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螃蟹》大班教案5篇 《捧起螃蟹,探索大自然:大班教案》

本教案針對大班幼兒,以童話故事《螃蟹》為教學素材,通過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旨在幫助幼兒全面提升語言、認知、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深化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生物的認知,激發幼兒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保護意識。

《螃蟹》大班教案5篇 《捧起螃蟹,探索大自然:大班教案》

第1篇

故事《螃蟹的奇遇》源於大班《學習活動》,主題活動《動物大世界》小主題“千奇百怪”中的線索點。故事講述了螃蟹在擠出魚簍的過程中,掉了一隻大鰲後非常傷心,遇到有再生本領的壁虎,壁虎安慰螃蟹,並把自己曾經遇到大青蛇,斷其尾巴成功脫險後能長出新尾巴的經歷告訴了螃蟹。在螃蟹長出新大鰲後又遇到有再生本領的蚯蚓。蚯蚓笑談自己兩個半段身體都會長成一條蚯蚓,自己的再生本領比蚯蚓大。故事形象生動的將不同動物、不同部位的再生本領展示在幼兒面前。

喜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動物是孩子們的朋友、是生活中能最常接觸到的夥伴,因此動物對孩子們來說比較熟悉,他們對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性、基本特徵有所瞭解。但是在孩子們的心中,動物的世界卻是既有趣又神祕的,僅僅瞭解動物的名字,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已遠遠不能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了,如:小鳥為什麼會飛?魚兒為什麼會遊?大雁為什麼會認識回家的路?等等,這些都是大班孩子想要了解的知識,他們對動物的世界充滿興趣和好奇。

小班、中班都相繼開展過關於動物的主題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認知水平的不斷髮展,大班孩子對於動物生存的不同環境、生活習性以及不同動物的特殊本領最近開展了《動物大世界》的主題,孩子們對動物生活習性、基本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

受孩子年齡特點所限,直觀的教學方法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在此次活動中,我用故事結合ppt的方式進行匯入,直接引起孩子的興趣,並將故事分段欣賞提問,除了能讓孩子及時回憶故事內容,還能在討論中逐漸發現動物所擁有的奇特的再生本領,而且動物之間的再生本領也是有強弱之分的。

在活動最後ppt的欣賞中,讓孩子欣賞其他具有再生本領的動物,發現我們身邊一些常見動物也有並不常見的奇特本領,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之處,並且啟發孩子尋找動物除了有再生本領外還有其他什麼本領嗎?留下懸念激發孩子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和願望。

預設小結:“奇遇”就是指遇到了一些有趣、特別,很不一樣的事情。

重點提問:1)你覺得螃蟹遇到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奇遇)?

預設小結:螃蟹長出一隻鰲還是一隻螃蟹,可是蚯蚓斷開後,它的頭部可以長出新尾巴,尾巴可以長出新的頭,變成2條完整的蚯蚓,真是太奇妙啦!這可是不一樣的再生本領。

重點提問:1、這是一個關於動物再生本領的故事,故事裡有哪些有再生本領的動物?

預設小結:螃蟹、壁虎、蚯蚓再生的本領有大有小,再生的部位也不一樣,不過,它們都可以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

《螃蟹》大班教案5篇 《捧起螃蟹,探索大自然:大班教案》 第2張

第2篇

1、初步感受四川民歌,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用四川方言為歌曲加襯詞。

3、培養幼兒對民歌的興趣以及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桌面教具:背景(山坡、花草、小房子)、可操作的活動教具(螃蟹、小姑娘)。

2、課前的知識儲備:創設環境,播放一些四川風格的樂曲,讓幼兒感受四川音樂的特色使幼兒對四川方言有初步的瞭解,並學習簡單的四川方言。

1、猜謎語,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講述螃蟹的大致特徵。

2、出示桌面教具:“一天,一位姑娘路過螃蟹家門口的時候,想到它家去做客,誰知道竟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1、教師範唱,同時操作桌面教具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提問歌詞的內容,加深幼兒對歌詞的印象,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幼兒學唱歌曲:教師運用身體語言引導幼兒自由地學唱歌曲。

1、教師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讓幼兒討論分辯兩種唱法的不同。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學習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教師重點指導方言的唱法。

1、教師:“四川人在唱歌的時候心裡非常高興,所以就會發出一種很好聽的聲音。”(教師滿懷激情,情緒高昂地發出“喲、喲”的聲音)

2、啟發幼兒學習用高興的心情練習發“喲、喲”的聲音。

3、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上的特殊符號,讓幼兒知道在特殊符號處加入“喲、喲”的聲音,並隨音樂練習1-2遍。

4、分組或分男女幼兒練習加襯詞。(引導幼兒注意唱歌和加襯詞不能相互影響。)

鼓勵幼兒兩兩自由組合(一個扮演小朋友,一個扮演螃蟹),邊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邊自由動作進行遊戲。

第3篇

1、練習運球、鍛鍊學生合作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帶著孩子進入場地,帶著幼兒做準備活動,一起律動。

教師講解螃蟹是斜著走路的,並示範螃蟹斜著走路。幼兒一字型排好隊,跟著老師學習螃蟹走路。

將孩子兩兩分組,背靠背站著,兩個人的背之間放一個球,兩個老師示範表演,音樂響起,孩子就朝指定的方向前進運球。然後返回再繼續運球。

1、大班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有意行為開始發展; 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活動中學會交往;學會與人合作;動作發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這一時期幼兒更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引導。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都能主動參與進來,個別甚至能主動協助老師完成活動;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得到了鍛鍊,孤僻孩子也在活動中玩的很開心、也學會了和他人合作。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因為我已經當了他們將近三年的班主任,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都掌握的很清,因此能把我住內容的核心及其發展線索,能更大限度的促進幼兒發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整個活動中,個別幼兒不知如何和他人合作、只顧自己走、球總是落到地上。我都到身邊解釋和示範。對極個別孩子還降低要求。大部分孩子能配合老師進行活動,總體來說,活動進行順利。

3、對活動效果的評價。整個活動幼兒參與度較高,但對個別發展較快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簡單,因此熱情度度不夠長久。今後活動應考慮到孩子發展差異,多做一些不同層次的活動。

4、如果讓我重新來上,我會把各個環節考慮的更細緻,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得到提升。

小百科:螃蟹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真軟甲亞綱,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是甲殼類動物(crustacean),身體被硬殼保護著,靠鰓呼吸。在生物分類學上,它與蝦、龍蝦、寄居蟹是同類動物。

第4篇

教師在分析作品的基礎上,依據作品情節的轉換點、大班幼兒生活經驗和幼兒認知心理特點,設計了“螃蟹小裁縫”這一集體活動,並預設了以下關鍵提問,以此引導幼兒討論:

螃蟹小裁縫為什麼一開始要貼告示?後來又要撕掉告示?

如果你是小裁縫,你會怎麼做?你要不要收費?(追問:你們認為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說說你的理由。)

這些提問的設計旨在通過“討論”給予幼兒更多主動思維、自主表達的機會,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引發多元互動(人際互動,材料互動)和多向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1.感受故事的情趣,能在情節展開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嘗試用閱讀方式尋找故事的結局)。

2.初步理解小螃蟹與動物朋友們的心理變化,體驗朋友之間的友誼和快樂。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師:大象拿出10元錢,說:“那可沒辦法,你自己說的,按件算。”

師:“你認為大象的話有道理嗎?為什麼?”(引發幼兒討論)

幼:大象說得對,因為螃蟹小裁縫的告示上就是這樣寫的。

幼:這叫信守諾言,我媽媽教我的,就是說話要算數,不能賴皮。

師:哦,“信守諾言”就是說話算數,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對嗎?(幼兒呼應“對的”)

幼:大象不對,因為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

師:現在有兩種觀點,有的小朋友認為大象說的有道理,因為螃蟹小裁縫在告示上寫了什麼?(幼兒集體回答“做衣服,不論大小,按件算,每件10元”)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但也有小朋友認為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大象只付了10元錢,好像是太少了哦。

師: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繼續看下去。(播放課件,出示大蟒蛇)

(設計意圖:面對幼兒的兩種觀點,教師不應該急於表態,而應通過適時追問,給予幼兒真正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讓幼兒更加大膽、自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此外,教師在教學現場及時捕捉到個別幼兒表達的“信守諾言”一詞,馬上請幼兒將自己對它的理解介紹給大家,然後在小結中非常自然地引用了“信守諾言”,充分體現了教學中教師與幼兒的教學相長。)

師:大象來了,它帶來了很多香蕉……大蟒蛇也來了,它的頭上頂著一籃蘋果。大蟒蛇說:“這籃蘋果送給你,為了感謝你給我做了這麼好的褲子。”

師:“大象和大蟒蛇為什麼要送水果給螃蟹小裁縫?”(引發幼兒討論)

幼:因為大象覺得衣服好看,所以來謝謝螃蟹小裁縫。

師:大象和大蟒蛇送給螃蟹小裁縫水果,除了表示感謝,還有別的原因嗎?

師:你們認為請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到底要付錢嗎?

師:螃蟹小裁縫看到朋友們送來了那麼多水果,心裡會怎麼樣呢?

(設計意圖:教師始終耐心傾聽幼兒的回答,並順勢追問,在引導幼兒討論的過程中不僅讓幼兒感受作品傳遞的美好友情,又讓幼兒明白了基本的生活準則、買賣規則。這樣的討論使每個幼兒得到讚賞、得到認可、得到鼓勵、得到指導。)

師:晚上,螃蟹小裁縫悄悄地把那張告示撕了下來。它對自己說:“幫助朋友才是最快樂的啊!”從此以後,到螃蟹小裁縫這裡來做衣服的顧客就更多了。

師:“如果你是螃蟹小裁縫,你會怎麼做?”(引發幼兒討論)

師:這話也有道理。那你認為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

師:你們知道生活中的裁縫幫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是怎麼收費的嗎?

師:這個問題我也不是很清楚,留給大家去打聽一下,然後我們再來討論好嗎?

(設計意圖:教師丟擲的問題使文學作品迴歸到了現實生活。在問題討論中,面對不同認知經驗、生活經驗幼兒的發言,教師不是簡單重複或者肯定,而是在不同迴應語式中拓寬幼兒的思維角度,拓展幼兒的認知經驗。最後,教師丟擲一個“我也不是很清楚”的問題,體現了教師“智者的糊塗”,使討論可以延伸到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後。)

?螃蟹小裁縫》是一個趣味橫生的故事,它能激發起孩子們濃厚的閱讀興趣。故事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物情感、心理活動線索,因此能成為教師引導幼兒深入閱讀理解圖書的依據。

在活動的開始,為了幫助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並能進行大膽推理和猜測。我首先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提供的細節,通過提示、追問的方法,引導幼兒自己觀察畫面內容。圖片細節為幼兒營造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幼兒通過觀察小螃蟹和其它人物那誇張地表情和動作,進而猜測人物心理活動,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當活動的第二環節,我的重點落在讓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涵。我採用圍繞主要人物情緒情感和心理活動線索,引導幼兒進行閱讀。幼兒通過閱讀理解螃蟹小裁縫的情緒情感、心理變化,和與其它人物間的情感聯絡,使得能深刻感悟故事中人物豐富的情感從而理解故事內涵。

此故事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教育資源,可以從不同領域加以拓展,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如:學習時間的概念;還可以為續編故事情節儲備感知經驗等。

第5篇

絕大多數種類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區,也有一些棲於淡水或陸地。常見的螃蟹有大閘蟹(河蟹、毛蟹、清水蟹)、梭子蟹等。螃蟹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尋找食物,螃蟹雖小,卻是五臟俱全。螃蟹的種類很多,我國螃蟹資源十分豐富有 600種左右。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要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受、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我的家鄉高淳區故有“漁米之鄉”的美稱,一年一度的“螃蟹節”更為人們熟知。螃蟹不僅有誘人的美味,還有獨特的外形,對於富有豐富想象力的孩子來說,這是良好的教育資源。因此根據這些有利條件並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以下活動內容,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孩子們多方面的能力。

活動前與社群水產市場聯絡,蟹王,蟹後,白紙,筆,照相機。

1、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參觀水市場的螃蟹,請幼兒選出自己心中的蟹王,蟹後。(《指南》指出應經常和幼兒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讓幼兒體會群體活動的樂趣。)

2、請社群工作人員向幼兒介紹本年度蟹王,蟹後,向幼兒展示,並講述它們的產生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請工作人員講解,首先體現了真實性,也結合了社會生活實際,讓幼兒感受到真實感。)

3、請個別幼兒說說今天的所見所聞,表現突出者獲得一枚螃蟹標誌。(我們要經常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情感。)

4、請幼兒將看見的蟹王,蟹後畫出來。(這一環節結合參觀實地簡筆畫繪畫,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也使活動達到了**。)

5、將幼兒作品展示在水市場,請社群工作人員幫助評價。

2、展示幼兒收集的蟹殼,請幼兒觀察其特徵,並說一說它象什麼,通過變一變的方法可以變成什麼。(《指南》指出每個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關鍵在於教師要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教師向幼兒介紹準備的輔助材料,請幼兒想象在蟹殼上增添。(在手工活動中,教師要提供豐富的便於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援幼兒進行自主手工。)

4、請幼兒分組對蟹殼進行造型。(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過程中,不做過多幹預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時給予具體幫助。)

5、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自己介紹作品,教師給這些造型拍照,ppt展示,在教室裡懸掛作為裝飾。

1、幼兒聽音樂與老師一起做螃蟹操。(幼兒揹著教師自制的蟹殼)。(第一環節採用螃蟹操匯入,為幼兒營造了溫馨、輕鬆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同時在螃蟹操律動環節中加入橫著走動作,發展了幼兒的協調能力,也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2、教師向幼兒提問“你們看到螃蟹是怎麼爬的呀“?

3、教師提出要求,並示範動作。引導幼兒觀察手與腳同爬的要領,激發幼兒學習螃蟹爬的興趣。

5、分層次教學、(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簡單的與同伴做橫向比較。)

6、放鬆活動、教師做“蟹媽媽”,幼兒做“蟹寶寶”,寶寶聽著媽媽的歌聲“睡著了”。(任何活動只有體現“師幼互動”,讓教師真正成為合作者和支持者,使活動達到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