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農民學習心得體會7篇 農民學習:勤勞耕耘 經驗分享

農民學習心得體會,是一個關於農民學習經驗和感悟的專題。通過採訪與調研,我們收集到了大量農民的實際案例和心得體會,包括農業技術、經濟管理、環保等方面的內容。本專題旨在激發廣大農民的學習熱情,推動農村發展。

農民學習心得體會7篇 農民學習:勤勞耕耘 經驗分享

第1篇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全面研究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系統回顧和總結了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快 速、健康發展,大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進步。

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義,切實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的社會生產力。在新的戰略機遇期,推動農村的發展,必須把解放思想落實到毫不動搖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上來,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要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要進一步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以關鍵環節作為突破口,進一步放開搞活農村經濟,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好形勢。

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農村社會的繁榮穩定、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切實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 轉載請註明出處! 腳點。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免費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廣大農民享受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要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確保廣大農民的民主權利的實現。農村的改革發展,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要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抓好農村公共事業,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保證農民安居樂業,為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遵循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求,堅持統籌兼顧。實現農村發展戰略目標,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把著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作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要處理好農業發展同農民增收之間的關係,處理好改 轉載請註明出處! 革發展同農村社會穩定之間的關係,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加強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通過建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農村改革發展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也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適應農村改革發展新形勢,順應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抓住機遇、銳意進取,努力開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廣闊道路,奮力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嶄新局面。

農民學習心得體會7篇 農民學習:勤勞耕耘 經驗分享 第2張

第2篇

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中央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訊息已經廣為流傳。其中,討論最熱的話題莫過於“土地流轉”了。圍繞這個話題,有三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叫好的聲音,另一種是質疑的聲音,還有一種聲音認為國家應優先穩定金融銀行業而不是農業問題。全球金融危機初露端倪,已經融入世界的中國自然不能高枕無憂。不過,這不是否定十七屆三中全會討論農村改革問題的藉口。金融銀行業的安全一來和農村改革不存在直接關係,二來金融業面臨的危機是暫時的,而農村改革卻是長期的。兩者都要重視,哪個都忽視不得。

我們這裡只討論土地流轉。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那麼,土地像人還是像樹呢?歷史表明,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說,土地更像人,適度的流動可能更有利於土地的增值。事物的利弊同在,世界上既不存在無利之弊的事情,也不存在皆弊無利之事。換言之,在農村推行土地流轉制度,我們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更要警惕其不利的一面。中央可以批准或否定醞釀中的土地流轉制度,具體的執行畢竟是下面的事情。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流轉積極的方面,設法避免土地流轉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影響,比單純地為這個政策唱讚歌和潑冷水更有意義。從中央到地方,讓農民儘快富裕、全面富裕、真正富裕,才是最大的硬道理。

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哲們已經勾勒出令人憧憬的“大同世界”景觀。這個觀念的景觀,正在逐步顯山露水,第一心得範文網但和我們的預期相比還很不夠。其中最大的困難在於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的整體滯後。讓農民富裕,是實現小康社會的最大戰役。這場戰役的規模之大、難度之大、耗時之長,可能超乎一般人的想像。瞭解這一點,對於科學認識土地流轉的意義、作用的限度非常必要。生產力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程序加快,使得農村勞動力出現剩餘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這從客觀上為農村土地流轉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流轉沒法一刀切,也不是保證農民走向富裕的靈丹妙藥。土地流轉是農業分工高階階段的形態,如果農業生產力的水平沒有達到一定的階段,土地流轉的不利因素可能表現得更為突出,農民一旦在20年左右的時間裡因為土地流轉合同而失去土地,造成的社會問題同樣不可低估。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土地流轉給土地經營者帶來的收益以及土地流轉后土地使用的性質會不會改變。就小崗村試驗土地流轉的情況看,每畝地年均的收益是500元。如果一次簽約20年,即便物價不上漲,這個土地價格也是很可憐的。全國農民人均耕地也就1.2畝左右的樣子,農民靠流轉致富,我看有點難,這充其量是某些學者一廂情願的設想罷了。再則,流轉出去的土地,能不能保持耕地的性質不被另作用途,也很成問題。我們看到的報道中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但誰敢保證全國大面積推進這項制度後,土地流轉成為耕地消失的護身符?

土地流轉是農民對目前擁有的土地無能為力的寫照,而不是相反。假如農民的技術資金有保證,土地流轉對農民是賠錢的買賣,而非發家致富的金蘋果。中央關心農村,加大對農村政策的傾斜,範文top100在我看來不是土地流轉,而是對農村科技和資金的投入。正如有些網友所擔心的,中央好心的土地流轉政策,到了下面也可能變成“農民又將面臨剝奪”的局面,這是因為“改革產生權力,權力又要尋租”,土地流轉“又是一個輪迴”。

農業是中國最大的股票,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金融安全。經營好這支“農業股票”,關乎中國的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說,“怎麼讓農民致富才是硬道理”。土地流轉,能擔當此重任嗎?時間是最好的歷史,我們拭目以待。

第3篇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容被放在了五、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第三點三、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特別強調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的問題。

站在全中國的角度,三農工作放在經濟工作的第三位,也是恰當的。我們現在最短缺的是創新,最緊迫的是要資訊化融合工業化,而三農工作,回顧這些年來,農民兄弟們得到的實惠最多最大,比如免除農業稅、免除義務教育學費、發放農業補貼等等。總之,農業上我們不希望它能為國民經濟作出多大的貢獻,農業的關鍵恐怕還是一個穩字當頭。

這一段中,嚴格保護耕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當然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也不得不觸及每一個人的敏感神經。這裡對於農民增收問題,提出了三條主要途徑。原文講到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如何讓農民增收的確是個傷腦筋的大問題,這麼多年了,大家都很明白,靠種田吃飽飯,問題應該不大,而要靠種田致富增收,難度那是相當的大,而且極不穩定。因此,只有走出田坎,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報告提出了三條途徑,一個是發展鄉鎮企業,作為西部地區的四川,作為四川欠發達地區的達州,發展鄉鎮企業,如今的門檻也是越來越高,節能減排,完全就可能把所有的鄉鎮企業基本上全部扼殺在搖籃,而發展高新技術少汙染的產業,顯然四川和達州農村鄉鎮企業一無資本二無人才,更不可能;第二個是壯大縣域經濟,縣域經濟在西部省份,恐怕主要還是農村農業經濟問題,事實上有些西部縣的財力來源就是靠那麼幾個骨幹小企業,就是靠傳統的吃喝玩樂的三產業,發展縣域經濟主要就是縣城經濟,指望中央、省上財力支援,那是肯定的;第三個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我以為這應該是西部地區農民增收的主要著力點。西部地區除了自然資源,剩下的就是富餘的人力資源可以與發達地區實現互補。轉移農民就業這篇文章既可以做,而且應該大有可為。一個靠政府投入培訓提高農民技能和素質,一個靠政府組織多渠道輸轉。反正就西部農村來說,我以為做好第三點,最為重要和可行。

提高扶貧開發水平。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前段時間我們網友們熱烈討論的關於貧困線動態調整和劃分的問題,貧困線的不斷提升,恐怕也應該算是提高扶貧開發水平的一部分吧?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創新,……昨天晚上看了中央臺經濟半小時,關於南充在全國首創的好像是鄉村銀行,試點的效果似乎還不錯。不過,最後主持人的一句話耐人尋味:稅後盈餘是負的30%。看來,現在的效益還沒有完全顯現,仍然需要繼續關注一段時間。要知道,四川上個世紀原來搞的好像是農村合作社之類的金融組織,留下來的爛攤子,至今好像才剛剛消化完。因此,農村的金融創新,風險高,利潤小,國家需要扶持,但必須慎之又慎,否則有可能造成新的爛攤子。

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這裡強調的是土地經營權的流轉,而且還要建立專門的流轉市場,看來,農村土地改革的空間還是很大,關鍵在於如何搞。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看來應該算是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的一種,通過專合組織把農民組織起來,進而實現產業化經營,既是大家探索出來的新路,也是今後發展的重要方向。

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新型農民的發展方向,看來已經有了統一的認識。不過培育億萬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檢討一下本人,大學文化,會打字,但不會經營,都還算不上一個現代新型農民。我很讚賞最後的落腳點,發展新農村,致富農民,靠黨和政府的幫助那是應該的,但關鍵還是要發揮農民自己的主體作用,農民兄弟姊妹們自己才是實現自我致富升級的主體,很值得農民群眾們好好學習思考和行動

第4篇

10月,正是金秋收獲的季節。各地農民帶著豐收的喜悅,紛紛收聽收看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上所作的重要報告,並展開了熱烈討論。他們暢談心得體會,備受鼓舞、倍感振奮。

10月15日上午8時,離黨的十七大開幕式還有一個小時,江蘇省大豐市南陽鎮東旺村的全體黨員和部分群眾就聚集到村黨員活動室,通過村遠端教育裝置收看十七大開幕式盛況。

大中鎮泰西村是該市的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村。聆聽了胡錦濤同志的報告後,黨員和村民們更加振奮。王宣傳是該村一名普通的農民黨員,他感慨地說:近幾年來,黨和國家給了老百姓一系列優惠政策,免了孩子們上學的學費,給大家辦了新農村合作醫療,不但免了農業稅,還發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大家都很關心十七大,想知道黨出臺什麼新政策,希望國家越來越富強,老百姓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西團鎮的一些民營、私營企業老闆也激動地說,十七大的召開,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平臺,提供了新的機遇,他們有信心實現企業獲利、地方發展、農民增收的目標。

眼下,在大豐,無論街頭巷尾,還是田間地頭,最熱門的字眼兒:十七大!

聽了胡錦濤同志的報告,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太林村黨支部書記陳巨集章表示,我們感到思想上有進步、精神上受鼓舞、幹工作更有勁了。寶清縣燈塔村委會主任姜文說:胡錦濤同志作的報告提出要出臺的支農惠民政策,我們感到非常振奮,有黨中央的支援,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饒河縣富河村黨支部書記柳樹起說,我們是貧困縣,經濟發展比較落後,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提到讓所有城鄉居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為我們早日擺脫貧困、走上富裕道路吃了一顆定心丸。黨中央沒有忘記我們,我們會更加努力,把經濟搞上去,把日子過好!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80多歲的老黨員徐媽媽告訴:在黨的領導下,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胡錦濤同志作的報告,讓農民在奔小康的路上勁頭越來越足!

10月15日,在該省省級新農村試點村吉林省乾安縣贊子鄉父字村,剛剛忙完秋收的農民,都擠在村部裡收看十七大的開幕盛況。村黨支部書記王佔國說:這幾年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胡錦濤同志關於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講話太好了,我們農民感到致富的勁頭更足了。

在洮南市福順鎮長笛村,村民張振江說:現在老百姓生活這麼紅火,全靠黨的英明領導。我認為,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更加美好的前程。

胡錦濤同志所作的報告在遼寧省遼陽市各鄉鎮產生了極大反響。鄉鎮幹部和農民們通過集中收看、分組討論等多種形式一起學習報告。曙光鎮徐家村農民褚俊紅家的兩棟花卉大棚每年的收益都在3萬元以上,過上好日子的她現在是越來越關心國家大事了。這幾天,一忙完地裡的活兒,我就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有關十七大的新聞報道,褚俊紅激動地說,黨就是要讓老百姓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只要咱肯幹,致富道路會越來越寬廣。

第5篇

秋分時節,我們迎來了中國農民豐收節。春種秋收,春華秋實,農民們一年的辛苦耕耘,終在金秋時節收穫累累碩果。勞動人民最光榮,也最值得人民尊敬,此刻他們不僅洋溢著收穫的喜悅,而且又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

禮讚豐收節,讓農民辛苦耕耘,付出終有收穫。農民最樸實,他們敦厚實在、勤勞勇敢,他們晨興理荒_,帶月荷鋤歸辛苦耕作,將自己的汗水澆灌在自己的那畝土地上,年復一年生長出希望的果實。他們辛苦付出,就是為了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充足的物質資源,用只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這些辛勤付出的勞動者,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浪潮中,通過摸著石頭過河,成為了稻田裡的守望者,實現了糧食產量連續12年增產,他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主力軍,書寫了鄉村振興的壯美詩篇。

禮讚豐收節,讓農民努力奮鬥,生活更加美好。豐收的前提是努力,是奮鬥,也是農民的自我成長和價值追求。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每一個人要為自己的豐收擼起袖子加油幹。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今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年,一切改革利好指向農村,當前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並逐步向小康生活邁進,豐收的日子也是他們美好生活的開始。

禮讚豐收節,讓農民緊跟時代,地位得到認可。9月22日,向全國億萬農民祝賀中國農民豐收節表示:我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廣大農民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一節日的設立,凸顯了農業大國的農民情懷,進入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需要把農民作為一項受人尊敬的職業來看待,結合農村農業發展需要,讓更多有文化、懂技術的人才進入到新型農民的隊伍中來,傾注更多的智力和科技,讓農業發展更加多元化、產業化,壯大農業產業發展,真正讓農民的地位得到認可,讓豐收的寓意得到提升。

豐收的日子承載著四季的酸甜苦辣,留下了歲月印刻的足跡,寫滿了寧靜溫馨的幸福生活。禮讚豐收節,致敬奮鬥者,讓我們一起迎接三農工作中的新挑戰,讓農民更加受人尊敬,讓農業更加有奔頭,讓農村更加安居樂業。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慶祝豐收、共同致敬勞動、共同感恩大地、共同分享喜悅。

瞧瞧,這晚稻,穗大,籽粒飽,看來今年秋糧又要豐收了。湖南省炎陵縣中村瑤族鄉平樂村大戶陳世丹忙得很,一邊忙著三秋生產,一邊還忙著把承包果園裡的優質黃桃通過電商賣到各地。

中國農民豐收節,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通過這個節日能夠更好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更多熱愛農業、關注農業的人投身農業發展的事業之中,為農業農村的長遠發展注入更多的力量。今年,從農民豐收節中我們看到的是豐收的喜悅,也感悟到了高質量農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為新時代的農業賦予了新的。

綠色農業,成為農業發展中的新力量。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吃是生活中的大事,而隨著物質生活不斷的滿足,大家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對農業的需求也呼喚綠色化,在農業的生產上也需要走綠色發展之路。今年以來,我國實施輪作休耕試點3000萬畝,繼續調優農業投入品結構,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這樣的綠色農業也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縮影,是新時代農業改革的一個大邁步。

現代農業,成為農業發展中的新渠道。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當今農業生產已經走上了現代化,不管是播種、施肥還是收割都能夠看到機械式的生產,讓我們看到科技+農業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生產中的主流,也成為了農業發展中的新渠道,更能夠提升中國農業的競爭力,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民豐收節是農民晒豐收、慶豐收的節日,讓我們看到了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績,更讓我們看到在助力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不遺餘力,也看到中國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還有一段路程,需要凝聚更強大的力量,才能夠更好地譜寫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的華彩樂章。

又是一年秋分時節,太陽直射點緩緩落腳至赤道,20_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不斷提高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尤為必要。因此,開展送技術活動的落腳點就是促進經濟發展,讓群眾得到實惠,這就需要黨員幹部協助抓好產業規劃 積極向所結對聯戶的農戶(居民)提供產業發展 致富專案資訊 協調信貸 技術培訓等幫助,扶持群眾依靠發展產業發家致富,讓他們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價值。

黨員幹部在走訪瞭解 摸清實情基礎上,要綜合分析三農發展狀況,從制約農業發展 農民致富的源頭做起,採取出路子 供資訊 幫錢物等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幫助脫貧致富。同時,要聯絡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技培訓,幫助困難群眾提高脫貧致富能力。只有讓輸血與造血的幫扶並舉,才能立足於農村的長遠發展,幫助他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推而廣之,如果更多的官員 更多的基層政府都能俯身彎腰,真正放下身段 撲下身子 放下架子,帶著真情實感去融入群眾中,做到望聞問切,多看看群眾的菜籃子 米袋子,多問問柴米油鹽,多瞭解廠礦企業的生產狀況,才能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才會受群眾歡迎,被基層接受。

總之,送錢送物不如送培訓技術。服務三農,需要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搭建起平臺,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市場資訊,進行零距離服務,農民只要在田間點菜,農技人員就上門送餐。

第6篇

我很高興能被推薦去上發展物件培訓課程。在這短短的一個月的學習期間,使我對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首先,通過對《黨章》的學習,讓我明白的了黨的性質、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在本次課程期間,我校黨委不僅為我們安排了導師授課,為我們認真講解、深入剖析了黨的章程、相關檔案以及自黨成立以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還組織了了各位入黨積極分子在課餘時間分組探討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觀看相關的教學紀錄片以加深對黨的認識。通過此次培訓課程,讓我受益匪淺,深受鼓舞和教育。使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更加堅定了我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了我現在以及將來不管在任何崗位上工作都要秉承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以下就是我對這次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進行學習和教育的心得體會:

一、通過鄭磊老師的第一講“科學發展觀”,使我認識到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世界觀,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驗教訓的最精闢的總結,因此,科學發展觀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黨和國家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即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堅持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自覺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創新思維模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斷開創新局面。

二、通過對“xx大”報告的學習,瞭解了自黨的xx大以來我們黨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全面規劃了未來五年的發展方略,對從現在起到20xx年的發展進行了高屋建瓴的規劃。“xx大”報告是一個集中全黨智慧、反映全黨意志、體現人民心願的好報告。xx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堅定了全黨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為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民族人民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樹立了航標,也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即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三、通過學習和討論“xx屆四中全會精神”,使我認識到,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不但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會議精神,不斷充實思想理論知識,更應該理論聯絡實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當前,學習和貫徹xx屆四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其精神實質和內涵,對於做合格黨員,出色完成好各項工作,推進黨的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就是要更加堅定地以改革創新精神謀發展,以發展的眼光去思考顯示問題;要自覺加強系統理論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增強個人的科學文化素質;要緊跟形勢,不斷轉變和更新思維模式,用科學世界觀知道個人社會實踐,自覺摒棄不合時宜、不利於發展的思想和行為;要在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重大政策方針和決策部署上來;要自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深入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t;1>t;2>文章來源:

個人轉載本站內容,請務必保留上面文章來源資訊!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在培訓課的最後,我們小組組織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作為本組成員的實踐課程。看著館內陳列著的百餘年前的古物,史海鉤沉,遙望歷史,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從黨的成至今,中國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兩個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社會戰亂不斷,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飢寒交迫;在後八十年中,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空前團結,衝破重重難關,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濟快速發展,國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會地位,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顯著提高。而從這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史明確地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經過本次然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培訓,使我係統地學習了黨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今後,我要更加深入地學習這些科學理論,用;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以黨員的要求來嚴格約束自己,不斷努力,不斷前進,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第7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2021年9月23日,是中國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展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凝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關係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

農業問題是國之大者。食為人天,農為正本。歷史一再證明,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求解鄉村振興之路的根本,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是關係全域性的國之大者。我們必須看到,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鬆,務必抓緊抓實。始終把農民的主體地位放在心上,讓農民有奔頭、有希望。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一個百年大黨的初心和使命。要讓農民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中有獲得感,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有幸福感。黨員幹部對三農工作要找準座標、找準方位、找準靶心,提高發現、分析和解決三農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定信心、咬定目標、真抓實幹,全力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

糧食安全是全球性課題。《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2020年,55個國家和地區的至少1.55億人因無法攝入足夠的食物陷入危機級別或更為嚴重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近些年來,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國際性衝突戰亂和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糧食產量受到重大打擊,引發糧食不安全問題進一步嚴重。9月10日,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中國濟南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世界各國應該加快行動,為實現零飢餓、零貧困目標貢獻力量,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在應對糧食安全挑戰方面為各國樹立了好榜樣並主動分享糧食減損經驗和技術,為提高全球糧食安全水平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全國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提高政治站位,勇於擔當、真抓實幹,紮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2021年,中國糧食緊緊把握良田、良種、良機、良技四個關鍵點,保證了糧食的豐產豐收、連創新高,通過農民豐收節集中向世界展示中國糧食安全的底氣。我們要再接再厲,乘勢而上,不懈奮鬥,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譜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瓜果飄香是金秋最珍貴的饋贈,五穀豐登是三農最歡樂的表情。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讓我們向全國億萬農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食為人天,農為正本。對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而言,歡度中國農民豐收節,是治國安邦的大事 國計民生的要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經黨中央研究決定 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體現出新時代重農強農 愛農支農的重要導向,彰顯出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連日來,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 傳承農耕文化 慶祝豐收成果的節慶活動,讓全社會共同分享豐收帶來的快樂。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正像是一個三農的嘉年華,奏響了新時代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軍號角。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向偉大的中國農民致敬。如果說豐收是大自然對勞動者的饋贈,那麼豐收節就是我們禮讚勞動 禮讚農民的一個生動體現。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農民以其樸素勤勞 善於創造的寶貴品質,託舉起農業發展和農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國農民豐收節猶如一個鮮明的文化旗號,提升了億萬農民在新時代奮發作為的榮譽感和自信心,調動起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強大合力。就全社會而言,慶祝豐收就是要致敬農民,感恩農民的勞動奉獻,感謝農民的辛勤付出,營造崇尚勞動 尊重農民的新時代風尚。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為農業發展強魂鑄魄。農業興百業興,農業強則國家強。對於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食品安全關係千家萬戶福祉安康,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中國飯碗只有端穩在中國手裡,我們才能牢牢掌握經濟主動脈和發展主動權,實現和維護好老百姓的獲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20_年夏糧產量2835億斤,較上年增加58.6億斤,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為保供給 穩物價 增信心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我們感悟豐收節的意義,就是要感念農業對中國社會的獨特意義,銘記農業對國民經濟建設的獨特貢獻,不斷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真正打造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強大農業。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為鄉村振興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域性性 歷史性任務。農民豐收節是一個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設立 旨在傳承悠久農耕文化弘揚新時代精神的全國性民俗節日。繁榮鄉村文化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是慶祝豐收節的重要所在。慶祝豐收節,就要傳承和展示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展現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涵養重視農業 尊重農民 慶祝豐收的新時代先進文化。

要堅持問計於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 忘記農民 淡漠農村。中國農民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 新期待,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心和三農自豪感,讓豐收的獲得感洋溢在全社會。根植於豐厚的農耕文化,作用於億萬農民的精神世界,中國農民豐收節必將引領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譜寫出三農發展新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