》的確是一篇不錯的小說,我希望自己以後能讀到更好的小說,在書的海洋裡發現道理,提高自己的素質。

第4篇

作為年輕的父母,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困惑,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其實,親子共讀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一本書就是一座橋樑,一個故事包含許多人生哲理,可以引申出很多話題,孩子在輕鬆愉快地讀書過程中對自己的想法和評價不再掩飾,碰到的問題也樂於向父母請教。

作為家長,在和孩子看書、共讀的過程中,我們也體會到許多樂趣和驚喜。老師推薦的《小眼睛大世界》這套書非常好,孩子讀起來很有興致。這套書中有一部分介紹了人類的起源和朝代的更替,孩子對此很有興趣,有時候會問,為什麼以前的人會長成那個樣子啊,為什麼會有奴隸啊?為什麼要打仗啊?在給孩子解釋的同時,感覺自己也回到了孜孜求學的孩童時光,心裡的快樂無語言表。

我們做家長的.所期待的是孩子漸漸認識故事書裡的優美字彙與辭藻,培養對圖文的審美觀,以及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並藉此探索自我,瞭解外在世界,進而建立對事物的積極態度。可我覺得,對孩子要求不要太高,現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而親子共讀的重點是孩子“想要閱讀”,因為有了閱讀慾望,孩子才會主動去接近圖書,而不斷的閱讀才會帶來持續的進步。

還有一點感受就是在共讀活動裡,家長作為引導者,我們應經常表出現鼓勵孩子的行為,不管孩子選擇什麼書,提出什麼問題,發現什麼觀點,都要去鼓勵,在他們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引導,並延伸

問題激勵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自己的思考方式,正面回答孩子的迴應等等。現在的孩子跟我們小的時候不一樣,社會的發展,多媒體的普及讓孩子瞭解的世界更加寬廣,而我們的思維在他們看來就有點落伍了,而親子共讀給我們與孩子的交流提供了機會。

親子同讀要確立這樣的原則:首先、讀經典的書、讀適合的書;其次,每天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然後,要經常和孩子聊聊書中的內容。最近孩子在背誦傳統文化中的《三字經》,《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也是影響最大的一種,它三字一句,句子短小,形式整齊,押韻上口,它的前後句自然連貫,語義順暢,淺顯明白,通俗易懂,孩子喜聞樂道。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和孩子一起,邊讀邊給孩子解釋其中的典故,每一個典故就是一個小故事,孩子聽得很有興致,記憶起來效果也很好,寓教於樂。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平等的,真正能把孩子一輩子距離拉大的,是與他為人處事有關係的品質,書籍是知識的源泉,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親子共讀就是提升孩子品質的橋樑和紐帶。

第5篇

在這次親子共讀中我和孩子選取的書是《海洋與天文》。在平時孩子就喜歡問為什麼。由於我的知識量有限,很多問題我都答上來。他喜歡問很多有關海洋的問題喜歡問我為什麼海是藍色的?為什麼小魚總是睜著眼睛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魚嗎?這些問題總是我為難,於是我就針對他的愛好給他選取了一本有關海洋問題的十萬個為什麼。

在和孩子讀書的同時我也想了很多方法,期望能夠到達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和孩子讀書更多采取問答的形式。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更好的提高了孩子讀書的興趣,以娛樂的形式進行反而使他的印象更加深。有時候家裡其他人考他問題他也能夠很好地把問題表述出來,這樣不僅僅提高了孩子的.表達潛力為他以後寫作文打下了基礎使他更好的運用詞語句,有了豐富的知識,同時也使他的自信心建立起來,更善於在人前展示自己。

在這次的親子共讀中使我得到很多體會。我們真的就應拋棄以前的教育方式,認為孩子就應鞭策著敲打著才能更好的成長,其實不然我們更多就應是給孩子尊重和支援。真正的走進孩子的世界,明白孩子需要什麼,與他進行心靈的交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使他獨立的思考問題,我們在旁給予支援和推薦,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朋友關係。

第6篇

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日之功,它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做家長的考驗,我們應該督促孩子每天朗讀一篇文章,讓孩子有意識的記住文章中的句子和詞語,對孩子讀書提出的問題,家長做出正確的回答。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親子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的讀書熱情,使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在書中感受故事的精彩,詞語的優美,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樂趣。一起讀書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家長和孩子共同經歷著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家長和孩子貼的更近,彼此間有更多的.瞭解,可以更好的調整方法來教育孩子。對於父母來說,千萬不要奢望可以教給孩子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給孩子愛和自由,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成長,不只是身體的,更有精神的。

通過陪孩子讀書,讓我這個做家長的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想的是什麼,也讓孩子懂得了許多的道理,也讓孩子更加有自信。孩子這幾個月以來的變化,不僅要感謝老師的耐心教導,還要感謝這些有益的書籍。所以,以後我會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的讀書實踐活動,讓她越來越喜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