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科學教育心得體會3篇 探索奇妙科學世界—國小科學教育的瑰寶分享

國小科學教育是學生們學習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素養的重要階段。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教學資源的支援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就國小科學教育中的心得體會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和家長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導和參考。

國小科學教育心得體會3篇 探索奇妙科學世界—國小科學教育的瑰寶分享

第1篇

國小科學課探究活動很多,學生玩得非常開心,但活動中也會發現一些學生不願意動手,沒有參與探究活動中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這些不愛動手的學生主要是三個原因:一是因為動手能力差,在小組活動中插不上手;二是人際關係差或者膽小而被排擠;三是覺得活動過於簡單不值得動手。

那麼如何讓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動”起來呢?針對第一類學生,我嘗試在上課之前悄悄告知活動內容,讓他早做了解和準備,從而在小組合作中憑藉自己的表現獲得大家的認同。

在與第二類學生談心中,我感覺到其實他還是很想參與活動的,只是礙於面子裝樣而已,於是我告訴他要和同學友好相處,對於膽小的孩子,鼓勵他敢於動手實踐,並建議他主動為小組活動準備實驗材料,再在課堂上強調合作的.重要性,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動手,逐漸讓這一類不合群的學生融回到集體中來。

最難處理的是第三類學生,因為他覺得動手實踐只是執行老師的任務,對書本探究活動的模仿與複製,我不做實驗不參加活動同樣可以知道結論。我覺得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這類學生在智力或知識方面的優勢,設定有一定思維難度的問題讓他解答,誘發他積極探索的心理狀態,或者在活動中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從而讓他體會到動手的樂趣。

國小科學教育心得體會3篇 探索奇妙科學世界—國小科學教育的瑰寶分享 第2張

第2篇

當代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備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各方面的操作基本能力。正因社會發展的需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改革強調科學素養,提倡培養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並蓄、兼備的人。學校開展的“國小生科學素養和諧發展研究”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開展的。階段總結學習後,我感受頗深,現簡談幾點體會:

首先國小生的人文素養也當之重要。國小生的人文素養主要指智慧品質、自主品質、責任品質、關愛品質、合作品質和交往品質等各方面的人文品質。它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而科學素養主要指一個社會公民應該具備的一般的科學素養。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就是培養他們的科學意識、科學思想和創新精神,培養他們探索科學奧祕的情趣和志向,豐富和積累科學基礎知識,培養他們一些基本的科研能力及不怕困難、勤于思考、積極探索、敢於攀登等良好的科學意志和品格。

學校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初步探索出了科學教育的基本規律,即同步、綜合、和諧。科學教育互相滲透、互相包含,學生在同一學習、活動過程中可以獲科學素養的同步發展。綜合,一方面指國小生學習活動的目標、內容、策略的綜合性;另一方面指將校內外一切教育資源綜合起來,通過綜合性的育人目標,綜合性的教育活動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和諧,指學生的科學素養的發展是協調的,同時,科學素養的培養都要符合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使國小生容易理解、掌握且能夠終生受益。

國家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體部分,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素養全面提升的主渠道,是實施國小生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每個學科中都蘊藏著豐富、獨特的人文資源和科學資源,不同的學科,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方面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並各有側重、互相補充。因此,研究實踐中就要努力做到對各學科課程資源的深入挖掘與整合。

其次,開發,對學校課開設了一系列的.特色課程,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內在修養、求生技能、意志品質、人際交往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展。

再次,開展特色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悟,促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展示出了較高的科學素養。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綜合素養的發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長。

在日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投身於課題研究中去,不斷探索和總結研究經驗,同時,不斷吸收和消化現有的研究成果,並轉化為教育資源,努力促進學生總體素養的提高,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3篇

在書的原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教師們簡化這個過程,辦法是:提出一種教學方法,它既要能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教學計劃、適用於各種不同風格的教師和各種不同氣質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課程設定、現有的直觀教材、視聽教材和各種新版的教科書聯絡起來。

這本書提出的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探究—研討”教學法。

蘭本達提出“探究—研討”教學法目的是讓教師簡化複雜的教學過程,讓這種教學法有更大的適用面。這種教學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討兩個環節,比起我們現在的科學探究的七大環節簡單很多。

在“經歷是發現意義的.中心環節”這一小節中談到了“經歷”。在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中我們經常談到要讓學生經歷怎樣的探究過程。在未讀這本書前,我浮淺的認為經歷就是有參與過,有動手做過,有得出結論。蘭本達是這樣闡述“經歷”:我們認為,發現意義、領會意義的是經歷、捲入、參與的結果,沒有這些先決條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義。然而,在沒有經歷、沒有捲入的情況下也可以有並不領會意義的學習。有兩個學習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說明這個論點。喬迪在幼兒園裡整齊的隊伍中站得筆直,面對著國旗高唱:“我的祖國叫人亂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為了你,我歌唱!”顯然喬迪學會了按一定的次序發出這些音節來,並使這些音節合上一定的調子;可是他有沒有經歷過什麼——有沒有捲入什麼呢?儘管老師講過祖國的重要和自由的好處,喬迪唱這首歌時卻沒有想到任何意義。無疑他聽過這首歌,但是聽並不會激發出任何意義來。喬迪學會了一首歌,但是他沒有經歷過。他完全是背下來的,沒有一點意義。

因為他現在可以參加上早操了,他的行為有了變化,但是從我們對經歷這個術語的含義來說,他還沒有過什麼跟這首歌的內容有關的經歷。另一個例子是這樣的:貝麗爾對生長著的會爬會飛的東西都感興趣。一天,她正專心地注視著水缸裡金魚的運動。她問金魚是怎麼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說魚類通過把鰭刺伸入水裡的氣泡中進行呼吸。貝麗爾捲入了這個問題。姐姐的解釋對她來說是有意義的,她可以想象出魚這樣呼吸的情景。這是不是一種經歷呢?過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貝麗爾的父親帶她到一個湖上去釣魚。

當一條小狗魚被釣到船上時,貝麗爾觀察到了魚的鰓蓋發喘似地運動,注意到了鰓蓋下面忽隱忽現的血紅鰓瓣。“它是在設法得到空氣嗎?”她問她父親。“不錯,”他回答說。“這些是鰓。”“鰓是象肺嗎?”再後來,貝麗爾俯身觀看一池鯉魚。她注意到魚象用手臂和腿一樣用鰭使自己保持平衡。她還看見它們在不停地往嘴裡吞水。她想,“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也許你想和一位朋友討論一下喬迪和貝麗爾的學習方法的不同。這兩種學習跟你曾經列表比較的自己上學時認為有趣的和沒有趣的課程的因素有沒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呢?

書中兩個例子讓我很好的理解什麼是經歷,喬迪學會了唱歌,是一種經歷嗎?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詞,知道歌的意思。